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6907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Al2O3+N2+3C→2AlN+3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2.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g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A.

MVB.

MVC.

MVD.

3.铝既能与硫酸溶液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与硫酸反应时,硫酸作氧化剂

C.铝与烧碱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作氧化剂

D.两个反应都有气体生成

4.除去氧化镁中的氧化铝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钾溶液B.硝酸C.浓硫酸D.稀盐酸

5.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用氧化剂把溴离子氧化成单质,再通入热空气将溴蒸气吹出,这一反应中常用的氧化剂是(  )。

A.Cl2B.Br2C.H2OD.H2O2

6.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二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硅是固体

B.二氧化硅的熔点比二氧化碳高

C.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二氧化硅难溶于水

D.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

7.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太阳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

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化合物

8.制玻璃和水泥的共同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硅B.碳酸钠C.碳酸钙D.硅酸钠

9.如图为某石英晶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它实际上是立体网状结构(可以看作晶体硅中的每个Si—Si键中插入一个O)。

在石英晶体中,氧原子与硅原子的个数的比值和由硅原子、氧原子铁石构成的最小环上Si、O的原子个数之和分别是(  )

A.1 8B.2 12C.1/2 8D.1/2 12

10.等质量的甲烷和氨气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

C.两种气体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7∶16

11.常温下不能溶于浓硝酸的金属是(  )

A.银B.铝C.铜D.镁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

Cl- K+ 

 

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

Mg2+ Na+ 

 

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

Mg2+ 

 

 

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

H+ K+ 

 

13.当不慎有大量氯气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最适合采用的是(  )

A.NaOHB.NaClC.NaHCO3D.NH3·H2O

14.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色褪去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D.U形管水位d

15.下列有机物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

C.淀粉和纤维素D.正丁烷和异丁烷

16.下列各组离子从左至右半径依次减小且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2-、Cl-、K+B.Mg2+、Na+、O2-

C.Mg2+、F-、H+D.Br-、Al3+、Cl-

17.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B.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和逆反应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在可逆反应进行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一定相等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C.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D.使用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

19.为了提高公众认识地球保障发展意识,江苏省各地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

A.加强海底可燃冰,锰结核的探测与开发研究

B.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

C.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D.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提高居民收入

20.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化钠熔化或氯化氢溶于水时都要破坏化学键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氯化铵受热变成气体,冷却后又成晶体,此过程中化学键没有发生变化

D.碘晶体升华和冰融化时都未涉及化学键的变化

21.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22.“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B.目前中、美、日等国掌握的陶瓷发动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

C.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D.软质隐形眼镜和航天飞船表面的高温结构陶瓷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NaClB.CO2C.NH4ClD.NH3

24.下列制备反应都是一步完成,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由乙烯制溴乙烷B.由苯制硝基苯

C.由苯制六氯环己烷D.由乙烯制乙醇

25.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光照下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颜色逐渐褪去

26.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

C.能够提高经济效益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7.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应

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

28.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把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有机物浮在上层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浓硫酸是反应物

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29.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2OB.CaCl2C.KOHD.NaNO3

30.中小学生普遍使用的修正液中含有铅、钡、苯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尤其是苯会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甚至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对于这一“无形杀手”的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

A.修正液中的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苯在修正液中做溶剂

C.应该教育孩子慎用修正液

D.修正液中的苯是一种白色液体

二、原理综合题

31.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_______(填化学式).

(2)将X与Y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检验物质Y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Na2S2O3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填代号).

a.Na2S+Sb.Na2SO3+Sc.SO2+Na2SO4d.Na2SO3+Na2SO4

(6)已知Na2SO3能被K2Cr207氧化为Na2SO4则24mL0.05mol•L﹣1的Na2SO3溶液与20mL0.02mol•L﹣1的溶液恰好反应时,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2.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粗盐中

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

,该钡试剂可以是______(填字母)。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有效除去Ca2+、Mg2+、

,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

33.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有机物C和高分子化合物E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D分子内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填名称)。

(2)写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

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欲用图2装置制备物质C,试管B中装有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插入试管B的导管接有一个球状物,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需将试管B中的物质C分离出来,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烧杯、________。

三、实验题

34.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已知:

4HNO34NO2↑+O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炽热状态,伸入三颈烧瓶中,生成的气体的颜色为__,产生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填化学式)。

(3)装置B的作用是__。

(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有同学认为是NO,还有同学认为是O2。

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填字母)。

A.敞口观察装置D中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②如果D中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

35.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

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以除去装置Ⅱ中残余的HBr气体。

简述如何实现这一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_____,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__________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

四、有机推断题

36.下图表示物质A~F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物质,B、C为无色溶液,D为气体,E、F为白色沉淀。

请填写下列各空: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为______,B为_____,C为_____,D为_____,E为_____,F为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F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F六种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上述反应中,N2中N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Al2O3中无化合价变化,故A错误;

B.上述反应中,碳从0价变为+2价,N2中N化合价降低,由0价变为−3价,因此根据方程式得知3mol碳反应转移6mol电子,因此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C错误;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mol−1,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分析化合价变化,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2.D

【解析】

【分析】

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则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mg,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质量,根据n=

进而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利用c=

计算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

令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xg,浓缩蒸发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x+m)g×a%=x×2a%,解得x=m。

溶质的质量为mg×2a%=2am%g,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

mol,蒸发后所得溶液体积为VL,所以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

故选D。

3.C

【分析】

铝既能与硫酸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Al+3H2SO4=2Al2(SO4)3+3H2↑

铝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具体反应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

B.铝与硫酸反应时,硫酸转化为氢气,其中H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作氧化剂,B项正确;

C.铝与烧碱溶液反应时,可理解为铝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铝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因此水作氧化剂,C项错误;

D.两个反应都有氢气生成,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C项是本题的难点,学生要理解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

4.A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钾溶液能溶解氧化铝,与氧化镁不反应,可以除去氧化镁中的氧化铝,A正确;

B、硝酸是强酸,与氧化镁和氧化铝均反应,不能除去氧化镁中的氧化铝,B错误;

C、浓硫酸与氧化镁反应,不能除去氧化镁中的氧化铝,C错误;

D、稀盐酸是强酸,与氧化镁和氧化铝均反应,不能除去氧化镁中的氧化铝,D错误;

答案选A。

5.A

【详解】

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Cl2+2Br-=Br2+2Cl-,通入氯气把浓缩的溶液中的溴化物氧化,然后用空气把生成的溴吹出。

答案选A。

6.D

【解析】

【分析】

要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可以用强酸制取弱酸来判断即可,据此答题。

【详解】

A.二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硅是固体,与其对应酸的强弱无关,所以不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故A不选;

B.二氧化硅的熔点比二氧化碳高,与其对应酸的强弱无关,所以不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故B不选;

C.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与其对应酸的强弱无关,所以不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故C不选;

D.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则碳酸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强酸制取弱酸,所以能说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故D选。

故选D。

7.C

【详解】

根据臭氧的分子式可判断臭氧是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答案选C。

8.C

【解析】

【分析】

水泥的原料是粘土和石灰石,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所以原料中均有石灰石即碳酸钙,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高温下,碳酸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分别生成硅酸钠、硅酸钙;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再加入适量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水泥;所以在玻璃工业、水泥工业中都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即碳酸钙。

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由石英晶体的平面结构可知(当然立体网状结构也一样),每个Si周围结合4个O,而每个O周围结合2个Si,所以石英晶体中氧原子和硅原子个数之比为2∶1,由于石英晶体是立体网状结构,可以看成晶体硅中的每个Si—Si键上插有一个O(如图所示)

,因此在石英晶体中,由硅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最小环上具有的Si、O的原子个数之和是12(6个Si和6个O),故B正确。

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

令CH4和NH3的质量都为1g,CH4的物质的量为

=

mol,NH3的物质的量为

=

mol,

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CH4和NH3分子数之比为

mol:

mol=17:

16,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体积之比为

mol:

mol=17:

16,故B正确;

C.每个CH4分子含有4个H原子,1gCH4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每个NH3分子含有3个H原子,1gNH3含有H的原子物质的量为3×

mol,所以等质量的CH4和NH3含有H原子数目之比为4×

mol:

mol=17:

12,故C正确;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等质量的CH4和NH3的密度之比为16g/mol:

17g/mol=16:

17,故D错误。

故选D。

11.B

【解析】

【详解】

A.常温下,金属银可以与浓硝酸之间反应生成硝酸银、二氧化氮和水,金属银可以溶于硝酸中,故A错误;

B.常温下,金属铝遇到浓硝酸会钝化,所以铝不可溶于浓硝酸,故B正确;

C.常温下,金属铜可以与浓硝酸之间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金属铜可以溶于硝酸中,故C错误;

D.常温下,金属镁可以与浓硝酸之间反应生成硝酸镁、二氧化氮和水,金属镁可以溶于硝酸中,故D错误。

故选B。

12.D

【分析】

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结合离子的性质和题干限制条件分析判断。

【详解】

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不能大量共存,且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42-、NO3-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

答案选D。

13.C

【详解】

A.NaOH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浓NaOH的腐蚀性强,不能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A错误;

B.NaCl不与氯气反应,且氯气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则不能用浸有NaCl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来防止吸入氯气中毒,故B错误;

C.NaHCO3溶液显碱性,碱性较弱,能与氯气反应而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则可以用浸有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C正确;

D.氨气本身具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氨水吸收氯气,故D错误;

答案选C。

14.C

【分析】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放热,可使广口瓶内压强增大,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由于浅红色的水是在U形管中而非试管中,所以U形管内的红水不褪色,故A错误;

B.由于浅红色的水是在U形管中而非试管中,则试管内溶液不变红,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所以气球a变大,故C正确;

D.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使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d>c,故D错误;

故答案:

C。

15.C

【详解】

A、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葡萄糖含有醛基,果糖含有羰基,因此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前者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后者水解成葡萄糖,因此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

C、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10O5)n,两者的n值不同,因此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题意;

D、正丁烷结构式为CH3CH2CH2CH3,异丁烷的结构式为CH(CH3)3,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16.A

【解析】

【详解】

A.S2-、Cl-、K+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大小为:

S2->Cl->K+,从左至右半径依次减小;S2-、Cl-、K+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Mg2+、Na+、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大小为:

O2->Na+>Mg2+,从左至右半径依次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H+半径最小,Mg2+、F-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大小为:

F->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