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6744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docx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2016-5-11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

健康的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的分类

1.自然灾害

2.事故灾难

3.社会安全事件

4..公共卫生事件

三.突发公共卫生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及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1、突发性

2、公共性

3、严重性

4、紧迫性

5、复杂性

6、易变性

五、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等,防控措施主要包括:

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随地吐痰,勤洗手;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流行季节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儿童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六、消化道传染病预防

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戊肝、感染性腹泻等,防控措施包括: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不吃不洁、生或半生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彻底洗净;食用及选购新鲜食品和水产品,不吃异常及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保存和加工;妥善保管食物,防蝇防尘,剩余食物要冷藏,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免疫措施,

进行预防接种。

七、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食物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无力、头昏或烦躁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

发生食物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应及时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喉壁、舌根进行催吐。

在中毒者意识不清时,需由他人帮助催吐;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物;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用。

有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1、催吐:

应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快催吐。

2、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便专家鉴定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有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主要可分为5种类型:

   1、急性肝损害型

我省发生中毒事件最多、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也最多的种类,主要表现出四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特别注意的是胃肠炎期过后进入假愈期,症状消失,近似康复,1-2天内无明显易见症状,容易给临床医生和患者造成一个康复的假象,但肝功能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开始上升,肾功能也开始恶化。

引起该型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有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

2、急性肾衰竭型

中毒后具有8-12小时的潜伏期,从误食到肝肾损害一般是1-4天,肾功能损害的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

引起该型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有鹅膏菌属的假褐云斑鹅膏、赤脚鹅膏、拟卵盖鹅膏。

   3、神经精神型

    误食后发病快,一般10-30分钟即表现症状,通常维持2-4小时。

症状开始30分钟内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轻微头痛,腹痛,恶心、眩晕、乏力、寒颤、肌痛以及嘴唇感觉麻木。

30-60分钟内开始出现神经病症状,视觉错乱,色彩和形态干扰,精神欢快,动作失调等。

躯体感觉如头脑眩晕,精神沮丧并伴有焦虑、不安。

大部分在4-8小时后完全恢复。

部分患者会伴随有头痛、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状态。

引起该型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有裸盖菇属、斑褶伞属的一些种类。

    4、胃肠炎型

 误食后,大多数在食后15分钟至2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

可能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症状。

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循环障碍或者电解质流失。

对于小孩,液体快速损害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胃肠炎症状在8-12小时后会自发消退。

    引起该型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有大青褶伞,黄粉末牛肝菌,日本红菇,臭红菇等。

   5、横纹肌溶解型

引起该型的毒蘑菇种类主要为亚稀褶红菇,误食后,发病时间最短的为10分钟,一般均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

症状开始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并有乏力感,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肢体乏力,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

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

严重者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常见有毒蘑菇

灰花纹鹅膏

 主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小,5~10cm,灰色至深灰色、暗褐色至近黑色,表面具深色纤丝状隐花纹。

菌柄白色至浅灰色,常被浅褐色鳞片,近顶部有菌环。

基部近球形,有菌托。

裂皮鹅膏

主要特征:

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5~8cm,纯白色,有时中部呈米黄色,边缘有时有辐射状裂纹,表面具有细绒毛状。

菌柄白色,有时被白色细小鳞片,近顶部有菌环。

菌柄基部膨大,菌托浅杯状。

假淡红鹅膏

主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5~8cm,纯白色,有时中央呈粉红色,边缘无沟纹。

菌柄白色至污白色,被白色鳞片,近顶部有菌环,基部膨大有菌托,菌托浅杯状,白色。

条盖盔孢伞

主要特征:

子实体小至中等,2~6cm,黄褐色,中央稍下陷且具小乳突,菌盖具有明显辐射状沟条。

菌柄顶部黄色,向下颜色逐渐变深,基部黑褐色。

假褐云斑鹅膏

主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6~15cm,淡灰色、灰色至灰褐色,具深色纤丝状隐生花纹。

菌柄白色,常被白色纤毛状至粉末状鳞片,近顶部常具有菌环。

菌柄基部具有菌托,浅杯状。

异味鹅膏

主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5~9cm,纯白色至米色,表面常具有毡状至碎片状鳞片,常有刺鼻气味。

菌柄白色,有菌环。

菌柄基部膨大,近球形,具有白色疣状、颗粒状至近锥状鳞片。

 

欧氏鹅膏

主要特征:

子实体中等,菌盖4~8cm,纯白色至米色,边缘无沟纹。

菌柄白色,常被白色反卷纤毛状或绒毛状鳞片,基部腹鼓状至白萝卜状。

菌环上位,白色。

菌托浅杯状,白色。

苏梅岛裸盖菇

主要特征:

菌盖直径1~3cm,半球形,光滑,灰褐色至暗褐色。

菌褶直生,灰褐色至深紫褐色。

菌柄长4~6cm,粗0.1~0.3cm,灰色至灰褐色,中空。

大青褶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5~20cm,白色,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突起,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变为鳞片;中部鳞片大而厚,呈褐紫色,边缘渐少或脱落。

菌褶初期污白色,后期浅绿色至青褐色或淡青灰色。

菌柄长10~28cm,直径1~2.5cm,圆柱形,污白色,有菌环,基部稍膨大。

黄粉末牛肝菌

主要特征:

子实体小型至中等,菌盖3~6cm,被柠檬黄色至褐黄色粉末状鳞片,常开裂形成不规则的鳞片状,菌肉淡黄色,受伤后变为蓝色。

菌管初期青黄色,成熟后呈淡黄褐色,伤后不变色或变为淡蓝色。

菌柄被有与菌盖同色的粉末状鳞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