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6693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

定远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卷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史料和口述史科都不一定准确,对实物史料的鉴定又往往见仁见智,所以研究历史必须具备考证的功力。

清乾嘉时代,考证学基本上局限于文献典籍范围。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用甲骨文等考古资料(即“地下之新材料”)跟传统典籍文献(即“纸上之材料”)互相释证,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

上世纪九十年代,史学家杨向奎等进而提出了“三重证据法”,自觉吸收了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研究历史,其中既有文字材料,又有非文字材料,如实物形态、图案花纹、装饰美术、民间信仰、风俗制度、民间艺术游戏、建筑遗痕等。

本世纪初,又有学者把出土和传世的古代文物与图像资料作为文献以外的第四重证据,以期达到“立体释古”的目的。

图像史料似乎是一种新的概念,但中国自古就有图史互证、从画面寻找历史痕迹的传统,方式之一就是古籍中的“左图右史”。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指出:

“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

”“图,经也;文,纬也。

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

”古代的岩画、铭刻、造像、字画等,都是重要的图像史料。

西方也有图像学研究这一学术门类,致力于研究图像的“自然意义”“常规意义”和“本质意义”,除了用图像印证历史之外,还考证图像本身的真伪,图像比文字更具直观性,也提供了可能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切图片、实物、影视作品,都应该成为图像资料库中的藏品。

比如研究中国古代礼学,主要依据的是文字资料,缺少直观性。

幸而古代礼学中有礼图传统,可以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

五代宋初聂崇义的《三礼图》,提供的是礼器的图像,南宋杨复的《仪礼图》,提供的是仪节的图像。

如今借助真人演绎,应用3D数字技术,进行录影,更进一步改变了古代图像的静止状态,使传统礼图变成了“活动的礼图”。

图像史料中的岩画是记录人类想象力的最早证据。

在非洲大陆,现保存了一千万幅岩画,其中有些动物题材的岩画已有两万七千年的历史。

岩画中除动物之外还有各种人像,或从事狩猎,或从事生产,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原始记录。

在中国东部沿海和北方地区,也有三条连续性的人面岩画分布带,总长四千余公里,这些岩画呈现了甲骨文、金文的雏形,可与上古神话相对应,证实中国史前出现过太阳崇拜,成为“天人合一”观念的源头,弥补了先秦典籍的缺失。

年画也是一种图像史料。

木版年画从宋代形成到明末清初大规模普及并流传至今,已逾千载,中国年画产地约有二十处,翻版刻印的地区则难以确数,年画题材广泛,蕴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折射着民间的生命追求和精神信仰。

(摘编自陈漱渝《文学史料的鉴别与考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扩大研究者的视野,王国维提出用考古资料与传统典籍文献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

B.为了达到“立体释古”,有学者把出土和传世的古代文物与图像资料作为第四重证据。

C.西方虽然也有图像学研究,但致力于研究图像的其他方面,并没有把图像作为史料来研究。

D.由于中国东部沿海和北方地区人面岩画分布带的发现,证实了太阳崇拜最早出现在中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围绕研究历史必须具备考证的功力介绍了我国近现代考证学的发展历程。

B.文章以南宋郑樵的《通志》论证了中国自古就有图史互证,从画面寻找历史痕迹的传统。

C.文章举传统礼图变成了“活动的礼图”之例说明图像史料可以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

D.文章以非洲大陆现保存的千万幅岩画的内容阐释了岩画是图像史料中最重要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在研究历史中重视对图像史料的研究考证,就不会存在对实物史料的鉴定见仁见智的现象。

B.民族学、民俗学中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非文字材料,都可以作为第三重证据用来研究历史。

C.古代的岩画、铭刻、造像、字画等,都是重要的图像史料,都应该成为图像资料库中的藏品。

D.年画包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折射着民间的生命追求和精神信仰,因此年画也是图像史料。

【答案】1.B2.D3.A

【解析】

【详解】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这一考证方法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

C项,“并没有把图像作为史料来研究”分析错误,原文有“除了用图像印证历史之外”的信息。

D项,“太阳崇拜最早出现在中国”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中国史前出现过太阳崇拜”。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D项,“阐释了岩画是图像史料中最重要的观点”分析错误,由下文“年画也是一种图像史料”可知应是阐释岩两也是一种图像史料。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要避免对实物史料的鉴定见仁见智只有增强考证的功力,而不是只重视对图像史料的研究考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写一本书

郝景芳

她从一站坐到另一站,从一个终点站坐到另一个终点站。

她坐在座位上,春夜的凉风让额头清凉到麻木。

路上空寂的灯光像没有内容的故事。

车穿过飞驰的夜,穿过暗夜中沉睡的工地大门,穿过繁华富丽和苍茫困顿。

夜晚的苍茫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

说不出哪里难过。

学校里静默的雪。

读书。

写作。

身体的藤蔓。

有这么多不归的车,都在匆匆奔向什么。

她仍然记得姐姐的那些句子。

姐姐的书有信马由缰的快意。

姐姐说小说要有力有些人比喻奇妙,但读久了却觉得不够有力。

姐姐不喜欢伤春悲秋。

阿阑靠着窗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茫然。

马路延伸着像是无尽头的长廊,一辆辆小车闪过,车窗映出阿阑的影子。

她像是看到自己穿过这一切丰沛变幻的不属于她的风景。

姐姐说她穿上她的衣服就像她,可是她看不出来。

她怎么可能像她?

姐姐的身体那么美。

而自己这么瘦而平,这么羞涩。

回忆如水从四面冲击,现实交杂在回忆中间,切割阿阑的心。

她意识到自己在姐姐说出不再写作的那一瞬间,她心里升起的复杂情绪。

她有那么一瞬觉得愤怒和解脱:

你也就是沽名钓誉,最终还不是这么轻易放弃,我还是比你走得远。

但是下一瞬间她又意识到自己的悲伤:

我写书,我送书给你看,我走了那么远,就是想和你站在一起啊。

阿阑突然跳下车,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

她看到一座正在拆的房子。

一座小小的古建筑,在一大片在建的广场之中,在大刀阔斧建设的中央,像洋流湍急环绕的一座孤岛。

水流中的孤岛。

它的房檐、它的灰墙、它的窗棂。

从容、古旧、孤立无朋。

她向它走去,不知为什么,莫名被吸引。

危险而又静谧。

她走着,忽然在墙上看到了姐姐。

一个清晰的身影。

她向那影子跑去,离近了才发现,那是自己映在旁边工地里靠墙放置的大玻璃板里的倒影。

路灯将人映得澄亮。

黑色的裙子,黑色的鞋,金属的项链,镜子里的脸。

她再仔细看,发现镜子里是姐姐。

她看到姐姐的眼睛和笑容。

是你吗?

姐姐。

阿阑伸手碰触清楚映照着倒影的大玻璃,玻璃很凉。

是的,是你。

我知道是你。

她好像松了口气似的笑了。

我知道,你没有离开,你一直都在的。

她看到镜子里的人向她笑了一下。

她心里有一种酸涩的释然。

她站在大玻璃前面,落满石灰的废墟台阶上,抬起手,轻轻触摸镜子里的人的脸庞。

镜子里的人眼神怜爱而忧伤。

她的指尖没有触感。

背后夜行的汽车呼啸而过,刮起她的头发和衣角。

你一直都在对不对?

姐姐。

我知道你一直在。

这才是真正的你。

你没有走。

阿阑的手继续抚摸镜子。

姐姐,你知道吗?

我很想你。

突然一瞬间,镜子里的风景变了。

玻璃尽头出现高二那年的铁道边,杂草茂盛,头顶是明亮的阳光。

姐姐在前面轻捷地跑,头发一甩一甩,阳光照在头发梢上,金棕色发亮,穿着黑色短裙。

姐姐就那么跑着,像一头小鹿,背影轻捷,脚步悦动,却并不真的跑远,像是在等她。

阿阑感到天启。

她抬起右脚,轻轻跨越镜子的边界,走进去。

镜子的波纹悠荡了几下,很快回到平静如湖。

她感觉进入了真正的自己,在镜子里奔跑起来,脚下的杂草触感柔软。

黑色的短裙在阳光下发亮。

她觉得身体充分解放了,心也变得轻盈。

她的眼睛被照亮了。

她很快乐,从来没有这样快乐。

她的脸上充满笑容。

她飞了起来。

她笑了。

她回头看。

她知道自己很美。

第二天早上,有人在拆迁的土地庙前,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女孩。

在她昏倒的地方,身边的玻璃上出现一个漂亮女孩在奔跑。

画面印在玻璃上,面容很像前几年出名的一个写作的女孩。

人们来往经过,都没有发现奇异,都以为那就是一面原本就印了画的玻璃。

(节选自同名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阿阑的意识流动为线索,将不同的时空进行交织,串联起阿阑姐姐的故事:

曾经是坚定的文学青年,如今却打算放弃文学梦。

B.小说中多处用到象征手法,如正在拆迁的古建筑正是阿阑心中的孤岛,也是现实中的孤岛----文学:

它从容、古旧孤立无朋。

C.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通过车辆穿梭于城市,营造出光怪陆离的氛围,既烘托了阿阑内心的迷茫,也暗示了人生中存在的神秘性。

D.小说以两个文学女青年的故事,表现了人们的迷茫: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对于似乎不入流而孤高的文学,我们是放弃,还是坚守?

5.小说中的“姐姐”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分析。

6.小说的结尾阿阑灵魂出窍,固着于一块玻璃,如此荒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4.C5.①小说中的“姐姐”曾是一个乐观向上、热爱文学的青年。

②她特立独行,对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她“不喜欢伤春悲秋”她认为“小说要有力”。

③她改变从事文学创作的初衷,她放弃坚守,已经“不再写作”。

6.①这样的结尾体现了阿阑面临的精神绝境。

因为绝望,又找不到出路阿阑选择了灵魂出窍。

②以玻璃为象征,加重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玻璃易碎,象征着阿阑的坚守在强大的现实面前粉碎一地。

③深化主题强化效果。

因为荒诞,所以惊心动魄,震撼人心,引起疗救的重视:

坚守精神家园。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

C项,“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也暗示了人生中存在的神秘性”分析错误,本文的主题不在于反映人生中的“神秘性”,而是“坚守精神家园”,所以“也暗示了人生中存在的神秘性”错,应换成“也对后文结局有暗示作用”。

这是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A项,这是考查情节结构特点,B项,这是考查小说的表现手法,D项,这是考查小说的主题,这三项的分析正确。

【5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姐姐’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分析”,这是考查人物形象。

本文“姐姐”并没有出场,都是借助“她”的回忆和想象来塑造“姐姐”的形象,故可以圈出写“她”心中的姐姐的内容,如“姐姐的书有信马由缰的快意。

姐姐说小说要有力有些人比喻奇妙,但读久了却觉得不够有力。

姐姐不喜欢伤春悲秋”,姐姐对文学创作有自己的见解,表现出特立独行的特点;如“她意识到自己在姐姐说出不再写作的那一瞬间,她心里升起的复杂情绪。

她有那么一瞬觉得愤怒和解脱:

你也就是沽名钓誉,最终还不是这么轻易放弃”,姐姐不在写作,改变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初衷,放弃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如“姐姐的身体那么美……她看到姐姐的眼睛和笑容……姐姐在前面轻捷地跑,头发一甩一甩,阳光照在头发梢上,金棕色发亮,穿着黑色短裙。

姐姐就那么跑着,像一头小鹿,背影轻捷,脚步悦动,却并不真的跑远,像是在等她”,从女孩的想象中,我们可以知道“姐姐”曾经是一个乐观向上热爱文学的青年。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点睛: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姐姐”其人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

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6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小说的结尾阿阑灵魂出窍,固着于一块玻璃,如此荒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小说结尾设题。

首先明确结尾的内容,“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女孩……在她昏倒的地方,身边的玻璃上出现一个漂亮女孩在奔跑。

画面印在玻璃上,面容很像前几年出名的一个写作的女孩。

人们来往经过,都没有发现奇异,都以为那就是一面原本就印了画的玻璃”,阿阑灵魂出窍,固着在一块玻璃上,这个结尾超脱现实,看起来荒诞,却更加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强化了小说的主题,也就引起人们对陷入精神绝境进行疗救的重视;从上文来看,阿阑心中的“姐姐”可能真实存在,也可能是阿阑内心的挣扎,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对于似乎不入流而孤高的文学,一个是坚守,一个是放弃,两者的冲突让阿阑迷茫,而最后的灵魂出窍说明在这种冲突之下,阿阑几乎是陷入精神的绝境,因为找不到出路,阿阑只能选择了灵魂出窍;阿阑的灵魂固着在一块玻璃上,而玻璃的特点是易碎,这也就象征着阿阑的坚守在强大的现实面前粉碎一地。

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

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

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

你认为怎样更好?

为什么?

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

情节角度:

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

主题角度:

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手法角度:

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情感角度:

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

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摘编自XX文库)

材料二: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

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

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

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

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

2013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

平均年龄为27.9岁;2015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平均年龄为29.3.也就是说平均“80后”。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人口流动迁移规模(包括落户城镇的人口)仍将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波动性增强;人口流动整体趋于稳定化、家庭化,定居意愿普遍增加;新生代和40岁以上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老人和流动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需求日趋复杂。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四: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司长王谦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上指出,人口流动的特点首先是青壮年独立的流出来,然后接着是夫妻俩流出来,然后是赶紧把孩子接过来,再往后就是整个家要搬进来,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规律。

我们中国人口迁移流动已经进入到以家庭化迁移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流动老人的数量就是在不断地增加,这是大的趋势。

除此之外,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极端的留守儿童自杀事件,也让社会开始关注留守儿童面临亲情缺失和心理健康的问题。

(摘编自网易健康)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说明了我国流动人口在地域上的流动趋向机器产生的社会原因。

B.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我国流动人口在数量上的发展趋势。

C.材料三说明新生代流动人口主流为“80后”,他们为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

D.材料四说明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及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是指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其原因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

B.从材料二看出,从2008年至2013年,我国不论是农民工总量和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总量,都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

C.我国流动人口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其主要特点是青壮年先流出来,夫妻俩流出次之,然后是把孩子、老人都搬出来。

D.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制度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流动老人和流动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关系日趋复杂。

9.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为我们提出了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7.C8.B

9.①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应享受同等的社会待遇。

②要关注流动老人的养老问题。

③要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与成长问题。

④流动人口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为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课题。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C.“他们为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无中生有。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A.“是指”太绝对,应为“主要是指”。

C“特色性”概括不当,原文说“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规律”。

D“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分析不当,原文说“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需求日趋复杂”。

点睛:

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以外开创性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结合自己对当下人口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根据理解本题可以作答为,要解决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应享受同等的社会待遇。

要关注流动老人的养老问题。

要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与成长问题。

流动人口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为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课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

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

太祖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

问之。

对曰:

“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

”又尝问:

“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

”对曰:

“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太祖喜曰:

“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

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

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

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

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

或问太子:

“亦知有谗人乎?

”曰:

“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十年,北征还,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

二十二年即皇帝位。

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

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汰冗官。

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诏文臣年七十致仕,河溢开封,免税粮。

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

夏四月,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

士奇言:

“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

”帝曰:

“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

”趣命中官具楮笔,令士奇就门楼书诏。

庚辰,帝不豫,辛巳,大渐,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赞曰: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选自《明史·本纪第八·仁宗》)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B.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C.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D.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子,指古代帝王、诸侯的妻妾妃子中所生的长子,后来泛指王侯的嫡长子。

B.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常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或重臣留守宫廷处理国事。

C.大赦,中国古代皇帝在登基、换年号、立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对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

D.冗官,冗,指闲散、多余无用的,冗官是指闲散官员,或无专取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体恤士卒。

仁宗受命检阅卫士时,因为体恤士兵寒冷让其吃饭后再检阅,说明他有体恤百姓之心,因此受到太祖的称赞。

B.仁宗宽厚本分。

朱高煦、朱高燧一直图谋夺嫡,仁宗表示对此不知,只专注于本职;谋立朱高燧事件败露后,仁宗尽力为其开脱,使其免罪。

C.仁宗广施恩泽。

他登基以后,罢宝船、市马及采办,汰冗官,放官吏还乡,诏文臣致仕免税粮等一系列行为,可以称得上是惠政不断。

D.仁宗行事果断。

洪熙元年夏,山东等地出现饥荒,面对紧急情况,他当机立断命令杨士奇拟诏减免粮税,没有预先通知户、工二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

(2)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

【答案】10.C11.A12.A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