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6608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下(R部编版)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

①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②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倚清秋。

(朱敦儒《相见欢》)

⑤__________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⑥____________________,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

①《赤壁》中,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9分)

红旗飘飘

你是一个火种

点燃开国大典的礼炮

一个声音向世界宣告

东方的拂晓

你是一个预言

掀开改革开放的春潮

一个故事向世界报道

风景这边独好

你是一个火炬    

传递继往开来的目标

徜开胸怀向未来相yāo

江山如此多娇

啊!

走过风萧萧

走过路迢迢

我们高举的旗zhì

在新世纪的天空飘

我们脚下的路

永远是一条阳关大道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拂晓(   )  相yāo(   )  旗zhì(   )

(2)诗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2分)

(3)“继往开来”中“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路迢迢”中“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分)

(4)全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

(2)题。

(4分)

(1)简·爱在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的这段时间内,经历了很多事。

下列事件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2分)

A.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B.流浪和挨饿三天

C.获得叔叔的遗产D.拒绝圣·约翰的求婚

(2)《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____________小说,全书共56回。

开首以__________“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2分)

4.某班举行“诗歌中国,放飞梦想”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2分)

(1)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4分)

以诗为名,必有诗人相伴。

3月21—22日,受邀来到遂宁的百余名中外诗人,进行品宋瓷观音文化、赏大英浪漫地中海美景的活动,近距离感受遂宁独有的历史人文情怀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诗词创作寻找鲜活的题材,为遂宁创作出更多值得传承的诗歌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芳根据新闻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4分)

此次“遂宁国际诗歌周”活动除邀请中国作协、各省作协、省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国内获奖诗人、诗歌理论家、翻译家、外国诗人等100余人之外,【甲】还邀请了来自各省级、遂宁本地的60余家媒体参加了活动。

【乙】活动旨在继承和弘扬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推进遂宁与世界诗歌的深入交流,上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应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分)

(3)张浩是班里的小诗人,看了新闻后来了写作热情,写了下面的小诗。

请你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4分)

青春年少,放飞梦想,就像春蚕结茧成蛹,期待化为彩蝶;就像花蕾含苞待放,畅想盛开如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因梦想而奋进。

二、阅 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坐在老槐树的怀里

艾晓雨

①槐树是从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我出生时,它已经在那里。

②低矮的小草房前面,小院一边,一棵老槐树,枝虬叶茂,树冠几乎盖住了小院的半边。

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伸出双臂,抱住槐树粗糙皲裂的树干。

但我抱不过老槐树,老槐树却以它宽敞的怀抱将我拥入怀里,在我的整个幼年,甚至童年里。

③最初发现老槐树可以做保姆的,是母亲。

一岁多的孩子,正缠人,会撒着两只小手到处摇摇晃晃地逛荡了,不知凉热,也不知高低。

为此,母亲找了根软布绳,哄我乖巧地伸出一条胖乎乎的小腿儿。

绳子的一端拴住了我的脚脖儿,另一端就交给了老槐树。

那时年纪尚小,我自是无法记得当时的情境,只能根据母亲的讲述加上自己的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

④一棵绿阴如盖的老槐树底下,一个被拴了一只脚脖儿的小女孩儿,新鲜又好奇地打量着脚上忽然多岀来的那圈儿东西,软软的布绳儿拴得脚脖肉痒酥酥的,小女孩儿便“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⑤也有来看稀奇的孩子,看过将小牛、小羊拴在树上的,却头一次看到那样子拴小孩。

他们站在离槐树不远的地方,逗弄小女孩儿,或扔一块小瓦片,或扔一朵鲜亮的月季花,让小女孩儿去拿。

⑥我真的就蹒跚着走过去,却在离那些东西不到一尺远的地方被老槐树牵住了。

我才知道,自己的自由天地,已被绳子限制。

我抱住脚,拼命去解绳子,小脸憋得通红,眼泪也急得掉下来,那个结实的扣儿却纹丝不动。

我遂坐在地上,两脚蹬地,大哭起来。

⑦哭了几天,我终于明白,再怎么哭也拉不回大人远去的背影,索性不再哭,开始慢慢将槐树下的日子当成一种享受。

每天早晨,吃饱喝足,我开始主动拉着母亲的手,往槐树下走,走至树下,拾起地上的绳头,交给母亲,又去搬自己的小脚:

“拴,拴……”母亲三下两下,将我交给老槐树,就走了。

她已经很放心地把我交给这个稳重又沉默的老保姆。

⑧的确,老槐树是一个称职的老保姆。

她知道如何逗弄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让我不哭也不闹。

夏日毒辣的阳光,伤害不到我,老槐树替我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

树上偶尔会有鸟雀降临,叽叽喳喳地躲在浓密的叶底说个不停……

⑨一队蚂蚁,可以让我兴致勃勃地看上半天,看着看着,我就在树下睡着了……

⑩“姐弟三个,就数你跟老槐树投缘。

”母亲如是说。

⑪是吗,老槐树独独青睐于我吗?

⑫我自己尝试着做玩具,老槐树给了我一树的果实——槐果,一串串,黄绿,晶莹,拿石头把那一串串的果实捣碎,挤掉绿色的汁液,把果肉团成一个黏黏的团,放到阳光下晒干,一个黑黑的小球儿就做成了。

外面缠上白色的棉线,一层一层,想要多大缠多大,最后拿线绷住,一个漂亮的小球就做成了。

那时,乡下孩子买不起皮球,多用这个代替,一个小球,有多种玩法,单打、双打、混合打,可以玩上一两年。

⑬后来,上学了,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槐树下写作业。

一块青石方桌,放在那里好多年,表面都已被磨得光滑如镜了。

我就是在那张小小的青石方桌上学会了写“人、口、手”,学会了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⑭春看老槐树抽枝发新芽,夏听老槐树在风雨里唠叨,秋从老槐树的身上摘下一串串晶莹的槐果,冬在老槐树下的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支起一只筛子,静等贪食的小麻雀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拴在老槐树下的小女孩儿就长大了。

⑮老槐树依然苍老、劲绿。

⑯家里生活好了,旧房子要拆,新房子要建。

新房子的地基就挖在老槐树站着的地方,老槐树在劫难逃。

⑰没有人会为一棵树伤心哭泣,除了当年曾无数次坐在老槐树怀里的我。

砍树的那天,我站在树下,轻轻抚摸老槐树的寸寸树干,仰头,看茂密的枝叶仍然旁若无人地绿着,它似乎丝毫也没有嗅到空气中的危险气息。

⑱父亲下电锯时,我没敢待在家。

等我回到家,老槐树已经躺倒在地上了,一院子的残枝碎叶,一院子涩涩的苦香。

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

(有删改)

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与老槐树有关的哪几件事。

(4分)

 

6.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7.本文的结构安排详略得当,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5分)

 

8.作者眼中的老槐树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9.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第⑱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5分)

 

[二](18分)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

今天,我们一起寻找。

”5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

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

“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

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

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

该法庄严宣告:

“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

“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

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

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201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文章第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

请简要概括。

(3分)

 

11.第③段中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4分)

 

12.给第④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内容连贯。

(3分)

13.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分)

14.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

(5分)

材料:

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

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三](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名参)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______________辟:

__________________

(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赐:

______________骄:

_____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17.【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4分)

18.请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分)

 

三、写 作(55分)

19.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憩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

(1)①白露为霜 ②长河落日圆

③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金陵城上西楼

⑤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2)①折戟沉沙铁未销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2.

(1)fú 邀 帜 

(2)徜开 敞开

(3)开辟 远 (4)比喻 排比

3.

(1)A 

(2)现实主义长篇讽刺 王冕

4.

(1)中外诗人走进遂宁采风、创作。

(2)①还邀请了来自中省级、遂宁本地的60余家媒体

②上升 提升

(3)示例:

就像太阳喷薄而出,荡涤漫天黑暗

二、[一]5.①“我”一岁多时被拴在老槐树下,老槐树成了“我”的保姆;②“我”用老槐树的槐果做成小球;③放学后,“我”在老槐树下写作业;④老槐树被父亲锯掉,做成了新房子的门。

6.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拉”“走”“拾起”“交”“搬”等一系列动词和“我”说的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对被拴在老槐树上的期待和享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充满童真的孩童形象,也侧面反映了老槐树在“我”幼年时给予“我”的保护和快乐。

7.示例:

详写“我”一岁多时,老槐树给“我”当保姆,略写“我”用槐果做小球、“我”在老槐树下写作业、老槐树被锯掉等。

好处:

内容上,突出了老槐树给予“我”的保护和快乐,能很好地凸显文章的主旨;结构上,与文章的标题相照应;表达效果上,老槐树给“我”当保姆这一情节描写细腻生动,画面感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8.①老槐树稳重、沉默、称职。

从母亲放心地将一岁多的“我”拴在老槐树上可以看出。

②老槐树无私、宽厚。

从“老槐树给了我一树的果实”、倒下的老槐树被做成新房的门可以看出。

9.老槐树虽然难逃被锯的命运,却以另外一种形式(新房的门)陪伴着“我”,在“我”伤心难过之余,给“我”一丝慰藉。

表达了“我”对老槐树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二]10.①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英雄烈士保护法》于4月底全票通过并已施行。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及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

解答本题,可从文章第①②两段所论述的三个主体——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全国中小学、国家的做法入手,梳理概括他们各自的行为即可。

11.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关注和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理解这句话的要点是抓住关键词“负重前行”。

这句话表明,之所以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默默奉献。

而“被网友反复点赞”,则说明了广大网友对“负重前行”者的关注和赞美。

12.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

13.举例论证。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英雄精神还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列举了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医生、教师等群体的默默奉献,属于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的主要作用就是具体有力地证明文章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4.示例:

英雄,不一定是光芒万丈、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人;也不一定是所向披靡,成就丰功伟绩的人。

生活中处处有英雄,我们每一个人皆可成为英雄。

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做出贡献,就可成为我们自己的“英雄”。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找到与所给材料的结合点,答出自己对“英雄”的认识即可。

[三]15.

(1)祸患,灾难。

 同“避”,躲避。

 

(2)赏赐。

 傲视。

16.

(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您并非有求于人,是别人送给您的,您为什么不收下?

17.舍生取义 廉洁自律

18.示例:

①当面对人生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

②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

【乙参考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送给他一块地,说:

“请用这来添置些衣服。

”曾子不肯收下。

(使者)回去了,又来了,(曾子)再次回绝。

使者说:

“您并非有求于人,是别人送给您的,您为什么不收下?

”曾子说:

“我听说有这种说法,接受别人的东西的人就会害怕送东西来的人;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骄傲地对待接受者。

即使国君对我有恩赐,不骄傲地对待我,但我能不敬畏他吗?

”(曾子)最终没有收下。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

“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节操。

三、19.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要想写得出彩,必须审准题意,确立写作的重点。

可在“风景”上做文章,重点描写“风景”。

写作时可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捕捉“风景”。

可适当挖掘“风景”的深层含意,凸显其在情感感悟上的内涵。

“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站点”可以是每一个成长阶段,可以是生活中的不同方面,也可以是人的心路历程的节点。

“风景”的选择及阐述有两个方面。

一是实景,即眼中所看到的景色,但必须由实景引发出内心的深层感悟来表达中心,不可只阐述实景。

二是虚景,无论它在“眼中”,还是在“心中”,都应该是美好的、感人的,如一种值得倾吐的情愫、一种优雅的涵养、一种高尚的品格等。

可以直接从“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等切入,但需要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例文略。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下(R部编版)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蘸水(zhàn)阔绰(chuò)颓唐(tuí)磕一下(kē)

B.拖欠(tuō)名讳(huì)笔砚(yàn)契诃夫(kē)

C.蓦地(mù)惋惜(wǎn)夹袄(jiá)茴香豆(hún)

D.魁梧(kuí)盘桓(huái)附和(hè)乱蓬蓬(p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哄笑  羼水  千钧之力  无缘无故

B.荤菜  荒唐  望眼欲穿  无精打彩

C.惦记  门槛  提心掉胆  如坐针毡

D.坎肩  洋溢  不屑置辨  一想天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B.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外逃事件频发,面对巨款流失境外的现实,我国的诉讼制度目前还束手无策。

C.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

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  )(3分)

A.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外1500多名嘉宾出席了这次会议。

其中29个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圆桌峰会。

B.柔山秀水间,初夏的雁栖湖畔绿意盎然、鲜花盛开。

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特色为灵感设计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活动。

D.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活动旨在以活动加赛事的形式,普及并宣传自行车绿色出行。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C.《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6.名著阅读。

(6分)

【甲】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他越过我的胸脯,慢慢地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额前了。

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却原来是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

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模一样的人(我猜想)跟在他的后面。

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回头就跑。

【乙】有一天清早,我正在我的茅舍里睡得很香,忽然星期五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嚷:

“主人,主人,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我一头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危险,连忙披上衣服,穿过我那小树林,跑了出来。

当我放眼向海上望去时,我不觉大吃一惊。

只见一海里半之外,有一只小船,正挂着一张所谓“羊肩帆”向岸上驶来。

当时正有一股顺风把它往岸上送。

(1)【甲】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甲】文和【乙】文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请简述其作用。

(4分)

 

7.综合性学习。

(10分)

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要求至少结合两篇课文确定—个研究专题。

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

【研究依据】《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

【我的发现】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既老实善良,又愚昧落后。

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的研究: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