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6471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docx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原创

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

何中良

导读:

1、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

2、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

3、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摘要:

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是大众最关心的历史问题,我们必须确定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比较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全面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关键词:

中国文明世界文明中华民族中国梦现代易学原理

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是大众最关心的历史问题。

现代易学原理认为,我们必须确定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比较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全面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一、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

中国文明从何时开始?

是举世公认的历史难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现代易学原理认为,文明起源问题,实质上是时间计量问题。

人们从什么时代开始进行时间计量?

人们从什么时代开始制定历法?

盘古时代,人们在观测天象和气象的过程中,提高了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建立了阴阳五行坐标系统,发明了天干地支计时系统,制定了盘古历法,开始时间计量。

天干地支计时系统可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是中华民族发明的“中国时钟”,是中国古代历法的时间计量法宝,是现代易学三大基本系统之一。

《盘古历法》规定:

历书时间从“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开始计算,“冬至”是历书时间的基准点和起始点。

问题在于:

《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对应《西方历法》公历纪元是什么年月?

查阅许剑伟《寿星万年历》5.05可以知道:

《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对应《公历》“公元前9957年3月3日0时(冬至)”。

《盘古历法》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公元前9957年3月3日0时冬至)是中国历书时间的起始点,是中国文明的起始点。

从此,人类由史前时代进入自觉计时的文明时代。

因此,我们确定:

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

《现代易学原理》发现,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是中国历史的基准线和分界线,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盘古开天”或“甲子开天”。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前,称为史前时期;

在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之后,称为文明时期;

中国文明历史从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开始;

人类文明历史从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开始。

《现代易学原理》认为,可以把中国历史分为七个时期:

(1)、史前时期(公元前800万年甲申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旧石器时代;

(2)、盘古时期(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公元前5354年丁未年),新石器时代;

(3)、上古时期(公元前5354年丁未年~公元前2070年辛卯年),三皇五帝时代;

(4)、中古时期(公元前2070年辛卯年~公元前221年庚辰年),夏、商、周;

(5)、近古时期(公元前221年庚辰~公元1644年甲申年),秦、汉、唐、宋、元、明;

(6)、近代时期(公元1644年甲申年~公元1911年辛亥年),清代;

(7)、现代时期(公元1912年壬子年——),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七个时期,我们称之为“中国历史七步曲”,敬请关注!

“中国历史七步曲”——就是中国文明的历史坐标,就是中国民族的历史框架。

二、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

一般公认,世界五大古代文明是:

中国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

世界五大古代文明对照比较如下:

中国文明起源于盘古时代(公元前9957年~公元前5354年),历经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代代相传,至今将近12000年,而且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苏美尔早期王朝(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结束于公元前729年被亚述帝国所灭,古巴比伦历史约为2771年左右。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早期王国和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1991年),结束于公元前332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古埃及历史约为2768年左右。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城邦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359年),结束于公元前148年被罗马帝国所灭,古希腊历史约为952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古代十六国(并立)(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结束于公元45年被贵霜帝国所灭,古印度历史约为600年左右。

综上所述,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是:

中国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

中国文明历史最早最长,中国文明要比古巴比伦文明早6457年、比古埃及文明早6857年、比古希腊文明早8857年、比古印度文明早9357年。

三、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第一、我们简单回顾中国文明的历史步伐:

(1)、史前时期(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9957年),旧石器时代:

1975年,中国考古发现800万年前的云南禄丰古猿(南方古猿)(云南禄丰人);

1965年,中国考古发现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早期直立人);

2015年,中国考古发现8万年前的湖南道县人(现代人),这是现代人最早在中国华南地区出现的有力证据,充分说明湖南道县人是现代人的共同祖先,中国华南地区是现代人的发源地,中国华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2)、盘古时期(公元前9957年~公元前5354年),新石器时代:

1995年,中国考古学者在湖南道县玉蟾岩文化遗址(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8000年)发现了原始栽培稻谷、原始陶器和原始编织物,说明人类从采集渔猎生活方式走向农业生产方式,人类第一次生产方式革命发生在湖南道县,发生在盘古时代。

湖南道县属于盘古国,湖南道县是瑶族的故乡。

瑶族人以盘古为姓,崇拜盘古大帝、盘古天王、盘古天尊、元始天尊。

道县玉蟾岩文化遗址三大发现——原始栽培稻谷、原始黑陶片、原始编织饰纹,标志着原始农业、原始制陶业、原始编织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自力更生的盘古时代。

盘古元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盘古天王(元始天尊)开天辟地分阴阳,制定了盘古历法,《盘古历法》建子,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自觉计时的文明时代。

《盘古历法》规定:

“岁、年、月、日、时”是历书时间单位;

太阳回归年长度单位为“岁”:

一岁=366日;

历年长度单位为“年”:

一年=360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历月长度单位为“月”:

一月=30日,(盘古历法建子);

历日长度单位为“日”:

一日=12时辰;

置闰方法:

五年一闰。

《盘古历法》规定:

一岁分为四时(春、夏、秋、冬)四节(冬至、春分、夏至、秋分);

春季(冬至——春分),

夏季(春分——夏至),

秋季(夏至——秋分),

冬季(秋分——冬至)。

盘古时代在观测天象和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发现了四宿(星鸟、星火、星虚、星昴)与四时(春、夏、秋、冬)的关系,建立了四宿天象系统:

东方玄武(星虚),南方青龙(星火),

西方朱雀(星鸟),北方白虎(星昴)。

盘古时代天象:

北方星昴(白虎)(子宫)(冬至),

东方星虚(玄武)(卯宫)(春分),

南方星火(青龙)(午宫)(夏至),

西方星鸟(朱雀)(酉宫)(秋分)。

显然,《盘古历法》以太阳回归年长度为依据,是中国第一部《太阳历》,简称《阳历》,

(3)、上古时期(公元前5354年~公元前2070年),三皇五帝时代:

伏羲时代(公元前5354年丁未年~公元前4094年丁未年),小计1260年;

神农时代(公元前4094年丁未年~公元前3574年丁亥年),小计520年;

黄帝时代(公元前3574年丁亥年~公元前3474年丁卯年),小计100年;

少昊时代(公元前3474年丁卯年~公元前3390年辛卯年),小计84年;

九黎时代(公元前3390年辛卯年~公元前2838年癸卯年),小计552年;

颛顼时代(公元前2838年癸卯年~公元前2760年辛酉年),小计78年;

帝喾时代(公元前2760年辛酉年~公元前2688年癸酉年),小计72年;

三苗时代(公元前2688年癸酉年~公元前2205年丙子年),小计483年

帝尧时代(公元前2205年丙子年~公元前2102年己未年),小计103年;

帝舜时代(公元前2102年己未年~公元前2070年辛卯年),小计32年。

我们发现了五帝时代存在两个历史黑洞——九黎时代和三苗时代,重写了中国古代历史,恢复了五帝时代的本来面目。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时代)实际上包括(伏羲、神农、黄帝、少昊、九黎、颛顼、帝喾、三苗、帝尧、帝舜)十个时代,共计3284年,我们称之为“三皇五帝十支歌”,敬请关注!

伏羲时代(公元前5354年~公元前4094年),伏羲氏继承了盘古历法的原理和方法,发明了伏羲八卦坐标系统,制定了伏羲历法,《伏羲历法》建子。

《伏羲历法》规定:

“岁、年、月、日、时”是历书时间单位;

太阳回归年长度单位为“岁”:

一岁=366日;

历年长度单位为“年”:

一年=360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历月长度单位为“月”:

一月=30日,(伏羲历法建子);

历日长度单位为“日”:

一日=12时辰;

置闰周期:

五年一闰。

《伏羲历法》规定:

一岁分为四时(春、夏、秋、冬)、八节(冬至、立春、春分、立春、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二十四气;

春季(冬至——立春——春分),

夏季(春分——立夏——夏至),

秋季(夏至——立秋——秋分),

冬季(秋分——立冬——冬至)。

伏羲时代在观测天象和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发现了二十四宿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建立了二十四宿天象系统:

北方玄武六宿:

女、虚、危、室、奎、娄;

西方白虎六宿:

胃、昂、毕、参、井、柳;

南方朱雀六宿:

星、张、翼、轸、角、亢;

东方青龙六宿:

氐、心、尾、箕、斗、牛。

伏羲时代天象:

北方室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箕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轸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参宿(白虎)(酉宫)(秋分)。

显然,《伏羲历法》以太阳回归年长度为依据,是中国第二部《太阳历》,简称《阳历》,

神农时代(公元前4094年~公元前3574年),神农氏继承了盘古历法和伏羲历法,发明了神农八卦坐标系统,制定了神农历法,《神农历法》建丑。

《神农历法》规定:

太阳回归年长度单位为“岁”:

一岁=366日;

历年长度单位为“年”:

一年=354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历月长度单位为“月”:

一月=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神农历法建丑);

历日长度单位为“日”:

一日=12时辰;

置闰周期:

五年二闰。

神农时代在观测天象和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发现了二十八宿与月亮《朔望月》运行周天的关系,建立了二十八宿天象系统:

神农时代二十八宿天象系统:

北方玄武七宿:

牛、女、虚、危、室、壁、奎;

西方白虎七宿:

娄、胃、昂、毕、觜、参、井;

南方朱雀七宿:

鬼、柳、星、张、翼、轸、角;

东方青龙七宿:

亢、氐、房、心、尾、箕、斗。

神龙时代天象:

北方危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心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张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毕宿(白虎)(酉宫)(秋分)。

显然,《神农历法》以月亮朔望月长度为依据,是中国第一部《太阴历》,简称《阴历》。

黄帝时代(公元前3574年~公元前3474年),黄帝轩辕氏继承和改造了伏羲历法和神农历法,发明了黄帝八卦坐标系统,把《伏羲太阳历法》和《神农太阴历法》结合起来,制定了《黄帝阴阳历法》,《黄帝阴阳历法》建寅。

《黄帝历法》规定:

太阳回归年长度单位为“岁”:

一岁=365.25日,(黄帝四分历);

历年长度单位为“年”:

一年=354.37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历月长度单位为“月”:

一月=29.53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黄帝历法建寅);

历日长度单位为“日”:

一日=12时辰;

置闰周期:

十九年一闰。

《黄帝历法》规定:

一岁分为四时(春、夏、秋、冬)、八节(冬至、立春、春分、立春、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二十四气;

春季(立春——春分——立夏),

夏季(立夏——夏至——立秋),

秋季(立秋——秋分——立冬),

冬季(立冬——冬至——立春)。

黄帝时代在观测天象和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完善了二十八宿天象系统:

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昂、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张、星、翼、轸;

东方青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黄帝时代天象:

北方虚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房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张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昴宿(白虎)(酉宫)(秋分)。

显然,《黄帝历法》把《伏羲太阳历》和《神农太阴历》结合起来,是中国第一部《阴阳历法》,简称《阴阳历》,《黄帝阴阳历》建寅。

《黄帝阴阳历》是中华民族的时钟和灯塔。

自从黄帝时代以来,各朝各代都采用《黄帝阴阳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汉历》、《唐历》、《宋历》、《元历》、《明历》、《清历》,一直流传至今天,以《农历》方式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心中。

《史记》记载,黄帝时代,“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

西至于空峒,登鸡头。

南至于江,登熊、湘。

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黄帝二十三年(公元前3552年)己酉年,黄帝三十七岁,戮蚩尤,即帝位,都彭城,号称黄帝,统一中国。

东临大海,西至昆仑,南至潇湘,北至幽燕,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强大国家——中国。

(4)、中古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周:

夏代(公元前2070年辛卯年~公元前1600年辛巳年),小计470年;

商代(公元前1600年辛巳年~公元前1046年乙未年),小计554年;

周代(公元前1046年乙未年~公元前221年庚辰年),小计825年。

夏代(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继承了《黄帝阴阳历》,制定了《夏历》,《夏历》建寅。

《夏代》天象:

北方牛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亢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鬼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娄宿(白虎)(酉宫)(秋分)。

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继承了《黄帝阴阳历》,制定了《殷历》,《殷历》建丑。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479年)商代前期天象:

北方牛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亢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鬼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娄宿(白虎)(酉宫)(秋分)。

(公元前1479年~公元前1046年)商代后期天象:

(见周代天象)

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继承了《黄帝阴阳历》,制定了《周历》,《周历》建子。

周代天象:

北方斗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角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井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奎宿(白虎)(酉宫)(秋分)。

显然,夏、商、周继承了盘古文化、伏羲文化、神农文化和黄帝文化,夏建寅,殷建丑,周建子,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5)、近古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644年),秦、汉、唐、宋、元、明:

秦朝(公元前221年庚辰年~公元前206年乙未年),小计15年;

汉朝(公元前206年乙未年~公元220年庚子年),小计426年;

三国(公元220年庚子年~公元280年庚子年),小计60年;

两晋(公元265年乙酉年~公元420年庚申年),小计155年;

南北朝(公元304年甲子年~公元589年己酉年),小计285年;

隋朝(公元581年辛丑年~公元618年戊寅年),小计37年;

唐朝(公元618年戊寅年~公元907年丁卯年),小计289年;

宋朝(公元960年庚申年~公元1279年己卯年),小计319年;

元朝(公元1279年己卯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小计89年;

明朝(公元1368年戊申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小计276年。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继承了《黄帝阴阳历》,制定了《太初历》、《三统历》和《四分历》,《汉历》建寅。

汉朝天象:

北方斗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角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井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奎宿(白虎)(酉宫)(秋分)。

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公元420年~公元1644年),继承了《黄帝阴阳历》,制定了《元嘉历》、《大明历》、《开皇历》、《大衍历》、《崇天历》……《授时历》、《大统历》、《时宪历》。

从《汉历》至《明历》、《清历》全都建寅。

南北朝、隋、唐、宋代天象(公元420年~公元1279年):

北方箕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轸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参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壁宿(白虎)(酉宫)(秋分)。

元朝、明朝天象(公元1279年~公元1644年):

北方尾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翼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觜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室宿(白虎)(酉宫)(秋分)。

(6)、近代时期(公元1644年甲申年~公元1911年辛亥年),清代:

清朝继承了《黄帝阴阳历》,制定了《康熙甲子历》和《雍正癸卯历》,《清历》建寅。

清朝天象:

北方尾宿(玄武)(子宫)(冬至),

东方翼宿(青龙)(卯宫)(春分),

南方觜宿(朱雀)(午宫)(夏至),

西方室宿(白虎)(酉宫)(秋分)。

综上所述,现代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华南地区是现代人的发源地,中国华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自从盘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就创造了象形文字,建立了阴阳五行八卦坐标系统,发明了天干地支计时系统,发明了十进制和六十进制,发明了算筹和筹算方法,发现了北极星和北斗星定位系统,发现了二十八宿恒星系统,制定了《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历》,创造了盘古文化、伏羲文化、神农文化、黄帝文化,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新纪元。

自从盘古时代开始,盘古族由南向北开发,遍布中华大地;一方面由东向西发展,走向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一方面由东向东北发展,走向东北亚和美洲。

随着盘古族向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迁移和发展,把中国文明传遍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

因此,现代易学原理认为,世界文明起源于中国盘古文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第二、我们再来看看西方历法的发展过程:

一带一路不但把中国丝绸、茶叶、玉器、磁器、金器传入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同时也把中国文化传入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

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罗马本来是古意大利的一个很小的村庄,经过几百年的扩张,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而后又成为囊括欧洲大部、北非埃及、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罗马帝国。

传说认为,古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753年,(相当于于中国【东周】平王十八年戊子年)。

《古罗马历》使用《月亮历》(神农太阴历)。

罗马纪元1年(公元前753年)(戊子年),古罗马城奠基。

罗马纪元708年(公元前46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儒略·凯撒重新制定了罗马历法,这就是《儒略历》(太阳历)。

《儒略历》规定,太阳回归年长度为365.25天,历年长度为365天。

四年一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儒略历》从罗马纪元709年(公元前45年1月1日)开始实行。

这一年相当于中国西汉时期汉元帝初元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乙亥年戊子月庚辰日)。

中国西汉实行《太初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丁丑年制定;

《太初历》继承了《黄帝阴阳历》,规定:

太阳回归年长度(岁):

一岁=365.25日。

《黄帝阴阳历》又称《四分历》,一岁365.25日最早出现在黄帝五年辛卯年(公元前3570年),比罗马《儒略历》早3615年。

基督教产生于罗马纪元8世纪(公元一世纪)时期的巴勒斯坦,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罗马纪元11世纪(公元四世纪)末年,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罗马纪元1037年(公元284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对政治、经济和军事进行改革,开始了戴克里先纪元。

戴克里先纪元1年(公元284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执政。

戴克里先纪元42年(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决定把《儒略历》作为基督教的日历。

戴克里先纪元241年(公元524年),基督教修士乔西尼在编制复活节年表时,宣称基督降生已有524年了。

乔西尼建议把耶稣降生的“戴克里先纪元前283年”改为“公元1年”作为耶稣纪元的开始,也就是《基督教历》纪元的开始。

公元532年,罗马教皇决定:

《基督教历》纪元从公元1年(耶稣诞生)开始。

请注意:

公元1年1月1日,对应中国西汉末期汉哀帝元寿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庚申年戊子月丁丑日)。

决定《基督教历》纪元从公元1年1月1日开始,是在公元532年(对应中国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壬子年)。

公元1582年3月1日,罗马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颁发了改历命令,这种历法叫做《格里历》。

《格里历》规定,太阳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历年长度为365天。

四年一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这点与儒略历一致),但当公元年数后面是带两个“0”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

《格里历》规定,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七个月是大月,大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这四个月是小月,小月30天;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

请注意,公元1582年,相当中国明朝神宗万历十年(壬午年),明朝实行《大统历》,继承了元朝《授时历》。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辛巳年施行的《授时历》规定,回归年长度(岁)为一岁365.2425日;

由此可见,关于回归年长度计算精度,中国《授时历》要比西方《格里历》早301年。

公历(格里历)的传播过程: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一个是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一个是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但丁堡)。

公元1054年,基督教也分裂为天主教(西罗马帝国)和东正教(东罗马帝国)。

罗马大主教是天主教的教主,自公元四世纪开始,罗马大主教自称教皇。

公元16世纪,马丁·路德倡导进行宗教改革,称为新教(基督教或耶稣教),原来的天主教称为旧教。

天主教国家采用《格里历》,东正教国家和新教国家反对《格里历》。

经过几个世纪的逐渐推广,世界各国才陆续采用《格里历》: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公元1582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德国:

公元1700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英国:

公元1752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日本:

公元1873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俄国:

公元1918年开始实行《格里历》;

中国:

公元1912年开始实行《格里历》,公元1949年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民间把《格里历》称为《公历》,《黄帝阴阳历》称为《农历》。

1582年法国人斯卡利泽提出了一种长期纪日法,它完全不用年和月,也不用星期,只保留“日”这一个单位,称为《儒略纪日法》,它所记的日数叫做“儒略日”。

《儒略纪日法》规定,儒略日从“公元前4713年1月1日”开始,连续计算下去。

公元1767年英国开始逐年出版的《英国天文年历》:

《天文年历》采用了《儒略纪日法》,天文年历时间从公元前4713年1月1日中午(12时0分0秒)开始计算。

西方学者认为,西方历书时间从公元前4713年1月1日中午(12时)开始计算。

《现代易学原理》认为,中国历书时间从公元前9957年3月3日半夜(0时)(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冬至)开始计算。

可见,中国历书时间(公元前9957年甲子年)要比西方历书时间(公元前4713年戊子年)早5244年,充分表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第三、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撰写的《全球通史》写道:

“有一时期,人们曾认为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但现在一致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