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6329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

《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训一体格检查.docx

实训一体格检查

实训一体格检查

第一节一般状态检查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况的相关名词术语。

2.熟悉发育、营养、面容、体位、步态检查内容及相关名词术语。

【技能目标】

1.掌握一般状态的检查方法。

2.熟悉异常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发育、营养、面容、体位、步态的临床意义。

【考核方式】

1.知识部分笔试。

2.技能部分标准化病人实践操作考核。

二、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般状态检查

【实训目的】

1.能正确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生命体征测量(见护理基本技术)及正常

道、临床意义。

2.掌握瞳孔测量、意识状况检查及临床意义。

3.掌握一般状态、皮肤勃膜检查及相关名词术语。

4.能进行营养状况的检查及测量皮脂、肌肉、体质指数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训时间】

2学时

【实训准备】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棉签、手电筒、笔、VCD电教片,CAI助学课件。

【实训方式】

1.学生观看VCD电教片,CAI助学课件。

2.教师讲解示范,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状态检查。

(1)准备

环境准备:

安静、温暖、光线充足。

检查者准备:

知识准备(预习一般状态检查内容)。

用物准备(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棉签、手电

筒、笔)

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被检查者准备:

暴露被体检部位,据病情和检查需要取合适的体位。

(2)实施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完成检查内容,尊重体贴病人,手法熟练,沟通良好。

3.同学分为2人一组相互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完成一般状态检查实训报告。

【实训内容】

(一)一生命体征测量

1.体温互测口表,测前注意消毒,将水银汞柱甩到35℃以下。

测时舌下放置3min,取出读数、记录。

表机体不同部位的体温测量

部位

正常范围与方法

正常值(℃)

检查方法

腋窝

36.0一37.0

擦干汗液,水银端放腋窝中央,屈臂过胸,夹紧。

l0min检视

口腔

36.3~37.2

水银端斜放舌下热窝,病人闭口用鼻呼吸,勿咬。

5min检视

直肠

36.5~37.7

侧卧位或俯卧位,润滑肛表,自肛门插人3~4cm,(新生儿插入1~2cm)。

5min检视

注温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0F)。

我国一般用摄氏温度(℃),摄氏限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方法如下:

℃=(0F~32)5/90F=℃×9/5+3

2.呼吸通过诊观察胸、腹部的运动频率和节律情况并记录。

在测量脉脉搏后,检查者仍保持测量脉搏的姿势,并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时间为30s。

呼吸不规则的病人及婴儿测量1min,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量棉花放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的次数,时间1min。

3.脉搏临床用于触诊脉搏的部位很多,最常用的是桡动脉,其次为肱动脉、股动脉、腘动脉、颈动脉等部位。

一般常在桡动脉处触诊。

测量脉搏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上,压力中等,以能清楚感觉跳动为准。

测量时间一般为30s,异常脉搏及心脏器质性病变时测量1min;脉搏微弱难以测量时,可听心率1min;注意脉搏或心率的频率和节律情况,并记录结果。

4.血压(见“护理基本技术”)

(二)一般状态检查

1.发育通过身高、体重、年龄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判断为正常或不正常。

成人发育正常的判断指标包括:

①胸围约等于身高的一半;②双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③坐高约等于下肢的长度。

2.营养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情况综合判断为良好、中等或不良。

(1)体重最简单、直接、可靠、重要的指标就是测量体重。

成人标准体重的粗略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男性)。

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7.5(女性)

(2)体质指数是反映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及肥胖的可靠指标。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BMI<20偏瘦,BMI20~23正常,BMI24~26超重,BMI26~28轻度肥胖,BMI>28明显肥胖。

3.意识状况意识的检查有清晰、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的区分。

意识障碍程度检查,按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对意识障碍程度评分。

GCS反映意识障碍等级评分的项目包括睁眼反应、最佳运动反应知最佳语言反应。

GCS总分范围3~15分,正常为15分。

总分8~13分为意识障碍。

≤7分者为浅昏迷,≤3分者为深昏迷。

表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

评分项目

反应

得分

睁眼反应

正常睁眼(自动睁眼)

4

对声音刺激有睁眼反应

3

对疼痛刺激有睁眼反应

2

对任何刺激无睁眼反应

1

最佳运动反应

可按指令动作

6

对疼痛刺激能定位

5

对疼痛刺激有肢体退缩反应

4

疼痛刺激时肢体过屈(去皮质强直)

3

疼痛刺激时肢体过伸(去皮质强直)

2

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1

最佳语言反应

定向准确(能准确回答时间、地点、人物等问题)

5

能说话,但不能准确回答时间、地点、人物等定向问题

4

言语不当,但字意可辨

3

言语模糊不清,字意难辨

2

任何刺激无言语反应

1

4.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5.表情正常、淡漠、烦躁不安、痛苦、忧郁。

6.面容急性面容、慢性面容、贫血面容、病危面容、二尖瓣面容、肝病面容、肾

病面容、甲亢面容、黏液性水肿面容等。

7.步态正常、异常步态(蹒跚步态、醉酒步态、跨阈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

一般状况检查实训报告

1.生命体征体温℃;脉博次/min;呼吸次/min;血压mmHg

2.一般情况发育,胸围、身高、双上肢展开的长度,坐高、下肢长度。

3.营养(良好、中等或不良)。

标准体重、皮脂厚度、体重指数。

4.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5.意识(清晰、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Glasgow昏迷评分分。

6.表情。

7.面容。

8.体位。

9.步态。

签名:

日期:

三、实训考核

考核项目一般状态的检查

实际操作时间规定操作时间30min成绩计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A

B

C

D

检查

(10)

物品

笔、纸、软尺、血压计、温度计、时钟

2

2

2

0

0

环境

安静、干燥、整洁,光线适中

3

3

2

1

0

1.心理情况有无紧张恐惧心理,对检查的要求及合作程度

2.健康知识对自身健康状态和将要进行的检查的了解程度

3

2

3

2

2.5

1.5

2

0

1~0

1~0

 

计划

(10)

预期

目标

1.在规定的时间内(20min)完成资料的收集

2.采集资料的方法正确

3

2

3

2

2.5

1.5

2

1

1~0

1~0

1.护士①衣;②帽;③鞋;④洗手;⑤剪指甲

2.环境舒服,安静,干净,整洁

3.血压计、温度计完好

2

2

1

2

2

1

1.5

1.5

0.5

1

1

0

0

0

0

实施

(60)

1.着工作服.戴护士帽;仪表端庄,衣冠整齐

2.对被检查者先做自我介绍,说明目的,获得被检查者的认可

3.对性别和年龄进行检查

4.正确测量体温,包括部位和异常体温的临床意义,然后得出结论

5.正确测量呼吸频率和脉搏然后得出结论并记录

6.发育与体型以及营养状况检查

7.检查患者的面容和表情

8.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GCS得分

9.检查患者的体位和步态

10.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实训报告

5

5

5

5

10

5

5

10

5

5

5

5

5

5

10

5

5

10

5

5

4

4

4

4

8

4

4

8

4

4

3

3

3

3

6

3

3

6

3

3

2~0

2~0

2~0

2~0

4~0

2~0

2~0

4~0

2~0

2~0

评价

(20)

1.检查方法正确,语言和操作熟练、正确,动作轻稳

2.资料分析正确

10

10

10

10

8

8

6

6

4~0

4~0

第二节皮肤、浅表淋巴结检查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正常皮肤颜色、温湿度及弹性的护理检查内容。

2.掌握异常皮肤皮疹、压疮、出血、水肿、蜘蛛痣的检查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技能目标】

1.掌握异常皮肤皮疹、压疮、出血、水肿、蜘蛛痣的判断。

2.掌握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

【考核方式】

1.知识部分笔试。

2.技能部分标准化病人实践操作考核。

二、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皮肤、浅表淋巴结检查

【实训目的】

1.掌握皮肤黏膜检查及相关名词术语。

2.掌握浅表淋巴结检查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训时间】

1学时

【实训准备】

棉签、VCD电教片,CAI助学课件

【实训方式】

1.学生观看VCD电教片,CAI助学课件。

2.教师讲解示范,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皮肤、浅表淋巴结检查。

(1)准备

环境准备:

安静、温暖、光线充足。

检查者准备:

知识准备(预习皮肤、浅表淋巴结检查内容)。

用物准备(棉签、笔)。

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被检查者准备:

暴露被体检部位,据病情和检查需要取合适的体位。

(2)实施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完成检查内容,尊重体贴病人,手法熟练,沟通

良好。

3.同学分为2人一组相互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完成皮肤、浅表淋巴结检查实训报告。

【实训内容】

(一)皮肤检查

1.色泽发绀、苍白、潮红、黄疽、色素沉着。

常见发绀部位有口唇、舌、面颊、耳廓、肢端等;黄染是指皮肤、黏膜、巩膜呈黄色。

2.弹性正常、减弱。

检查方法:

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位,用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皱折立即平复,弹性减弱时皱折平复缓慢,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的病人。

3.温度正常、增高、冰冷。

4.湿度正常、湿润、干燥。

冷汗即手脚皮肤发凉而大汗淋漓称为冷汗,夜间睡觉时出汗称盗汗。

5.出血出血点(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的鉴别。

6.蜘蛛痣为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枝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而得名。

检查方法:

用火柴干或指尖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动脉干部),其辐射小血管网即褪色。

7.毛发分布正常、增多、稀少。

8.水肿轻度、中度、重度水肿的区别。

检查方法:

检查时,指压后应停留片刻,观察有无凹陷及平复情况。

常用的检查部位在胫骨前、踝部、足背、腰骶部及额前等浅表骨表面及眼睑。

以手指按压局部组织可出现凹陷者,称凹陷性水肿。

而黏液性水肿及橡皮肿,尽管肿胀明显,但按压后无组织凹陷,为非凹陷性水肿。

9.瘫痕、溃疡、压疮临床检查。

(二)浅表淋巴结检查

1.检查顺序及部位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领下区、颊下区、颈部(颈前、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

2.检查内容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红肿、压痛、移动度,有无瘢痕及瘘管等。

3.检查方法①检查皮下淋巴结:

利用手指由浅人深进行滑动触摸皮下的淋巴结是否肿大,要尽量让患者检查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保持松驰。

②检查领下淋巴结:

要请被检查者低头。

③检查颈部淋巴结:

让被检查者头稍低,使其偏向检查侧。

④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

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⑤检查腋窝淋巴结:

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一般先检查左侧,检查者左手握住病人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抬高约450,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内、前壁;再翻掌向外将病人外展之上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时,应在胸大肌深面仔细触摸;检查腋窝后壁时,应在腋窝后壁肌群深面解摸。

⑥检查滑车上淋巴结:

右手扶托被检查右前臂,以左手小指抵在肪骨内上裸上,其他三指(食、中、无名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间沟中纵行,横行滑动触摸,换手以同法检查左侧。

4.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1)局限性淋巴结肿大①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急性炎症初期,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软、表面光滑、有压痛、无粘连;慢性炎症时,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最终可缩小或消失。

②淋巴结结核:

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稍硬,大小不等,可相互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晚期形成瘘管、.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一般无压痛。

如肺癌多向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胃癌或食管癌多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称魏啸(Virchow)淋巴结;腋下淋巴结肿大见于乳腺癌转移。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的部位遍及全身,大小、不等,无粘连,质地与病变性质有关,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瘤、白血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实训作业】

皮肤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实训报告

皮肤

色泽,弹性,温度,湿度,皮疹,出血,水肿,

蜘蛛痣,溃疡及疤痕。

毛发分布。

淋巴结

局限性淋巴结有无肿大。

全身性淋巴结有无肿大。

三、实训考核

考核项目皮肤和浅表淋巴结的评佑

实际操作时间规定操作时间10min成绩计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A

B

C

D

检查

(10)

物品

笔、纸、实习报告单

3

3

2

1

0

环境

安静、干燥、整洁,光线适中

2

2

1

0

0

1.全身情况目前的健康状态、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2.心理情况有无紧张恐惧心理,对检查的要求及合作程度

3.健康知识对自身健康状态和将要进行的检查的了解程度

2

2

1

2

2

1

1.5

1.5

0.5

1

1

0

0

0

0

 

计划

(10)

预期

目标

1.在规定的时间内(l0min)完成操作和对资料的分析

2.检查手法正确,无遗漏部位

3.对所得资料分析结果正确

2

2

1

2

2

1

1.5

1.5

0.5

1

10

0

0

0

1.护士①衣;②帽;③鞋;④洗手;⑤剪指甲

2.环境舒服,安静,干净,整洁

3

2

3

2

2.5

1.5

2

1

1~0

0

实施

(60)

1.着工作服,戴护士帽。

仪表端庄,衣冠整齐洗手剪指甲

2.对被检查者先做自我介绍,说明目的,获得被检查者的认可

3.安排合适的环境

4.利用浅部触诊检查皮肤的颜色湿度温度

5.检查皮肤是否有皮疹,判断皮疹的类型并和出血点、蜘蛛痣区别。

6.检查皮肤是否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判断压疮的部位、大小、深度、分期

7.检查皮肤有否水肿,判断水肿程度

8.检查全身的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如有肿大描述部位、大小、数目、质地、压痛、活动度等

9.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

5

3

4

10

10

 

10

10

 

10

3

5

3

4

10

10

 

10

10

 

10

2

4

2

3

8

8

 

8

8

 

8

1

3

1

2

6

6

 

6

6

 

6

0

2~0

0

0

4~0

4~0

 

4~0

4~0

 

4~0

评价

(20)

1,检查方法手法正确

2.资料收集、分析正确

10

10

10

10

8

8

6

6

4~0

4~0

第三节头部、面部、颈部检查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头部、面部、颈部检查要点。

2.掌握鼻旁窦、甲状腺、扁桃体检查内容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3.掌握颈部血管的颈静脉充盈,颈动脉搏动异常的临床意义。

【技能目标】

1.熟悉头部、面部、颈部检查方法。

2.掌握甲状腺、扁桃体肿大的临床判断及检查方法。

3.掌握颈部静脉、颈动脉的检查方法。

【考核方式】

1.知识部分笔试。

2.技能部分标准化病人实践操作考核。

二、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头部、面部、颈部检查

【实训目的】

1.掌握头部、面部、颈部检查及相关名词术语。

2.头部、面部、颈部检查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训时间】

2学时

【实训准备】

软尺、棉签、手电筒、压舌板、笔、VCD电教片,CAI助学课件。

【实训方式】

1.学生观看VCD电教片,CAI助学课件

2.教师讲解示范,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头部、面部、颈部检查

(1)准备

环境准备:

安静、温暖、光线充足。

检查者准备:

知识准备(预习头部、面部、颈部检查内容)。

用物准备(软尺、棉签、手电筒、压舌板、笔)。

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被检查者准备:

暴露被体检部位,据病情和检查需要取合适的体位。

(2)实施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完成检查内容,尊重述贴病人,一手法熟练,沟通,

良好。

3.同学分为2人一组相互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完成头部、面部、颈部检查实训报告。

【实训内容】

(一)头部检查

头颅头发(量、色泽)、形状(正常、方颅)、大小(正常、小颅、巨颅)、压痛、肿块、头皮。

(二)面部检查

1.眼眼眉(有无脱落)、睫毛(有否倒睫)、眼睑(下垂、水肿)、眼球(突出或凹陷、运动自如或受限)、角膜(透明、云翁、白斑)、瞳孔(形状、大小、对光反应包括直接和间接反应)、结合膜(充血、出血、沙眼滤泡)、巩膜(黄染)。

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受限。

翻转眼睑要领:

用食指和拇指放在患者上睑中部的边缘,嘱其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牵拉,然后食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开。

翻眼睑时,动作要轻巧、柔和,以免引起病人痛苦或流泪。

2.鼻鼻外形(正常、蛙鼻、鞍鼻)、鼻翼煽动、鼻中隔偏曲、鼻出血、分泌物、鼻旁窦压痛,上颌窦、额窦、筛窦的体表检查解剖部位。

鼻旁窦检查方法①检查上颌窦时:

医师双手固定病人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询问病人两侧压痛有无区别。

②检查额窦时:

一手扶持病人枕部,用另一拇指或示指置于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向上按压;或以两手固定头部,双手拇指指腹于眼眶上缘内侧向后、向上按压,询问有无压痛,两侧有无差别。

③检查筛窦时:

双手固定病人两侧耳后,双侧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毗之间向后方按压、询问有无压痛。

3.耳耳廓外形、耳前痰管、分泌物、乳突压痛、听力(用捻指声或手表声测定,正常人约在一米处即可听到手表声或捻指声,此为粗略测定)。

4.口腔

(1)唇色、溃疡、疤疹。

(2)口腔黏膜色、溃疡、出血点、色素沉着、斑疹。

(3)牙齿数目、色泽、形状、缺齿、义齿、龋齿、齿跟(出血、齿槽溢脓、色素沉着、铅线)等。

(4)舌伸出位置(正中、偏斜)、震颤(有或无)、舌体(正常、肿大)、舌苔(色、厚、薄)、舌乳头(萎缩、肿胀)。

5.咽部及扁桃体咽部有无充血、出血点、分泌物。

扁桃体大小(Ⅰ度、Ⅱ度、Ⅲ度)、颜色、分泌物。

6.腮腺正常、肿大。

(三)颈部检查

1.检查内容包括颈部软硬度、包块、血管(颈静脉充盈、颈动脉搏动)、甲状腺、气管的检查。

2.检查方法

(1)颈静脉怒张正常人坐位时颈静脉不明显,平卧时可稍见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下2/3内。

若处于300~450的半卧位时,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表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2)动脉搏动正常人颈动脉搏动微弱或看不见。

颈动脉搏动增强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等。

(3)甲状腺检查方法

视诊对称性、有无肿大及肿大程度(I度:

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Ⅱ度:

能看到肿大且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Ⅲ度:

超过胸锁乳突肌)。

检查时,请病人做吞咽动作,可见肿大的甲状腺随吞咽动作向上下移动,以此可与其颈部肿块鉴别。

触诊可用双手或单手两种方法进行。

①双手触诊法:

检查者站立于病人背面,触诊时嘱病人配合吞咽动作,随吞咽而上下移动者即为甲状腺,检查左叶时,右手示指及中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左轻推甲状腺右叶,右手示指、中指、无名指触摸甲状腺的轮廓大小及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及震颤。

用同法检查右侧。

双手检查法也可在病人前面进行,检查时以左手拇指置于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左轻推右,右手三指触摸甲状腺左叶,换手检查右叶②单手触诊法:

检查者右手拇指置于环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将甲状腺轻推向左侧,其余示指、中指、无名指触摸甲状腺左叶的轮廓、大小、及表面情况。

也可用左手检查甲状腺右叶。

(4)气管检查气管是否正中或偏移。

检查方法:

被检查者处于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医生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食指与无名指中间,若距离不等则提示有气管移位。

临床意义:

正常人气管位于正中,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时,可使气管移向对侧;肺不张时气管移向患侧。

【实训作业】

1.互相检查5个人的头颈面部情况后填写下列实训报告。

2.病例分析某病人因咳嗽、头疼就诊。

体检可触及两侧颌下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直径均不超过0.5cm,表面光滑,质软而无压痛,可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你认为该病人的淋巴结是否正常?

头部、面部、颈部检查实训报告

1.头部

头颅形状大小压痛肿块其他

头皮头发量色光泽其他

2.面部

眼眼眉睫毛眼睑结膜巩膜瞳孔

对光反应调节反射。

耳耳廓外耳道乳突区听力。

鼻外形鼻翼蝙动鼻腔鼻旁窦压痛。

口腔气味流涎唇色义齿龋齿其他

齿龈色出血齿槽溢脓

舌偏斜震颤舌苔舌乳头萎缩

口腔黏膜色溃疡出血点色素沉着斑疹。

咽充血

扁桃体大小颜色渗出物

3.颈部

强直对称动脉搏动静脉充盈

甲状腺大小硬度对称。

气管位置。

签名:

日期:

三、实训考核

考核项目头部、面部的检查

实际操作时间规定操作时间10min成绩计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A

B

C

D

 

检查

(10)

物品

笔、纸、手电筒、瞳孔测量器、软尺、压舌板

3

3

2

1

0

环境

安静、干燥、整洁,光线适中

2

2

1

0

0

1.全身情况目前的健康状态、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2.心理情况有无紧张恐惧心理,对检查的要求及合作程度

3.健康知识对自身健康状态和将要进行的检查的了解程度

2

2

1

2

2

1

1.5

1.5

0.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