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6132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x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6

一、工程概述6

1车站概况7

2区间概况7

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9

1地质条件9

2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10

3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10

4地震效应10

第二章周边建、构筑物对施工的影响,重难分析点及其保护方案11

一、建、构筑物调查11

1调查内容与方法11

2调查范围与重点11

二、建(构)筑物、管线调查情况与保护措施11

1上江路站周边环境调查11

2上江路站至石坦隧道进口(DK19+895.14~DK23+610.69)区间周边环境调查12

三、重难分析点13

四、周边建筑物保护措施15

五、地下管线保护措施15

1组织机构15

2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期间管线保护15

3基坑回填的管线保护16

第三章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7

一、区间高架桥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7

1测量方案17

2钻孔灌注桩施工18

3承台工程施工21

4水中桩基础、承台工程施工23

5桥墩立柱施工37

6支架施工技术方案40

7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技术方案43

8连续箱梁挂篮施工技术方案47

9现浇混凝土简支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9

10桥面附属工程施工72

11预应力施工技术方案73

二、车站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77

1测量方案78

2钻孔灌注桩施工78

3承台工程施工78

4桥墩立柱施工78

5盖梁施工78

6车站主体结构施工80

7砌体工程85

8防水施工87

三、冬季施工措施89

1施工部署90

2技术措施90

四、雨季施工措施90

1雨季施工组织体系90

2雨季施工保障措施90

3雨季施工的主要管理措施91

五、洪水、台风、高温等恶劣天气及虫害的防范措施91

第四章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手段、达到自报质量目标的具有约束作用的保证措施及针对工程难点的技术措施93

一、质量目标93

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3

1质量方针及目标93

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93

3质量保证措施94

三、针对工程难点的技术措施104

1连续梁挂篮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104

2钻孔灌注桩塌孔和入岩施工质量保证106

3水中承台施工保证措施106

4高支模施工控制107

5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107

6箱梁预应力施工108

第五章施工组织部署110

一、施工目标110

1工期目标110

2质量目标110

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110

4环保目标110

5廉政建设目标110

二、施工组织机构110

1现场组织机构设置110

2各管理机构职责111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112

1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原则112

2总体布置112

四、施工部署原则113

五、安全施工保障措施114

1安全生产目标114

2安全管理组织及保证体系115

六、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16

1文明施工创建目标116

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116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7

七、创市级标化工地措施119

1各项目标管理:

119

2保证体系119

3创建“标化”工地的措施分析119

4具体化措施实施规划120

5强化管理122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123

一、施工进度计划123

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123

三、关键工序进度指标说明123

四、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23

五、工期保障措施124

1对总计划进行分解,加强工期管理124

2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124

3进度计划保证体系126

4确保总进度计划实施具体措施126

5各项准备工作126

6建立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全面质安管理127

7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抓住节点工期128

8加强施工过程的动态调整以及信息管理128

9资金保障措施128

第七章劳动力、机械配置和周转材料投入安排129

一、劳动力配置计划129

1劳动力配置原则129

2劳动力计划表129

3劳动力保证措施129

二、材料配置计划130

1材料配置说明130

2材料保障措施130

三、机械配置计划130

1施工机械及设备投入原则130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131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表131

第八章交通疏解及与外界协调配合方案132

一、交通疏解方案132

二、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方案132

1与业主的配合协调132

2与监理的配合协调133

3与设计单位的配合与协调133

4与地方联系与协调134

5与其他承包商接口单位的配合协调135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136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37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138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140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141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143

 

四、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6B标段:

上江路站~石坦隧道进口,范围为上江路站(含)至石坦隧道进口(DK19+895.14~DK23+610.69),涉及车站建筑为上江路站,车站中心里程:

DK20+175.14,站台端部里程为:

起点DK20+105.14,终点DK20+245.14,设计内容包括车站建筑、车站结构。

为一站一区间。

站址环境:

本线一期工程开站15个,上江路站位第7座车站。

该站位于铁路南站与三垟路的路口,平行于铁路南站设置。

线路北侧为既有金温铁路线,车站位于东阳路与既有铁路之间的狭长地带。

线路及配线:

路线基本平行于东阳路东西向设置,车站范围路线为直线段,线间距4.3m,本站配线为侧式+单渡线。

车站内线路坡度为平坡。

房屋拆迁:

车站附近无拆迁。

主要工程内容:

永久工程

(1)永久性结构、防水工程;

(2)其它永久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机电、市政公用设施、管网、人防等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工程等。

临时工程:

(1)大临设施(围挡、安全防护棚、办公室、食堂、工棚、宿舍、仓库、机械操作台等);

(2)场内施工用水及临时排水措施;

(3)场内施工用电;

(4)施工区域内障碍物清除及处理等;

(5)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管线保护及监测等;

(6)临时便道及交通疏解中的土建部分(不含交通设施);

(7)施工范围内公用管线和市政管线搬迁后,对施工有影响的废弃管线的拆除、弃置工作;

(8)施工范围内各种原因引起路面、桥梁破坏(如各类的管线迁改、施工车辆超载、不文明施工)后的恢复工作(满足施工期临时交通通行);

(9)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及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保洁工作。

(10)临时工程的施工、安装及拆除等。

(11)中标人要配合相关单位开展工作。

1车站概况

1.1施工内容

(1)图纸所包含的车站结构、主体结构、附属结构和防水等施工。

(2)包括(但不限于)机电、市政公用设施、管网、人防等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工程等。

(3)施工场区管理:

承担本合同段施工场区范围内的管理,并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协调施工场区范围内其他承包人的相关事项,严格执行发包人制定的关于施工场区管理的规章制度。

施工场区管理服务的时间至本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工程实体移交为止。

1.2车站建筑结构概况

车站主体长91.8m,每侧站台宽8.5m(包括楼扶梯),主体总宽23.7m。

站台面标高11.4m,站台雨棚最高处标高17.6m。

(相对标高±0.000为车站主体一层(站厅层)面层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6.670m)。

2区间概况

温州特大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经济开发区附近,桥址处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及冲海积平原区。

低山丘陵区植被较发育,道路、河流密集。

冲海积平原区大范围分布软土层,主要为淤泥。

2.1桥址概况

桥址于DK20+055附近跨越河流,河流与线路正交,测时水位2.56m。

桥址于DK20+290附近跨越规划上江路,公路与线路小里程夹角为91度,正宽32m。

桥址于DK20+268.6~DK20+294.4处跨越上江路,公路与线路垂直,要求净高4.5m。

桥址于DK20+574.4~DK20+592.8处跨越直河,新线左侧有金温既有线由前2号中桥跨越,该桥为一般性河道,河流与线路垂直,测时河道水位3.109。

桥址于DK20+846.7~DK20+853.5处跨越黄屿道口,公路与线路垂直,要求净高4.5m。

桥址于DK20+885.75~DK20+910.35处跨越规划江南路,公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88度,要求净高4.5m。

桥址于DK21+329.4~DK21+397.2处跨越上江河,新线左侧有金温既有线福滋中桥跨越,该河为准七级通航河道,河流与线路夹角87度,测时河道水位2.839。

桥址于DK21+801~DK21+837.3处跨越中兴大桥,公路(文昌路)与线路垂直,要求净高4.5m。

桥址于DK22+587.2~DK22+639.1处跨越力桥河分汊上,新线左侧有金温既有线东头2号中桥跨越,该桥为一般性河道,河流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9度,测时水位2.71m。

桥址于DK23+132.4~DK23+247.5处跨越石坦河,河流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96度,测时水位2.737m,通航河道准七级。

桥址于DK23+127.39~DK23+430.13处跨越金温铁路,线路与该既有铁路大里程夹角为29.2度,要求净高7.96m,轨顶标高为8.206m。

桥址于DK23+481.2~DK23+514.2处跨越甬台温高速,公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31.4度,要求净高5.5m,桥面标高17.31m。

上江路沿S1线大里程侧有一水泵房,经与地方协商同意采用(40+70+40)连续梁跨越,以避开上江路既要泵井。

2.2桥梁孔跨布置

本项目施工区间范围DK19+895.14(含381号墩)~DK23+610.69。

根据桥址处地形、地貌、水文及地址情况,道路立交及通航等要求,孔跨布置采用:

(1-35+1-30)m简支梁+1-(4-35)m连续梁+(4-30)简支梁+1-(40+70+40)m连续梁+(3-30)m简支梁+(17-35m+5-30m+10-35m+2-30m+4-35m+1-30m+6-35m+6-30m+13-35m)简支箱梁+(50+80+50)m连续梁+(2-30m+3-35m+1-30m+6-35m+2-30m+2-35m)双线简支箱梁+(42.5+73+73+42.5)m连续梁+1-30m双线简支箱梁。

本次设计桥段全长L=3715.55m,中心里程:

DK14+867.82

2.3梁部结构设计

(1)简支箱梁:

30m、35m、40m采用本线设计图;

(2)连续梁:

(4-35)m、(40+70+40)m、(42.5+73+73+42.5)m、(50+80+50)m连续梁采用本线设计图;

2.4墩台及基础设计

(1)墩台:

桥台采用矩形空心桥台;桥墩采用矩形实体墩;

(2)基础:

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根据不同跨度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1.0m,1.25m,1.5m桩径。

2.5固定支座设置情况

本桥简支梁固定支座设置于每孔梁的下坡端;

381号~391号墩之间的简支梁固定支座于每孔梁的下坡端(桐岭侧);

394号~397号墩之间的简支梁固定支座于每孔梁的下坡端(半岛侧);

397号~半岛二台之间的简支梁固定支座于每孔梁的下坡端(桐岭侧);

367~370号墩之间的连续梁固定支座设在369号墩;

383~387号墩之间的连续梁固定支座设在385号墩;

391~394号墩之间的连续梁固定支座设在393号墩;

461~464号墩之间的连续梁固定支座设在463号墩;

480~484号墩之间的连续梁固定支座设在482号墩;

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揭示,现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

(0)人工填土:

(I),可塑;

(1)1-3:

Q:

a1-m粘土,σο=10KPa灰黄色、灰色,可塑,局部为软塑;

(1)3-1淤泥,σο=40KPa(Ⅱ),流塑;

(2)1-2:

Q:

a1-m粘土,σο=120KPa,褐灰色,软塑;

(2)14-2圆砾土,σο=250KPa,稍密;

(2)3-1淤泥质粘土,σο=60KPa,流塑;

(4)1-2粘土,σο=120KPa,软塑;

(4)1-3粘土,σο=150KPa,可塑;

(4)9-3粉上,σο=110KPa,中密;

(4)10-3粉砂,σο=110KPa,中密;

(5)1-2粘土,σο=120KPa,软塑;

(5)1-3粘土,σο=150KPa,可塑;

(5)1-302细砂,σο=200KPa,中密;

(5)1-303中砂,σο=250KPa,中密;

(5)1-304粗砂,σο=3000KPa,中密;

(5)1-305圆砾土,σο=350KPa,中密;

(5)11-3细砂,σο=200KPa,中密;

(5)12-3中砂,σο=250KPa,中密;

(5)13-3粗砂,σο=300KPa,中密;

(5)14-3细砂,σο=350KPa,中密;

(5)16-3细砂,σο=400KPa,中密;

(6)2-3粉质粘土,σο=180kpa,可塑;

(6)16-3卵石土,σο=100kpa,中密;

(8)6-4含砾粉质粘土,σο=220kpa,硬塑;

(10)4-1凝灰岩,σο=200kpa,全风化;

(10)4-2凝灰岩,σο=500kpa,强风化;

(10)4-3凝灰岩,σο=800kpa,弱风化;

(10)3-1凝灰岩,σο=200kpa,全风化;

(10)3-2凝灰岩,σο=500kpa,强风化;

(10)3-3凝灰岩,σο=1000kpa,弱风化;

2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

本桥工程范围内,地表水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

主要表现为地表径流,不发育;低山丘陵地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不发育;冲积平原地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较发育。

拟建桥区内地表水无化侵蚀,地下水从DK20+050~DK21+330有氯盐侵蚀,作用等级为1.1。

3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

(1)拟建桥址区范围内无不良地质;

(2)冲积平原地区大范围分布软土层,主要为淤泥,其具有易触变性,高压缩性、强度低等特性;

4地震效应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裂度为Ⅳ度区,拟建桥址范围内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软弱土场地,地震动反应谱周期为0.45s。

第二章周边建、构筑物对施工的影响,重难分析点及其保护方案

一、建、构筑物调查

1调查内容与方法

主要调查建筑物的名称、位置、所属业主、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的层数(高度)、有无地下室、建造时间、结构类型、内外构件有无损伤及裂缝、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基础深度、基础穿越地质情况、尺寸及其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查管线名称、材质、产权单位,管线埋深,管线走向等情况,并出具调查报告。

调查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对招标文件给出的建筑物资料进行分析,并到有关管理部门进行确认;

(2)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筑物及附属建筑物安排专人负责,逐一进行调查记录在册并实地摄影;

(3)指定并填写每栋建筑物的调查表;

(4)建筑物的内外包括表面修整和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自检;

(5)主要结构的裂缝等缺陷和破损要进行详细记录和拍摄,重要照片要加示意草图及说明,以显示相应拍摄物的位置;

(6)对四层以上(根据结构形式和高度)的建筑物进行垂直测量。

(7)调查过程注意和产权业主的沟通。

2调查范围与重点

重点调查深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管线;核对业主未提供详细资料的建筑物,对已有资料的要进一步核实。

二、建(构)筑物、管线调查情况与保护措施

1上江路站周边环境调查

本站周边现状地块以绿化树木林地为主,基本无建筑物。

车站实施时对周边环境基本不造成影响,详见图2-1。

图2-1上江路站周边环境及位置示意图

2上江路站至石坦隧道进口(DK19+895.14~DK23+610.69)区间周边环境调查

2.1既有建(构)筑物

该区间场地内主要以林地、农用大棚、高压电塔、及低矮民房、河流上废弃墩柱及标段重点附近的甬台温高速公路、金温铁路等为主,周边环境、构造物及道路河流,由标段起点开始,主要有东阳路南侧的京都城、区间线路跨越的直河、高二路南侧的温州高新技术创业园、圣特立、挺宇集团、特福隆集团、俊尔新材料公司、晨泰集团、浙江蓝峰机器有限公司。

2.2地下管线及地上线路

依据招标文件及招标图设计说明,本施工区域暂无管线存在的说明,项目上场后,将重新进行现场详细勘察,并形成勘察记录报告。

区间内共用管线和市政管线临时搬迁和恢复、道路及绿化等由招标人另行委托迁改单位。

本单位将积极提供配合、任何因管线迁移因其的本工程工期延误由本单位进行消化。

本区间跨越的上江路、黄屿道口、江南路、区间跨越的上江河、区间跨越的文昌路、区间线路跨越力桥河、石坦河、区间线路跨越甬台温高速高架桥、金温铁路等。

序号

交点里程

河名

设计水位

通航水位

通航等级

通航净空

交叉夹角

设计采用孔跨

1

DK21+363

南蒲航道

4.5

2.92

八级

16x3.5m

87°

1-35m简支梁

2

DK23+160

月茅航道

4.5

2.92

八级

16x3.5m

96°

1-35m简支梁

表2-1跨越通航河流情况一览表

表2-2跨越公路、铁路情况一览表

序号

交点里程

路名

立交方式

现状宽度

规划宽度

设计净空

交角

设计立交孔跨

1

DK20+283

上江路

铁路上跨

32m

4.5m

91°

(40+70+40)m连续梁

2

DK20+850

黄屿道口

铁路上跨

6.8m

4.5m

90°

(1-35m)简支梁

3

DK20+898

江南路

铁路上跨

24m

4.5m

90°

(1-35m)简支梁

4

DK22+723

兰江路

铁路上跨

50m

4.5m

82°

(50+80+50)m连续梁

5

DK23+300

中兴大道

铁路上跨

36.3m

50m

4.5m

90°

(2-35m)简支梁

6

DK23+428

金温铁路

铁路上跨

7.96m

29.2°

(42.5+2x73+42.5)m连续梁

7

DK23+498

甬台温高速

铁路上跨

24.5m

41m

5.5m

131°

(42.5+2x73+42.5)m连续梁

三、重难分析点

1区间线路跨越现有陆上线路、道路交叉口(梁板采用移动模架现浇施工)

本工程区间线路自本标段起始点开始分别跨越上江路、黄屿道口、江南路、兰江璐、中兴大道、金温铁路及甬台温高速。

其中黄屿道口、江南路、中兴大道设计立交孔跨分别为1跨35m简支梁、1跨35m简支梁和2跨35m简支梁。

采用下行式移动模架进行梁板现浇施工,从而减小对地面道路通行的干扰与影响。

在以上跨线道路施工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为本工程重难点之一,拟采取措施如下:

(1)桩基础及承台施工期间,如场地需要,需与当地交管部门沟通,对线下道路进行临时交通导改,设置施工区域临时围挡,线下道路两端50~100m区域设置明显警示标志,保证车辆、行人安全通过施工区域。

(2)梁板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开线下道路通行高峰时段,充分利用主观能动性进行穿插时间段施工,从而保证大型施工机械快速、安全的通过路口交叉区域。

(3)进行结构混凝土现浇过程中,线下施工影响区域内设置临时交通调度员,对施工车辆、机械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管理,从而降低对线下道路及市容市貌的影响。

2区间线路跨越上江路、规划兰江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及金温铁路。

(梁板采用挂篮法现浇施工)

区间线路跨越上江路设计立交孔跨为(40+70+40)m连续梁,跨兰江路设计立交孔跨为(50+80+50)m连续梁,跨金温铁路设计立交孔跨为(42.5+2*73+42.5)m连续梁,跨甬台温高速设计立交孔跨为(42.5+2*73+42.5),以上区域梁板施工采用连续梁挂篮法进行施工,施工组织、施工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为本区域施工的重难点之二。

拟采取措施如下:

(1)组织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对以上区域施工进行统筹规划,详细制定各项专业施工方案,对大型专业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2)组织专家组,成立科技攻关小组,联系大专院校进行科技攻关,从而保证该区域施工科学、高效、合理、安全。

(3)针对跨越金温铁路及甬台温高速的区间施工区域,制定专项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积极联系相关产权、业主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充分利用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交通流量高峰期进行垂直作业施工。

3、区间线路跨越河流、航道

本工程区间线路自本标段起始点开始,分别跨越全屿峡河、直河、上江河、力桥河、石坦河,部分河流需进行水中桩基础及承台基础施工,河流周边的桩基及承台基础施工地下水含量亦丰富,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桩基础及承台基础在富水区域顺利施工完成,是本工程的重难点之三。

拟采取措施如下:

(1)制定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会审,会审通过后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2)成立专项科技攻关小组,选取优秀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3)制定详细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及措施,包括机械设备安全措施、水上施工防洪预警措施、高水位期间的施工措施、水上作业安全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

(4)与河道管理处建立沟通机制,及时根据河道管理处的意见修改、优化专项方案。

四、周边建筑物保护措施

(1)开工前做好施工周边建(构)筑物的环境调查,根据施工特点及建筑物的特点确定监控、量测计划及方案。

(2)按各建(构)筑物特点、重要性及周边环境状况,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的标石标志,建立高程网或三维网。

(3)按设计确定的观测周期对监测网进行观测。

(4)观测过程中,对各周期的观测成果将及时进行处理,并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对重要的监测数据进行变形分析,并对变形趋势作出预报。

(5)施工中根据进展情况和天气状况,确定监测频率及预警值。

因为降雨、地下水的流失程度对建筑物变形会产生较大影响。

(6)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若存在既有裂缝或施工期间新出现裂缝的,均对裂缝进行观测。

根据裂缝分布位置、走向、长宽及变化程度制定观测方案。

(7)对建筑物裂缝观测过程中,将选择典型剖面绘制裂缝和沉降观测关系曲线,据以指导监测工作,以确保邻近建(构)筑物安全。

(8)施工围护结构时,严格控制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坍方。

(9)施工中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设计、施工工艺、细则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五、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1组织机构

成立专门的管线设施保护小组,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配2~3名专职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