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821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docx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则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论辩能力的培养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论辩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设||计特点、儿童心理学的角度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论证了培养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论辩||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结合他人已有的与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一条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子。

[]小学生;论辩能力;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论辩,即辩||论,是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陈述不同的论据以辩驳争论,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

分而言之,论指论||述说服;辩指争辩反驳。

论辩的方法可分为雄辩、诡辩,以及由二者之中派生出来的悖论||。

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纵观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我们不难看出凡是具备卓越论辩能力的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能凭着纵横捭阖的口才收到出奇制胜、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甚者,凭着出众口才出世入仕,加官进爵。

可见,“||口才”是“人才”的重要构成因素。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培养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人才,无疑是教育||的一大重任。

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设计了三个维度,贯||穿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领域的课程结构||。

但是,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论辩能力的培养却不重视或重视得不够。

||所以我们有必要重申:

论辩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学抓起。

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辩是口语交际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基本方法。

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育,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良||好论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论辩能力的培养这个话题,并不是新兴的,追溯起来已有较长的历史。

早在192||9年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语文科的作业就包括||“说话”一项,其中五、六年级规定的训练项目就有“辩论”的练习。

此后的各种大纲||均有不同的要求。

2019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称《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阐述:

“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P2)课程基本理念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样阐述: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

”《课标》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P2)

从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来||看,总目标这样要求: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目标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在参与,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实践性。

如第一学段目标: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目标:

“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目标:

“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以上阐述,我们不难解读《课标||》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内涵和要求。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语文能力则包含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能力,任何一方都不是孤||立的。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语文教育必须为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能||力服务。

而《课标》中所提到的“讨论”、“商讨”、“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和应对能力”等,其所体现的都是论辩的一种形式。

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课标》的要求。

(二)教材的设计意图

根据《课标》的理念及课程设计思路和编排的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意识地渗透和安排了很多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其中不乏阐述、说服、申辩、反驳等成分。

如:

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在入选的课文中,编者也有意编排了关||于论辩内容的课文,如:

《两小儿辩日》、《矛与盾》、《将相和》、《晏子||使楚》等。

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11册积||累·运用四P81和第12册积累·运用五P117要求学生能够当众演讲(演讲的||主要成分是论述说服)。

第九册积累·运用五P108||、第11册积累·运用六P118和第12册积累·运用三P74等均有要求学生进||行辩论的练习。

可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论辩能力是教材的要求。

(三)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课程||标准有“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

”的要求。

辩论是思想的竞赛,也是说理的竞||赛,著名学者余秋雨也说过:

“辩论其实就是一场智力游戏。

”在辩论过程中需要迅速||调集个人的知识储备,具有边听、边整理的能力,判断别人见||解正误的能力,确立自己立论的能力,快速组织语言作出针对性讲析的能力等。

通||过辩论可以锻炼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提||高推理演绎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

组织学生围绕看法不一致的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语交际的辩论能力。

辩论是难度较大的一种讨论形式,正反双||方要通过激烈的争辩来捍卫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四)社会和生活的要求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的作用: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春秋时,毛遂自荐使楚,口若悬河,迫使楚王歃血为盟||;战国时,苏秦游说诸侯,身挂六国相印,促成||合纵抗秦联盟;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凭着如||簧巧舌就说服赵王现出五座城,因而官拜上卿;东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吴主孙权联刘抗曹,终获赤壁大||捷;建国初,周恩来奔走各国,谈笑风生,言谈间卷舒风云,树立了中国外交新形象;“||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慷慨陈词,雄辩滔滔||,唤起千百万人民与法西斯决一死战的信心,扭转了世界局势;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妙语连珠,精心打造“铁娘子”时代……[3](P5||6)口才在他们那里,已然成为一种攻无不克的法宝。

纵观||历史,从斡旋于国际事务的外交家活动家,到驰骋商海的企业家,到谈笑风生、从容不迫||的谈判专家,到语惊四座、令人拍案叫绝的演说家,直到讨价还价、分文不让||的市井小民,无一不需要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卓越口才。

||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我渠道性||是这一时代的显著特点。

随着传播手段的愈加现||代化,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交往的||密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人越来||越显现出一种长期特有的优势,他们在各种场合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说:

“一个人的成功,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4](P8)。

”我国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在《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一文中指出:

“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声传技||术异常发达,国际间政治的、财贸的、科技的、文化的交流导演频繁,忽视口语的痼疾再||不大力纠正,危害三大就不仅仅是对读写有不利的影响而以。

”||越来越多的人把口才和原子弹、电脑并称为当今社会||制胜的三大武器,并提出“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的||新理念。

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很大部分是论辩:

或论述自己的观点;||或说服别人接受某种事理,采取某种行动;或与他人展开辩论以明是非;或||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

论述说服争辩反驳能力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论辩能力的可行性

拥有卓越||的口才——论述说服争辩反驳能力,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和不懈追求的方向,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但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次有趣的测验,题||目是: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测验的结果竟然是“死亡”名列||第二,而“当众演讲”却名列榜首。

有41%的人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比做||其他事情恐惧[2](P8)。

可见,在大多数人看来,||当众论述争辩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

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通常也出现这种情况:

低年级的学生还有较多的开口说话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金口难开”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了。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怕“说”或不愿“说”的状况呢?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的学生,好奇、大胆是他们的特||点,因此常常口无遮拦,“童言无忌”嘛。

年龄越大、年龄越高,他们的阅历也不断增多,||就越知道判断是非对错,知道说话要负责任,因此说话也懂得倍加小心。

他们有的是因为胆||小、害羞而紧张,有的是因为曾经的挫折而自卑,因此约束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和与他人的交往,但是更多的是因为“无话可说”。

可见,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是个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个非常复杂而艰巨的过程。

那么,如何实施这一项工作||呢?

我们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尊重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搭建学生大胆说话的平台

《课标》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地||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

”从《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的教学建议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程序:

敢说——乐说——说对||——说好。

从小学低中年级的“敢说”、“乐说”、“说对||”过渡到高年级的“说好”,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教师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观念,当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发展。

每节课都要有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和机会,通过提高认识,帮助学||生克服讲话胆怯的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激励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一种健康的表现欲,增||强学生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让学生有话想说、敢||说,自信大方地表达。

(二)依托教材,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教材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载体。

我们可以依托||教材,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1、学习相关课文,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篇目涉||及各种各样的论辩技巧,如前面所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篇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论辩能力的培养。

例如,《两小儿辩日》||中刻画了两个小孩敢于质疑争辩的可爱形象,他们能把大教育家孔子问得“不能||决也”。

不禁使人拍案叫绝——真是后生可畏||也!

这个教材能给学生树立了“敢说”的典范。

再如,《矛与盾》[5](P125||),课文本身就是一个论辩的经典案例。

利用该文可培养学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论辩技||巧。

通过学习,提醒学生不要使自己的语言前后矛盾,||也不要使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背道而驰,同时抓住对方自相矛盾的语||言或自相矛盾的语言和行为,驳斥对方的荒谬和诡辩。

而《晏子使楚》和《将相和》则让||人体验雄辩语言魅力,从侧面暗示学生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论辩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与论辩有关的课文很多,与||这些课文相关的论辩案例也很多,身为人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善加应用,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不同课文,可培养不同的论辩技巧。

2、通||过引入课文作者令人拍案的论辩案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第十二册||编入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5](P91)。

当我们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妨以||安徒生的卓绝的论辩案例导入新课: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生活极||为俭朴,经常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走来走去。

有一天,一个阔佬望着安||徒生那顶破旧帽子嘲笑他说:

“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呀?

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立即回敬说:

“你帽子下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东西呀?

能算是脑袋吗?

”[7](P108)

整个小学阶段||,一共收入近四百名作家的作品(包括“运用·积累”中的文章||),其中很多作者都是巧舌如簧的雄辩家,我们可以通过叙述他们引||人入胜的论辩案例来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又可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

3、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大快人心的论辩案例,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第11册《狱中联欢》[5](P26)中||的江姐,不但是一个令肃然起敬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敢于刚言||震敌的雄辩家。

长篇纪实小说《红岩》有一则江姐怒斥敌人的故事:

江姐被||捕以后,虽经受严刑拷打却宁死不屈。

特务头子||徐鹏飞为达到让江姐招供的目的,不惜采用他审讯女犯人惯用的最下流||的手段——当众剥光衣服。

江姐非但不被吓唬住,反而义正||词严地指责徐鹏飞:

“我要告诉你,你不要忘记,你是女人养的,你妈妈也是女人||,你老婆、女儿、姐妹都是女人,你用这种手段侮辱我,遭受侮辱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世界上所有的女人,连你妈妈在内,也被侮辱了!

你不害怕对||不起你妈妈、姐妹和所有的女人,那你就来脱吧!

”[8](P369)||

江姐的这一席话,大义凛然、气贯长虹,威||震敌胆,她以浩然正气压倒了敌人的卑劣和嚣张,特务头子徐鹏||飞最终不敢再下令剥江姐的衣服。

《一夜工作》中的周总理,他的口才是世界公认的。

有一次,周总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他首先||介绍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及对外方针。

不料一位西||方记者突然问道: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总理立刻意识到,此问的目||的一则讥笑我国穷,一则刁难一下,看总理是否对此心中有数。

周总理风趣地回答:

||“中国人民银行嘛,有18元8角8分。

”一时间,全场愕然,||不解其意。

然后他才细细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十种主辅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总理的应对能力,全场人员无不拍案叫绝。

小学语文涉及的人物很多,关于这些人物的论辩案例不胜||枚举,在课堂上引用相关的论辩案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纵横捭阖的论辩能力||,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1](P6)

要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老师本身要首先具备这种能力。

因此,教||师的急中生智应付课堂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起到示范的作用。

老师在课堂中应用风趣诙谐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服,进行教育,其作用则更加不言而喻。

1.放大其害,不辩自明

几个学生||写作文时,总是忘记放标点符号,多次提醒,不见成效。

于是,||老师在讲评作文时候引入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土财主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但喜欢卖||弄斯文,附庸风雅。

为求得来年好财运,大年三十,他特地请来当地一位颇有文采||的穷秀才替他写副对联,借以装点门面和祈求吉祥。

穷秀才恨透了这位||平时为富不仁、欺压乡邻的土财主,因而决定利用对联捉弄一||下他。

秀才深思良久,然后挥毫泼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披为:

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审视良久,连连||夸奖这是一副绝好的对联,重赏了秀才,随即喝令家人赶紧把它贴在大门两侧||。

正月初一早晨,当财主一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吃新年的第一顿团圆饭时,忽听门外传来一阵阵哄笑声,财主以为过往行人在夸那副对联||,便仔细地听:

“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听到如此诅咒,财主||气得直跺脚,喝令家人立即把那副对联撕毁。

[9](P85)

几个忘记||放标点符号的学生和全班其他学生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写作文不放标点符号的毛病也逐渐改掉了。

2.诱导迂回,比喻说服

当老师,难免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如果能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方式,那么,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论辩能力。

有一位老师,他的几个学生有点懒,不想学习古诗文,还口口声声说,||脑袋已装满现代文,再也装不下古诗文了。

老师感到好气、好笑又有点无可奈何,他突然想||到《禅之悟》中的一桩佛家公案。

在班会课上,他叫那||几个“脑袋已装满现代文”的学生用盆去装拳头大的石头||,并且要尽量装满。

不久,那几个学生抬着满满的一盆石子进来,老师问||,装满了没有,学生都说满了。

老师拿一把沙子撒||在石子上面,问学生既然满了,为什么还能装沙子呢。

学生沉默,过||了一会儿,学生报告说装满了。

老师不作声,继而叫学生往盆里注水,学生照办,老||师又问他们满了没有,这时,学生脸有愧色。

老师再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盐,慢慢地往盆里撒,已经注满水的盆||子,竟然还能再装几把盐。

学生目瞪口呆。

事实胜于雄辩,自此,学生们再也不敢说||“脑袋已满”之类的话。

(四)开辟语文大课堂,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论辩能力

1.开办讲座,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失败的实践”。

因此,介绍传授演讲辩||论理论、知识和技巧很有必要。

老师自身向学生传授介绍演讲辩论知识和||技巧。

名人名家大多是大忙人,不容易请到。

特别是边远的地方,更没有||条件观摩名家讲座的。

如果光等名人名家来给学生传授演讲辩论||理论、知识和技巧,是不现实的,也是荒唐可笑的。

老师应利用适当时间,||向学生传授演讲辩论知识,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把握演讲辩论。

观看辩论||或讲座的光碟,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辩论或讲||座的光盘,要求学生在观看时,要注意环境与人物的对话描写,品味语言内涵和机||敏的思辩等特点。

这对于培养学生论辩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2.举办演讲辩论比赛,提高学生实际论辩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掌握||理论和技巧是不够的,教师要经常组织进行辩论和演讲比赛。

要选好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起辩论热情的、有明显分歧能够形成对立面的辩题,并指导学||生查找、阅读资料,做好辩论和演讲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是培养学生论辩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喜欢谈论兵法,家中所传的《六韬》、《||三略》等书都读尽了。

曾经与父亲谈论用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就是赵奢本人也不能驳倒他,他母亲以为将门出虎子,很高兴,但赵奢却||认为他不是将才,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并再三告诫他不要当将领。

赵||奢死后,秦王要攻打赵国,利用范雎的“反间之计”,使赵王疏远廉颇,||利用赵括为将。

赵括以“我本来不想去,无奈朝中没有超过我的人”为由||,不听母亲的劝告,欣然接收了任务,并且在赵王面前稳操胜券地夸下海口。

于是||照搬兵书布兵列阵,抵抗秦军,没想到很快就落入范||雎布下的圈套,不久就一败涂地,自己也中箭身亡。

论辩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的道理。

仅仅学习论辩理论,一味研究论辩技巧,如果不去亲身实践、体验||,这与赵括纸上谈兵有何区别?

又如何谈得上什么辩论能||力呢?

开展演讲辩论比赛,老师可以当评委,可以当教练,但更重||要的是,老师应该是忠实热情的观众。

适时给予掌声鼓励,激起学生表达的||信心和欲望,让他们敢于果断地实践。

学生只有在辩论||实践中,才能真正培养起论辩能力。

(五)拓展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课程资||源是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

古语云:

慧于心而秀于口。

为了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就要充分拓展课程资源,既要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又||要感受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广开思路和言路。

要引导学生多||读中外名著,背诵优秀诗文,深记格言警句;阅读报刊杂志上富有时代||信息的健康作品;利用图书馆(室)、电脑网络等||信息渠道扩大知识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生活积累。

这样厚积薄发,||在口语交际中就会视角敞亮、滔滔不绝了。

三、结语

当代社会,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应试教育最终必定要让出历史舞台,未来世界必定是素||质教育的天下!

培养学生论辩能力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是拓宽学生视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论辩能力作为人的素质的重要一方面||,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也许,我们可以套用伟人的一句话,“论辩能力||要从娃娃抓起”。

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刻不容缓,同时,事实证明,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切实可行的。

[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宿春礼.卓越口才完全修炼[M].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9.

[3]林语堂.说话与演讲[M].北京:

商务||出版社,1924.

[4]卡耐基.人性弱点全集[M]||.北京:

工业出版社,2019

[5]崔峦等.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6]谢伦浩等.名师教你学辩论[M].大庆: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9.

[7]罗广斌等.红岩[M].北京:

作家出版社,1984.

[8]萧荣贵等.语文故事[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