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57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docx

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证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12月

目录

一、我国证券市场简要发展历程4

二、我国证券行业监管体系5

1、我国证券行业监管体制5

(1)中国证监会的集中统一监管6

(2)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6

(3)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7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7

(1)法律8

(2)行政法规8

(3)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8

三、行业竞争格局10

1、证券公司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不高10

2、业务种类相对单一,同质化竞争程度较高10

3、资本实力为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11

四、行业进入壁垒11

1、行业准入管制12

2、资本规模门槛12

3、人才门槛13

五、行业经营特征和利润水平变动趋势14

1、经营特征14

(1)波动性和周期性14

(2)盈利模式单一,对传统经纪业务的依赖程度较高15

2、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15

六、影响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因素16

1、有利因素16

(1)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是证券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16

(2)有利的行业政策导向16

(3)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日臻完善17

(4)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有利行业的健康发展17

2、不利因素18

(1)资本规模偏小18

(2)社会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偏低18

(3)国际化布局协同效应有待提高19

七、行业发展趋势19

1、业务发展规模化19

2、收入结构多元化20

3、证券服务国际化20

一、我国证券市场简要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萌生与发展。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全国性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中国证券市场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

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银证分离,规定了分业经营的模式。

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并在全国设立了派出机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框架,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试验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基本的法律框架,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4年8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中国证监会启动了为期3年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有效化解了行业多年积累的风险,逐步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公司合规管理等基础性制度,相关监管法规和监管制度渐成体系,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工作,至2007年初步完成,实现了大小股东利益的一致性,解决了证券市场的基础性问题。

2009年10月,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2013年12月,新三板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开,新三板市场正式扩容至全国,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015年股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为了证券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及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证券行业的监管,目前证券市场进入了全面从严监管阶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从融资金额、投资者数量等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均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根据Wind资讯,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A、B股)2,887家,总市值达到46.29万亿元,流通市值36.33万亿元。

证券市场投资者规模日益壮大,根据中登公司统计,截至2016年6月30日,沪、深股票投资者数量达10,829.64万户。

中国证券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转制、改善融资结构、加速经济发展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我国证券行业监管体系

1、我国证券行业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对证券行业的监管体制分为两个层次:

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依法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等行业自律组织对会员实施自律管理。

(1)中国证监会的集中统一监管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并承担以下具体职责:

依法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并依法行使审批或者核准权;依法对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登记、存管、结算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服务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制定从事证券业务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准则,并监督实施;依法监督检查证券发行、上市和交易的信息公开情况;依法对证券业协会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依法对违反证券市场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2)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中国证券业协会和各地方证券业协会是证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中证协实行会员制,会员主要是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或从事证券行业的服务机构。

中证协履行如下职责:

教育和组织会员遵守证券法律、行政法规;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收集整理证券信息,为会员提供服务;制定会员应遵守的规则,组织会员单位的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会员间的业务交流;对会员之间、会员与客户之间发生的证券业务纠纷进行调解;组织会员就证券业的发展、运作及有关内容进行研究;监督、检查会员行为,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协会章程的,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证券业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各地方证券业协会对本地证券公司进行自律管理。

(3)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

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

进入证券交易所参与集中交易的,必须是证券交易所的会员。

我国证券交易所目前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职责如下:

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进行监管;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设立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证券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1)法律

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关于证券行业的相关立法,主要包括:

《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2)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关于证券行业的相关立法,主要包括: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

(3)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是指监管机构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相关准则、规定等,主要内容包括行业准入管理、业务监管、日常监管等方面。

三、行业竞争格局

1、证券公司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不高

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数量增加较多,业务竞争日趋激烈。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及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证券公司数量为126家,前五大机构总资产占全行业比重为28.35%,行业集中度仍较低。

随着我国证券行业发展,行业整合将不断加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会有所提高。

2、业务种类相对单一,同质化竞争程度较高

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趋同,业务种类相对单一,收入主要来自证券经纪、投资银行和证券自营三项业务。

尽管近年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上来讲,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差异化尚不显著,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

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16年1-6月,证券业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以及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64%、15.35%、15.59%。

尽管行业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但因主要业务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差异不明显,行业存在较为激烈的价格竞争。

3、资本实力为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目前中国证监会实施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监管,其中,净资本规模成为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行业平均每家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为456.35亿元、115.87亿元及93.65亿元。

相比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偏小。

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对证券公司开展各项新业务所应具备的净资本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较强资本实力且经营合规的公司拥有更大的发展优势。

这将有利于资源向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优质券商集中。

四、行业进入壁垒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行业受到监管机构较为严格的监管,同时证券行业也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

对于国内证券公司而言,行业准入管制、资本规模门槛和人才门槛是进入证券行业的三大壁垒。

1、行业准入管制

为保证证券行业的健康发展,便于对证券行业进行集中统一监管,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对证券行业实行行业准入制度。

我国对证券行业的准入管制较为严格,《证券法》、《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对从事证券行业所必须满足的要求作出了规定。

2、资本规模门槛

证券业属于资本高度密集型行业,监管部门已经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机制,对证券公司的净资本规模提出较高的要求。

《证券法》对证券公司从事不同业务所需要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进行了明确规定。

例如,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业务,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从事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之一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从事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中两项以上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亿元。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与净资本最低限额要求。

其中: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经纪业务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2,000万元;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证券公司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同时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中两项及两项以上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2亿元。

此外,为了充分反映和有效防范证券公司风险,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中国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3、人才门槛

证券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复合型、专业型的人才对于证券行业必不可少,人力资本一直是证券行业的核心要素之一。

首先,证券公司的设立与存续,必须满足法定最低证券从业人员数量的要求。

其次,证券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证券监管机构要求的任职资格,并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

第三,证券公司开展单项具体业务,必须有规定数量的相应业务的专业人员。

除满足以上法定要求外,证券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获取收益,其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这要求证券公司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来保持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行业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