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584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docx

语文部编版7下配套教案7土地的誓言

7 土地的誓言

1.揣摩精彩语句及段落,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多角度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课文言语形式的特色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有那么一片美丽的土地,那里出产著名的“三宝”——人参、鹿茸和貂皮;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还有参天碧绿的白桦林,肥硕的小鹿,剽悍的马群……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

明确:

东北!

正是东北,可是当时间的指针指向1931年9月18日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践踏了这片美丽的土地,许多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

1941年的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正是日寇全面侵华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就在这个时候,著名的进步作家端木蕻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也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卫家乡的热情,写下了散文《土地的誓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①学生认真听老师朗读,画出最喜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

②通过喜欢的句子感受文中的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

要求:

①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

②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

3.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失去故乡的忧伤、愤怒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4.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

请你简要说说文章结构简单在哪。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

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战斗!

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并峙,又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目标导学二:

品味精彩语言,感受家国情怀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明确:

从文章看来,这誓言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作者之所以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在拟写标题之前更是如此。

况且,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也确实是一种好的选择。

2.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明确:

“泛滥”原义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又引申为“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

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向四下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呢?

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晶莹如露珠般,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而“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明确: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

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的情绪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4.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几句话?

明确:

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

从表层看,这是写实。

在任何一块大地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说的“红熟的浆液”。

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联想呢?

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

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

他用诗人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战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

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目标导学三:

体会文本言语形式特色,多角度感受抒情方式

1.探究:

抒情性文章,往往具备突出的抒情性特点,如《黄河颂》一文善用呼告手法及反复修辞,善用短句来进行抒情;《最后一课》善用细节描写来进行抒情。

本文的抒情特征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请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

明确: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比如: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白桦林、蒙古狗、红高粱、黑土地、奔鹿群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你必须站立!

”为例,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

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

“我不能离开她。

”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这一段话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

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几乎令人忘却了现实的伤痛。

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现实当中,发出坚强的誓言: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这些艺术特点都要结合语言揣摩才能更细致地体会得到。

2.拓展延伸:

①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③写一篇小短文,描绘一下你的家乡,表达出你的情感。

三、板书设计

赠送:

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

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

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

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

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

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

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

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

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6.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

生产资料归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17.生产力要素的内容:

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18.“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内容):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内容):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3.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5.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6.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7.(繁荣)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

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

28.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

(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

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

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

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

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

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

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

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

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

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指的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

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

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

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

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

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

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增强自身实力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初中政治专题

Ⅰ、我在成长

一、认识自我

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我们应该懂得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了解青春期心理;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1.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3)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2.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变化。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特殊生理现象,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心理矛盾。

①向老师、家长、亲友等寻求帮助。

②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身心协调发展,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最基本的情绪有四大类:

喜、怒、哀、惧。

(2)情绪犹如双刃剑。

一方面,情绪对人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对人也有消极影响。

(3)调节情绪的方法:

①注意转移法、②合理发泄法、③理智控制法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4.正确对待挫折。

(1)挫折具有两面性。

①挫折一方面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②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战胜挫折的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正确地认识挫折,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找到有效的对应方法;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开拓进取;④学会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排解;⑤请求帮助。

5.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1)意志坚强的作用:

①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作出正确的选择,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②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③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战胜学习、工作中的惰性,从而成就大业。

(2)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

①树立明确的目标;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应善于管理自己;④要自觉地、主动地在艰苦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