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528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精品.docx

最新南充市高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精品

南充市高2018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第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

注意事项:

1.答第工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选项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挟(xiá)持棘(jí)手虎视眈眈(dān)敬(jìng)酒不吃吃罚酒

B.鄙(bĭ)薄请帖(tiě)呼天抢(qiāng)地城门失火,殃(yāng)及池鱼

C.恪(kè)守狡黠(xiá)良莠(xiù)不齐众口铄(shuò)金,积毁销骨

D.看(kàn)守连累(lěi)博闻强识(zhì)学富五车,才(cái)高八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告诫习已为常渲泄追本溯源

B.精典闻名遐迩真缔寸草春晖

C.绿州大展鸿途蜇居人木三分

D.坐落暗箱操作青睐瑕不掩瑜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不少“形象工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双重的利益_______:

政治上以政绩求得上级提拔,经济上以项目捞取一已实惠。

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_________实实在在的利益。

③周边国家发生禽流感疫情后,中国便严阵以待,加强防范;在疫病进入国门后,沉着应战,以果断的措施顽强_________。

A.取向牟取阻击B.趋向谋取狙击

C.取向谋取阻击D.趋向牟取狙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其阴暗心理与反动历史观略见一斑。

B.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我们徜徉其中,含英咀华,尽情感受遥远的馨香。

C.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活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D.“十·一”黄金周第一天,峨眉山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新课程的推行中,给教师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切实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我们以为是新课程能否落实、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

B.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最近许多伊拉克选举工作人员遭到武装分子恐吓,为了避免不被杀害,不少工作人员纷纷辞职。

C.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思杰日前透露,继“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空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D.对表演非常感兴趣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说,逢年过节参加了不少晚会,但这次诗会与以往不同,对自己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享受。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把“神舟”六号飞船送上太空的是“神箭”长征二号F型火箭。

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型即“长二捆”火箭基础上研制的运载火箭,它是为载人飞船量身定做的,是目前中国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系统最复杂的火箭。

为了“神舟”飞船的发射成功,1992年开始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在历时8年的研制过程中始终将可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

火箭上多个元器件和系统采用了“双保险”设计,假如一套系统出了问题,可以立即切转到另一个系统;同时,火箭提高了元器件等级和筛选标准,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其可靠性指标从长二捆火箭的0.91提高到了目前的0.97,航天员安全性系数更是达到0.997,使它成为目前国内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F型火箭中有两个系统是独有的。

一个是故障检测系统,其中包括火箭上自动诊断和地面诊断两个方面。

这套系统可以在飞船待发射阶段和上升阶段自动进行故障检测,一旦有问题它会自动报警。

假如航天员正在塔架上尚未进舱,他可以就近跳进塔架上的逃逸布袋,布袋是用一种弹力很强的特殊帆布做的,航天员跳进去后用四肢的阻力来控制下降的速度,像乘软滑梯一样从上面一直滑到地下室的安全地区。

另一个就是逃逸系统。

为保证航天员的安全,长征二号F型火箭配备了逃逸系统,一旦出现意外,它可以随时启动。

逃逸系统也叫逃逸塔,在飞船的顶部,从远处看像是火箭上的避雷针。

它的任务是在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一段时间,万一火箭发生故障,它可以拽着轨道舱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并降落在安全地带,帮助火箭上的宇航员脱离险境。

出现故障时,我们还可以将一些故障数据传输到地面,采用地面诊断。

俄罗斯的火箭只有自动诊断功能,而没有地面诊断技术。

在发射阶段,美国的航天飞机也没有逃逸系统。

火箭上的逃逸救生系统,美国是在发射30多次,前苏联是在发射100多次以后,经故障诊断才研制成功的。

我国在长征二号F型火箭研发中,质量控制的标准之严格达到了近乎严酷的程度。

除了进行正常的专项考核之外,还对一些结构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火箭强度有影响的零配件,只要有一点不足就直接报废,然后重新设计生产,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火箭的飞行全过程不过600秒左右,我们却要求产品达到600小时的水平,以确保万无一失。

6.下列不属于提高长征二号F型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措施的一项是

A.火箭上多个元器件和系统采用了“双保险”设计。

B.其可靠性指标从长二捆火箭的0.91提高到了目前的0.97,航天员安全性系数更是达到0.997。

C.火箭提高了元器件等级和筛选标准。

D.配备了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

7.下列对长征二号F型火箭故障检测系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系统可以让正在塔架上尚未进舱的航天员安然脱险。

B.此系统在飞船待发射阶段和上升阶段自动进行故障监测和报警。

C.此系统由火箭上的自动诊断系统和地面诊断系统两个系统构成。

D.此系统中的地面诊断技术是俄罗斯火箭所没有的。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论断正确的一项是

A.长征二号F型火箭适用于载人飞船,它的研制比长二捆火箭要复杂得多。

B.质量越大,长度越长,系统越复杂,火箭的功能就越强。

C.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安全系数达到0.997,就是说该火箭发射1000次,保证有997次成功。

D.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目前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

贾岛传

初,贾岛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

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

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尝叹曰:

“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塑、白阁诸峰隐者耳。

”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

“落叶满长安。

”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

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

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韩驻久之,曰:

“敲字佳。

”遂并辔归,共论诗道。

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

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

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曰:

“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

”帝下楼去。

继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

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

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

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

况味萧条,生计龃龉。

自题曰: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

“此吾终年苦心也。

”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贾岛》有删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岛独按格人僻,以矫浮艳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B.韩驻久之,曰:

“敲字佳。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

C.于岛案上取卷览之

得复见将军于此

D.乃授遂州长江主簿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

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士,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

韩愈心胸豁达,爱才惜才,相比之下,刘栖楚心胸狭窄。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侮辱。

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

每到除夕之夜,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谣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南充市高2018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第II卷(共117分)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四、(21分)

12.把第I卷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尝叹曰:

“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5分)

译文:

 

②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5分)

译文: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台城①

韦庄②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杨柳枝词(其八)

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注]①台城:

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六朝时为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

②韦庄:

晚唐诗人。

①这两首诗描写杨柳用了哪些相同的修辞手法?

(2分)

答:

②作者是如何借助杨柳来抒发各自的思想感情的?

(4分)

答: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小题任选一题)(5分)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__________。

肯有邻翁相对饮,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客至》)

②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得分

评卷人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22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

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

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

什么山岭、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

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

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

一段时向,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

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

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晖。

哲学家培根说过: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顶上的松荫,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

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

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齿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斤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

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

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

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住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

谁又能说不呢?

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

“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语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人民日报》(2000年02月25日第8版)

15.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几个怎样的阶段?

(6分)

16.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4分)

①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②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17.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

(6分)

18.本文通过对王维诗的理解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作者所体验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是什么,请结合前文概括作答。

(6分)

 

得分

评卷人

六、语言表达及运用(14分)

19.将下面的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3分)

①如果小泉一味玩弄“小聪明”,缺乏“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大智慧,日本又怎能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更何谈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谋求共同发展。

②只有建立在和平友好、共同繁荣这一大局基础上的道德和正义,才是中日两国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③小泉也标榜自己的座右铭是“无信不立”。

他曾就历史问题表示反省和道歉,但时隔不久,却又背信弃义参拜靖国神社。

④《礼记·中庸》里有段关于人与人相处的名言:

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⑤推而言之,国与国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

⑥中国有句古语:

言必信,行必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

(6分)

新华社6月1日电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1日在国台办例行记

者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

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各用两个汉字命名,在大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2分)

②请你为这一对熊猫分别取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乳名,并简要说明命名理由。

(4分)

取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仿照某学生在教师节发给老师的一条短信,拟写一条在元旦节发给朋友的短信。

(5分)

教师节短信:

求学中总有几位恩师难忘怀,学海中总有那么一些日子要回忆,从小学走到大学,从母校走向远方,虽不能朝夕相见,却总能在最重要的日子记起您。

老师,祝福您合家幸福,教师节快乐!

元旦短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要求作文。

两个见解不同的人在争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希望是什么?

悲观者说:

“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

“希望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希望就在前头。

第二个问题:

风是什么?

悲观者说:

“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乐观者说:

“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个问题:

生命是不是花?

悲观者说:

“是又怎么样?

开败了也就没有了。

”乐观者说:

“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乐观者与悲观者看问题总是不一样。

请以“乐观与悲观”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