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462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自贡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自贡市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人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测得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由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挤压了瓶内气体

B.曲线由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未振荡装置

C.曲线由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是因为振荡装置后,二者充分反应

D.曲线的变化可以解释检验二氧化碳为什么用氢氧化钙

2.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

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

3.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

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

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碳酸钙粉末(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

D

硫酸铁溶液(硫酸)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AB.BC.CD.D

5.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现象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

2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

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

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

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

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

A.AB.BC.CD.D

6.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A.AB.BC.CD.D

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

C.

水的电解

D.

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

8.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

A.2∶1B.1∶2C.22∶3D.22∶7

9.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

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2HCl=MgCl2+2H2↑

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B.循环制氢反应中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

C.反应2产生的氢气和反应3所得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D.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10.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A.SO2B.SO3C.H2SO3D.H2SO4

11.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表示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

B.

表示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C.

表示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及氧气的质量关系

D.

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

13.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提示:

Cu2(OH)2CO3

2CuO+CO2↑+H2O]

A.4.8%B.9.6%C.50%D.51.2%

1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生石灰

碳酸钙

先加水,再过滤

B

铁粉

铝粉

先加入稀HCl,再过滤

C

N2

O2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D

CO2

CO

点燃

 

A.AB.BC.CD.D

15.某密闭容器中有X、O2、CO2和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1.6

8

2.2

1.8

反应后的质量/g

0

1.6

待测

5.4

 

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B.表中“待测”数据为4.4

C.反应中的X与O2变化的质量比是1:

4D.X可能是乙醇

16.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7.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

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

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18.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l:

2

19.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

如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通入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氢气

B.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氧气

C.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

D.反应前,原有氢气2mL

20.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

21.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

1

22.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3.某化学探究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探究研讨活动,他们称量MgCO3和NaHCO3的混合物84g放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加入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73g,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二氧化碳4.4g。

查阅资料得知:

MgCO3+2HCl=Mg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

下列他们对该探究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同学认为由于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未知,无法计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B.乙同学推断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不随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比例改变

C.丙同学推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不随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比例改变

D.丁同学经过计算得出,要完全满足所给质量,混合物中MgCO3和Na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

1

2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

2

1

0

反应后的质量/g

0.2

x

1

4.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等于1.6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c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过程中a与d的质量比为7:

11

25.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26.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

)。

现有100gCaCO3样品,高温锻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

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逸出了二氧化碳气体

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

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

4

27.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水的通电分解

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

电解水

28.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b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同时,将a溶液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2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30.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

5,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

A.7:

25B.50:

21C.21:

50D.25:

14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3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一装置二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列举两条);。

32.某校学生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她将带火星的某种材质小木条插入盛满氧气氧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取出吹灭后,再次将将带火星木条插入,发现小木条又能复燃,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后发现,木条最后不再复燃。

于是她与小李等其他同学决定探究能使带火星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

(假设此时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9%、21%)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使集气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集气瓶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集气瓶内的水排尽,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见下表)

编号

1

2

3

4

5

现象

微亮

很亮

复燃

(1)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5的集气瓶,其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能够顺利完成,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指某气体的体积与总混合气体的体积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4的集气瓶前,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提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4)小李认为实验到此还没有得出结论,他决定继续进行研究。

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你认为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5)试用微粒观点解释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图1是初中化学的几种常用仪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C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若用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还需要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用图2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量筒的作用_____________.

34.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内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化学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有(任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加入的物质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常温下,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所以可用____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

(8)将制取的氧气用于与铁丝反应,铁丝并未燃烧,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9)小明同学探究B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将②换成了a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6.小张对老师演示的“空瓶生烟”实验(如图1/2)很感兴趣,他査阅资料后对实验作了改进(如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1)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白色固体氯化铵;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1)图1实验中,抽去集气瓶间的玻璃片后,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2)写出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选填:

“分解”或“化合”)反应。

(3)图3实验中,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________(选填“d”“e”或“f”),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曲线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故A说法正确;

B、曲线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没有振荡装置,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来得及和石灰浆反应,故B正确;

C、曲线③到④迅速下降是振荡装置后,石灰浆和瓶内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故C正确。

D、曲线的变化反映了石灰浆和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用石灰浆检验二氧化碳现象不明显或者说根据压强判断麻烦,故D错误。

故选:

D。

2.D

解析:

D

【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B.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C.氢氧化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

16,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

8,电解过程中水减少,所以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变小。

D.

,氢氧化钠中氢氢元素质量分数1÷40×100%,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2÷18×100%,电解过程中水减少,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选D

3.B

解析:

B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B.CO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可观察到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D.油不能溶于水,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乳浊液,而将油污洗掉;选B

4.D

解析:

D

【解析】

A,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能除掉氧气,不引入杂质;B除氧化铜中的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只有氧化铜;C、除碳酸钙粉末的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氯化钙溶解成为溶液,碳酸钙沉淀不溶,过滤,洗涤,干燥得纯净的碳酸钙;D、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氢气,会在硫酸铁溶液中引入硫酸亚铁杂质;选D

点睛:

除杂的原则:

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C

解析:

C

【解析】

A、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

2;B、家中天然气泄漏一定不能开启任何电器,因开启电器以产生火花,易引发爆炸;D,张青莲为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选C

6.B

解析:

B

【解析】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正确;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D、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故选B。

点睛:

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7.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会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然后过量的盐酸会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反应一段时间之后会有氢气生成,当铁反应完之后不再产生氢气,正确;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应该产生相同的氢气,错误;C、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但是质量比是1:

8,错误;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水的质量会逐渐增加,当反应停止之后不再增加,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水的质量不是零,错误。

故选A。

8.C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碳元素质量分数已知,且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而氧气不含,所以假设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分别为x,y,依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此时需要求算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进而求算混合物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44×100%×X/(X+Y)=24%,则X:

Y=22:

3.故选C.

考点:

元素质量的计算

9.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ZnFe2O4中锌元素+2价,氧元素-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代入可求出Fe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选项错误;

B、根据图示,反应1中ZnFe2O4是反应物,反应2中是生成物,故ZnFe2O4可以循环使用,不需要不断加入,故选项错误;

C、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反应2产生的氢气被贮存后,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的氢一部分为反应2的产物,一部分来自稀盐酸,故反应2产生的氢气和反应3所得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不相等,故选项错误;

D、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原子守恒,反应物中有10个氧原子,生成物X应该有4个氧原子;反应物中有4个氢原子,生成物X中应该有2个氢原子,反应物中有2个硫原子,生成物X中应该有1个硫原子;故选择D项。

1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剂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溶剂质量不再变化,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