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356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docx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一、形成性考核的目的意义

形成性考核是本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质量。

它对学生领会和掌握学习内容,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起积极作用。

二、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与分数

形成性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占整个课程总成绩的30%。

考核的基本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平时作业,共60分,分四次,每次15分。

第二部分为小组研讨,共20分,分两次,每次10分。

第三部分为课程实践,共20分。

三、本考核册的设计内容与使用要求

本考核册分为三部分,各部分的设计内容与使用要求如下:

1、平时作业

本考核册将平时作业设计为以下五种形式:

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分析题。

要求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在自学本课程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接受辅导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

小组研讨主要是考察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理论的能力。

本课程安排两次小组研讨。

小组成员可选择参考题目,也可自行设计与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相关的课题进行讨论,不仅要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要认真听取其他成员的看法。

辅导教师根据《小组讨论活动记录表》和《小组讨论活动成绩统计表》,给出小组讨论成绩,并计入其形成性考核总成绩中。

3、课程实践

各学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一次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组

名:

号:

分:

教师签名: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1

(第一至二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生长发育答:

•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

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

答: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

是指身体及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

3.身体指数评价法

答:

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4.健康教育

答: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大于(异化)作用。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3.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它

表明了(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健康环境的评价)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健康服务的评价)、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X,“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2.KAP包括三个方面,具体有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

(V)

3•学前儿童的肠管相对比成人短。

(X,相对比成人长)

第一组是乳

4•机体在整个发育期间,先后长出两组牙齿,第一组是恒牙,第二组是乳牙。

(X,

牙,第二组是恒牙)

5•儿童健康教育评价中使用的生长发育五等级评价法是定量评价法。

(X,定性评价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儿童服装要宽松(3)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

(4)预防传染病(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

(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运动

(4)培养儿童定时大便的习惯

3.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答:

(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2)确定课程。

(3)选择与分析材料。

(4)确定教学活动类型。

(5)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6)空间与环境的安排。

(7)教学策略的选择。

(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是统一的,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

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在。

(1)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

如果儿童不吃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

(2)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

如儿童进餐时精神不愉快,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3)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

如果儿童的斜视得不到及时纠正,又常受到同伴

或他人的饥笑。

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

(4)儿童的精神会影响身体的外形。

如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出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行动迟缓等。

(5)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

如从小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多半孤僻。

2.论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

1.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

第一,生活自理能力。

第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第三,清洁卫生习

惯。

第四,学习卫生习惯。

(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

第一,知道玩电、玩火、玩水的危害性。

第二,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

中的习惯。

第三,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针等锐利的器具。

第四,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

第五,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

第六,防拐骗。

第七,学习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第八,学会打求救电话。

2.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2)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

(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4)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5)纠正营养不良。

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

4.学前儿童体育

(1)学习和掌握各类体育活动基本锻炼方法、规则和知识。

(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

(4)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

(5)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6)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个性、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5.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

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第一,正确认识、理解、评价触发情绪反应的情境,明确

只有合理的需要和目的才能得以满足或达成,而不合理的需求和目的必定受阻。

第二,培养学前儿童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

学习用自我说服、诉说、注意转移、忘却、宽容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愤怒、畏惧、忧虑、委屈、厌恶等消极情绪;学习并表达成功后的愉快与欣喜的感受。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第一,学习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第二,学习轮流分享、合作互助的

技能。

第三,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第四,正确认识、评价和调节自我。

第五,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

(3)性教育:

第一,性别认同和性角色。

第二,科学简洁的性知识。

第三,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的

性游戏。

第四,纠正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

⑷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名:

号:

分:

教师签名:

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2

(第三至四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青枝骨折答:

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后,外皮还连着。

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2.脑震汤

答:

颅骨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部组织受到震荡,最初可有数分钟的意识丧失。

清醒后,对于受伤经过不能回忆感到头痛、头晕,并有呕吐。

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不留后遗症。

3.必需氨基酸

答: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

必需氨基酸。

4.合理膳食

答:

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

这种处理叫(固

定)。

2.由于电视机的普及,为保护学前儿童的视力,看电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电视机的调

整)、(照明)、(眼与荧光屏的距离)、()。

3.糖类由(碳)、(氢)、(氧)三元素构成。

4.微量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维生素)。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幼儿园大班每节课最长以45分钟为宜。

(X幼儿园大班每节课最长以30分钟为宜)

2•铁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X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3•睡眠的正确姿势是向左侧睡,双腿稍稍弯曲,这样的睡姿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身体的右侧,从而相应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脏休息。

(X,应向右侧睡。

4.蛋白质是人体唯一的氢的来源。

(X,是氮的来源。

5•蜜蜂的毒液呈酸性,伤口可涂弱碱性液体。

(V)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幼儿园的游戏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答:

(1)游戏尽可能在户外进行。

(2)避免负担过重。

(3)注意安全。

(4)使学前儿童有愉快的情绪。

2.简述铁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答:

铁营养状态不良的儿童,易激动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铁缺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反复感染。

铁缺乏性贫血对儿童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

3.什么叫“蛋白质的互补”?

它对合理调配膳食有什么意义?

答:

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

它的意义是:

如果搭配合理,就可参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其生理价值。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因此睡眠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请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做好睡眠前的各项准备。

答:

(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

如卧室要空气流通,室温宜人,安静,无亮光刺眼。

(2)准备舒适的睡眠用具。

如床铺不应有杂物,被褥要厚薄适宜,干净我,枕头不要过高。

(3)睡眠前饮食要适量。

临睡前不要让儿童大量喝水,以免小便增多影响睡眠。

(4)睡眠前提醒儿童入厕小便。

学前儿童会贪玩而忘记在睡眠前入厕小便,应经常给予提

醒,让儿童养成入睡前小便的习惯。

(5)平定儿童的情绪。

幼儿园在午餐后、午睡前可安排一段时间由教师带领作一些较平静的活动,入很自由的散步、听听轻松的音乐、念念儿歌等。

(6)给予儿童准备睡眠的信号。

在睡眠前,让儿童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坐片刻,或者播放一段优雅的催眠曲,给儿童一种睡眠的信号,日久可让儿童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就会安静自然地入睡。

2.根据你所在班级的幼儿的基本情况,说说应针对幼儿开展哪些营养教育。

答:

1引导小朋友认识到各类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会造成的伤害。

2、引导小朋友对一些常用食物的营养含量有所认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3

姓名:

(第五至六章)

学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教师签名:

1.佝偻病

答:

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2.传染源

答:

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教务传染源。

3.帮助法

答:

帮助法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方式,一种是具体帮助。

4.队列队形练习

答:

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病原体必须离开传染源经过外界环境才能传播,它的传播方式有(接触传染)、(空气和飞沫

传染)、(经过水传染)、(经过食物传染)、(经过土壤传染)、(昆虫对疾病的传播作用)。

2•学前儿童体育中徒手操的动作分为(头颈动作)、(上肢动作)、(躯干动作)、(下肢动作)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传染病就是流行病。

(X)

2•钩虫的成虫形似细小绣花针,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及十二指肠。

(V)

3.病儿抽风时。

要紧搂着、按着病儿。

(X改为:

病儿抽风时,应把孩子平放在床上,头转向一边,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然后将包着布的筷子或细勺柄塞入孩子的上下牙之问,以免咬伤舌头。

4.采用学前儿童体育教学练习法时,首先要采用集中练习的方式。

(X改为:

采用学前儿童体育教学练习法时,首先要采用分散练习的方式。

5.体育锻炼对生理系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没有太大的价值。

(X改为:

体育锻炼不仅对生理系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如何预防学前儿童肥胖症?

答:

(1)注意饮食,控制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量,

(2)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帮助消耗皮脂。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答:

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中有很大的不同。

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一般是所有儿童做同一动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在游戏中常常不分组,规则简单,不带限制,易于操作和实施。

主要角色应由教师来承担,不一定要求有一个明确的游戏结果。

中班体育游戏开始在动作上有所增加,游戏规则更加复杂,难度也增大并且有限制性。

中班体育游戏开始有分组,并开始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规则仍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大班儿童的体育游戏开始分组,在难度、动作的复杂性和要求上也开始提高,同时要求在规则的设定方面开始充分考虑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师幼可以通过商量确定和修改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开始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并对他人进行监督。

同时由于大班儿童开始关注游戏比赛的结果,所以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比赛中输了的孩子的情绪的抚慰。

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

答:

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是:

走时躯干要直,头摆正,眼看前方,自然挺胸,不耸肩。

两臂前后自然而轻松地摆动,五指自然并拢,摆臂时肘部稍弯曲,前摆臂的高度不超过胸。

两脚依次进行蹬地向前迈步,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

两脚走时不擦地,落地要轻,步幅不大不小。

集体走时不抢步,不落后,使自己走的速度、方向同集体协调一致,并能保持前后距离适度。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乃当务之急。

请论述引发儿童龋齿的病因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答:

1.病因

目前认为龋齿的发生与下列三个主要因素有关:

(1)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

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口腔的残留食物上繁殖产酸,使牙釉质脱钙,形成龋洞。

(2)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儿童临睡前吃东西,或口含食物睡觉,滞留在牙面牙缝上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糖果、糕点等甜食残渣,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因素之一。

(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

1牙釉质发育不良。

牙釉质的发育与钙、磷、氟等矿物质及维生素D的供给量有关。

氟是增进抗龋能

力的最主要的微量元素。

氟在人体中主要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尤其在牙釉质内。

牙釉质内含氟量达一定高度时,才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含氟低则容易受酸腐蚀。

2牙齿排列不齐。

因牙齿排列不齐,不易刷净,使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这也是造成龋齿的原因之一。

2•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

应从小培养儿童饭后漱口和睡前刷牙的习惯,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

菌。

否则它们会在儿童睡眠时大量繁殖产酸,腐蚀牙齿。

睡前刷牙后切不可再吃零食。

刷牙要用顺着牙缝直刷的方法,以便彻底清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不要横着刷。

要着重刷后面磨牙的

咬合。

选用儿童保健牙刷,牙刷头小,刷毛较柔软,只有两排刷毛,便于直刷,同时又能将里外牙面都刷

到。

(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

乳齿钙化开始于胎儿第5个月,萌出后仍继续钙化。

恒齿的钙化开始于出生

时。

怀孕期间要注意钙、磷的摄入量。

要供给儿童合理的膳食,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的正常钙化,加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3)氟化防龋。

口服氟化自来水是预防龋齿的一项有效、安全、经济的公共卫生措施。

(4)定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

如龋洞尚未穿通牙髓,可补牙。

若乳牙患了龋齿,未能

及时修补,可使牙周组织发炎,以致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若乳牙因患龋齿过早丢失,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因此,乳牙患龋也应早治。

2.学前儿童的早操往往是学前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培养良好的习惯都

有重要作用。

请结合幼儿园活动实际谈谈早操活动的设计过程。

答:

第一步:

明确目的。

在设计和选编学前儿童早操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选编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是因为儿童升班了,原来的早操动作不适合现在的年龄段,还是临时为了某项活动(如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等)而准备,还是说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对原来的早操重新进行设计和改造。

明确目的之后,教师可以向其他

教师,或者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应的资料,根据资料进行创编和设计。

同时在早操设计和选编之前要明确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确定早操

活动的类型(是模仿操、器械操还是徒手操),早操的结束(小班4节、中大班8节左右)等。

第二步:

设计单节动作。

在确定目的后,进行单节动作的创编和设计,首先确定单节中身体的姿势,

包括起始姿势、动作姿势和结束姿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动作姿势)。

动作姿势不宜过于复杂,要求自然而不

突然。

然后是根据姿势安排动作的方向,学前儿童早操的动作方向一般都是对称即左边一右边、前面一后面、上面一下面,接着确定动作的速率和幅度。

学前儿童体操的速率和幅度不宜过大,要求以不影响儿童的平衡为准。

在单个动作编排好之后,就是对单节动作进行串接,一般要求起始阶段是立正姿势,结束时也是立正姿势。

要求整节动作能锻炼某项肌肉部位,动作要求连贯、自然。

第三步:

整套动作的整合。

在各单节动作创编完之后,需根据早操设计的目的将单节动作进行整合。

整合时首先要注意操节的顺序,符合早操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整套早操动作的编排上也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注意整套动作的自然和优美。

第四步:

选配早操音乐。

早操音乐一般可以分为多种,如果是少儿广播体操,则主要是节奏性的音乐,

一般有规定的节奏和卡带,这种情况下音乐的选配一般是在早操选编之前确定。

如果是器械操或艺术性的体操,则可以自由选取音乐,选材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少儿歌曲,也可以是当前的一些流行歌曲,这种情况下可以事先选配音乐,也可以在动作编排之后根据动作来选配音乐。

早操音乐的选配基本原则是节奏明了清晰,旋律动听易记,整体感觉活泼轻快。

第五步:

修改和完善。

在早操选编和设计初步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设计动作自己先进行一遍串接,看哪些动作需要进行改善,同时注意哪些动作儿童可能会有困难,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同时还可以请几个儿童跟着教师先练习一遍,从儿童身上看到整套动作所存在的问题,儿童在做整套动作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困难,从而对整套动作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名:

号:

分:

教师签名: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4

(第七至八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环境污染答:

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2.家庭治疗法

答:

是把家长、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当作一个自然单位,旨在改进这一家庭单位的整体功能的治

疗过程,即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来造成个体的变化。

3.沙盘疗法

答:

又称箱庭疗法,是指给被治疗者提供一个沙盘,让被治疗者通过沙盘来呈现发生在个人内在

或外在的世界状况。

4.感觉统合失调

答:

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

觉,并作出反应。

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的园内场地配置主要包括:

(房舍)、(活动场地)、(绿化地点)、(道

路场地)。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生理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其中生理的

影响具体又指(遗传)、(脑损伤)、(病毒感染)。

3.行为疗法的基本方法有惩罚、(消退)、(塑造)。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通风、取暖、照明以及色调都是衡量房舍卫生的主要标准。

(x更正是色调不是主要标准)

2•美国心理学家在1970年编制,用于测查4〜16岁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的量表是Conners

儿童行为问卷。

(x更正是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3•幼儿园的采光系数不应小于1:

8(x改正:

幼儿园的采光系数不应小于1:

6)

4.

改正:

学前儿童在坐着听课或完成作业时,要脊柱歪曲,头不歪;两脚掌平放于地面上°(X

学前儿童在坐着听课或完成作业时,要脊柱正直,头不歪,两脚掌平放于地面上。

5.体育锻炼对生理系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没有太大的价值。

(X改

正:

体育锻炼不仅对生理系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目标。

答: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不爱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防止环境污染对学前儿童的危害,保障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与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相结合

2、防止评价误差

3、发展性评价

3.简述学前儿童性心理特点。

答:

当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究竟是什么样的。

如果发现儿童有这种情况,不应打骂,否则,女孩容易产生“性罪恶”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则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易出现“窥阴癖”。

当男孩子发现自己有“小鸡鸡”而女孩没有时,有些男孩会有意在成人面前“炫耀”,比如在老师、家长面前把小便浇得高高的。

老师如果发现儿童有这种行为也不要打骂,否则儿童的逆反心理潜抑下来,成年后易出现“露阴癖”。

学前儿童往往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从玩弄生殖器中获得快感,造成手淫习惯。

如果老师发现儿童有这种不良习惯,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打骂指责,否则可能使儿童因心理受到打击而产生“性罪恶”观念,造成成年后的阳痿或性冷淡。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幼儿园防止污染的措施

答:

1•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