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195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5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docx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朱西讲

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

(课题编号:

115G0G053)

 

课题负责人:

朱西讲

课题承担单位: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结题时间:

2010年6月

 

课题组成员:

褚宏祥李韶峰高俊长

 

课题起止时间:

2008.6——2010.6

目录

摘要…………………………………………………………………………………IV

绪言…………………………………………………………………………………1

第一章创新能力概述………………………………………………………………4

第一节创新能力解析4

第二节创新能力的构成5

第三节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11

第二章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14

第一节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14

第二节物理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16

第三节传统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弊端18

第四节变革传统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19

第三章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21

第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21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23

第三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目标27

第四节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模式33

第一节信息技术与物理概念、规律课教学的整合33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物理习题、复习课教学的整合37

第三节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整合40

第四节信息技术与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整合43

第五章整合案例及分析47

第一节教学设计与实现47

第二节案例分析49

第三节问题与反思50

结束语52

参考文献53

 

摘要

 

本课题旨在从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求一条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课题以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及教学案例分析等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四种模式,并精心设计了一教学整合案例。

研究首先从创新能力的概念以及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入手,详细阐述了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优势,同时指出了传统物理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弊端,进而寻求得到一条改革传统物理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新方法,即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

在此方法的指导下,结合物理教学的内容与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提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四种模式,最后以一教学内容为例设计了一整合案例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评价和反思,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几种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由此印证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是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创新能力;物理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绪言

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知识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而创新的根本则源于教育、源于人才,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必然引起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所以,新世纪的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成为创新教育的楷模,必须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学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有责任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虽然对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却存在着诸多弊端。

单纯的知识传授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精神和探索意识。

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由此看出,将信息技术整合于物理课程教学之中是变革我国传统物理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研究概况

创新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主要动力。

创新教育最初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形式出现的。

国外关于创新教育的发展有近100年的历史,其中以美国、日本的发展较为迅速。

1、美国创新教育概况

美国人关于创新教育的提出始于20世纪初期。

1906年,美国专利审查官普林德尔最早提出应该对工程师们进行创造发明方法的教育。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德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可见当时人们就意识到了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

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学说,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920年,教育学家特尔曼开始探讨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

1938年奥斯本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创造了一门系统的新科学-一创造学,提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智力激励法”。

1941年他发表了世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创造思维的专著《思考的方法》。

5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制定了创造力的量表,接着心理学家托兰斯又提出创造力的特征和表现。

所有这些,为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本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发表了题为“创造力”的演说,有关创造力(创新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制订了“未来问题解决计划”“头脑奥林匹克”“美国创造发明计划”等,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把创造性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呈现了一系列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1989年,全美科学教育理事会发表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强调指出:

尽管在学校介绍的某些技术当学生步入社会时已经过时,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教育保留下来一种对于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进行终身学习的兴趣,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竟争能力。

2、日本创新教育概况

二次大战后日本创新教育迅速发展,最初是以“星期日发明学校”的形式培养创造性人才。

星期日发明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颇有建树的发明家,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效益。

至80年代中期,日本全面实行第三次教育改革,主要针对不适应新科技革命挑战的传统观念,忽视培养创新能力等。

这次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实现向终身教育体系的转变,重视个性,实现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等时代变化的教育。

1996年日本教育审议会发表了《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报告,把“创新性”作为信息社会里的“生存能力”,强调在轻松愉快中培养学生自由发展的创新能力。

3、其他国家创新教育概况

前苏联、德国、韩国和法国等对创新教育的发展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从1957年至1977年通过长达20年的教育实践研究,使创造教育趋向系况化。

他提出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基本确定了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

德国的心理学家韦特默和莱尔施对创新思维作出了深入的研究;法国的一种TIPE培训课程,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把它引入入学考试。

它通过设立一个主题,由学生自主进行活动,教师可以提供咨询,但不过多介入。

这种课程侧重于知识的运用,侧重于培养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韩国为迎接历史大变革设计了“国家生存战略”,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革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提出:

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大学由传授现有的知识和外来知识的场所向成为科技文化创造的方向转移。

可以说,从世界范围看,创新教育已被各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我国创新教育研究概况

从中国教育历史可以看出,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教育总体上是崇尚传统,尊师守礼的,很少重视创新教育。

相反,有时还残酷地镇压扼杀“离经叛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

直到20世纪早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极力主张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并在自己主办的学校大力推行创造教育。

虽然由于当时政治的、社会的等种种原因,陶行知先生关于创造教育的思想没有得到社会的响应,错过了一次改革中国教育的大好机会。

但陶先生对于我国现代创新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解放初期,我国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注重对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并没有过多地注重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

文革期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更无创新教育可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创造教育思想传入我国。

在吸收借鉴国外创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开始了对“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问题的研究。

自从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的重要观点之后,“创新”立即成为企业界、科学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同时明确指出,教育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观念、模式和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

从1999年到现在,中国期刊网上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章共有2.2万多篇,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在物理学科教学方面,很多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

乔际平、刘甲民著的《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何国平、吴伟著的《何国平物理创新教育艺术》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通过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物理教学之中,变革传统的物理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创造工具,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物理及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道路。

本研究并不否认在传统物理教学的基础上,经过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概念冲突、指导学生独立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实验教学、课后开展创新活动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这些方式仅仅是在传统物理教学基础上的一步步的改进或者说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能够实现对传统教学的变革,使教学活动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展开,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情景创设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今教育界的两大热点,本文创造性的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本文结合物理教学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向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基本模式。

 

第一章创新能力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创新已不仅仅指经济现象,而是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概念,如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等等。

本章将从创新能力解析、创新能力的构成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三个方面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

第一节创新能力解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在不断创新中实现的,而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

下面从创新概念的起源、创新能力的定义和层次三方面对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解析。

一、创新概念的起源

“创新”(Innovation)一词据考证源于拉丁语里的“Innovare”,意思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旧的东西。

在我国,“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的意思。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被研究和运用始于20世纪初,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从技术发明的应用这一角度提出来的。

在该书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的组合”。

二、创新能力的定义

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作了一个语义学的解释“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这一解释过于笼统,不能概括创新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具体说来,创新是指人们能动地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活动。

其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是人们能动地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主体自觉进行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

(2)创新是首创性的活动,含有“第一次”的意义。

(3)创新是有新成果的活动,仅有过程没有结果的活动不能叫创新。

(4)创新是有进步价值的活动。

创新价值是对具体创新主体而言,也是对整个人类而言。

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创新”的含义。

狭义的创新,是从全社会范围内来考察的,指能导致诞生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有突破性、具有社会意义成果的活动和思维,即发明创造、重大发现等。

比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等等;广义的创新,是指个人从事的活动和思维,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即使相对于全社会来说并非都具有创新性。

这种创新,也可以说是一种个体的、小范围的,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改造、综合和发展。

例如学生运用一种新方法,求解一道物理题,对本人而言是新的,也许此方法别人早已求证。

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也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

综上所述,本文把创新能力概括为:

人在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生发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创新能力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新能力是狭义的创新能力的基础,狭义的创新能力是广义的创新能力的积累和升华。

中学生处在“人才宝塔”的最低层次,在物理教学中应着重从广义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培养,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开发,为今后实现由广义创新能力向狭义创新能力升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能力的层次

尽管人人都具有创新能力,但不同人所进行的创造活动及所具有的创新能力是不同的。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新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即特殊才能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前者指科学家、发明家等杰出人物的创新能力,他们的成果对人类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后者通常指每个普通人都有的创新能力,其创造成果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这与前面所谓的狭义创新能力和广义创新能力是相吻合的。

国内教育家们也有不同观点,即把创新能力划分为高、中、初三个层次。

高级创新能力指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那些重大科学发现的创新能力;中级创新能力指具有一般社会价值的革新和创造的创新能力;初级创新能力不涉及社会价值,仅对个体的发展有意义,并认为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中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的初级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并逐渐由量变到质变,向前面两个较高级的创新能力层次飞跃,并最终培养出创造型、开拓型人才。

第二节创新能力的构成

创新能力是个人多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复杂、高水平的结合。

不同领域的创新,这种能力的结构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共同的三个方面: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

一、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是同一概念,但是,两者却又不完全等同,各有侧重。

第一,创新意识主要强调的是创新的动机因素,而创新精神主要强调的是创新的动力因素;第二,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创新活动之前,而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创新活动之中;第三,要想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然后要有创新精神,两者缺一不可。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虽各有侧重,但又不能截然分开在创新活动之中,两者都很重要,这正是学者们对两者不加区别的原因。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

创新精神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精神状态,也即某些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优良的个性品质。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内在动力,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一切创新活动都无从谈起。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怀疑感、思维的独立性、自信心、责任心、坚韧性等心理及个性品质有密切关系。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建立有赖于这些心理及个性品质的培养。

1、好奇心

好奇心是理智感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它能增强创新主体观察的敏感性,丰富想象力,活跃思维活动。

好奇心强的人,遇事总喜欢追根寻源。

好奇心能够促使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在科学家身上,好奇心有明显的表现。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说:

“也许,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两个品质是对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

2、求知欲

求知欲是探究解释某种现象,弄清某个问题的内部动力。

学生求知欲表现为对不理解问题的探求、思考,对缺乏可靠结论的怀疑,对未曾料到的现象出现惊奇,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

求知欲是创新活动的心理动力因素,这一品质在科学家身上也有突出的表现。

贝弗里奇在《科学的种子》一书中概括了杰出人物的五大特征,首要的特征是“他们都有超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兴趣

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对物理学感兴趣的人,他的认知活动总是首先指向那些与物理学有关的事物,并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

个体对活动的兴趣往往会发展成为活动的内在动机,对活动具有持续作用。

在创新活动中,当创新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兴趣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丰富和深化,产生与更高的创新活动水平相应的新的兴趣,这种兴趣又会导致新的创新活动的内在动机。

因此,兴趣是创新的持久动力。

科学家非常重视兴趣的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把兴趣作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条件,他说:

“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

4、怀疑感

怀疑感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

疑问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出现,学生对学习中不能解答的问题、对老师讲解不透的内容、对奇特的现象等都会产生疑问。

怀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不轻信既有结论,能够大胆提问。

怀疑是探索创新的动力。

怀疑感要求人们不满足于表面的和现成的东西,促使人们深入思考问题,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科学家非常重视怀疑的作用。

李四光曾经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5、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取得成就的主观信念。

有自信心的人能确信自己的力量,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创新离不开自信。

在科学史上,当正确的科学理论遭到攻击时,科学家充满自信,为真理而斗争。

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真理英勇牺牲时,坚信地说: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

6、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不轻附众议的思维品质。

它表现为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思维的独立性是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

创新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一切活动都围绕书本和框框,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就谈不上创新。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过“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

7、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责任心是任何事业获得成功的一种宝贵品质,在创新活动中具有激励作用。

对此,美国著名作家奥里森·马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从自己的经历中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他说:

“责任是最足以激发我们力量的东西。

从来没有担当过负责任职位的人,决不会激发他那真正的力量。

”所以,他主张要培养一个人的责任心,就一定要他负有一定责任。

只有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能不断地寻找到发挥自己创新潜能的机会。

8、坚韧性

坚韧性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坚持自己的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达到行为目标的重要心理品质。

坚韧性是意志力的突出品质和表现方式。

秉性坚韧,是成大事立大业者的特征。

坚韧性是克服创新活动中一切困难的重要品质。

在创新活动中,常常会遇到来自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困难,因为创新是做自己甚至前人未做过的事,所以遇到的困难就会更多更大。

只有具有坚韧性品质,将远大的创新目标作为自己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才能自觉抵御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诱惑,才能达到创新目标。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维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和核心,对创新起着主导作用,可以说人类一切创新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其基本类型包括:

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依据思维任务,利用已知信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范围进行思考而获得大量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收敛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依据思维活动任务,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

完整的创新思维应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方面。

只有二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才能产生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思维,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各种复杂的创新活动。

2、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认识由外部的表面特征深入到内在联系,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逻辑思维能力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在创新活动中,良好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必然善于分析,能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点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属性一一分解出来,这将大大丰富人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逻辑思维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灵感或顿悟(灵感或顿悟总是来自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但是对创造性目标的实现却有指引和调控作用,离开逻辑思维的作用,光靠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创造性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个体智力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开发个体创新潜能的一个基本内容。

3、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和顿悟的思维过程。

直觉思维产生的想法,尽管只是一个猜想、假设,一时得不到证明,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但它往往推动人们去求证,成为创造、发明的先导,新发现大多是通过直觉思维的爆发来实现的。

形象思维,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图像的认识和分析,来判断和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基本思维能力,广泛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领域。

从探索新事物的本质、规律,即从创造性活动考虑,由于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性、跳跃性,所以它们往往比逻辑思维更适合于探索和创新的需要。

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即灵感或顿悟的形成)主要靠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思维。

4、辨证思维

辨证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辨证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