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186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气候温暖适合人类居住。

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海陆兼备,有利于与多国交往与合作。

海岸线漫长,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海域面积大,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

地势西高东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夏季风,为我国东部带来丰富的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南北跨纬度广,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南北气候差异大。

③最东端: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经度差异大,导致东西时间差异大,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

自北向南依次为: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

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

(14个):

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

(6个):

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其中F朝鲜S越南既是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

(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A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I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B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C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K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D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H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E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L西藏自治区

拉萨

上海

上海

江西省

南昌

重庆

重庆

福建省

福州

河北

石家庄

广东省

广州

河南

郑州

海南省

海口

湖北

武汉

安徽省

合肥

a、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

F台湾、G广东、H广西、A云南

b、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

J新疆

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

I内蒙古自治区

d、纬度最低的省且跨纬度最大的省:

M海南省

e、山东的邻省:

河北、河南、江苏、安徽

f、最东的省且纬度最高的省:

黑龙江省

g、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

福建

h、位于沿海的省:

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14个)

j位于边境的省: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9个)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众多的人口的国家及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统计的数据为13.40亿(不包括港澳台),占世界总人口的1/5。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

为什么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东部地区地形比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西部地区地形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

(5)人口地理界线:

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省)。

(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56个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6%),少数民族55个。

P17-18:

记住各民族的民族风情。

二、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民族分布状况:

汉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

(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

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c、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

(5)民族政策:

平等、团结、自治。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的特征: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

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

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之间

盆地和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和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4)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与劣势?

不利: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有利:

山区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5)主要的山脉:

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

天山①~阴山②

昆仑山③~秦岭④

南岭⑤

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

~巫山⑧~雪峰山⑨

长白山⑩~武夷山11

台湾山脉12

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脉13

祁(qí)连山脉14

南北走向

贺兰山15

横断山16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17(最雄

伟的山脉)

(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①四大盆地:

②四大高原:

准噶尔盆地(A):

位置最北,纬度最高

内蒙古高原(E):

广阔坦荡

塔里木盆地(B):

面积最大,我国最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

黄土高原(F):

沟壑(hè)纵横

柴达木盆地(C):

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

云贵高原(G):

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

四川盆地(D):

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有“天府之国”之称

青藏高原(H):

世界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③三大平原:

④三大丘陵:

东北平原(I):

面积最大,“黑土地”

辽东丘陵(L)

华北平原(J):

主要由黄河冲积形成,也被称为“黄淮海平原”

山东丘陵(M)

长江中下游平原(K):

“鱼米之乡”之称

东南丘陵(N)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分布状况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A、对气候的影响是: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B、对河流的影响是:

地势西高东低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流经阶梯交界处,海拔高差大,河流落差大,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利于建设水电站。

C、对交通的影响:

有利影响是地势西高东低使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不利影响是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往往成为东西交通的障碍,不利于铁路和公路的修建。

(7)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

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

在阶梯交界处,海拔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8)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

•温带季风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

•草地与耕地的分界线

•自然景观中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

一、气温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

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受冬季风的影响,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温度带:

(1)依据:

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作物

水稻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春小麦

青稞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淮河――秦岭。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干湿类型

降水量(毫米)

分布地区举例

植被

农业类型

湿润区

大于800mm

南方地区

森林

水田农业

半湿润区

400mm―800mm

华北平原

森林、草原

旱作农业

半干旱区

200mm―400mm

内蒙古高原东部

草原、荒漠

畜牧业

干旱区

小于200mm

西北地区大部

荒漠

三、气候: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气温、降水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

(1)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

(2)气候复杂多样:

①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

②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③有利于地域文化多样性、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3、我国的季风:

(1)夏季风与冬季风:

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夏季风

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偏北风

寒冷干燥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a、季风区:

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b、非季风区:

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c、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我国东部地区__,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_,西北地区分布着_温带大陆性__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_高原山地__________气候。

(3)各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分界线_秦岭——淮河,

温带季风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__400年等降水量_,高原山地气候与其它气候类型的分界线___一、_二阶梯分界线__

(4)秦岭——淮河的地理意:

是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

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

南方与北方分界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

800mm年等降水量分界,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分界

旱地和水田的分界

(5)

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A:

漠河(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干燥;夏季温暖短促,湿润。

B:

吐鲁番(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气较差大,降水稀少

C:

五道梁(高原山地气候):

四季常冬(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D:

海口(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上海: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北京: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受纬度位置影响: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气温越来越低,使气候复杂多样。

受海陆位置影响: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

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冬季风使气候寒冷干燥,加剧了北方的寒冷;夏季风使气候炎热多雨,从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少。

受地形影响:

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其气温和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7)P42-43:

活动1、2

(8)威海气候资料:

冬季一月平均气温?

0℃以下,年平均气温12℃

温度带:

暖温带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

水果:

苹果、梨、桃等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主要树种:

温带落叶阔叶林多年平均降水量:

800多mm

干湿区:

湿润是否位于季风区:

冬夏季分别以什么风向为主?

冬:

西北;夏:

东南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一、我国的湖泊:

(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

里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

K鄱(Pó)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

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

(1)外流河: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2)外流区:

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

(3)主要外流河:

a:

注入太平洋:

A长江、B黄河、

C珠江、D黑龙江、

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b:

注入印度洋:

H雅鲁藏布江、

c:

唯一注入北冰洋:

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f:

人工运河:

I京杭运河:

世界上开凿最

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4)主要内流河: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5)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

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外流河是因为夏季降水多,内流河是因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复习题

1.发源地唐古拉山,注入的海洋_东海__2.支流1_雅砻江_2_岷江__3_嘉陵江__

4_乌江_5_湘江_6_汉江_7_赣江_湖泊8_洞庭湖__9_鄱阳湖__

3.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的E宜昌江西的F湖口,上游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__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穿巫山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

4.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青海、四川、西藏自治区、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

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因为_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_

6、长江的水文特征?

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是我国第一大河。

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夏季为汛期,且汛期长,无结冰期

7、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从源头到k宜宾,这段处在一、二阶梯的交界处。

另一段是三峡河段,这里是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国家已经在这里修建G三峡

H葛州坝水利枢纽。

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1、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量丰富。

2、流经阶梯交界处,海拔差异大,河流落差大

8、长江的价值体现在_发电_______和航运______,

长江沿岸著名的四大港口:

A_重庆______B_武汉_____C_南京______D_上海_____,哪段_中下游______航运比较发达,_下游_______段航运最发达,中游不利于航运的因素是_河道弯曲___,上游不利于航运的因素是_流经山区多峡谷,水流湍急__________

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_

自然条件:

1.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水量丰富,无结冰期,汛期长

2.流经平原,水流平稳

社会经济因素:

1、沿江地带经济发达,

2、人口稠密,运输需求较大

3、干支流航线和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与沿海,又联系域性南北广大地区

8.为了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提高长江的运输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

(1)重点治理了_川江___、_荆江___;

(2)加强了沿江港口建设;(3)注重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生在中下游地区。

原因:

这些地区地势_低平__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一遇暴雨,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盲目开垦,围湖造田,使河流遭到破坏,湖泊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

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___围湖造田,泥沙沉积__

9、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说说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

长江流域面积广,流经地区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变化大,汛期长;

人为原因:

上中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分洪蓄洪能力减弱

森林和草地等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沉积,河床湖床抬高,容水量减少。

11、治理长江洪灾的措施:

兴修水利工程;治理荆江(加固荆江大提,建分洪泄洪区,裁弯取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退耕还湖.

12、荆江多发生洪涝的原因?

1、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2、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水位高出北岸平原3、泥沙沉积,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分洪蓄洪能力减小。

措施?

裁弯取直、加固大坝、退耕还湖

12、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有联系吗?

为什么?

长江上游与中下游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

上游各省区地表坡度大,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频发,就会引起中下游的河道泥沙於积、洪涝灾害等。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复习题

1、黄河发源于1_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2渤海。

2、支流5为渭河6为汾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以3_河口4_桃花峪为界

3、黄河流经省的简称a_青___b甘或陇_c川_或蜀d宁_e内蒙古f晋_g_陕或秦_h豫i鲁_

4、黄河上游流经地形_青藏高原_、内蒙古高原_中游_黄土高原下游_华北平原_

黄河上游流径我国地势第1__、2_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____大,是黄河_水能_____最集中的地区,

因此建有水电站7龙羊峡_。

中游流径我国地势第2__、3__级阶梯交界处,已建成的水利枢纽8是三门峡__9是_小浪底_属于_河南__省。

5、利用黄河水灌溉使中游的A_宁夏平原_、B_河套平原__被称为“塞上江南”

黄河的价值体现在_灌溉_、_发电__

6、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的来源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

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入河。

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的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变_慢_,泥沙大量的沉积,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河床升高,被迫筑堤束水一遇暴雨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

7、黄河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是怎么形成的?

从中游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8、下游流域面积小,无支流因为:

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流水无法汇入河道。

9、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分别有哪些表现?

原因是什么?

上游:

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凌汛。

自然原因:

上游大部分流经气候干旱区。

人为原因:

修建水坝,砍伐森林,过度开垦、放牧等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增

原因是: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支流较多;降水集中于7、8月份,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

下游:

“地上河”,决口泛滥、凌汛

原因是:

从中游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10、想一想,治理黄河水患,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上游: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中游: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造林种草,打坝於地,修建梯田)、修建水利工程、调水调沙

下游:

清沙除淤,加固大堤。

根本措施是: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_治沙_____,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_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__

11、黄河凌汛多发生在_上游___、下游____河段;水能丰富的河段_中游___、上游____

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段_中游______;易泛滥的河段_下游______;地上河__下游________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1、什么是自然资源?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水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如煤、铁等矿产)

2、如何更好的利用可再生资源?

利用合理,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永续利用。

如何有效地利用非可再生资源?

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保障资源供给的讨论:

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5.我们怎样节约和保护资源?

垃圾分类回收;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拒绝贺卡;做宣传等

威海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风能,旅游资源,森林、耕地、花岗岩等

第二节

6.土地资源的分类?

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难以利用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荒漠、戈壁等)

7.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类型齐全,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工矿生产和城乡建设。

劣势:

人均土地占有量小,耕地少,难利用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分布不均,破坏严重。

用地形、气候等知识评价我国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