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186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docx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历年统计真题整理

四川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计学历年试题整理

【试题】2014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回忆版)

一、简答

1.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指出题目所给的总体和样本;

2。

实验设计得原则,实验设计的类型

3。

一项研究得到P>0。

05,研究者怀疑检验效能不够高,问怀疑是否合理,两道题分别是2x2配对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4.给出五种疾病的构成比,得出构成比最大的疾病患病率最高,问是否正确

5.给出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的均数和标准差,就比较两者变异程度

6.两独立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当n1>10或n2-n1>10时用Z检验,这时的检验是参数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

二、计算

1。

2x2配对资料关联性分析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

Ps:

两道计算题第一问都问了设计类型和变量类型

 

【试题】2013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回忆版)

一、简答题(10个*6分=60分)

1。

结合给的实例说明什么总体与样本

2.结合实例(已给出),如果两个率的比较,如果不能使用假设检验,还能使用什么方法

3。

用实例分析构成比代替率

4。

α=0.05的意义和检验效能

5。

直线相关的判断

6.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

7.医学参考值范围和可信区间  

8。

一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还有两道实在回忆不起来)

二、计算题(40分):

1。

婴儿出生缺陷率同当地婴儿出生缺陷率的比较。

泊松分布?

(10)

2.随机区组资料的方差分析,判断设计类型,资料类型,假设检验,只写过程就可.(18)

3。

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H检验),也是只写过程。

(12)

 

【试题】2012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回忆版)

选择20个

考了好几个率.其他基本上都在习题集上能找到类似的。

案例分析6个

1.关于样本量的选择(样本量是不是越大越好)

2.用构成比代替率的错误

3.第一类错误和检验效能的关系

4。

卡方分析对所给题目的有序资料是否适用

5。

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写步骤

6.?

三、计算题2个

1.两样本均数差的范围(不要求具体计算但是要求方法)

2.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资料类型,分析方法,步骤

【试题】2011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

一、选择题  2*20

比较基础,基本来自配套习题册  

1.一二类错误  

2.统计方法的选择

3.抽样方法(分层)

4.PISSON分布的方差

5.结合题目所给的数据,选择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

考的中位数

6.结合题目选择正确的医学参考值范围表达式(区分参考值范围和置信区间) 

二、简答题6*7

1.假设检验3个题  

2.结合案例P值含义判断

3.I、II类错误与检验效能的关系  

4.方差分析的多重均数间的比较:

案例为多组独立样本的分析分析定量资料,错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判断统计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5.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  

6.相性相关中估计关系强度的方法(置信区间的估计):

案例给出两个直线相关系数r=0.19(P<0。

05),研究者根据P值下结论:

两变量间一定有很强的直线关系,判断是否正确

三、计算分析题18

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很基础的一道题,具体记不清,但是类型和题目类似如下)

某研究者欲评价某新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将68名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该新药治疗,对照组使用标准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见表

表一两种药物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组别

治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20

6

4

4

76.47

对照组

16

4

8

6

58。

82

1.该研究设计属于何种类型?

资料属于什么类型?

2.若比较两药物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大小有无差异,宜选用什么统计方法?

请写出具体步骤,无需计算

3.比较两药物治疗胃溃疡疗效构成比有无差异,宜选用什么统计学方法?

与两药物疗效比较的统计方法有何差异?

【试题】2010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

一、简答题10*8

1。

用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病,治疗前与治疗后病人的收缩压之差的平均数Xd=—4mmhg,经t检验,p<0.01。

按a=0。

05水准,可以认为该药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可以推广应用,该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

据报导“2007年某市肝癌发病率为11。

6/10万,同年该市肝癌死亡率为22。

3/10万"。

某公卫医师认为该报导中同年肝癌死亡率大于发病率,显然不符合逻辑.该医师的说法是否正确,请简述理由。

3。

有学者认为:

“在样本含量固定的情况下,I型错误增大,则II型错误减少,反之亦然”。

而也有学者认为:

“一旦假设检验做出了拒绝或不拒绝H0的结论,此时只可能犯I型错误或者II型错误”。

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4。

某研究探讨体表面积与体重的关系,得到b=1.58,同时算得r=-0。

76,该统计分析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5。

为评价甲乙两种代谢测定仪对耗氧量(ml/h)的测定结果是否相同,按照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对健康志愿者进行配对,参加试验的公10对志愿者,现随机将志愿者中的其中一人分入A组,另外一人分入B组,A组测试顺序为甲乙(即先从甲仪器试,再用乙仪器试),B组测试顺序为乙甲,最后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甲乙两法测定结果是否相同。

该试验采用什么设计类型?

其优势何在?

试验中通常应注意那些事项?

6.某随机对照双盲新药II期临床试验结果如下表,经χ2检验,得χ2=10.16,p〈0。

02,可以认为试验药疗效优于对照组。

该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某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结果

组别

无进步

进步

显著进步

痊愈

试验组

14

30

25

26

对照组

18

36

21

8

7.某医生根据下表资料,比较接种钩端螺旋体菌前后血清抗体的变化,得结果如下表,从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个方面对该资料的分析是否妥当做出评价(不必计算结果)。

328名弄明血清抗体滴度及有关统计量

抗体滴度的倒数

10

20

40

80

160

320

640

1280

免疫前人数

211

27

19

24

25

19

3

0

76。

1

111。

7

6。

17

免疫后人数

2

16

57

76

75

54

25

23

411.9

470。

5

25。

9

|411。

9-76。

1|

t=—-—————--—--———-----—--——----———-———---=77>2.58

根号(25.9*25.9+6。

17*6.17)

参考答案

(1)资料整理不当:

应整理成配对资料;

(2)统计描述指标使用不当:

抗体滴度倒数

集中趋势:

不宜用算术均数,而用几何数;

离散趋势:

不宜用标准差,而用四分位数间距;

(3)t检验使用不当。

不宜用两样本的t检验;

将抗体滴度的倒数经对数转化后,作配对t检验。

8.某实验室为比较2种新仪器和标准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相同,采用三种仪器分别对10检验品进行检测,测定结果如下表,该资料应采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新仪器和标准仪器对12个检品的测定结果(ug/ml)

检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标准仪器

60.1

62。

2

64.2

65.3

66。

0

66。

9

68。

0

70.0

71.9

73。

0

新仪器1

63。

5

65。

2

66

65.5

66。

9

67。

1

67。

4

69.3

72。

1

72.0

新仪器2

62。

52

64.2

65

65.5

64.9

65。

1

68。

4

69。

1

70.1

73。

0

二、计算分析题(20分)

1.某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共出生164.200个活产婴儿,该地区共有1585名婴儿死亡,同年美国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19(每千活产),问该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是否低于全国水平?

(6分)

2。

微量铁盐培养基分离空肠弯曲菌的实验研究中,对50份含有空肠弯曲菌的鸡粪便标本分别采用两种培养基培养,空肠弯曲菌检出率结果如下表,经χ2检验,得χ2=0。

36,0。

75〉p>0.5,

尚不能认为两种培养基检出结果有差异。

(12分)

两种培养基检出空肠弯曲菌结果

培养基

阳性数

检出率(%)

符合情况

微量铁盐琼脂

26

52.0

+

+

-

-

布氏菌血琼脂

23

46.0

+

+

-

总数

-

-

20

6

3

21

(1)请问该文的统计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其理由?

(4分)

(2)若你认为正确,请写出步骤;若有不同意见,请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8分)

【试题】2009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

一、简答题(8*10)

1.简述概率和小概率事件.

2。

简述调查设计和试验设计的主要区别以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结合实例说明医学参考值和可信区间的区别.

4.结合实例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5。

标准差是描述变量频数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在比较新生儿身长与头围的变异程度时,标准差大者变异程度大,该说法正确吗?

简述理由。

6.甲、乙两地冠心病粗死亡率分别为45/10万和38/10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乙两地的冠心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0/10万和43/10万,此时若要比较甲乙两地的冠心病死亡率的高低,需进行假设检验,该说法正确吗?

简述理由。

7。

在相关分析中,如果rs=1,则提示用自变量和应变量测定之所作的散点在一条直线上,该说法正确吗?

简述理由。

8。

为探讨解热镇痛药物与先天畸形之间的关系,选择先天性畸形婴儿20例为病例组,选择正常婴儿15例为对照组,两组婴儿母亲在妊娠头四个月内解热镇痛药物服用率比较见下表(α=0.05水准),经X(右上角2)检验,尚不能认为先天性畸形婴儿的母亲在妊娠头四个月内解热镇痛药物服用状况和正常婴儿的母亲不同,上述分析合理吗?

见简述理由。

两婴儿母亲在妊娠头四个月内解热镇痛药物服用率比较

组别

例数

药物服用率(%)

X2

P

病例组

对照组

20

15

20。

00

6。

67

1。

244

0。

265

9.某眼科医生收集了在某医院就诊的沙眼病例资料,统计结果如下表,该医生据此得出结论“沙眼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该结论正确吗?

简述理由。

某医院沙眼门诊病人年龄分布

年龄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合计

病例数

37

156

352

183

148

90

45

12

1023

百分比

3.62

15。

56

34.41

17。

89

14。

47

8。

80

4.40

1.17

100.00

10.为探讨盐酸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氯丙嗪为对照,纳入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试验组先服用盐酸哌罗匹隆3周,停药2周(大于盐酸哌罗匹隆半衰期),后再服用氯丙嗪3周;试验组先服用氯丙嗪3周,停药2周(大于氯丙嗪半衰期),再服用盐酸哌罗匹隆3周。

请问该研究采用何种设计方法,其优点是什么?

二、分析计算题(2*10)

1。

某正常人群在生命质量评定中,得到100人的量表评分(满分100分)情况如下.问:

100人的量表评分分布

量表评分

0~

20~

40~

60~

80~100

例数

4

10

21

27

38

(1)欲描述该资料的离散趋势,宜用什么指标?

其值是多少?

(3分)

(2)利用该资料制定该量表评分的95%参考值范围,应采用什么方法?

其值是多少?

(4分)

2.对158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同时采用我国现行标准绝对浓度法和WHO/IUATLD推荐标准1%比例法检测其对异烟肼的敏感性,结果WHO/IUATLD检测92株敏感,我国现行标准绝对浓度法检测104株敏感,两法都敏感91株。

问:

(1)该资料属何种类型?

(2分)

(2)该该资料的设计属何种设计?

(2分)

(3)列出数据整理后的表格。

(3分)

(4)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是否有差别?

(6分)

【试题】2008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80分)

1、简述概率和小概率事件.

2、简述调查设计和试验设计的主要区别以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结合实例说明医学参考值和可信区间的区别。

4、结合实例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5、标准差是描述变量频数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在比较新生儿身长与头围的变异程度时,标准差大者变异程度大。

该说明正确么?

简述理由。

6、甲乙两地冠心病粗死亡率分别为45/10万和38/10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乙两地的冠心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0/10万和43/10万。

此时若要比较甲乙两地的标化死亡率的高低,需进行假设检验。

该说法正确吗?

简述理由。

7、在相关分析中,如果rs=1,则提示用自变量和因变量测量值所作的散点在一条直线上,该说法正确吗?

简述理由.

8、为探讨解热镇痛药物与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选择先天性畸形婴儿20例为病例组,选择正常婴儿15例为对照组,两组婴儿母亲在妊娠头四个月内解热镇痛药物服用率比较见下表(α=0.05水准),经卡方检验,尚不能认为先天性畸形婴儿的母亲在妊娠头四个月内解热镇痛药物服用情况和正常婴儿的母亲不同.上述分析合理吗?

简述理由.

两组婴儿母亲在妊娠头四个月内解热镇痛药物服用率比较

组别例数药物服用率(%)X2P

病例组2020.00

1。

2440。

265

对照组156.67

9、某眼科医生收集在某医院就诊的沙眼病例资料,统计结果如下表,该医生根据此得出结论“沙眼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岁,随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

该结论正确吗?

说明理由.

某医院沙眼门诊病人年龄分布

年龄组0~10~20~30~40~50~60~70~合计

病例数37156352183909045121023

百分比3.6215。

2534.4117。

8914.478。

804。

401.17100。

00

10、为探讨盐酸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氯丙嗪为对照,纳入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试验组先服用盐酸哌罗匹隆3周,停药2周(大于盐酸哌罗匹隆半衰期),后再服用氯丙嗪3周;试验组先服用氯丙嗪3周,停药2周(大于氯丙嗪半衰期),再服用盐酸哌罗匹隆3周。

请问该研究采用何种设计方法,其优点是什么?

二、分析计算题(共20分)

1、某正常人群在生命质量评定中,得到100人的量表评分(满分100分)情况如下。

问:

100人的量表评分分布

量表评分0~20~40~60~80~100

例数410212738

(1)欲描述该资料的离散趋势,宜用什么指标?

其值是多少?

(3分)

(2)利用该资料制定该量表评分的95%参考值范围,应采用什么方法?

其值是多少?

(4分)

2、对158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同时采用我国现行标准绝对浓度法和WHO/IUATLD推荐标准1%比例法检测其对异烟肼的敏感性,结果WHO/IUATLD检测92株敏感,我国现行标准绝对浓度法检测104株敏感,两法都敏感91株。

问:

(1)该资料属何种类型?

(2分)

(2)该资料的设计属何种设计?

(2分)

(3)列出数据整理后的表格。

(3分)

(4)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是否有差别?

(6分)

【试题】2007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2、有61人的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

7人1:

1,10人1:

20,25人1:

40,11人1:

80,8人1:

160。

与描述其集中趋势,应选用哪个指标,并说明理由。

3、随机抽查了某地100名7岁儿童,测得其体重的均数为22.60kg,标准差为3。

52kg,试估计该地7岁儿童体重的95%可信区间。

4、在实验设计中,为什么要遵循随机化原则?

5、某实验探讨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经X2检验得P〉0.05,按α=0.05水准不拒绝H0。

但某医生认为其检验效能可能不够大,你认为这种怀疑对吗?

为什么?

6、如进行两小样本定量资料的假设检验,最好采用t检验。

该说法是否正确?

并简述理由。

7、为研究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果糖二磷酸钠,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疗效分为无效、有效和显效3个等级。

与分析两组疗效是否有差异,应选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

简述理由。

8、简述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主要区别。

9、为比较甲、乙两种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不良反应,甲组药15名强迫症患者,5名发生不良反应,乙组药22名强迫症患者,16名发生不良反应。

计算得X2=5。

639,P<0.05,因此认为甲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药。

试评述该统计分析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10、某院对其近6年收治的375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病例年龄位于8~75岁,其中21~40岁年龄组共261例,占69。

6%,发病率最高;其次是10~20岁年龄组68例,占18.1%。

试问该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二、分析题(50分)

1、某医生采用距下、距周和跟骰三关节融合术治疗12例跟骨骨折并发症患者,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采用Paley等改良的后跟部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评分为40。

00±5.22分,术后评分为75.00±6。

46分。

采用成组t检验,P<0.05,故认为该治疗可提高跟骨骨折并发症患者后跟部功能评分。

问:

该统计分析方法是否合理?

如不合理,请你提出你认为合理的统计方法,并写出步骤,不必计算结果。

(12分)

2、分别随机抽取了Ⅰ、Ⅱ期矽肺各10人,另外随机抽取健康男性1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铜含量(mol/L),见下表:

矽肺患者血清铜含量

对照组12。

013.012.812.312.412。

512.612。

411。

912.5

Ⅰ期矽肺16.516。

316。

016。

015。

717.015。

516。

716.917.7

Ⅱ期矽肺18。

319。

018。

518。

519。

118。

817.018。

618.418。

9

问:

(1)上题的资料,属于何种类型的资料?

属于何种设计?

(4分)

(2)欲分析三组的血清铜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应用何种方法作统计分析?

请说明该方法的适用条件,并写出基本分析步骤,不必计算结果。

3、检查体检人群与Graves病(GD)患者的甲状腺区血管杂音。

体检组共120人,血管杂音检出率为35%;GD组共70人,血管杂音检出率为80%。

问:

(1)列出数据整理后的表格。

(4分)

(2)该资料属于何种类型的资料?

(2分)

(3)两组的检出率是否有差异?

写出基本分析步骤,不必计算结果。

(8分)

4、现有某地8个深水井的深度及水氟含量数据如下表,分析深水井的水氟含量与深度的关系.请根据计算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8个深水井的水氟含量与深度

水井编号12345678

水氟含量(mg/L)1.71。

91。

61。

51。

41.21。

00.7

深度(m)250240350360450466550650

得如下结果:

α=2。

494,b=﹣0.003,Y=2。

494-0。

003X,r=﹣0。

982,SS回=1.037

(1)SS回=1。

037的统计学意义。

(3分)

(2)b=﹣0.003的意义.(3分)

(3)计算决定系数,并解释意义。

(4分)

【试题】2006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

一、简要论述题(8*5)

1。

统计工作中的资料有那几种类型?

各有何特点?

2。

某医师欲研究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接触乙二醇的危害,现对133人进行尿蛋白性和尿中微量白蛋白(MA)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见表1,利用PearsonX2检验得X2=7.68,P〈0。

01,因此他认为利用MA检比利用常规尿蛋白性检查更为敏感。

从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的角度你认为该医师的分析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表一尿蛋白性和微量白蛋白的结果比较2

尿蛋白性检查

MA检查

合计

+

1

10

11

132

123

255

合计

133

133

266

3。

均数的可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有何区别?

4.何为检验效能?

影响检验效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研究者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得到P>0。

05的结果,从而接受H0,认为两总体均数无差别。

你认为该研究者的结论是否正确?

为什么?

6.某部队共有1200人,在某段时间内患某病的人数有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某卫生员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

经假设检验,该病的两性发病率之间差异非常显著,由此得出结论“该病男性易得”。

你对这个结论有何看法?

7.rs=1,可以认为两变量具有很强的直线关系.你认为该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8。

寿命表主要有那几种形式?

各有何特点?

二、分析题(10分)

某研究者采用三种治疗方案对脑卒中进行治疗,结果见表2

表2三种治疗方案治疗脑卒中的疗效

例数

疗效

合计

痊愈

6

4

3

13

显效

10

3

7

20

进步

7

12

8

27

无效

5

2

10

17

合计

28

21

28

77

1.该资料为何种类型?

属何种设计?

(4分)

2.三种治疗方案的效果有无差别?

(请写出统计方法的步骤,不必计算出结果)(6分)

【试题】2005年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统计学

1.某研究者搜集到如下资料,并根据全体病人中工人占75%,农民占10%,其它职业占15%,得出结论:

工人比农民和其它职业人群容易患病。

该结论正确?

为什么?

某年某医院住院病人职业分布情况

职业

患者人数

百分比(%)

工人

750

75。

0

农民

100

10.0

其它职业

150

15.0

合计

1000

100.0

2.有60人的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

7人1:

10,11人1:

20,22人1:

40,12人1:

80,8人1:

160,求平均抗体效价。

(7分)

3.为研究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将196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98例口服甲药;另一组98例口服乙药。

服后的反应见下表,经X2检验X2=78。

3313,P=0。

000,结论为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