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065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docx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

文言文《孟子二章》

【原文】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一、【知识要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于《孟子〃告子下》。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现存七篇:

《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计261章,约万字。

内容主要是记录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论争。

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2、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  教育家。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  孔子  以后  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 孔孟  ” ,有 “ 亚圣  ”之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â)   孙叔敖(áo)   拂(fú)乱   法家拂(bì)士    胶鬲(gã) 动心忍(rân)性   衡.(hãng)于虑     

亲戚畔(pàn)之   空(kōng)乏   域民(yù)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围攻)(表转折)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          

4、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 

5、委而去之(委:

放弃)(去:

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凭借)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震慑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意义:

背叛。

) 

9、所以动心忍性(使……坚韧)         

1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1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

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  

14、空乏其身  (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5、舜发于畎亩之中。

 (指被任用)     

16、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17、百里奚举于市。

   (市井)         

18、苦其心志。

      (使……痛苦) 

(四)、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亲戚畔之。

                  畔   通“ 叛 ”, 背叛     。

 

2、曾益其所不能。

              曾   通   增  , 增加     。

 

3、困于心,衡于虑。

            衡   通   横  ,梗塞,不顺。

 

4、入则无法家拂上。

            拂   通   弼  ,辅弼      。

 

5、所以动心忍性。

             忍    通  韧   ,使…坚韧。

 

(五)、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

此,这。

      今:

作判断词。

 

2、所以动心忍性。

                 古:

“用来…的”。

今:

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七里之郭。

                     古:

  外城  。

    今:

仅用作姓氏。

 

4、池非不深也。

                  古:

护城河        今:

水池,池塘 

5、委而去之。

                     古:

离开   。

     今: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6、亲戚畔之。

                     古:

内亲外戚。

    今: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血缘关系的人。

 

7、舜发于畎亩之间。

               古:

被任用。

      今:

送出、交付、发现。

 

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

被举用。

      今:

举起。

 

9、管夷吾举于士。

                 古:

狱官  。

      今:

  士兵       

10、征于色。

                      古:

征验,表现。

  今:

征讨,出征。

 

11、而后喻。

                      古:

明白,了解,知晓。

今:

比喻,比方。

(六)、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各句中的不同意思。

(一词多义) 

1、利:

①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动词。

)   ②兵革非不尖利也。

   (锐利,锋利,形容词。

) 

2、发:

①舜发于畎亩之间。

  (发迹,被起用)  ②发于声。

  (表现出)

3、士:

①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贤士) 

4、道: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②得道者多助。

(仁政)  ③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5、固: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执,顽固) 

6、池: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池塘)   ②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7、国: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都) 

(七)、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词类活用) 

1、环而攻之而不胜。

(名词用作动词:

环绕,这里有包围的意思。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名词用作动词:

犯错误。

)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定居。

) 

4、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巩固。

)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害怕,威服) 

6、必先苦其心志。

        (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痛苦) 

7、劳其筋骨。

         (劳: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劳累)

8、饿其体肤。

       (饿:

动词使动用法:

使……饥饿) 

9、空乏其身。

        (空乏: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贫困、痛苦) 

10、行拂乱其所为。

  (乱: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颠倒错乱) 

11、所以动心忍性。

   (动,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惊动。

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坚韧) 

12、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13、行拂乱其所为。

      (行:

名次用作状语,用行动) 

(八)、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    翻译:

                             。

2、兵革非不尖利也。

    (    )   翻译:

                             。

 

3、舜发于畎亩之间。

    (    )   翻译:

                            。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翻译:

                             。

5、所以动心忍性。

      (    )   翻译:

                             。

 

6、舜发于畎亩之中。

    (    )   翻译:

                            。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翻译:

                            。

 

(九)、重点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

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4、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

帮助他的多到了 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6、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身体饿瘦。

使他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十)、问答题。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答: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例: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人心齐,泰山移。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

     团结就是力量。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用课文词语回答)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试具体比较分析。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8、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

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十一)、重点句子背诵、默写:

  

1、表现不得民心、众叛亲离的句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排比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4、分析亡国条件: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成才的客观条件: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主旨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中考真题体验】 

【文段一】:

2008年浙江金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

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

(3分)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3分) 

答:

共同点:

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

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文段二】:

2008内江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一3题.( 9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 3 分) 

A、委而去之  (到……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2、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4 分) 

3、翻译下面句子。

( 3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翻译: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文段三】:

2008广西百色市:

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5题。

(13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

①委而去之(委:

放弃)(去:

离开)     ②亲戚畔之(畔:

通“叛”,背叛)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D) (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 天 下/不 以/兵 革 之 利。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翻译: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

含义: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相关事例如:

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

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

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能举类似一例即可)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

(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忘稽之耻邪?

”(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

①句践:

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

焦虑思考。

③胆:

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

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 

                                                                                                                                                                        

                                                                                                                                                                                                                                                                                                                                                  

二、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