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4955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docx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8

(总分:

1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首表现“楚汉相争”的琵琶独奏曲是______。

(分数:

2.00)

 A.《十面埋伏》 √

 B.《平湖秋月》

 C.《汉宫秋月》

 D.《阳春白雪》

解析:

2.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______。

(分数:

2.00)

 A.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

 B.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

 C.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D.中国京剧、希腊悲剧和喜剧、中国豫剧

解析:

3.下列乐曲中属于阿炳创作的琵琶曲是______。

(分数:

2.00)

 A.《欢乐歌》

 B.《三六》

 C.《大浪淘沙》 √

 D.《行街》

解析:

[解析]《欢乐歌》《三六》《行街》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中的三首。

4.______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陶制,平底梨形,有五至十个大小不一的音孔,音色淳厚、古朴。

(分数:

2.00)

 A.埙 √

 B.竖笛

 C.葫芦丝

 D.竽

解析:

[解析]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5.《阿细跳月》是我国______的民族舞蹈。

(分数:

2.00)

 A.彝族 √

 B.傣族

 C.苗族

 D.白族

解析:

6.下列哪首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______

(分数:

2.00)

 A.《春节序曲》 √

 B.《小放驴》

 C.《创世纪》

 D.《威尼斯船歌》

解析:

[解析]欢乐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形态之一,它是人类乐观精神的直接表现。

《乐记》曰“乐者乐也”,可见“欢乐美”在音乐美中的地位是很重要、很突出的。

它往往以清新、明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轻盈的和声、明亮的大调性和较快的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来表达。

《小放驴》属于音乐美范畴的喜剧美。

《创世纪》属于崇高美。

《威尼斯船歌》属于优美。

7.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原名是______。

(分数:

2.00)

 A.《阳关三叠》

 B.《潇湘水云》

 C.《夕阳箫鼓》 √

 D.《高山流水》

解析:

8.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______类。

(分数:

2.00)

 A.小调

 B.号子

 C.山歌 √

 D.长调

解析:

9.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______。

(分数:

2.00)

 A.《碣石调幽兰》 √

 B.《广陵散》

 C.《高山流水》

 D.《梅花三弄》

解析:

10.迪斯康特声部附加在格里高利圣咏的______。

(分数:

2.00)

 A.上方 √

 B.下方

 C.上下方皆有

 D.与奥尔加农声部相同

解析:

[解析]迪斯康特是两个声部(圣咏定旋律和上方添加声部)都按照节奏模式来组织旋律,从而形成上下声部几乎同时进行的音对音织体,而且上方声部更加突出。

11.京剧中“散板”的意思是______。

(分数:

2.00)

 A.有板无眼

 B.无板无眼 √

 C.一板一眼

 D.一板三眼

解析:

[解析]京剧中的“板眼”,简单而言就是戏曲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术语中就把强拍称为板,而把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合称板眼。

一个小节即为一板。

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别称为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12.下列属于单乐章结构的乐曲体裁是______。

(分数:

2.00)

 A.练习曲

 B.交响曲

 C.交响诗 √

 D.序曲

解析:

[解析]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做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13.勃艮第乐派出现在文艺复兴初期的______。

(分数:

2.00)

 A.意大利

 B.法国 √

 C.德国

 D.英国

解析:

14.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的作者是______。

(分数:

2.00)

 A.肖斯塔科维奇

 B.拉赫马尼诺夫

 C.科普兰

 D.巴托克 √

解析:

[解析]巴托克,匈牙利作曲家。

代表作品:

管弦乐曲《两幅肖像》;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15.印度的宝莱坞享誉世界,印度电影的最大特色是______。

(分数:

2.00)

 A.只歌不舞

 B.只舞不歌

 C.不歌不舞

 D.载歌载舞 √

解析:

[解析]印度的电影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影片数量堪称世界第一。

音乐在印度电影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一部电影中一般要穿插六首歌、三场舞。

如《流浪者》中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没有歌舞的电影,人们不喜欢。

16.用同类的单节拍合成序列,因而不止一个重音的节拍叫做______。

(分数:

2.00)

 A.复节拍 √

 B.变换拍子

 C.混合节拍

 D.混合拍子

解析:

[解析]用同类的单节拍合成序列,因而有不止一个重音的节拍,叫做复节拍或复拍子。

17.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上方纯四度的音,叫做______。

(分数:

2.00)

 A.属音

 B.导音

 C.下中音

 D.下属音 √

解析:

18.下列旋律片段(《牧童短笛》)采用了复调音乐的哪种形式?

______

(分数:

2.00)

 A.对比式复调(对位) √

 B.模仿式复调

 C.模进

 D.赋格

解析:

[解析]对比式复调是指复调中的每个声部都具有一定程度上得独立旋律,并严格按照对位法来进行复调音乐的创作。

19.我国歌曲创作中较为常见的四句体乐段中,______是全曲发展的基础。

(分数:

2.00)

 A.起句 √

 B.承句

 C.转句

 D.合句

解析:

[解析]起句是全曲发展的基础。

20.《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是______。

(分数:

2.00)

 A.男声独唱

 B.男声二重唱

 C.女生独唱 √

 D.女生二重唱

解析:

[解析]这首歌是电影《海外赤子》主题曲,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曲目。

21.三弦属于下列民族管弦乐队中______的一员。

(分数:

2.00)

 A.拉弦乐器组

 B.弹拨乐器组 √

 C.吹管乐器组

 D.打击乐器组

解析:

[解析]民族管弦乐队弹拨乐器组:

柳琴、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筝。

22.下列指挥站姿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

2.00)

 A.前后站姿

 B.分腿站式

 C.并腿站姿

 D.随意站姿 √

解析:

23.下列哪种论述更接近“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特点?

______

(分数:

2.00)

 A.综合性评价、激励性评价、针对性评价 √

 B.阶层性、筛选性、竞争性

 C.总结性评价,展评与点评相结合,说、授、评相结合,点面结合的评价

 D.多元性评价、指导性评价、研究性评价、针对性评价

解析:

[解析]对新教师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综合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针对性评价。

24.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______。

(分数:

2.00)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解析:

[解析]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带学生到工厂或农村实地参观,是通过参观实物获得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感受。

这种形式如果配合言语直观的方式,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5.教学研究中,实验法的种类很多,教学实验一般采用______。

(分数:

2.00)

 A.创新性实验

 B.验证性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

解析:

[解析]自然实验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变更某些条件、控制其他条件,以观察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的一种方法。

它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况下进行的,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能较真实地反映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2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______。

(分数:

2.00)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

 D.有基本的认识

解析:

[解析]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

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认识的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3)认识的教育性。

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观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27.下列描述的行为中,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是______。

(分数:

2.00)

 A.哼唱《自由探戈》的旋律

 B.进行《自由探戈》的曲式分析

 C.学习探戈的基本舞步

 D.在鉴赏中感受《自由探戈》的美感 √

解析:

28.下列关于音乐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

2.00)

 A.目标要明确、简洁,指向清晰

 B.目标不必涵盖三个维度 √

 C.目标要合理确定程度

 D.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

解析:

29.下列选项中属于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的是______。

(分数:

2.00)

 A.演示法 √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解析:

[解析]演示法属于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其他均属于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还包括音乐欣赏法和参观法。

30.教师演奏一段优美的旋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法是______。

(分数:

2.00)

 A.以情导入 √

 B.以静导入

 C.以新导入

 D.以奇导入

解析:

[解析]教师演奏一段优美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是以情导入。

二、音乐编创题(总题数:

1,分数:

10.00)

31.根据下列旋律片段,为旋律配伴奏。

要求:

(1)旋律声部要有一定的旋律性。

(2)低音声部要有变化。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参考答案]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总题数:

1,分数:

15.00)

32.分析歌曲《沂蒙山小调》谱例,写出:

(1)调式调性。

(2)曲式结构。

(3)旋律特点。

(分数: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参考答案]

这首歌与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骨架有些相同,但音乐形式比《小白菜》丰富,这是由于内容表现、感情抒发的需要所导致的。

它的曲调优美抒情,音调丰富,旋律舒展,是一首三拍子,徵调式的民歌。

民歌音乐舒展豪放,旋律优美,具有劳动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

原在山东北部和河北等地流传,为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

四个乐句落音为2、1、6、5,逐句下趋,后两句有宫调的交替。

唱词为两句一段,两乐句唱一句词,节奏较宽。

每乐句都有以结束音为中心作回返进行的拖腔,增加了音乐的抒咏。

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歌词的地方性和儿话韵的合理运用,更体现了民歌的地方色彩。

如:

“谷子儿”“花儿”等。

四、教学设计题(总题数:

1,分数:

35.00)

33.根据对《沂蒙山小调》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

(1)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环节:

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分数:

3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参考设计]

沂蒙山小调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学唱《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沂蒙山小调》。

2.有关民歌的音乐知识。

三、重点和难点

学唱《沂蒙山小调》;理解这首民歌的地方风格。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五、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问题探究

1.请学生说说我国中原地区的几个省份,知道哪些民歌。

2.教师点评。

中原地区主要有山东、河南、河北等省。

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

(三)作品鉴赏——《沂蒙山小调》

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有关文字,教师适当补充。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临沂地区出现了一个反动的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的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

后来,有人将歌词做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

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

2.聆听歌曲。

两个版本,王世慧、彭丽媛的演唱。

让学生比较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3.请同学谈谈感受。

4.教师点评。

王世慧的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四四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四三拍。

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5.学唱歌曲。

6.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

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除第四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

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绚丽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每句的结束音是下句的开始音,这叫鱼咬尾。

7.复听歌曲。

(四)归纳概括

1.阅读书本相关文字,谈谈民歌的主要音乐特点。

(1)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2)与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

(3)各地民歌在调式、节拍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

(4)结构一般短小。

2.请学生谈谈今天了解到的民歌的创作手法。

(五)课堂小结

请一名学生小结本课主要收获。

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

1,分数:

15.00)

34.某教师是钢琴专业毕业的,她在教授《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课时,为学生示范演奏了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

学生们被她高超的技术表演所震撼,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在学习作品背景和相关知识时格外用心。

然后,教师播放了钢琴家Maksim演奏的《c小调练习曲》,古典音乐在流行元素的衬托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

教师还为学生介绍了Maksim,他的作品多将古典钢琴作品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并受到广泛的好评。

最后在Maksim的《野蜂飞舞》音乐声中结束了本节课。

之后,很多学生的MP3里多了几首Maksim的钢琴曲。

(分数: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正面的案例。

首先,这位老师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

亲身表演,娴熟、高超的钢琴技术给学生带来视听方面的享受和震撼,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这位老师积极拓展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

同时,也很好地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融合到一起;最后,这位老师非常注重教学内容在课后的延伸。

她为学生播放了两首Maksim的作品,学生意犹未尽,课后主动聆听其作品;Maksim的作品大多是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这位老师没有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课下搜集相关音乐,而是巧妙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

六、课例点评题(总题数:

1,分数:

15.00)

35.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要求:

对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京剧入门

[教学目标]

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了解京剧的一般常识,能够判断行当及唱腔。

3.能够随着录像学唱《唱脸谱》,体验京剧戏歌的演唱韵味。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行当及声腔,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判断京剧的声腔。

[教具]

多媒体展示台、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浑身是胆雄赳赳》。

二、检查作业

学生谈对京剧的了解:

行当、唱腔、京剧的起源等。

三、新课

1.京剧的行当

先由学生谈了解的京剧行当都有哪些,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

生(男性人物):

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欣赏《空城计》中诸葛亮唱段,感受京剧的演唱方法及演唱风格。

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

老生用真声演唱,声音挺拔、苍劲,念白时用韵白。

小生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风格宽亮中带刚劲,念白时用韵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

旦(女性人物):

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学生根据图片判断“旦”行当中,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人物。

旦行当中,青衣、花旦均用假声演唱,声音圆润、柔婉、妩媚。

青衣用韵白,花旦用京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

净(威重、粗犷、豪爽、奸诈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

正净、副净、武净等。

欣赏《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感受京剧的演唱风格。

师生交流:

正净用真声演唱,风格宽厚、雄浑,念白时用韵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

丑(反派或诙谐、滑稽人物):

文丑、武丑、彩旦等。

师生交流:

丑重念白,多用京白,少用韵白,有时也用方言。

2.京剧的主要声腔

西皮:

曲调高亢、激越、明快、流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la、mi弦。

二黄:

曲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sol、re弦。

学生活动:

欣赏京剧唱段,判断行当。

欣赏《贵妃醉酒》中杨玉环唱段、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沙奶奶唱段、《穆桂英挂帅》选段《我不挂帅谁挂帅》、京剧《西厢记》中张生唱段。

3.京剧的念白

京剧的念白有京白、韵白。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学一学京剧中的京白与韵白。

4.京剧中的板式

京剧中的板式指节拍和节奏形式。

强拍被称作“板”;弱拍或次强拍称作“眼”。

一板一眼为二拍子;一板三眼为四拍子;有板无眼为一拍子;无板无眼为自由节奏。

学生活动:

欣赏并演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判断行当和唱腔。

听赏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判断三个角色的行当和唱腔。

引导学生尝试分角色表演《智斗》。

5.随录像学唱戏歌《唱脸谱》,引导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小结与课后作业

敲一敲“慢长锤”,尝试着走一走台步。

(分数: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参考答案]

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瑰宝京剧。

但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却对其所知甚少,故应大力宣传普及京剧知识。

这节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介绍了京剧之美,安排欣赏了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许多唱段,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进行聆听感受,还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如服饰、道具、伴奏乐器以及京剧历史的文字资料等,并且观赏京剧脸谱,观看录像中京剧演出的部分片段,让学生讨论京剧的核心知识,使他们了解到京剧的起源、行当、唱腔等要素。

模唱了适宜的唱腔片段,使学生们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分挖掘了京剧的审美因素,展现出京剧的强大魅力,诱导学生愉快地进入京剧之门,探究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京剧艺术的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

在教学“京剧的行当”环节中,先由学生来谈京剧行当都有哪些,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大屏幕展示的行当人物,教学设计着重挖掘了行当及脸谱的审美因素。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多种因素。

从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形象来看,除了处于戏曲核心地位的表演方面,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就是人们眼中最为直接而重要的了。

在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方面更是重点。

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部分。

脸谱是属于面部化妆范畴的,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潜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他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

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在“京剧的主要声腔”环节,教学设计重点挖掘了唱腔的审美因素:

让学生了解“西皮”和“二黄”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

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昂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

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苍凉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因此,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的激发,音乐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的教育。

在戏曲欣赏教学中,设计者牢牢地把握住情感这根链条,用悲欢对比的两种唱腔及时地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之在激动的情绪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中还挖掘了京剧念白之美,尤其是安排了唱段的学唱与表演。

设计者把京剧欣赏与表演当成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音乐教师认真学习借鉴。

该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安排这么丰盛的精神宴席,学生是否消化得了?

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学生是否会感到蜻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