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4504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docx

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解析

2012中医助理医师大纲《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1。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

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2。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

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这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

病位在何处?

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

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

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

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

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3。

四诊合参,从病辨证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那么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

四诊并用,并不等于面面俱到。

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

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

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医门法律》说:

“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

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详细的病情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

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诊断,它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征候,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

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

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

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

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征候;而一个证候亦可见于多种病。

症,即症状,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

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症状组成。

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

祖国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但这不等于不要辨病,应该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

才可作出更确切的判定

  第二单元问诊

  细目一:

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恶寒与发热感觉并存称恶寒发热。

它是外感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出现恶寒发热症状的病理变化,是外感表证初起,外邪与卫阳之气相争的反应。

外邪束表,郁遏卫阳,肌表失煦故恶寒。

卫阳失宣,郁而发热。

如果感受寒邪,可导致束表遏阳之势加重,恶寒症状显著;感受热邪,助阳而致阳盛,发热症状显著。

询问寒热的轻重不同表现,常可推断感受外邪的性质。

如恶寒重,发热轻,多属外感风寒的表寒证。

发热重,恶寒轻。

多属外感风热的表热证。

恶寒、发热,并有恶风、自汗、脉浮缓,多属外感表虚证。

恶寒发热,兼有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是外感表实证。

有时根据寒热的轻重程度,亦可推测邪正盛衰。

一般地说,邪轻正盛,恶寒发热皆轻;邪盛正实,恶寒发热皆重;邪盛正虚,恶寒重,发热轻。

  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在通常的情况下,患者只有怕冷的感觉而无发热者,即为但寒不热。

可见于外感病初起尚未发热之时,或者寒邪直中脏腑经络,以及内伤虚证等。

根据患者怕冷感觉的不同特点,临床又分别称为恶风、恶寒、寒战、畏寒等。

恶风:

是患者遇风则有怕风战抖的感觉,避风则缓。

多为外感风邪所致。

风邪在表,卫分受损,则失其温分肉司开阖的作用,故遇风有冷感而避之可缓。

此外,恶风还可见于素体肺卫气虚肌表不固者。

恶寒:

是患者时时觉冷,虽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多为外感病初起,卫气不能外达,肌表失其温煦而恶寒。

此时虽加及衣火,仍不能使肌体的阳气宣达于表,故得温而寒冷感无明显缓解。

可见于多种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性多属于实。

寒战:

患者恶寒的同时伴有战栗者,称为寒战,是恶寒之甚。

其病机、病性与恶寒同。

应注意,外感病中恶风、恶寒、寒战症状独立存在的时间很短,很快就会出现发热症状,成为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

亦有少数病例存在时间较长,一般亦必然会出现发热。

这些对于掌握疾病的进程有一定帮助。

畏寒:

是患者自觉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称为畏寒,多为里寒证。

机体内伤久病,阳气虚于内。

或寒邪过盛,直中于里损伤阳气,温煦肌表无力而出现怕冷的感觉。

此时若加衣近火,防止阳气的耗散,或以热助阳,使阳气暂时恢复,肌表得温,畏寒即可缓解。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患者但觉发热而无怕冷的感觉者,称为但热不寒。

可见于里热证,由于热势轻重、时间长短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临床上有壮热、潮热、微热之分。

壮热:

即患者身发高热(体温超过39度),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

为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内传于里,邪盛正实,交争剧烈,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所致。

潮热:

即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

外感与内伤疾病中皆可见有潮热。

由于潮热的热势高低、持续时间不同,临床上又有以下三种情况:

阳明潮热:

此种潮热多见于《伤寒论》中的阳明腑实证,故称阳明潮热。

其特点是热势较高,热退不净,多在日晡时热势加剧,因此又称日晡潮热。

是由邪热蕴结胃肠,燥屎内结而致,病在阳明胃与大肠。

湿温潮热:

此种潮热多见于“温病”中的湿温病,故称湿温潮热。

其特点是患者虽自觉热甚,但初按肌肤多不甚热,扪之稍久才觉灼手。

临床上又称之为“身热不扬”,多在午后

热势加剧,退后热不净。

是湿热病特有的一种热型,亦属潮热的范畴。

阴虚潮热:

此种潮热多见于阴虚证候之中。

其特点是午后或夜间发热加重,热势较低,往往仅能自我感觉,体温并不高,多见胸中烦热,手足心发热,故又称“五心烦热”。

严重者有热自骨髓向外透发的感觉,则称为“骨蒸潮热”。

是由各种原因致阴液亏少,虚阳偏亢而生内热。

微热:

即患者发热时间较长,热势较轻微,体温一般不超过38度,又称长期低热。

可见于温病后期,内伤气虚、阴虚、小儿夏季热等病证中。

温病后期,余邪未清,余热留恋,患者出现微热持续不退。

由气虚而引起的长期微热,又称为气虚发热。

其特点是长期发热不止,热势较低,劳累后发热明显增重。

其主要病机是因脾气虚,中气不足,无力升发敷布阳气,阳气不能宣泄而郁于肌表,故发热。

劳则气耗,中气益虚,阳气更不得敷布,故郁热加重。

小儿夏季热:

小儿在气候炎热时发热不已,至秋凉时不治自愈,亦属微热。

是小儿气阴不足(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不能适应夏令炎热气候所致。

  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医学教育网整理

  细目二:

问汗

  要点:

  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病理上的发汗,有多种情况。

凡营卫不密,内热壅盛,阴阳失调,皆可引起出汗的异常而有汗。

询问出汗的时间与汗量的多少,病程的长短,常能判断疾病在表在里,阴阳或盛或衰以及预后的良恶。

如患者有汗,病程短,伴有发热恶风等症状,属太阳中风表虚证,是外感风邪所致。

患者若大汗不已,伴有蒸蒸发热,面赤,口渴饮冷,属实热证。

是里热炽盛,蒸津外泄,故汗出量多。

此时邪气尚实,正气未虚,正邪相搏,汗出不止,汗出愈多,正气愈伤。

若冷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有呼吸喘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此时汗出常称为“脱汗”、“绝汗”。

是久病重病正气大伤,阳气外脱,津液大泄,为正气已衰,阳亡阴竭的危候,预后不良。

白天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称为自汗。

常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或畏寒肢冷等症状,多因阳虚或气虚不能固护肌表,腠理疏松,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所致。

因活动后阳气敷张外散,使气更虚,故出汗加重。

因此,自汗多见于气虚或阳虚证。

患者经常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称为盗汗。

多伴有潮热、颧红、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症,属阴虚。

阴虚则虚热内生,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密,虚热蒸津外泄,故盗汗出。

醒后卫阳出表,玄府密闭,故汗止。

患者,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辗转挣扎,继而汗出者,称为战汗。

多见外感热病的过程中,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战汗是邪正交争的表现,多属邪盛正虚,一旦阳气来复,邪正剧争,就可出现战汗。

战汗的转归,一为汗出病退,脉静身凉,烦渴顿除,此为正气胜于邪气,病渐转愈,属佳象;一为战汗之后热势不退,症见烦躁,脉来急疾。

此为正气虚弱,不能胜邪,而热复内陷,疾病恶化,属危象。

  细目三:

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疼痛的性质:

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①胀痛:

痛且有胀感,为胀痛。

在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出现,但以胸胁、胃脘、腹部较为多见。

多因气机郁滞所致。

②刺痛:

疼痛如针刺,称为刺痛。

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

部位固定不移。

多因瘀血所致。

全身各处均可出现刺痛症状,但以胸胁、胃脘、小腹、少腹部最为多见。

③绞痛:

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有剜、割、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

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

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④串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称为串痛。

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

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阻滞气机,产生疼痛。

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

可见于风湿痹证或气滞证。

⑤掣痛:

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

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

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⑥灼痛:

痛处有烧灼感,称灼痛。

其特点是感觉痛处发热,如病在浅表,有时痛处亦可触之觉热,多喜冷凉。

多由火热之邪串人经络,或阴虚阳亢,虚热灼于经络所致。

可见于肝火犯络两胁灼痛,胃阴不足脘部灼痛及外科疮疡等证。

⑦冷痛:

痛处有冷感,称冷痛。

其特点是感觉痛处发凉,如病在浅表,有时触之亦觉发凉,多喜温热。

多因寒凝筋脉或阳气不足而致。

⑧重痛:

疼痛伴有沉重感,称重痛。

多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

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

多见于湿证。

⑨空痛:

痛而有空虚之感,称空痛。

其特点是疼痛有空旷轻虚之感,喜温喜按。

多为精血不足而致。

可见于阳虚、阴虚、血虚或阴阳两虚等证。

⑩隐痛:

痛而隐隐,绵绵不休,称隐痛。

其特点是痛势较轻,可以耐受,隐隐而痛,持续时间较长。

多因气血不足,或阳气虚弱,导致经脉气血运行滞涩所致。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疼痛部位:

询问疼痛的部位,可以判断疾病的位置及相应经络脏腑的变化情况。

①头痛:

整个头部或头的前后、两侧部位的疼痛,皆称头痛。

无论外感内伤皆可引起头痛。

外感多由邪犯脑府,经络郁滞不畅所致,属实。

内伤多由脏腑虚弱,清阳不升,脑府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不充所致,属虚。

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阻滞经络所致的疼痛,则或虚或实,或虚夹杂。

凡头痛较剧,痛无休止,并伴有外感表现者,为外感头痛。

如头重如裹,肢重者属风湿头痛。

凡头痛较轻,病程较长,时痛时止者,多为内伤头痛。

如头痛隐隐,过劳则甚,属气虚头痛。

如头痛隐隐,眩晕面白,属血虚头痛。

头脑空痛,腰膝酸软,属肾虚头痛。

如头痛晕沉,自汗便溏属脾虚头痛。

凡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属血瘀头痛。

凡头痛如裹,泛呕眩晕,属痰浊头痛。

凡头胀痛,口苦咽干,属肝火上炎头痛。

凡头痛,恶心呕吐,心下痞闷,食不下,属食积头痛。

头部不同部位的疼痛,一般与经络分布有关,如头项痛属太阳经病,前额痛属阳明经病,头侧部痛属少阳经病,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头痛连齿属少阴经病。

②胸痛:

是指胸部正中或偏侧疼痛的自觉症状。

胸居上焦,内藏心肺,所以胸病以心肺病变居多。

胸病总由胸部气机不畅所致。

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者,属肺阴虚证,因虚火灼伤肺络所致。

胸痛憋闷,痛引肩臂者,为胸痹。

多因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可见于闷阳不足,痰浊内阻或气虚血瘀等证。

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者,为真心痛。

是因心脉急骤闭塞不通所致。

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煽者,为热邪壅肺,肺失宣降所致。

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者,属肺阴虚证,因虚火灼伤肺络所致。

胸闷咳喘,痰白量多者,属痰湿犯肺,因脾虚聚湿生痰,痰浊上犯所致。

胸胀痛。

走窜、太息易怒者,属肝气郁滞。

因情志郁结不舒,胸中气机不利所致。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者,属血瘀。

③胁痛:

是指胁一侧或两侧疼痛。

因胁为肝胆所居,又是肝胆经脉循行分布之处。

故胁痛多属肝胆及其经脉的病变。

胁胀痛、太息易怒者,多为肝气郁结所致。

胁肋灼痛,多为肝火郁滞。

胁肋胀痛,身目发黄,多为肝胆湿热蕴结,可见于黄疸病。

胁部刺痛、固定不移。

为瘀血阻滞,经络不畅所致。

胁痛,患侧肋间饱满,咳唾引痛是饮邪停留于胸胁所致,可见于悬饮病。

④胃脘痛:

胃脘,包括整个胃体。

胃上口贲门称上脘,胃下口幽门称下脘,界于上下口之间的胃体称中脘。

胃脘痛即指胃痛而言。

凡寒、热、食积、气滞等病因及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胃,皆可影响胃的气机通畅,而出现疼痛症状。

胃脘痛的性质不同,其致病原因也不同。

如胃脘冷痛,疼势较剧,得热痛减,属寒邪犯胃。

胃脘灼痛,多食善饥,口臭便秘者,属胃火炽盛。

胃脘胀痛,嗳气不舒,属胃腑气滞,多是肝气犯胃所致;胃脘刺痛,固定不移,属瘀血胃痛;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厌食为食滞胃脘。

胃脘隐痛,呕吐清水,属胃阳虚;胃脘灼痛嘈杂,饥不欲食,属胃阴虚。

⑤腹痛:

腹部范围较广,可分为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

脐周围称为脐腹,属脾与小肠。

脐以上统称大腹,包括脘部、左上腹、右上腹,属脾胃及肝胆。

脐以下为小腹,属膀胱、胞宫、大小肠。

小腹两则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之处。

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可以测知疾病所在脏腑。

根据疼痛的不同性质可以确定病因病性的不同。

如大腹隐痛、便溏、喜温喜按,属脾胃虚寒。

小腹胀痛,小便不利多为癃闭,病在膀胱。

小腹刺痛,小便不利,为膀胱蓄血。

少腹冷痛,牵引阴部,为寒凝肝脉。

绕脐痛,起包块,按之可移者,为虫积腹痛。

凡腹痛暴急剧烈、胀痛、拒按,得食痛甚者,多属实证。

凡腹痛徐缓、隐痛、喜按、得食痛减者,多属虚证。

凡腹痛得热痛减者,多属寒证。

凡腹痛,痛而喜冷者,多属热证。

6.腰痛:

根据疼痛的性质可以判断致病的原因。

如腰部冷痛,以脊骨痛为主,活动受限,多为寒湿痹证。

腰部冷痛,小便清长,属肾虚。

腰部刺痛,固定不移,属闪挫跌扑瘀血。

根据疼痛的部位,可判断邪留之处。

如腰脊骨痛,多病在骨;如腰痛以两侧为主,多病在肾;如腰脊痛连及下肢者,多病在下肢经脉。

腰痛连腹,绕如带状,多病在带脉。

  细目四:

问头身胸腹

  要点:

  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头晕:

是指患者自觉视物昏花旋转,轻者闭目可缓解,重者感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闭目亦不能缓解。

因外邪侵入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经络阻滞,清阳之气不升或风火上扰,造成邪干脑府或脑府失养而头晕。

临床常见风火上扰头晕;阴虚阳亢头晕,心脾血虚头晕,中气不足头晕,肾精不足头晕和痰浊中阻头晕等。

  细目五:

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①耳鸣。

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潮水声,或左或右,或两侧同时鸣响,或时发时止,或持续不停,称为耳鸣。

临床有虚实之分,若暴起耳鸣声大,用手按而鸣声不减,属实证,多因肝胆火盛所致;渐觉耳鸣,声音细小,以手按之,鸣声减轻,属虚证,多由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而成。

②耳聋。

即病人听觉丧失的症状,常由耳鸣发展而成。

新病突发耳聋多属实证,因邪气蒙蔽清窍,清窍失养所致,渐聋多属虚证,多因脏腑虚损而成。

一般而言,虚证多而实证少,实证易治,虚证难治。

  2.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目眩。

是指视物昏花迷乱,或眼前有黑花闪烁,流萤幻祝的感觉。

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血不足,或气血不足,目失所养而致。

  细目六:

问睡眠

  要点:

  1.失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失眠;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是指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易再睡,或睡而不酣,易于惊醒,甚至彻夜不眠的表现。

其病机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

气血不足,神失所养;阴虚阳亢,虚热内生;肾水不足,心火亢盛等,皆可扰动心神,导致失眠,属虚痰火、食积、瘀血等邪火上扰,心神不宁,亦可出现失眠,属实证。

可见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痰火扰心、食滞胃腑等证。

  2.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嗜睡;嗜睡,又称多眠,是指神疲困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人睡。

其轻者神识清楚,呼之可醒而应,精神极度疲惫,困倦易睡,或似睡而非睡的状态,称为“但欲寐”。

如日夜沉睡,呼应可醒,神识朦胧,偶可对答,称为“昏睡”。

嗜睡则为神气不足而致。

湿邪困阻,清阳不升;脾气虚弱,中气不足,不能上荣,皆可使精明之府失于清阳之荣,故出现嗜睡。

可见于湿邪困脾、脾气虚弱等证。

如若心肾阳衰,阴寒内盛神气不振,可出现似睡非睡的但欲寐。

可见于心肾阳衰证。

若邪扰清窍,热蔽心神,即可出现神识朦胧,昏睡不醒。

可见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邪陷心包之证。

也可见于中风病。

大病之后,精神疲惫而嗜睡,是正气未复的表现。

  细目七:

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口渴与饮水:

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①口渴多饮:

即病人口渴明显,饮水量多,是津液大伤的表现。

多见于实热证,消渴病及汗吐下后。

②渴不多饮:

即病人虽有口干或口渴感觉,但又不想喝水或饮水不多。

是津液轻度损伤或津液输布障碍的表现。

可见于阴虚、湿热、痰饮、瘀血等证。

  2.食欲与食量:

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

(1)食欲减退与厌食:

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即病人不思进食。

厌食又称恶食即厌恶食物。

不思饮食与厌恶食物,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饥饿不欲食,二是虽饥亦不欲食或厌恶食物。

二者病机均属脾胃不和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所致。

①食欲减退,患者不欲食,食量减少,多见于脾胃气虚、湿邪困脾等证。

②厌食,多因伤食而致。

若妇女妊娠初期,厌食呕吐者,为妊娠恶阻。

③饥不欲食,是患者感觉饥饿而又不想进食,或进食很少,亦属食欲减退范畴。

可见于胃阴不足证。

(2)多食易饥,是患者食欲亢进,食量较多,食后不久即感饥饿,又称为“消谷善饥”,临床多伴有身体逐渐消瘦等症状。

可见于胃火亢盛、胃强脾弱等证。

亦可见于消渴病。

总由胃的腐熟太过而致。

  3.口味:

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口味,是指病人口中的异常味觉。

口淡乏味,多因脾胃气虚而致。

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证。

口粘腻,多属湿困脾胃。

口中泛酸,可见于肝胆蕴热证。

若口中酸腐,多见于伤食证。

口苦,属热证的表现,可见于火邪为病和肝胆郁热之证。

口咸,多属肾病及寒证。

  细目八:

问二便

  要点:

  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要点及临床意义问大便

健康人一般一日或两口大便一次,为黄色成形软便,排便顺利通畅,如受疾病的影响,其消化功能失职则有粘液及未消化食物等粪便。

气血津液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即可使排便次数和排便感觉等出现异常。

(l)便次异常:

便次异常,是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超过了正常范围,有便秘与泄泻之分。

①便秘:

即大便秘结。

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便次减少,通常在四至七天以上排便一次,称为便秘。

其病机总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

可见于胃肠积热,气机郁滞、气血津亏、阴寒凝结等证。

②溏泻:

又称便溏或泄泻,即大便稀软不成形,甚则呈水样,排便间隔时间缩短,便次增多,日三、四次以上。

总由脾胃功能失调、水停肠道、大肠传导亢进所致。

可见于脾虚、肾阳虚、肝郁乘脾、伤食、湿热蕴结大肠,感受外邪等证。

(2)排便感觉异常:

排便感觉异常,是指排便时有明显不适感觉,病因病机不同,产生的感觉亦不同。

①肛门灼热:

是指排便时肛门有烧灼感。

其病机由大肠湿热蕴结而致。

可见于湿热泄泻、暑湿泄泻等证。

②排便不爽:

即腹痛且排便不通畅爽快,而有滞涩难尽之感。

多由肠道气机不畅所致。

可见于肝郁犯脾、伤食泄泻、湿热蕴结等证。

③里急后重:

即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

紧急而不可耐,称里急;排便时,便量极少,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或欲便又无,称后重,二者合而称之里急后重。

是痢疾病证中的一个主症。

多因湿热之邪内阻,肠道气滞所致。

④滑泻失禁:

即久泻不愈,大便不能控制,呈滑出之状,又称“滑泻”。

多因久病体虚,脾肾阳虚衰,肛门失约而致。

可见于脾阳虚衰、肾阳虚衰,或脾肾阳衰等证。

⑤肛门气坠:

即肛门有重坠向下之感,甚则肛欲脱出。

多因脾气虚衰,中气下陷而致。

多见于中气下陷证。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要点及临床意义问小便

健康人在一般情况下,一昼夜排尿量约为1000一1800毫升,尿次白天3-5次,夜间0~1次。

排尿次数、尿量,可受饮水、气温、出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略有不同。

受疾病的影响若机体的津液营血不足,气化功能失常,水饮停留等,即可使排尿次数、尿量及排尿时的感觉出现异常情况。

(1)尿量异常:

尿量异常,是指昼夜尿量过多或过少,超出正常范围。

①尿量增多:

多因寒凝气机,水气不化,或肾阳虚衰,阳不化气,水液外泄而量多。

可见于虚寒证,肾阳虚证及消渴病中。

②尿量减少:

可因机体津液亏乏,尿液化源不足或尿道阻滞或阳气虚衰,气化无权,水湿不能下入膀胱而泛溢于肌肤而致。

可见于实热证、汗吐下证、水肿病及癃闭、淋证等病证之中。

(2)排尿次数异常:

①排尿次数增多;又叫小便频数,总由膀胱气化功能失职而致。

多见于下焦湿热、下焦虚寒、肾气不固等证。

②排尿次数减少:

可见于癃闭,在排尿异常中介绍。

(3)排尿异常:

是指排尿感觉和排尿过程发生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如尿痛、癃闭、尿失禁、遗尿、尿闭等。

①小便涩痛:

即排尿不畅,且伴有急迫灼热疼痛感,多为湿热流入膀胱,灼伤经脉,气机不畅而致。

可见于淋证。

②癃闭: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一般多统称为癃闭。

病机有虚有实。

实者多为湿热蕴结、肝气郁结或瘀血、结石阻塞尿道而致。

虚者多为年老气虚,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③余沥不尽:

即小便后点滴不禁。

多为肾气不固所致。

④小便失禁:

是指小便不能随意识控制而自行遗出。

多为肾气不足,下元不固;下焦虚寒,膀胱失煦,不能制约水液而致。

若患者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遗,则病情危重。

⑤遗尿:

是指睡眠中小便自行排出,俗称尿床。

多见于儿童。

其基本病机为膀胱失于约束。

可见于肾阴、肾阳不足,脾虚气陷等证。

  第三单元望诊

  细目一:

望神

  要点:

  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1.得神

得神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在病中,则虽病而正气未伤,是病轻的表现,预后良好。

得神的表现是: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2.失神

失神又称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

病至此,已属重笃,预后不良。

失神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