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4187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6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docx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可研报告

 

乌苏市西大沟镇生态农业

观光旅游项目可研报告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二O一三年十一月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规划设计:

 

项目给排水规划设计:

 

项目供电规划设计:

 

项目彩图制作:

 

投资分析编制:

 

财务分析编制:

 

校审人:

 

审核人:

 

审定人:

 

项目名称:

乌苏市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单位:

 

--

 

第一章总论1

 

一、项目名称1

 

二、项目委托策划单位.1

 

三、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

 

四、项目概况3

 

五、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4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4

 

一、乌苏市概况4

 

1、地理位置5

 

2、自然状况5

 

3、行政区划5

 

4、农业资源错误!

未定义书签。

 

5、农业生产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西大沟镇概况8

 

1、基本情况8

 

2、资源状况8

 

3、发展情况9

 

4、发展思路和目标9

 

5、形象定位10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0

 

--

 

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10

 

2、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11

 

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11

 

4、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定位13

 

5、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13

 

6、推进城、郊旅游市场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错误!

未定义书

 

签。

 

7、合理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拓展乡村旅游13

 

8、在旅游空间布局上,构建郊区旅游圈..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所在区域发展概况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4

 

一、指导思想14

 

二、建设目标15

 

1、总体目标15

 

2、阶段目标规划期为4年15

 

三、项目建设规模17

 

1、优质林果花卉区17

 

2、现代农业区18

 

3、特色作物区18

 

4、特种养殖区18

 

5、高级生态林休闲区19

 

6、民俗文化新村20

 

--

 

7、绿色长廊20

 

第四章项目建设所具备的条件21

 

一、西大沟镇实施市第十二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纲要21

 

二、西大沟镇实施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22

 

三、西大沟镇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发展23

 

第五章生态农业观光园市场分析与预测24

 

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24

 

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24

 

2、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26

 

3、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28

 

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28

 

二、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29

 

1、相关数据30

 

2、旅游要素30

 

3、经济效益32

 

三、绿色食品市场分析32

 

四、经济林分析36

 

1、生产与市场现状36

 

2、市场预测及分析36

 

五、市蔬菜生产与市场供求形势.37

 

六、特种养殖39

 

--

 

第六章技术方案41

 

一、设计原则41

 

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41

 

三、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技术.42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42

 

五、庭院生态模式建设技术.42

 

第七章原材料燃料供应43

 

一、自然资源材料43

 

二、社会经济条件材料.43

 

三、项目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44

 

第八章节能节水措施44

 

一、建筑节能概述44

 

二、节水概述45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45

 

一、项目环境现状45

 

二、生态环境概况46

 

三、水土流失现状调查.46

 

四、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46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6

 

一、工程项目管理46

 

--

 

二、组织机构47

 

三、人力资源47

 

四、员工培训48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48

 

一、估算编制范围48

 

二、估算编制依据48

 

三、投资估算48

 

第十三章经济分析52

 

一、年营业收入52

 

二、成本估算55

 

三、所得税55

 

四、利润估算55

 

五、财务指标分析55

 

六、资金筹措56

 

1、积极招商引资56

 

2、鼓励农民投入56

 

3、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56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57

 

一、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57

 

二、生态农业观光园面临的风险.57

 

1、资源风险57

 

--

 

三、自然风险。

58

 

四、市场风险58

 

五、农业生态观光是化解生态农业观光园风险的关键58

 

六、防范风险措施59

 

第十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61

 

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61

 

二、结论与建议62

 

附图附表附件

 

(一)附件

 

--

 

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注册资本:

 

企业类型:

 

注册地址:

 

成立日期:

 

三、项目策划单位

 

四、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西大沟镇农业生态园座落于西大沟镇煤矿公路东侧交

 

通便利,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2、建设规模:

 

西大沟镇农业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

 

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

 

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

 

--

 

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

 

为5000亩。

 

3、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4年

 

4、建设内容:

 

4.12014年至2015年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5)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6)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养殖业中,通过采用RFID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2016年至2017年年计划:

 

(1)兴建集餐饮、棋牌、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

休闲休息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

 

--

 

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现代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

 

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

 

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

为了确保生态园

 

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

 

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

 

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

 

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

 

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

 

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五、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依据农业部发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计划”示范

 

建设项目技术指南》。

 

2)依据《乌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和《乌苏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3)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书及咨询服务合同。

 

4)乌苏市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西大沟镇西大沟

 

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建设文件规定。

 

5)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四、项目概况

 

“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依托乌苏市西大沟

 

--

 

镇的地理环境优势,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

 

环境和旅游产品品牌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改善和优化农

 

村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种植技术、生态科学

 

养殖技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组合的农村综

 

合型、实用型、生态型的一种模式。

该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开

 

发建设金三角地区新型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区。

 

通过实施“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形成面

积5000亩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建成旅游、观光、休闲

 

的好去处。

景区交通便利,距离乌苏市15公里。

 

五、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施“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形成集种养、加工、销售、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城郊型经济模式,实

 

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为直辖市发展高端、高效和高辐射力产业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

 

项目投资为万元,该项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周期长、操作简便、易被农民所接受等特点。

因此,该项目建设前景广阔,符合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

 

的要求。

实施“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

 

一、乌苏市概况

 

--

 

1、地理位置

 

乌苏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天山山脉婆罗科努山和

依连哈比尕山北麓,地处东经83°15′—85°08′、北纬

 

43°29′—45°16′之间,东与克拉玛依市、奎屯市、沙湾

 

县为邻,南至天山山脊与和静县、尼勒克县相望,西连精河

 

县,北接托里县,东西宽148公里,南北长199公里,总面

 

积16443平方公里,市区距首府乌鲁木齐市

268公里。

2、自然状况

 

乌苏市整个地形受天山山脉影响,由南向北倾斜,依次

 

分为高山、中低山、丘陵、平原和沙漠五个地形带。

其中山

 

区及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43.6%,平原占44.6%,沙漠占

 

11.8%。

 

乌苏市可分为南部高山区、南部中山区、南部低山丘陵

区及冲积平原区。

海拔2500米以上为南部高山区,海拔1500

 

—2200米左右的地带为南部低山区及山前倾斜洪积扇地带,海拔500米以下为冲积平原及沙漠,冲积平原区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河水灌溉便利,地下水位高,是主要的农作物生长区。

 

乌苏市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是北疆地区光热资源较丰富和无霜期较长的区域之一。

气候特征是:

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温度的

 

年际变化大,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2800小时,年平均气

 

--

 

温7.6℃,极端最高气温为42.2℃,≥10℃的积温为3658.6℃,年降水量为158.4毫米,蒸发量高达2109.9毫

米,平均无霜期186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为春季、夏季干热风、冬季冻害及个别年份有冰雹等。

 

乌苏市域内从南部山区到北部低地依次分布着山地草

 

甸土、山地黑钙土、灰色森林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棕漠土、灰漠土、灌耕土、潮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其中,灰漠土、灌耕土、潮土是平原区主要土壤类型。

乌苏市农区土质较好,盐碱较轻,土壤中富含铁、铜、锰、硼等微量元素,但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磷,缺乏有效元素锌,对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有一定的制约性。

 

乌苏市境内主要河流有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

 

年径流量分别为6.3亿立方米、2.9

亿立方米、3.4亿立方

米,在三条河流中地方系统拥有的有效水资源为

4.64亿立

方米,占三条河流年径流总量的

36.8%。

此外,市境内还有

14条山洪水沟,总径流量约2.0

亿立方米以上,但缺少蓄水

调节工程,因而实际有效水资源只有

0.75

亿立方米。

从以

上地表水系中各处河系总引水量为

3.26亿立方米,控制灌

溉面积达70万亩左右,地表水资源中尚有

1.38

亿立方米的

开发潜力可挖,其中三条主要河流的潜力为

0.875

亿立方米,

14条山沟水沟的潜力为0.3亿立方米。

全市地下水补给量为

 

7.2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4.34亿立方米,年开发利用地下

 

--

 

水1.67亿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38%。

目前,乌苏市总供水量为4.93亿立方米,包括地表水3.26亿立方米和地下水

1.67亿立方米。

 

乌苏市的植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大麦、高粱、大豆、棉花、油葵、红花等农作物,苹果、葡萄、梨、桃、杏、李、樱桃、西瓜、甜瓜、梨瓜、蔬菜等园艺产品;

 

同时还有以药材为主的丰富野生植物,如甘草、贝母、党参、黄芪、板兰根等。

 

乌苏市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铁、金、铜石墨、石灰石、石膏、芒硝、盐、页岩、矿泉水等,其中已被开发利用的有煤、石膏、石灰石、页岩等,但未能形成现代化的生产规模。

 

3、社会经济条件

 

乌苏市市辖1区10镇7乡6个农林牧场,180个行政村。

 

乌苏市2011年末总人口为227490人万人,其中,城镇

 

人口6.37万人,农村人口16.37万人,人口密度0.06人/

 

平方公里。

201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4.1亿元元,其中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

8亿元,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

13124

元。

当年播种面积

47917公顷,其中,粮食11691.27

公顷,

棉花27238.53公顷,油料3046公顷,粮食总产量为

94457

吨,棉花总产量为

44535吨,油料总产量

9085吨。

年末牲

畜存栏68.44万头(只)。

人均耕地0.34

公顷(5.14

亩),

 

--

 

农业人口劳均耕地0.81公顷(12.17亩),人均居民点450

 

平方米,人均拥有粮食478公斤。

 

乌苏市地处南北疆交通要冲,北疆铁路及乌伊公路(312

 

国道)自东至西穿越市境,市境东部有库阿公路(217国道)

 

南北通过,现在已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北疆铁路、国道312线、217线为骨架,地方专用公路和县乡公路为主线,东至

 

奎屯,西至古尔图,南至白杨沟镇,北至西湖、车排子,东北至皇宫、九间楼的内外综合交通运输网。

根据交通部门规划,乌奎高速公路今后将延伸至市境内,那时,乌苏市的交通将更为便捷。

乌苏市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西端,是自治区计划率先发展经济的重要县(市)之一,由此可见,乌苏市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

二、西大沟镇概况

1、基本情况

 

西大沟镇(场)地处乌苏市西南,东临奎屯河,南与尼

 

勒克县接壤,西与塔布勒合特蒙古乡隔四棵树河相望,北与

 

百泉、甘河子、西湖3个镇毗邻。

全镇(场)辖16个行政

 

村、5个牧业队、1个农业队、1个牧民定居点。

2010年底

 

总人口1.5万人,居住着汉、哈、蒙、回等9个民族。

镇(场)

 

幅员2700多平方公里,可耕地5.8万亩。

 

2、资源状况

 

--

 

地处天山北坡冲积扇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特殊的地理位臵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无霜期短、积温较少,适宜玉米、番茄生长,生产的番茄红色素含量高,品质优良,玉米

 

实现了每亩吨良田。

在乌苏市"四区一线"产业布局中被列入番茄玉米主产区,是天玉淀粉、屯河酱厂、天然酱厂和即将投产的天山红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的原料基地。

得天独

 

厚的玉米、番茄秸秆资源,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这里的萨福克羊、生猪、土鸡享誉金三角地区。

生产的洋芋、胡萝卜品种优良,畅销北疆。

隶属西大沟镇(场)的赛力克提牧场是一个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地方国营企

 

业,它地处天山深处海拨800---4600米之间,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境内风景迷人的待普僧旅游区、去痛治病的温泉

 

疗养、令人向往的世界级姐妹泥火山群、堪称小天池的乌兰萨德克高山湖,是一个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人间佳境,是夏季观光、旅游遐署和度假的圣地。

美丽富饶的天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石膏、石炭、铁、硫酸、金、煤等矿产资源。

 

3、发展情况

 

“十二五”末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79亿元,年平

 

均增长55%,其中一产5.54亿元、二产3.45亿元、三产1.8亿元、固定资产投入24557万元;财税收入达到431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80元。

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人口覆

盖率达到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农民对村政

 

--

 

务公开满意度达到100%。

 

4、发展思路和目标

 

发展思路:

认真实施规划建设项目,强力实施基础设施

 

改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力招商引资,继续做大做强特

 

色产业,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以稳步推进农村

 

改革为着力点,引进规模经营业主,促进土地、林地、宅基

 

地合理流转,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人均纯收入增长9%,

 

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同比增长7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5460万,同比增长30%,农业生产总值12000万,增长

 

7%,工业总产值9500万,增长4.2%。

 

5、形象定位

 

绿色食品基地、旅游重镇、宜居胜地。

 

为此,通过实施“西大沟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

 

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

 

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

 

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

 

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

 

--

 

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2、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

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

 

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

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

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

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

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隶属西大沟镇(场)的赛力克提牧场丰富的森林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则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

 

--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

 

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

 

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

 

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

 

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

 

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

 

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它具有五大基本特点:

1)市场化: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起点和终点都要定位于

 

市场上。

其市场范围更为广阔,融人了情趣与休闲的内涵。

 

2)专业化:

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没有专业

 

化就没有现代化。

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专业化是其必然。

 

3)一体化;生态农业观光园是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一体化是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核心。

更加广泛的和大量的第三

 

产业组织会全面介入和渗透于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展全方位

 

系列化和多样化的服务。

 

4)高新化:

高密度的资金投入,高新技术的集中采用,

 

是生产高品位高效益产品的必备条件。

生态农业观光园对高

 

新化的要求更高,因为它不仅要生产人们喜欢的直接产品,

 

而且要生产人们喜欢的休闲与观赏产品生产的环境。

 

5)示范与观赏性:

这是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别于传统现

 

代农业的最基本和最主要之处。

在生态农业观光园中,示范

 

性和观赏性是其基本内涵。

 

--

 

4、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定位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为最主要的经

 

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

在养殖品种中,

 

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

种植

 

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

 

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

 

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

 

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5、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

 

“乌苏市塔城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

 

西端,是自治区计划率先发展经济的重要县(市)之一”的

 

城市定位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旅游空间

 

发展格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指明了方向。

城市化的推进,对周

 

边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生态保护力度的

 

加大,生态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将促进自然类旅游产品

 

的升级。

 

6、合理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拓展乡村旅游

 

市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依据资源特点和市

 

场需求,打造特色化、多元化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升现

 

有产品档次,优化休闲度假环境。

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

 

展角度出发,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鼓励环境

 

--

 

友好型、生态协调型休闲度假项目的发展,严格控制能耗大、占地多、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旅游项目建设。

 

市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实现乡村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综合型方向转变,从以餐饮住宿收入为主向以旅游综合收入为主转变,注重本土化开发和特色化开发,推进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