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4123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docx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

免疫学实验考试题目

1、何谓免疫?

请简述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

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三种功能:

(1)免疫防御:

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2)免疫自身稳定:

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免疫监视:

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形和突变细胞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过强或低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病毒持续感染等。

2、何谓免疫应答?

试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主要特点①特异性 ②耐受性 ③记忆性

3、简述免疫系统的构成及基本的组成成分。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包括:

(1)免疫器官:

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

(2)免疫细胞:

主要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3)免疫分子:

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

4、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胸腺功能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⒉免疫调节

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5、简述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包括淋巴结,脾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结功能1.T、B细胞定居的场所

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脾功能⒈T、B细胞定居的场所

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⒊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⒋过滤作用(过滤血液)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

⒈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⒉(B细胞)产生分泌型IgA

6、何谓抗原?

何谓半抗原?

简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抗原(Antigen,Ag):

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T细胞受体)或BCR(B细胞受体)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有两个重要特性:

免疫原性: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

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相结合的能力

半抗原/不完全抗原:

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

7、何谓抗原表位?

简述表位的分类。

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

①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②它是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分类

构象表位:

前者指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的特定的构象,也称非线性表位

顺序表位:

又称线性表位,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

8、简述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分类

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

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由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组成。

绝大多数Ag属此类。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

需T细胞辅助或依赖程度较低即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由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

少数Ag属此类。

如细菌多糖、聚合鞭毛蛋白等。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antigen)(Forssman抗原)

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如:

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

2.异种抗原(xenogenicantigen)

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

3.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antigen)

HLA;ABO系统和Rh系统等。

4.自身抗原(autoantigen)

在感染、外伤、服用某些药物等影响下,使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释放,或改变和修饰了的自身组织细胞,可诱发对自身成分的免疫应答,这些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称为自身抗原,例如晶状体抗原等。

5.独特型抗原(idiotypicantigen)

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及BC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象,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独特的氨基酸序列称为独特型(idiotype,Id)抗原而成为自身免疫原,所诱生的抗体(即抗抗体,或称Ab1)称抗独特型抗体(AId)。

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1.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antigen)

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

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

此类抗原在细胞内加工处理为抗原短肽,与MHC-Ⅰ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被CD8+T细胞的TCR识别。

2.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指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抗原提呈细胞可通过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内吞等作用摄取外源性抗原,如吞噬的细胞或细菌等。

在内吞体及溶酶体内,此类物质被酶解加工为抗原短肽后,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被CD4+T细胞的TCR识别

9、何谓佐剂?

简述非特异性抗原刺激剂的种类。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为佐剂(adjuvant)。

种类超抗原,佐剂,丝裂原

10、何谓免疫球蛋白(Ig)/抗体(Ab)?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有分泌型和膜型之分

㈠重链和轻链

⒈重链分为五类或五个同种型IgM、IgD、IgG、IgA、IgE,相应重链为μδγαε链

⒉轻链分为两型:

κλ,相应轻链为κλ链

㈡可变区和恒定区 

轻链和重链接近N端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为可变区,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为恒定区

⒈可变区

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H和VL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V区中,CDR之外区域的氨基酸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

⒉恒定区

同一种属的个体,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的Ig,V区不同,C区恒定,免疫原性相同针对不同抗原的人IgG,V区不同,C区相同

㈢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

㈣结构域Ig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都可折叠为数个球形结构域,每个结构域一般都具有其相应的功能

轻链:

VL、CL

重链:

VH、CH1、CH2、CH3

11、试述抗体的辅助成分和水解片段

辅助成分

㈠J链是一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IgA→二聚体 IgM→五聚体IgG、D、E→单体型,无J链

㈡分泌片是分泌型IgA的辅助成分,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并结合于IgA二聚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并一起被分泌到黏膜表面功能:

保护分泌型IgA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介导IgA二聚体从黏膜下转运到黏膜表面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㈠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水解IgG的部位:

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二条重链的近N端→2个Fab,1个FcFab可结合抗原,不发生凝集、沉淀反应,Fc可形成结晶,是Ig与效应分子、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㈡胃蛋白酶水解片段水解部位:

铰链区二硫键所连接的两条重链的近C端→1个F(ab’)2,小片段pFc’,1个F(ab’)2,可结合抗原,可发生凝集、沉淀反应,避免了Fc段抗原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12、试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1.识别抗原: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抗体分子的主要功能,执行该功能的结构是抗体的V区,其中CDR在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中起决定性作用。

抗体与细菌抗原或病毒结合后,具有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微生物入侵和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免疫防御功能。

2.激活补体

抗体(IgG1、IgG2、IgG3和IgM)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聚合的IgA、IgE和IgG4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3.结合Fc段受体

IgA、IgE和IgG的Fc段可与多种细胞表面的相应Fc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功能。

发挥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介导I型超敏反应

4.穿过胎盘和黏膜

在人类,IgG是惟一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从而形成婴儿的天然免疫;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是局部免疫的重要因素。

5.此外,抗体分子还对免疫应答有调节作用

13、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物质基础及主要影响因素。

基础抗原表位

因素酸碱度和温度

14、试述五类抗体的功能特征。

一、IgG

重链为γ链,血清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占血清Ig总量的75~80%,半寿期20~23天。

人IgG有4个亚类:

IgG1、IgG2、IgG3和IgG4,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体内主要的抗感染抗体。

能通过胎盘,可激活补体,通过Fc受体结合细胞发挥ADCC和调理作用。

IgG与SPA结合的特性可用于抗体纯化及免疫诊断。

二、IgM

重链为μ链,血清中以五聚体形式存在,五个单体通过J链和二硫键联接而成,是分子量最大的Ig,故又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

IgM无铰链区。

IgM占血清Ig的5~10%左右,半寿期10天。

也是体内主要的抗感染抗体,感染早期首先出现的抗体是IgM,IgM激活补体的能力远远大于IgG。

IgM也是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三、IgA

重链为α链,血清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分泌液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称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 SIgA)。

SIgA由两个单体、一个J链和一个分泌片组成。

血清中IgA占血清Ig总量的10~15%,半寿期为6天。

SIgA可通过黏膜,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乳汁(尤其是初乳)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液中和黏膜表面,在机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IgE

重链为ε链,在血清中以单体形式存在。

IgE无铰链区。

血清中含量极微,半寿期2.5天。

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极易结合,主要参与I型超敏反应及抗某些寄生虫感染。

五、IgD

重链为δ链,分子形式为单体。

IgD在血清中含量很低,半寿期3天。

对IgD的生物学功能了解甚少,可能和某些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有关,尚未证实IgD有抗感染作用。

和IgM一样,IgD是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的成分,现认为IgD和B细胞的分化、成熟有关。

15、试述人工制备抗体的种类

一个B细胞克隆识别其特异性抗原表位而被激活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1.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天然抗原往往具有多种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中包含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Ig,系由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混合物,故称为多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来源广泛但特异性不高。

2.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

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mAb一般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具有结构高度均一、抗原结合部位和同种型相同、纯度高、特异性强和效价高等特点。

 

16、何谓补体?

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系统包括30余种成分,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血浆中补体成分在被激活前无生物学活性

㈠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固有成分 

2.补体调节蛋白 

3.补体受体

17、补体激活途径有哪些?

有何区别?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

IgG1-3或IgM与抗原

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凝聚的IgA、IgG4

MBL与病原体结合

起始分子

C1q

C3

C2、C4

C3转化酶

C4b2b

C3bBb

C4b2bC

C5转化酶

C4b2b3b

C3bnBb、C3bBb3b

C4b2b3b

作用

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在感染晚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18、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⒈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MAC溶解红细胞、血小板和有核细胞;参与宿主抗细菌、抗病毒防御机制

⒉调理作用调节吞噬作用是机体抵御全身性细菌、真菌感染的主要机制之一

⒊免疫黏附

是机体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重要机制

⒋炎症介质作用

①C3a、C5a为过敏毒素,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②C5a对中性粒细胞等有强趋化作用

19、何谓细胞因子的概念?

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细胞因子

是有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①多为小分子多肽

②在较低浓度下既有生物学活性

③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④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

⑤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或协同性

20、试述细胞因子的种类?

何谓细胞因子受体共有链?

1.白细胞介素:

IL-2通过自分泌作用促进TC;IL-4为Th2型细胞因子;IL-6促炎因子;IL-12促进体细胞增殖分化

2.干扰素家族:

最早发现,因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得名

3.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分为TNF-α和淋巴毒素

4.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有:

GM-CSF,M-CSF,G-CSF,EPO,SCF,TPO

5.趋化因子家族

6.其他细胞因子如TGF-β,VEGF,EGF,FGF

21、何谓MHC?

何谓HLA?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的产物称MHC分子,生物学功能是提呈抗原肽,调控免疫应答,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人的MHC称为HLA基因(复合体),其产物称为 HLA分子或HLA抗原。

22、何谓MHC限制性?

T细胞受体(TCR)在识别APC(抗原提呈细胞)或者靶细胞上的MHC分子所提呈的抗原肽时,既要识别抗原肽,也要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分,此现象即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指T细胞在识别Ag递呈细胞传递的抗原信息时,必须先识别递呈细胞上的MHC抗原类型,如Th细胞识别MHC-Ⅱ类分子,而Tc细胞只识别MHC-Ⅰ类分子,之后才获取抗原信息的现象。

23、简述经典的HLAI类分子和HLAII类分子的结构和分布特征?

分子结构

组织分布

HLA I类(A,B,C)

α链45kD

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HLA II类(DR,DQ,DP)

α链35kD\ 

β链28k

APC,活化的T细胞  

24、简述B细胞介导适应性免疫应答中与B细胞活化有关的重要细胞膜分子的组成和功能。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Igβ(CD79a/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

⒈mIg

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单体形式存在,能特异性结合抗原,需要其他分子辅助完成BCR结合抗原后信号的传递

⒉Igα/Igβ 

均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胞质区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通过募集下游信号分子,转导特异性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

二、B细胞共受体(辅助受体)

B细胞共受体能促进BCR对抗原的识别及B细胞的活化。

B细胞表面的CD19、21、81非共价相联,形成B细胞特异性的多分子活化共受体,提高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三、协同刺激分子

第二信号主要由Th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⒈CD40

属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组成性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其配体(CD154)表达于活化T细胞,CD40和CD40L的结合是B细胞活化的最重要的第二信号,对B细胞分化成熟和抗体产生起重要作用。

⒉CD80、86

静息B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活化B细胞表达增强

⒊其他黏附分子

四、其他表面分子

CD19可作为免疫治疗B细胞白血病的靶点

CD20可调节钙离子跨膜流动,从而控制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B细胞淋巴瘤治疗性单抗识别的靶分子

CD22能调节CD19/CD21/CD81共受体

CD32能负反馈调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25、简述T细胞介导适应性免疫应答中与T细胞活化有关的重要细胞膜分子的组成和功能B细胞共受体的组成及功能。

一、TCR-CD3复合物

TCR为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

⒈TCR的结构和功能

TCR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且识别有双重特异性,即既要识别抗原肽的表位,又要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分  TCR分为TCRαβ、TCRγδ两类

⒉CD3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CD3有五种肽链γδεζη

CD3分子的功能

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第一)信号。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T细胞的辅助受体)

功能

1、辅助TCR识别抗原

2、参与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转导。

CD4-与MHCⅡ类分子β链的β2结构域结合;CD8-与MHCⅠ类分子重链的α3结构域结合

三、协同刺激分子

位于T细胞膜上的各种膜分子,通过与APC或靶细胞上的配基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第一信号由TCR识别抗原产生,经CD3分子将信号转导至细胞内,作用是使T细胞克隆被抗原活化后产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严格的特异性

⒈CD28

是协同刺激分子B7的受体。

B7分子包括B7-1(CD80)和B7-2(CD86),主要表达于专职APC。

CD28分子与B7分子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诱导T细胞表达抗细胞凋亡蛋白,刺激T细胞合成IL-2及其他细胞因子,并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⒉CTLA-4(CD152)

表达于已活化的T细胞上, CTLA4 -CD80/86结合,使已活化T细胞产生抑制信号。

CTLA-4分子的胞浆区有I/VxYxxL基序(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

可抑制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⒊ICOS

⒋PD-1  

⒌CD2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

人的CD2分子表达在95%成熟T细胞、50-70%胸腺细胞以及部分NK细胞

⒍CD40配体

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其受体CD40表达于专职APC(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⒎LFA-1和ICAM-1

26、简述T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的特点

①B细胞与Th细胞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是通过B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实现的。

②只有特异性识别同一种抗原分子的B细胞与Th细胞间才能发生相互作用,且其作用受MHC-II类分子的限制。

Th只定向辅助能提呈抗原给它的B细胞。

③B细胞与Th细胞之间存在双向活化作用。

Th细胞对B细胞活化的辅助体现在两个方面:

1、活化的Th表达CD40L,为B细胞提供第二信号相关分子;2、活化的Th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27、例举4种T细胞分类的依据

1.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

2.根据TCR类型分类

3.根据CD分子分亚群

4.根据功能特征分亚群

28、试述4种CD4+T细胞的功能特征?

CD4+T细胞可以分化为Th细胞和Treg细胞。

Th1可以分泌IFN-γ等细胞因子使巨噬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

Th2可以分泌IL-4/5/13等细胞因子诱导抗寄生虫的反应

Th17可以在炎症趋化中发挥作用

其他还有Th22、Th9……基本上都是增强免疫功能的

Treg则是下调免疫水平,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

29、简述TCR对抗原的双重识别及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TCR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且识别有双重特异性,即既要识别抗原肽的表位,又要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分  TCR分为TCRαβ、TCRγδ两类

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

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

1.第一信号

来自其TCR与pMHC的特异性结合,即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2.第二信号

来自协同刺激分子,即APC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或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信号

30、简述T细胞的分类。

1.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

①起始T细胞

②效应T细胞

③记忆T细胞

2.根据TCR类型分类

①αβT细胞

②γδT细胞

3.根据CD分子分亚群

①CD4+T细胞

②CD8+T细胞

4.根据功能特征分亚群

①Th细胞

Th1、Th2、Th9、Th17、Th22、Tfh

②CTL(Tc)细胞

通常指表达TCR ab CD8+CTL细胞,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进一步分为Tc1、Tc2

③调节性T细胞(Treqg)

 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  

 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又称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Treg)

 其他调节性T细胞

31、什么是APC?

专职性APC有哪些?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

能够摄取、处理(加工)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称为抗原提呈细胞。

通常所说的APC,指树突状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Mo/Mφ)和B淋巴细胞。

专职APC:

DC、B细胞、巨噬细胞  

32、什么是DC?

试述成熟DC与不成熟DC的功能差异。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C增殖,是机体适应性TC免疫应答的始动者,是连接固有、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未成熟DC :

大多数髓系DC离开骨髓后以未成熟状态存在,具有强的抗原摄取、加工处理能力,但表面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低,故提呈抗原刺激初始T细胞能力很低。

成熟DC:

DC摄取抗原和受某些刺激后逐渐成熟,并向引流淋巴组织迁移。

成熟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