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库钓鱼技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3943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库钓鱼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库钓鱼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库钓鱼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库钓鱼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库钓鱼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库钓鱼技巧.docx

《湖库钓鱼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库钓鱼技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库钓鱼技巧.docx

湖库钓鱼技巧

湖泊钓鱼技巧

  我国有大小湖泊二千多个,均是天然大渔场。

湖泊钓鱼的方式一般有岸钓和船钓两类,分别介绍如下。

  湖泊岸钓:

根据湖岸地形的区别,湖泊岸钓又可分为滩钓和堤钓两种。

  

(1)滩钓:

滩是指湖泊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又露出的地方。

我国湖泊成因复杂,有岩滩瑟泥滩之分,但绝大多数湖泊边是泥滩,钓鱼也就是在泥滩边钓。

  湖泊泥滩对传统性的手竿钓鱼是较困难的,因竿、线合在一起,长度只有10米左右。

所以在水深40-50厘米处钓鱼,首先要讲究选钓点。

有一句钓谚说:

"直中寻湾,曲拣突岸"。

因为在弯曲处水有深有浅,且沉积有随风漂流的水面微生物和可食物,从而为鱼类聚集、找食、每殖创造了条件,即有鱼可钓。

  最近五、六年来,我国钓鱼界从使用手竿转向使用抛竿,这对在湖泊等较大水域钓鱼是个转机。

使用抛竿可解决滩浅、岸边树木和杂物障碍等困难。

只要选择一块能抛竿、能溜鱼、上鱼的空间(地),便可大大扩展可钓范围。

抛竿在我国古代称为"轮竿"或"车竿",在古书、古画中早有反映。

近代我国使用抛竿,在时间上北方要早于南方。

实践证明,抛竿如配以合适的钩和饵,效果要远优于手竿。

  

(2)堤钓:

即是在沿湖泊修筑的堤坝上进行垂钓。

提钓要比滩钓的垂钓条件优越得多。

首先湖岸边道路平坦,垂钓时可站、可坐;其次,石驳岸下的水面都较清洁,水的深度也较理想;第三,使用手竿抛出后居高临下,对浮标动态较清楚,可及时提竿,上鱼命中率高。

当然,如钓到大鱼时须用抄网捞鱼。

此外,堤钓还可钓一些特殊的对象鱼,如塘鳢鱼(又称虎头沙)。

塘鳢鱼爱巾附在石块、木桩的青苔上。

每逢春季菜花开时,它们成群集于各种水下杂物周围。

钓这种鱼,可以不用渔竿,不用浮标,不需打窝,只要用一条线缚上鱼钩,穿上蚯蚓,单手提线沿堤坝石壁垂下;或沿石上有青苔的地方徐徐入水。

下水后,可将钩悬在水中0.3米(1尺)左右的地方,然后缓缓向两侧作水平面方向移动,如凭手指感觉鱼咬钩,此时轻轻向上一提便可钓上来了。

  钓虾也是堤钓中有趣的一项活动,在风平浪静、湖水清澈见底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大虾在堤岸壁上、石缝中或石块的四周抓行、觅食。

这时,可用最小的鱼钩,穿上一条细红蝗蚓,沿堤岸壁轻轻放下去。

大虾会用两只长钳钳饵钩送到嘴里,钓者只要轻轻一提,一只活蹦乱跳的大虾便到手了。

由于钓虾的工具简单,只要有一支小竹竿、一条线和一只小鱼钩即可长钓;而且虾吃钩后一次钓不上,它还在底下,见钩饵第二次、第三次下来仍会吃,直到被钓上来为止,因此,钓虾是很受孩子和妇女的喜爱。

  钓铗鱼也是堤钓的重要内容。

鳜鱼又称桂鱼、桂花鱼,是肉食性凶猛鱼类,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洁的堤坝石缝间,或河底乱石块间,而这些地方也正是虾类栖息之处。

因此,在湖泊、水闸等处,用粗线大钩挂上活虾、小鱼或假饵,不断提钩、移动垂钓,是很容易钓上鳜鱼的。

湖泊船钓:

船钓是钓鱼爱好者最乐于参与的一种钓鱼方法。

钓者坐在船上,可以根据湖泊的环境、水情、鱼还必须自由选择钓点,钓取各种鱼类,而且在船上钓鱼比较舒适、方便。

  船钓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种奇特的钓法是"无饵"钓鱼。

无饵,实则上是使用假饵,其形如斧,且用黄铜块制作,故而又称"铜牌钓鱼"。

在铜斧背的侧面钻有一直径2毫米的孔,将钓线一端穿在孔内,另一端下缚鱼钩。

下钩时,先使铜牌沿线下滑到鱼钩的弯弓处。

当钩徐徐沉入水中,快要到河底产,钓者应利用前臂之力急速提竿,但注意不要将鱼钩提出水面;然后,再让钩慢慢下沉--这样不断地重复这一动作。

由于铜牌受水的阻力和提竿时钓线与孔内壁摩擦的缘故,使随钩下沉的铜牌自动绕钩柄旋转,产生熠熠光泽,恰如虾在游动,鲌鱼就会前来抢食。

因鲌鱼生就一张大嘴,一口便将铜牌连钩都吞下去。

此时,垂钓者凭手感便可察到鱼吞钩时的撞击力,或猛然向下的拽拉力,只要及时提竿便可得鱼了。

  用铜牌钓鲌鱼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用铜牌钓的鲌鱼一般重250克左右,提竿时需一次完成,不再溜鱼。

若碰到较大的鲌鱼不得不溜鱼时,也要尽量使鱼在水面上漂游,这样可以吸引周围的其他鲌鱼来争食。

第二,用铜牌钓时应选硬些的鱼竿梢,长柄、宽口渔钩,以及欧娜3号、4号尼龙丝渔线。

第三,钓点水深应在2米以上,以便提拉有足够的距离。

若能在湖泊中菱棵或水草丛边停船,开挖钓洞,可隐蔽人影、船影,则为垂钓最佳点。

第四,用铜牌钩船钓鲌鱼的最好季节是在农历小满前后。

在长江以南地区,蚕豆将要成熟时,正是鲌鱼产卵的时候,也是其食欲最旺之时,故是钓鲌鱼最理想的季节。

  湖泊船钓还有挂饵的钓法,即把船摇到湖泊中间,在鞭棵,水草丛处选点停船后,按需要开挖钓点,打窝食下钩。

由于菱棵、水草丛下栖息的鱼类极多,同时供鱼类食用的虾、小虫、螺蛳、各种枝角类甲壳动物也极丰富,因此,可轮流使用荤、素饵料,以适应各种鱼的口味,这样便可频频获鱼。

  湖泊船钓一般不需用加长渔竿,4.5米或5.3米长午即可。

但如果是在菱棵或水草丛中开挖钓鱼,则不能用软梢渔竿,也不能用3号以下的渔线,因为菱棵、水草根部坚韧,一旦鱼上钩后往左右一窜,便会绕到根须上,容易造成折竿、断线、跑鱼。

因此,在菱棵、水草丛中钓鱼必须用硬梢、粗线。

一旦鱼上钩,要及时提竿将鱼拎出水面,使其头朝阳光,无法逃遁。

对500克左右的鱼,可直接提上船;对1000克以上的大鱼,可用抄网捞上船。

  再有一点,湖泊船钓时找准垂钓点是关键。

湖泊水域较广阔,鱼群在哪里?

第一,可以请教当地渔民,请他们指点;第二,选湖泊的港湾、堤专外长芦苇、水草或养殖蚌珠、水产植物的地方,以便供停船垂钓;第三,一旦选定垂钓点后,特别是在菱棵、水花生、水草丛等地开挖钓洞、打下窝食后,一般应采取定点死守的方式,即使三、四个小时无鱼咬钩,也要有耐心守候。

因为开挖钓洞、打窝食可能把鱼吓跑了,要待其返回来,需要一段时间。

退一步讲,如所选的钓点原来无鱼,经过打窝食后,将鱼吸引过来也需要有一段时间。

 

库钓概述

淡水钓中,库钓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许多钓趣,都可以在库钓中有所体验。

水库多是拦截山间的河道而成,地形复杂,如果又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且鱼的种类较多,那么,寒暑交替,水长水消,鱼情会千变万化,令钓鱼人百般玩味却常玩常新。

  在任何地方钓鱼,识鱼性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除此而外,笔者认为,在水库钓鱼,天气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鱼摄不摄食,钓位是第二位的,它决定着下钩点附近鱼的多寡,钓饵是第三位的,它决定着鱼摄食的多寡,钓技是第四位的,决定着摄食鱼中钩与入护的多寡。

  天气对钓鱼的影响很大。

有些天气可能致使大面积范围内鱼不摄食,而另一些天气却可能使出钓人皆大欢喜;有些天气这个水库鱼贪食而那个水库鱼不动嘴,另有一些天气却相反之,这种“吃天”的现象,库钓虽然较之塘钓好一些,但是,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库钓要留心观察与分析季节、气象对水温和水中溶氧量的影响,找出它们与鱼摄食状态的关系。

  选择钓位要看季节、看天气和看水情。

一般说来,春秋钓中上游,夏冬钓中下游。

水情以涨水与消水、高水位与低水位最为重要。

水位高的年份鱼难钓一些,水位低的年份鱼好钓一些。

涨水要钓上游,消水要钓中下游。

好的钓位还要讲钓点的远近。

气温适宜时宜近,气温偏高和偏低时宜远,涨水时钓近,消水时钓远。

深点的地方可近,浅点的地方可远。

水浑钓近,水清钓远。

所以,近来大多数钓友都用双竿钓,一长一短,可以兼顾或选择。

  钓饵的学问很大。

现在的钓饵较之十年二十年前,不知多了多少花样,真可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以至于有些钓友过于强调钓饵的作用,到了迷信的程度。

然而经验证明,没有万能钓饵,没有绝对好的钓饵。

亦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鱼”,鱼不同,鱼饵有所不同;水相异,鱼的胃口也有所差异;季节有别,饵的浓淡也有所差别。

然而就某一特定的水库而言,在其内生存的某种鱼,它一年四季的食物是特定的,胃口也是特定的,只要摸清了鱼在自然状态下在吃些什么而加以利用或仿制之,那就是最好的钓饵。

天然的饵料有质、味、形、态的规定性,钓鱼人也要注意钓饵的质、味、形、态,使之与鱼的摄食习惯相近,才会让鱼毫无警觉地上钩。

人类的食物,鱼类也大都食之,这就使商品饵有了市场,然而商品饵要经过实验选择或改造才有可能奏效。

  广义的钓技包含钓鱼知识与技术两个方面,狭义的钓技不包括识鱼性、看天气、选钓位和制钓饵,而只指操作钓具。

对钓具的个性化组合和钓鱼过程中的操作习惯对钓鱼成功率所起的作用,反应着一个人的钓技水平。

由于水库鱼情复杂,地形复杂,水情复杂,在水库中垂钓对钓技的要求还是有别于其它水域的。

不仅要求钓鱼人对鱼具性能有很好的理解,更多的是对库钓实践的不断的感悟与总结。

有追求,多实践,会总结,钓技自然会日有所进。

  然而,钓鱼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总是有经验可鉴,却无定规可循。

  笔者所在的商城县,位于鄂豫皖交会处的大别山北麓,县内河流纵横,塘堰湖星罗棋布,有大小水库127座。

其中鲇鱼山水库(大型)和铁佛寺水库(中型)紧邻于县城。

水库成了这里钓友的主战场,因而大家对库钓各有心得。

这里的水库,鲢鱼是不让钓的。

钓鱼人多以钓鲫、鲤、鲩、黑、鳜鱼为主,其中关于钓鱼白鱼,笔者另有所谈,本篇只稍作涉及。

当然,因地域和个人的经验所限,这些心得有很大的局限性。

 

水库垂钓技巧-->ts沧海转移

一、择不挂钩的钓位凡是大型水库库底地形都比较复杂,常有不规则的房舍、禽圈的残垣断壁、公路断桥、树丛烂根和堆积石块等极易挂钩和坠。

其解决的办法是:

在选择钓位时,要多问多钓多记。

多问,就是向当地群众和常来钓鱼人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多钓,就是自己亲自施钓,判明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多记,就是把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对常去钓鱼的水域分区划片,画在本上,记在心上,形成一份水下地形图。

这样不仅避免挂钩,而且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提高上鱼率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选择灵敏度高的鱼钩,以快钩致胜  鱼钩是决定上鱼率高低的关键环节。

所以选用鱼钩时,要选择钩尖锋利,弯度自然,韧性强的细条轻钩。

如伊势尼钩。

三、使用糟食饵,发挥最佳钓饵效能  在水库钓鱼,常用饵料为糟食饵和面食饵。

实践证明,春夏秋三季垂钓用糟食饵胜过荤饵。

糟食饵贴近水中的自然饵,它还具有酒香,在水中容易雾化并形成窝,多种鱼都爱吃。

糟食饵的制法是:

将碎豆饼用炆火炒香,趁热倒曲酒,装入塑料袋封口发酵一夜。

第二天到现场再加入新鲜麸子、玉米面和少量白面,用现场水拌合后捏成团即可。

视情况加入添加剂。

然后用集团钩将糟食饵捏成鸡蛋大小饵团,挂在2支海竿上抛向一处,既可形成窝子,又能轮流上鱼。

为了防止小鱼闹饵,在2千克糟食饵中拌入钓鱼王公司的“小鱼逃光光”一袋,它能有效地起到驱赶小鱼,钓获大鱼的作用。

四、选择软竿细线,快捷得到鱼讯  海竿的竿尖软硬度是反应鱼咬钩后鱼讯快慢的重要环节。

当竿尖硬度强、渔线粗时,鱼咬钩后竿尖上反应轻微,而且会出现屡次提竿而无鱼的现象,影响上鱼率。

软竿则不然,不但鱼讯反应快捷灵敏,而且具有较好的韧性,起到缓冲作用,因此鱼咬钩后不仅信号快,而且不易脱钩,能有效提高上鱼率。

说到渔线,需要选择质量好的细线(直径0.3毫米),它比粗线重量轻,阻力小,反应快,即使大鱼上钩了,只要遛鱼得当,并调好渔轮上的曳力装置,充分发挥其作用,一般不会出现断线跑鱼的现象。

五、抄鱼要稳、准、快,把握上鱼的最后一关  鱼咬钩后大部分动作是在遛鱼过程中,说明遛鱼十分重要。

但最终能否得鱼就看抄鱼的功夫。

凡是较大些的鱼,拉到水边时会本能的拼命挣脱,此时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就很容易脱钩跑鱼,让人十分惋惜,尤其是大鱼。

正确的做法是,将鱼拉到水边时,在海竿上留出的余线长度要比海竿长度稍短些,保证一只手提竿时鱼能入抄网,同时鱼再次挣扎时可适当放松,这就叫稳住鱼。

另只手拿抄网,放在水底,只要鱼头进入网内,立即抄上来,这就叫又准又快。

从而完成提高上鱼率的最后一道关。

 

水库钓老鱼用饵心得(转贴)

一、选料关键在于多样化

  钓老鱼的饵料,一定要选天然饵料,特别是以富含淀粉的五谷杂粮,如红苕、洋芋、香芋等。

将它们中的任一种煮熟后粉碎备用(鳙鲢料可暴晒一星期有味就可以了),加面或其他黏性食品,再用正规鱼饵厂家生产的各种香(精)料用水一对,鱼食的优点就显现出来。

钓不同鱼的食味您闻闻:

香香的、甜甜的、苦苦的、麻麻的、辣辣的、腥腥的、酸酸的、辛辛的、鲜鲜的、微臭的-这才是正宗的自然味道,用这种广谱鱼饵,您可以去轻松钓鱼。

二、水分肥瘦,关键在打窝

  各地水库因地理位置不同,山林植被水源流域面积大小各异,自然就形成了水库水中营养成份的差异。

有的水库原始就有水有肥有丰富的植物,久而久之聚淤成深潭沼泽,产生大量的鱼喜食的草根、水虫等营养物;但也有的水库则比较贫瘠,营养成份相对较少。

所以,应根据水库水情、鱼况、气候、风向、温差、深浅不同情况分别用不同的打窝诱鱼法。

三、集中远投饵找鱼

  特大鱼有自己的“地盘”或成双一起,很少有百十条集结的情况出现,加上大鱼多在水库远处游荡,所以远投的关键是要找到鱼栖息、觅食的地点。

掌握这个特性后随机应变在垂钓时集中远投,将鱼饵直接送到淤腐泥层、淤泥表层、混浊水层、直到下中上水层、层层布饵投大鱼所好,诱其开金口必能成功。

 

水库钓鱼

 前言

  水库钓鱼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下一条鱼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返朴归真,把自己融入自然,更是吸引了很多渔翁、游客,水库钓鱼,爽!

  2004年我用199天的时间,对陕西、山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的大小共三十来个水库进行了垂钓。

这些水库的地理、气候、水质等各具特色,管理、使用也有很大的差别,在不同地方施钓一定要从当地的气候、季节及水域的走向这个实际情况出发,选好时机和钓点,正确使用饵料和战术,否则几天不上鱼也是很正常的。

我把这几年自己在水库钓鱼的体会讲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水库水温的差异及选点

  在西部高原地区,日温差很大。

从宝鸡往西走,温差越来越大,兰州地区的日温差在13-15度,西宁的温差更大。

一个地方如果温差太大,无疑给我们钓鱼带来很多麻烦。

兰州的4、5月,很多山沟和阴面水域就很明显,深处的水温很低,可是在浅处,特别是在向阳的浅处水温已经很高了。

我们一般钓的对象鱼都属温水鱼,它们都是趋温的,在多数情况下哪里的温度高,它们就游向哪里。

就是在温差相对小一些的地方,鱼也是在寻找更适合自己温度的水域。

所以我们在水库钓鱼,经常出现一些钓点早晚好,有些钓点中午好。

  在自然界,太阳是从上面加热水库里的水。

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水温很不均匀,同一时刻,同一水域的水温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就连露天游泳池里的水也经常是这块热那块凉,这就要我们钓鱼时“一日三迁”。

这种现象在初春和秋末尤其明显,在这两个季节,早、晚要钓深,中午就要到相对浅一点的地方,这也是我们选点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北方还有一个问题不要忽视,那就是阳面和阴面。

我们能直观的感觉山坡的阳面和阴面温度上的差别,但是我们很少去感觉水里的阳面和阴面的温度差别。

北方春、秋的太阳因为向南偏斜得比较厉害,所以山的阴面的温度就要低的很多,同样的道理,阴面水底的温度也要低一些。

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这个我们一般都知道。

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这点却被很多人忽视了,或者说搞反了。

原因很简单,参照物变了,水之北不就是山之南的水下部分么。

有人说水面温度都差不多,的确,由于风力的作用,水面的温度是差不多,可我们是钓底,鱼也是在底层活动,我们当然要考虑底层的温度,除非你是钓花、白鲢。

  总之,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水库不同情况下温度的变化规律,很好的掌握这些规律对我们选点是有好处的。

这是从宏观上的选点,这些在很多地方和季节是很重要的选点依据。

  老钓位和新钓位。

很多人爱把钓点选作老钓位而看不上新钓位,其实新、老钓位各有利弊。

老钓位出鱼好,那是因为老钓位已经形成了窝子,鱼都爱到那里去。

但是,老钓位也是爱闹小鱼的地方,有些水库的小鱼可以把你闹烦,让你根本无法下竿钓鱼。

所以我的看法,在有小鱼或者小鱼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到老钓位去,另辟新窝是避免闹小鱼的很好办法。

很多人到处寻找避小鱼的办法,叫我说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人为的避开小鱼。

在老窝垂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投诱饵,钓饵用玉米粒、硬食等。

在小鱼多的水库钓鱼,我主张另辟新窝和走钓的办法。

找新窝很简单,就找那些水深2-3米,岸边基本平坦,起鱼基本方便的地方。

岸边近处有没有鱼星,有没有鱼跳等现象也是我们选点的依据。

我这次在外面钓水库,基本都是在没人钓过的钓点下竿,收获很不错。

走钓就是把大部分东西留在基地,只带少量的必须品,选定一个钓点,半个小时没情况就往前走,在第二个钓点如果半小时还是没情况,返回第一个钓点吃“回头草”。

有些朋友是先一气就打好几个窝子,然后换着钓,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在打窝的时候,多少有点盲目性。

我走钓的窝子是提出来的,在我提食做窝的时候,就对水底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水下的情况不好,我可以随时停止另辟新点,主动权时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然要比先打窝后下竿最后又放弃的好。

  很多地方的水库都有网箱养殖,这也是我们钓鱼的好地方。

如果靠网箱太近下竿,最好就只用一个鱼钩,避免发生一下不愉快的事情。

钓鱼选窝,不要有一锤定音的想法,中医开方子还讲究试一下呢,何况我们钓鱼。

要敢于否定自己,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所作为。

(二)水库钓鱼用饵

  有的朋友在很少有人垂钓的水库钓鱼,用的全是商品饵料,结果狼狈不堪。

民间有句俗话,叫“山猪吃不惯细糠”。

很少有人垂钓的水库,这里的鱼儿就没有吃过商品饵料,见了你的商品饵料当然就不会动心,到水库钓鱼,用饵还得就地取材。

颗粒鱼饲料在很多地方已经比较普及了,这个应该是水库钓鱼的很好饵料。

玉米面、麦麸、谷糠,以及其他杂粮面都是水库钓鱼的好饵料。

  颗粒用水化开后,其粘性还是很不错的。

有人嫌化颗粒的时间太长,于是就把颗粒事先用磨子磨细,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饲料厂本身就出颗粒粉,那是颗粒生产过程中的筛余物,很多渔具店就有卖的。

  玉米面是水库钓鱼的好饵料,有些朋友嫌制作玉米面饵料太麻烦,我看主要还是方法问题。

一般人的玉米面饵料是蒸出来的,所以整个制作过程就要麻烦一些,耗时也就多。

我的玉米面饵料制作很简单,几分钟就好了,我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1、适量的凉水下锅,同时也将很少(一小勺)的玉米面下锅,搅匀后点火并不停的搅动。

这在北方叫做玉米面糊糊,凉水就放玉米面是为了让水和面能很好的溶在一起,一分钟烧开没问题。

  2、再把其余的玉米面撒在已经烧开了的玉米面糊糊上,这时就不要搅动了,盖上锅盖,改小火烧两分钟。

这时下层的糊糊还是在煮,上层的玉米面就是在蒸了。

这时的火一定要小,否则容易把锅底的糊糊烧焦了。

  3、两分钟以后就可以开盖,用锅铲把糊糊和干面拌匀,锅底的锅巴就不要了。

如果拌匀后的饵料太稀,这时可以再加一点玉米面,直到软硬合适为止。

做好以后的饵料冷却后会变得比以前更硬一点,我们可以到现场再加水调整,太软就不好办了。

水和面的比例,试一下就知道了,我一直就是凭经验搞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样做出的玉米面饵料有很好的粘性,即使把饵料做得很软效果也很好,在水里会慢慢的一层一层的化开,鲤鱼、鲫鱼和草鱼都爱吃。

颜色也很好,很自然,扔在水里很醒目,实为水库钓鱼的佳饵。

(三)打窝与诱鱼

  水库钓鱼究竟是打窝好还是不打窝好,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我一直主张水库钓鱼还是不打窝好,这几年,不论是在从未去过的水库,或是在新开辟的钓点,我还是不打窝,效果一点不差。

我们知道,水库里鱼的密度一般都比较小,窝子里的饵料太多,鱼进了窝子能很快的就吃上你的钩饵吗,当然不能。

我们有时出现窝子发了,可就是不见咬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窝子太重。

  我们都知道,水库里鱼的密度都比较小,很难遇到鱼群,有鱼断断续续的进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窝子里面的饵料不多,鱼一旦进窝很容易发现钩食,这样上钩的概率不是要高得多吗。

  鱼是怎样进窝的,先讲一个打猎常识。

我们都知道,打猎时如果有风,猎手一定要从猎物的下风处接近猎物,否则猎物早就跑了,那是因为风可以把你的气味带走。

其实所有的气味都是由某种传播媒介带走的,所以我们就闻到了某种气味,气味的传播实质上就是某种物质分子的传播。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这种传播媒介不是流动的,我们就无法闻到想要闻到的气味,比方说密闭的容器里面的物质,我们是不可能闻到里面的气味的。

还有一点要清楚,传播媒介的密度越小,流动性越好,气味传播的速度和效果就越好,这都是常识问题。

  物资的气味在空气中的传播我们都很熟悉,可是,物资的气味在水中的传播我们却有点陌生。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们对饵料气味在水中的传播问题就好理解了。

世上没有一潭死水,静止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

我在很多水库就明显的感觉到水在流动,应该看到,水库里的水不是乱流的,它是在很多外力的作用下,作有一定规律的流动。

我们饵料的气味也只能在这个流动方向里有效的传播,换句话说,也只有在这个范围内,那些觅食的鱼才会顺着这个方向进入你的窝子,那种一个好的饵料就能把四面八方的鱼都诱来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不可否认,水有一定的能见度,但是鱼也只有在有效的能见度这个范围内,看见了饵料才会直接进窝的。

鱼塘里的水也是流动的,其规律就是:

上层顺风走,底层逆水行。

除了这些情况鱼进窝就只是“路过”的了。

  诱鱼进窝我的做法有三个:

一、把饵料减小,连续抛竿。

这里有一条要注意,一定要对窝子里还有多少饵料有一个基本的估计,长时间不上鱼,窝子里的饵料肯定就比较多,不能长时间抛竿下饵,这时就要换个方法来诱鱼进窝。

二、半路提竿。

在铅皮座上和双钩上都包上饵料(饵料不能大,有一点就行了),抛竿下水,当浮漂还没有立到位时(大约离底还有半尺)就抖腕让饵料散开下落。

三、在铅皮座上裹一团饵料,抛竿让带饵料的铅皮座刚到钓点水面就抖手腕,让饵料在钓点的水面上化散落下,这样作很能诱鱼进窝,散落在窝子周围的饵料并不影响鱼进窝后吞食钩食。

特别是在深水区,效果很好。

  用尽了办法还是没有鱼进窝,我的做法是换地方。

在离这个钓点稍远的地方照上述办法再钓。

并在适当的时候吃个“回头草”,不要“一个心眼儿”钓鱼,要多长几个心眼才行。

(四)提竿与遛鱼

  我们很多朋友犯的错误就是提竿太猛,有些朋友即便是提空竿也把竿子搞断了。

抖动手腕提竿,让钩尖刺入鱼的肉体这才是正确的提竿方法。

抖腕的幅度不能大用力也不能大,这又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我们应该承认,小小的鱼钩要刺入鱼的肉体是不需要费多大力的,仅仅是这点力不足以让鱼乱跑乱窜。

如果我们提竿太猛,对鱼的刺激太大,鱼当然就要使劲的窜了,这个时候我们当然就很难控制鱼的走向了。

有时候我们稀里糊涂的就把一条大鱼拉到了岸边,为什么,主要就是我们对鱼的刺激很小,鱼没有感觉到危险。

可是当它感觉到危险时,当它发力挣扎的时候,你是很难把它控制住的。

我这次在安徽金寨的梅山水库,用3米6的短竿也把一条近一米的鲤鱼“请”到岸边来玩了一个完整的8字,我对它的刺激很小是主要的原因。

可是后来它不高兴了,我的两根2.5号的琥珀线也不能把它制伏,说断也就断了。

我用3米6的软调竿钓起十三斤四两的原塘花鲢,成功的秘诀还是提竿轻。

所以提竿轻,对鱼的刺激小是能否进入遛鱼阶段的关键。

那些刚提竿大鱼就往深处窜,毫无疑问是提竿太猛,急于把大鱼拉到岸边所引起的。

很高兴的是,现在有不少的朋友,用自己的体会也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

  只有过了上一关,我们才能进入第二关――遛鱼。

现在很多人已经掌握了8字遛鱼法,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再说了,这里我想谈谈对“倒竿”的看法。

  我们钓上大鱼后,很多人就急于把它拉离水底,这是十分错误的做法,这点大家都知道。

我们在岸上,提竿后竿子一般总是向上举起的,向上的拉力有点向后倾斜。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与分解图,我们不难知道这个时候向上的力是很大的。

就是说竿尖到鱼的高度越大,向上的分力就越大。

这时如果鱼要向远处游,我们要把它拉回来,只有增大水平方向的分力,尽量减小向上的分力。

要想做到这点,就只有降低竿尖和鱼的相对高度,这就是“倒竿”的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