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山水土保持方案.docx
《某矿山水土保持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矿山水土保持方案.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矿山水土保持方案
1综合说明
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1项目概况
**市**铁矿位于**市西北部,行政隶属**市**镇**村管辖,是一座小型硼铁矿山。
矿山于2009年产权转移,新业主申请将原有矿区扩界,以增加储量和产能,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市**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扩界后的矿区面积为0.45km2,设计利用储量159.48万t,年生产铁矿石11万t,硼矿石4万t,矿山服务年限为11年。
**市**铁矿基建工程工期为8个月,主要进行与矿床开拓相关的工程建设及购置、安装设备等。
该项目基建剥离土石方量为2.222万m3,剥离表土放置于专门设置的临时堆土场,用于场地绿化或土地复垦,剥方小部分用于矿区道路路基填筑,其余部分全部回填露天采坑,运行期产生的弃渣也全部用于露天采坑回填。
**市**铁矿扩界项目总投资535.62万元,其中基建工程234.42万元,设备购置215.7万元,其它费用10.5万元,不可预见费用50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
**市**铁矿地质调查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等已经完成,项目建设单位于2010年5月初委托**青山水保工程设计服务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于同时开展资料收集和实地勘测工作,2010年5月末完成方案(送审稿)的编制工作。
2010年6月8日**市水土保持监督办公室主持召开《**市**铁矿扩界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会,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会后方案编制单位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对《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于6月中旬完成《**市**铁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的编制工作,并上报**市水利水产局审批。
1.1.2项目区概况
**市**铁矿位于**市**镇**村,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丹铁路通远堡站、丹高速公路通远堡出口25km左右,有乡村道路与省级公路——庄线相连,交通比较方便。
矿区位于辽东半岛丘陵区北部,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中段偏东部,属于中低山区,山脉走势近东西,山势陡峻,河沟曲折,峰谷变换明显。
矿山气候属于北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性土,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灌丛林,林草覆盖率85%。
区经济以采矿、矿石加工和运输为主,农业次之。
矿产开采的主要矿种有铁、硼、金等,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侵蚀强度为轻度及轻度以下,项目区处于**省重点治理区。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对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与适用围的规定,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二级。
1.1.3方案设计深度、水平年和防治标准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方案的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为二级。
1.2项目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本项目为小型硼铁矿山,占地面积较小,主体工程选址附近无县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脆弱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点,不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条件;项目区附近无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动态监测典型小流域、监测站点等限制性地段。
从水土保持角度综合分析,项目选址符合水土保持约束性规定,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项目建设及运行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通过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得到减免甚至消除,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本项目是可行的。
1.3防治责任围
根据**市**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实地测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为3.85hm2,其中主体工程建设区面积为3.37hm2,临时占地0.08h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0.40hm2。
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市**铁矿扰动地表面积为3.45hm2,损坏水土保持面积3.45hm2,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860t,因扩界项目建设施工和矿山生产运行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91t,新增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是露天采坑和矿区道路,重点时段为运行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为表土流失及项目区土地蓄渗功能下降。
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1.5.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按照防治责任围明确、治理措施布局合理、技术经济指标可行、方案实施后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的原则,依据本项目的组成、布局和项目区自然环境状况,将防治责任围按不同地貌和不同水土流失形式进行分区,分为一号竖井场工业场地、二号竖井场工业场地、三号竖井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道路、露天采坑、临时堆土场七个防治区。
1.5.2水土流失总体布局
本方案设计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在进行措施布设时,以全局的观点考虑,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既注重各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重点的要求,又注重各防治分区的关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1.5.3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
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防治工程量为:
①工程措施:
人工覆土3850m3,人工挖截排水沟3400m,设置浆砌石挡土墙400m,削坡3000m3。
②植物措施:
穴状整地32300个,栽植刺槐31800株,栽植紫穗槐30800株,垂柳500株,播撒草籽11Kg。
③临时措施:
草袋装土防护工程量108m3,草袋3234个。
1.6水土保持监测
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为从项目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共2年。
根据项目建设特点,确定监测方法采取调查监测法和地面观测法。
依据项目特点和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等因素确定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共布设2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矿区道路边坡和露天采坑坡面。
水土保持监测频次根据主体工程进度具体安排确定。
各项目分区背景值应在施工前进行一次调查,降雨因子应在每年汛期每月调查一次。
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根据不同的监测容确定监测频次。
地面观测水蚀监测主要安排在施工期每年汛期前一次,汛期每月一次,汛期后测一次,单日降雨量≥50mm时可加测一次。
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概算总投资64.0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35.46万元,植物措施投资5.69万元,临时工程投资2.10万元,独立费用5.02万元,预备费1.45万元,水土流失补偿费14.32万元。
方案实施后,保水、保土效益显著,周边环境得以改善。
到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87%,土壤流失控制比将达到1,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均可达到97%,林草覆盖率达到22%,六项指标均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要求。
1.8结论和建议
**市**铁矿扩界项目对开发当地矿产资源和推动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项目建设无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但在项目建设和矿山生产过程中会加剧水土流失。
在全面分析项目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方案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方案实施后,可达到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的目标,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为避免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营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改善当地水土保持现状,并落实本方案设计中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a)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分析并进行典型设计,将主体工程设计与本水土保持方案紧密衔接,共同构筑完整、严密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制定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保证后续设计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将方案制定的防治措施容和投资纳入主体工程设计投资概算中。
b)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责任。
同时,施工单位购买石砂等生产建设材料要选择符合规定的料场,明确防治责任。
c)施工单位应重视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容、施工进度、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落实水土保持责任。
在施工期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所规划的围施工,禁止乱采乱挖,对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及时采取各类防治措施。
d)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尽量减少破坏水土保持设施。
e)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应对水土保持建设进行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对水土保持设施提出质量评定意见,并指导施工。
定期将监理报告向建设单位和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f)监测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状况结合水土保持六项防治目标进行动态监测,并指导施工。
定期将监测报告向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g)在开发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设计文件等对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在查验合格的基础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监测报告、水土保持监理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报告以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以书面形式向水土保持方案批准机关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市**铁矿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容见表1—1。
表1—1**市**铁矿扩界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项目名称
**市**铁矿扩界项目
流域管理机构
松辽水利委员会
涉及省区
**省
涉及地市
**市
涉及县(县级市)
**市
项目规模
小型硼铁矿山
总投资(万元)
535.62
土建投资(万元)
234.42
动工时间
2009年5月
完工时间
2009年12月
设计水平年
2011年
项目组成
分区
面积(hm2)
挖方(m3)
填方(m3)
废弃(m3)
1号竖井工业场地
0.23
300
2号竖井工业场地
0.28
500
3号竖井工业场地
0.25
20220
办公生活区
0.32
矿区道路
0.75
1200
1500
露天采坑
1.54
20720
临时堆土场
0.08
合计
3.45
22220
22220
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
省级重点治理区
地貌类型
低山丘陵地貌
土壤类型
棕壤、草甸土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型气候
植被类型
长白针阔叶混交林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2300
防治责任围面积(hm2)
3.85
土壤容许流失值(t/km2·a)
200
项目建设区
3.45
扰动地表面积
3.45
直接影响区
0.40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
3.45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
850
新增水土流失量
491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
矿区道路、露天采坑
防治
目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87
土壤流失控制比
1
拦渣率(%)
95
植被恢复系数(%)
97
林草覆盖率(%)
22
防
治
措
施
分区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
1号竖井工业场地
5.89
0.17
0.10
2号竖井工业场地
11.38
0.26
0.40
3号竖井工业场地
5.94
0.26
.0.
0.10
办公生活区
0.23
矿区道路
0.99
0.32
0.02
露天采坑
8.26
4.43
0.20
临时堆土场
0.01
1.28
水土保持监测设施
3.00
投资(万元)
34.56
5.69
2.1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
64.04
独立费用(万元)
5.02
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
0.7
监测费(万元)
补偿费(万元)
14.32
方案编制单位
**青山水保工程
设计服务
设计
建设单位
**市**铁矿
项目负责人及
侠
法定代表人及
地址
**华美大厦A-811
地址
**市**镇**村
邮编
118000
邮编
118106
联系人及
2388693
联系人及
传真
2388693
传真
电子信箱
Lzx2389650163.
电子信箱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2.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
**市**铁矿在扩大矿区围、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需进行山体开挖、修建道路、剥离表土、排弃废渣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将对项目区原有的地貌和植被产生扰动与损坏,若不加以治理,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及周边环境。
根据矿山特性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对矿山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对保证矿山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本方案的目的是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实施、工程验收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矿山建设运行及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现状的调查,结合矿山实际和开发利用规划,确定矿山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根据矿山的特点和水土流失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以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使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做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达到矿山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目的。
2.2编制依据
2.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49号);
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74号,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6)《中华人民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88号,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120号);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9)《**省实施〈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04年6月30日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2.2.2部委规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公布);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
4)《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规定》(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
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
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1月9日水利部部务会议通过,2007年2月1日施行,水利部令第28号);
7)《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06年11月9日水利部部务会议通过,2007年2月1日施行,水利部令第28号)。
2.2.3规性文件
1)《全国生态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1998]36号);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
3)《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
5)《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2003年3月5日);
6)《关于印发修订建设监理与咨询服务费收费标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委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发改办价[2005]632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
8)《关于印发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
9)《**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辽政发[1998]48号);
10)《**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和补偿费征收、管理、使用规定》(辽水利保字[1995]262号);
11)《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
2.2.4技术规及标准
1)《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GB50433—2008)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GB/T16453—1996)
5)《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
6)《防洪标准》(GB50201—94)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8337.3—2001)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GB60000—85)
9)《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10)《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1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12)《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及《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
2.2.5有关技术资料
1)《**市**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市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省**市小扁沟区地质勘查报告》(**有色**地质勘查院)
3)《**市**镇昌晟铜铅矿矿山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省有色地质局勘查总院)
4)《**市水土保持规划》(**市水土保持工作站,2004年12月)
5)《**市志》(**市市志办公室,1997年)
2.2.6委托文件
《〈**市**铁矿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市**铁矿)
2.3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2.3.1指导思想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制定,要以“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护,注重效益”为指导思想。
通过对矿山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时段、数量、围及危害的预测,明确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进行深入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有关规、规定,科学地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布设综合防护措施,建立一个与矿山开发生产相协调、水土保持功能显著、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从而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障矿山安全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2.3.2编制原则
a)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
针对项目建设特点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分析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状况,预测矿山运营生产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情况,合理确定矿山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和防治目标,并据此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矿山各项生产活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b)坚持“三同时”原则。
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协调一致,合理安排水土保持措施的工期,及时进行治理。
c)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在措施布置上,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全面防治工程建设区域的水土流失,紧密结合项目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做到先拦后弃,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d)坚持与主体工程设计相衔接的原则。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析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数量和已列投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e)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
通过水土流失预测,划分重点防治区。
对重点部位,从防治效果及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比选,优化设计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加强重点部位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对于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要设置多种有效防治措施,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水土保持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能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
f)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矿山特点,水土保持方案必须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优先考虑林草措施和土地复垦措施,将控制水土流失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和恢复当地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g)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
采取的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既要符合技术规的要求,最大限度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又要结合项目实际,做到因地制宜,节约投资。
2.4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服务期
2.4.1方案设计深度
根据**市**铁矿的实际情况,相对应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深度为初设深度。
2.4.2设计水平年
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安排及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工程将在2011年完成,并初步发挥作用。
因此确定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
2.4.3方案服务期
本项目属生产建设类项目,项目分为建设期、自然恢复期、生产运行期。
由于矿山的建设期扰动地表、生产运行期排放弃渣都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除应包括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以外,还必须包括一定时间的生产运行期,据此确定为方案服务期为5年(建设期一年,自然恢复期一年,运行期三年)。
3项目概况
3.1项目基本情况
3.1.1项目名称
**市**铁矿矿山扩界项目
3.1.2建设单位
**市**铁矿
3.1.3地理位置
**市**铁矿位于**市**镇**村马家西沟。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分别为:
东经123°47′40″北纬40°38′38″。
矿区位于**市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km,有村级公路与省级公路(家堡)—庄(河)线相连;距丹铁路、丹高速公路通远堡站25km,,交通比较便利。
(详见附图1:
**市**铁矿地理位置和交通图)。
3.1.4建设目的与性质
3.1.4.1建设目的
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根据矿区的地质勘查成果,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加矿产品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1.4.2项目性质
**市**铁矿扩界项目为建设生产类项目。
3.1.5项目任务、等级和规模
3.1.5.1项目任务
**市**铁矿扩界项目的任务是:
开拓井巷工程、购置生产设备、建设地面设施等,形成年产铁矿石11万t、硼矿石4万吨的生产能力,将矿山服务期延长至11年。
3.1.5.2项目等级
**市**铁矿矿区面积为0.45km2,设计利用储量159.48万t,是一座小型硼铁共生矿山。
3.1.5.3项目规模
本项目设计铁矿石年开采量为11万t/年、硼矿石年开采量为4万t/年。
3.1.6总投资、土建投资和建设工期
3.1.6.1总投资
**市**铁矿扩界工程总投资为535.62万元,其中基建工程81.4234.42万元,设备购置215.7万元,其它费用10.5万元,流动资金25万元,不可预见费50万元。
3.1.6.2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8个月,基建工程主要包括主斜坡道、竖井SJ3、平硐、主运巷道等,Ⅱ、Ⅱ—2、Ⅲ号矿体建设一个开拓系统。
**市**铁矿扩界项目工程特性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1。
表3—1工程特性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市**铁矿矿山扩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