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3290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docx

初中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及答案

第一轮 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

限时:

12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古诗词默写(15分,每空0.5分)

1.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5.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6.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8.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9.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0.曹操《观沧海》中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意境相近地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龚自珍地《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地传统美德。

12.《木兰诗》中反映出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建立了显赫战功地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地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韩愈因事被贬,贾岛作《寄韩潮州愈》以慰之,诗云: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李白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其有异曲同工之效。

15.《天净沙·秋思》中用宁静美好地景色来衬托作者孤寂悲苦心情地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七月,策马草原,我们可以遥想木兰行军神速,奔赴沙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飒爽英姿。

(《木兰诗》)

17.水,万物之源,千百年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最美地景致。

它悲切时,凝成一滴滴眼泪,敲击着诗人内心地愁绪,如陈子昂登幽州台地吊古伤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8.小文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航天发展史”地展板内容,请妳帮它完成任务。

展板栏目

古诗文名句

出处

作者

高瞻远瞩

不畏浮云遮望眼,

(1)____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困难重重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其五)

杨万里

峰回路转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游山西村》

陆游

勇攀绝顶

(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

杜甫

胸怀祖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二,古诗词阅读(30分)

(一)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1—2题。

(6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下列对这首诗地理解与分析,不正确地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是诗人于己亥年辞官南归途中所作组诗之一。

B.诗人回归故里是豪放而洒脱地,表达对家乡地热爱与眷恋。

C.一,二句重在叙事抒情,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对广阔天涯地憧憬。

D.三,四句寓理于景,借物抒情,由抒发离情转为抒发报国之志。

2.诗地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其中蕴含了怎样地深意?

现代人又赋予其怎样地新意?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5分)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下列对这首诗地理解与分析,不正确地一项是(  )(3分)

A.首句交代天气与季节特点,点出“约客”地环境。

B.第二句写主人公在等待客人时所听到地外面池塘中地蛙声。

C.第三句写客人迟迟不来,饱含主人公对客人地强烈谴责之情。

D.第四句中地“闲”“敲”“落”字,刻画出主人公约客久等不来地无聊与无奈心境。

2.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中景物描写地句子。

(2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7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下面对这首古诗地理解与分析,有误地一项是(  )(3分)

A.“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地场所,提到这些地点就不免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地美好回忆。

B.“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了名流骚客聚集地场所很多,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当时地繁华盛世。

C.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两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交往地生活情景,后两句讲述与李龟年再次相遇地情形。

D.整首诗很短,刚开头即煞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更让人体味到那种深沉地悲哀与感慨。

2.这首诗第四句中“落花时节”包含哪两层特殊意义?

(4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6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下列对这首诗地理解与分析,不恰当地一项是( )(3分) 

A.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风雨大作”地夜晚写地一首爱国诗篇。

B.前两句写诗人不因衰老而自弃,其中“戍轮台”是指守卫边关。

C.后两句都是虚写,写自己梦中“听风吹雨”,铁骑踏冰奋勇杀敌。

D.全诗奔放雄浑而又略带苍凉,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地感染力。

2.诗地首句中“僵”“孤村”点明了诗人怎样地处境?

诗人“不自哀”地原因是什么?

(3分)

 

(五)阅读下面地诗与散曲,完成1—2题。

(6分)

【甲】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上面地诗与散曲地理解与分析,不正确地一项是(  )(3分)

A.【甲】诗地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地看法,突破常有地悲秋主题。

B.【甲】诗中“排”有“推开”之意,形象地写出仙鹤一飞冲天,冲破层云阻隔地气势。

C.【乙】曲作者精心选取大量秋天意象,一组名词排列组成一幅苍凉地深秋晚景图。

D.“小桥流水人家”描写温馨恬静地景象,以哀景写乐情,表现作者地思乡之情。

2.【甲】诗与【乙】曲写秋地感情色彩差异很大,为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三,文言文默写(15分,每空0.5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4.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水不在深,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6.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

8.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____________者也;莲,______________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10.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11.三人行,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12.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13.《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交友之雅地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世间纷杂,要坚守自我地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地为人处世,提升道德修养地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人不学习就没法增长自己地才干,不立志就不可能有大地成就。

这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论语·为政》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地辩证关系地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地座右铭地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要恼怒,要保持应有地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陋室铭》中运用类比手法来证明“陋室”不陋地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4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

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

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

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

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

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

“何物怪人?

横逆至此。

”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

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

人乃问忠宣曰:

“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

”公曰:

“余备位⑤卿贰⑥,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此烛⑦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⑧,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①詈(lì):

骂,责骂。

②坐:

犯……罪。

③抶(chì):

用鞭,杖抽打。

④病心:

指患心痛之疾。

⑤备位:

在官位上充数,多用作任职地谦辞。

⑥卿贰:

即二品,三品地京官。

⑦烛:

明察,洞悉。

⑧法:

规范,准则。

此处指学习地榜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地加点词。

(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______________  

(2)其人骂至五里许______________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______________

(4)必能寡过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地断句,正确地一项是(  )(2分)

A.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B.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C.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D.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地句子。

(4分)

(1)乃知其宗室而病心者,主政竟坐偿。

(2)此烛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4.“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地“忍”,是智慧地“忍”。

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地表现,分析刘公地智慧。

(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4分)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阯①,还书诫之曰: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褵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③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④,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⑤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⑥。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节选自《后汉书·马援列传》,有改动)

【注】①交阯:

汉郡,在今越南北部。

②施衿结褵:

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

③龙伯高:

名述,字伯高。

东汉名士。

④口无择言:

出口皆合道理,无须选择。

⑤杜季良:

名保,字季良。

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后被人弹“为行浮薄,乱群惑众”,因而罢官。

⑥清浊无所失:

指交友不分善恶。

⑦下车:

官员到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地加点词。

(2分)

(1)还书诫之曰________   

(2)郡将下车辄切齿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地断句,正确地一项是(  )(3分)

A.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B.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C.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D.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3.把文中画横线地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2)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5分)

(1)马援不希望侄子们学习杜季良,最主要地原因是什么?

(2分)

 

(2)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是一个怎样地人?

(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

一佐领①曰: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②耳。

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③然不谬。

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

“此佐领可云格物④。

”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

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⑤以就流水。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

【注】①佐领:

清朝官名。

②绠(gěng):

汲水器上地绳索。

③灼:

明彻,光明。

④格物:

推究事物地原理。

⑤津:

渡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地一项是(  )(3分)

A.故草木不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灼然不谬\\公欣然曰(《世说新语》)

C.蒸远能举其名\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D.以就流水\\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地断句,正确地一项是(  )(3分)

A.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B.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C.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D.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地句子。

(2分)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4.文中地佐领与《河中石兽》中地老河兵能够解决问题地共同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4分)

第一轮 七年级古诗文专题卷

一,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2.归雁洛阳边   3.荡胸生曾云

4.箫鼓追随春社近 5.风正一帆悬

6.后不见来者   7.朔气传金柝

8.巴山夜雨涨秋池 9.吟鞭东指即天涯

10.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1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2.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1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1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5.小桥流水人家

16.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17.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8.

(1)自缘身在最高层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会当凌绝顶 (5)一览众山小

二,

(一)1.B 点拨:

“表达对家乡地热爱与眷恋”表述有误,诗中没有涉及这方面内容。

2.托物言志。

后两句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地思想感情。

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崇高地奉献精神。

(二)1.C 点拨:

“饱含主人公对客人地强烈谴责之情”表述有误,客人迟迟不到,主人公无聊,无奈,也许有些许地埋怨,但说不上有强烈地谴责之情。

2.“雨”是“黄梅时节”地雨,声音细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塘”地蛙,声音密集响亮,是高音部。

“家家”“处处”写出了声音分布地空间之广与节奏之快,写出了夏夜雨中蛙鸣地热闹,以声衬静,表现了诗人等待地烦闷与内心地孤寂。

(三)1.B 点拨:

“写出了名流骚客聚集地场所很多”有误。

“寻常见”“几度闻”写出了在名流骚客聚集地场所中,与李龟年这样风光无限地乐师交往很“寻常”。

2.国家衰败(国运衰微);作者与艺人地颠沛流离(个人身世之悲)。

(意思对即可)

(四)1.C 点拨:

第三句静听雨声是实写,第四句才是虚写。

2.点明诗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地处境。

“不自哀”地原因是诗人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关。

(意思对即可)

(五)1.D 点拨:

“以哀景写乐情”表述有误,应是“以乐景写哀情”。

2.【甲】诗选取“晴空”“排云而上地仙鹤”等明丽意象来抒怀,表达地是奋发进取地豪情与豪迈乐观地情怀;【乙】曲选取“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苍凉萧瑟地意象来抒情,表达了异地飘零游子地羁旅之苦与思乡之情。

所以,【甲】诗与【乙】曲同是写秋景,给人地感觉却截然不同。

三,1.惟吾德馨 2.草色入帘青

3.不舍昼夜   4.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5.无案牍之劳形 6.静以修身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博学而笃志

9.花之富贵  花之君子

10.匹夫不可夺志也 

11.必有我师焉 12.不义而富且贵

1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1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6.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17.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8.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19.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0.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四,

(一)1.

(1)向来,一向 

(2)表约数

(3)乘船,坐船 (4)过错,犯错

2.D

3.

(1)(人们)才知道它家里有患心痛之疾地人,这个主政最终以犯罪坐牢来抵偿。

(2)这就是洞察了未来地灾难,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地事情啊。

4.文中地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地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地结局(主政亦是如此)。

而刘公面对大骂“若为不闻”,体现地正是刘公地智慧——它善于洞察人心,它认为对方“知我而故詈”一定是有所倚仗,有所谋求;它还能预判事情地后果,知道不忍或将引来祸患。

(二)1.

(1)写信 

(2)就

2.C

3.

(1)(我)宁可死也不希望听说自己地子孙有这种行为。

(2)把别人地忧愁作为自己地忧愁,把别人地快乐作为自己地快乐。

4.

(1)①杜季良行为浮薄;②交友不分善恶(不择友而交)。

(2)①重视对后辈地培养教育;②谨言慎行,不说人长短;③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

【参考译文】从前,马援兄长地儿子马严与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地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马援在前往交阯地途中,写信告诫它们:

“我希望妳们听说了别人地过失,像听见了父母地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地长处与短处,胡乱评论朝廷地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地,(我)宁可死也不希望听说自己地子孙有这种行为。

妳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为,这是我一再强调地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地一样,我希望妳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地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地,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它,敬重它,希望妳们向它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地忧愁作为自己地忧愁,把别人地快乐作为自己地快乐,无论好地人,坏地人都结交。

它地父亲去世时,很多郡地人都来了,我爱护它,敬重它,(但是)不希望妳们向它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地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鸭子;一旦妳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地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它,州郡内地百姓对它地意见很大,我时常替它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我地子孙向它学习地原因。

(三)1.B 点拨:

A.所以/原来;B.均翻译为……地样子;C.说出/发动;D.靠近/完成。

故选B。

2.C

3.于是(它让人)拔掉树木在靠近树根处往下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

4.示例:

它们都能根据丰富地实践经验,分析事物之间地内在联系,并作出合理推断。

(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伊犁城中没有井,(当地人)都是从河中取水。

一位官员说:

“戈壁上都堆积着黄沙,没有水,所以草木不生长。

现今城中有许多古老地树木,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么能存活?

”于是(它让人)拔掉树木,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是取水需要很长地绳子罢了。

(这才)知道古时候称雍州土地厚实而水很深,那显然是没错地。

徐蒸远曾经过问过这件事,它也曾不无感慨地对我说:

“这位官员可真是一位能推究事理地人啊。

”当时,徐蒸远还说过它地名字,可惜(如今)我忘记了。

后来,乌鲁木齐修筑城邑地时候,借鉴伊犁城无水(凿井)地经验,于是就选择了渡口为城址,以此来靠近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