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277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作业构成层次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功能性作业活动

(一)生产性活动

1、定义利用生产性活动(如木工、金工、制陶等)对服务对象进行训练,以改善功能为目的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类因病、伤、残所致的身体功能障碍、认知心理障碍或工作能力障碍者,如脊髓损伤、手外伤、烧伤、慢性疼痛等。

(2)禁忌证:

意识障碍者、严重认知障碍者、病情不稳定者。

3、设备与用具相应生产性活动工具及材料,如木工工具、金工工具、制陶工具及材料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功能评定、需求评定及活动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生产性活动训练项目。

(2)准备合适的场地、用具及材料。

(3)说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演示操作方法与步骤。

(4)进行生产性活动训练。

以木工训练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计划好需要进行的木工活动;

2)选好或画好图纸;

3)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

4)按图纸要求制作相应部件,进行标记、锯断、刨削、打磨等作业;

5)将准备好的各部件进行组装,如拼接、钉钉子等;

6)修饰,如喷漆、贴纸、外包皮革等;

7)产品检查。

(5)活动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或给予帮助。

(6)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7)进行反馈和总结。

5、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防护,必要时戴安全帽,坐轮椅者需有固定腰带,噪音大时需使用防噪音设置(如耳塞),有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时需配备吸尘和排气装置并佩戴口罩,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

(2)治疗场所通风、光线良好,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服务对象出入无障碍。

(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可仅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步骤,也可进行小组活动,进行流水作业,必要时需对作业进行调整。

(二)手工艺活动

1、定义利用具有高度技巧性和艺术性的精细手工活动进行训练,以改善功能的训练方法。

作业治疗常用的手工艺活动包括编织、剪纸、丝网花制作、折纸、织染、刺绣、布艺、粘贴画、插花、雕刻等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存在感觉运动、认知综合及心理社会功能障碍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手外伤、慢性疼痛、精神疾病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伤病早期需要制动者。

3、设备与用具编织工具、剪纸工具、插花工具、折纸工具等相应手工艺制作工具。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功能评定、需求评定及活动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手工艺活动项目。

(2)准备合适的场地、用具及材料。

(3)说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演示操作方法与步骤。

(4)进行手工艺作业训练。

以剪纸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计划好需要进行的活动;

2)选择纸样或画纸样;

3)选择合适的剪刀或刻刀,选好彩纸并用钉书器钉好纸样及彩纸;

4)按纸样剪或刻纸;

5)将剪好的作品小心整理好;

6)修饰,过塑或加框。

(5)活动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或给予帮助。

(6)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7)给予反馈和总结。

5、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防护,需要时戴手套,注意避免割伤;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

(2)治疗场所通风、光线良好,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服务对象出入无障碍。

(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最好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必要时需对作业进行调整。

(三)艺术活动

1、定义利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活动对服务对象进行训练以改善功能的训练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存在感觉运动、认知综合及心理社会功能障碍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手外伤、慢性疼痛、精神疾病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

3、设备与用具各种乐器(如电子琴、口琴、吉他、笛子、手鼓等)、画笔、文房四宝、画纸、颜料、调色盒、画夹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功能评定、需求评定及活动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艺术活动项目。

(2)准备合适的场地、用具及材料。

(3)说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演示操作方法与步骤。

(4)进行艺术活动训练。

以毛笔书法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计划好需要进行的书法活动;

2)选好书写内容或字贴;

3)选择合适的毛笔、宣纸和墨汁;

4)固定好纸,开始书写;

5)将写好的字置于合适地点晾干;

6)清洗毛笔,整理桌面。

(5)活动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或给予帮助。

(6)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7)给予反馈和总结。

5、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

(2)治疗场所通风、光线良好,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服务对象出入无障碍。

(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尽量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作业,必要时需对作业进行调整。

(四)园艺活动

1、定义利用园艺活动(如种植花草、栽培盆景、园艺设计、游园活动等)对服务对象进行训练以改善功能的一种训练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存在感觉运动、认知综合及心理社会功能障碍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手外伤、慢性疼痛、精神疾病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

3、设备与用具花盆、铁锹、花剪、花铲、水桶、喷壶、营养土、园林植物、种子、肥料、农药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功能评定、需求评定及活动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园艺活动项目。

(2)准备合适的场地、用具及材料。

(3)说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演示操作方法与步骤。

(4)进行园艺活动。

以盆栽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计划好需要进行的园艺活动;

2)选择合适的花盆、植物、泥土、花铲等;

3)浇水、栽种并固定植物;

4)将栽好的花放于合适位置;

5)整理用具。

(5)活动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或给予帮助。

(6)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7)给予反馈和总结。

5、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防护,需要时戴手套;场地可能存在不平整和有其它障碍物的情况,训练时要预防摔倒;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

(2)治疗场所通风、光线良好,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服务对象出入无障碍。

(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可仅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步骤,也可进行小组活动,必要时需对活动进行调整。

(五)体育活动

1、定义利用体育活动对服务对象进行训练以改善功能的训练方法。

作业治疗常用的体育活动训练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射击、飞镖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存在身心功能障碍和社会参与障碍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手外伤、慢性疼痛、精神疾病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有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

3、设备与用具各类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台、球拍、弓箭、飞盘、飞镖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功能评定、需求评定及活动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体育活动项目。

(2)准备合适的场地、用具及材料。

(3)说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演示操作方法与步骤。

(4)进行体育活动训练。

以轮椅篮球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计划好需要进行的活动强度及时间;

2)选择合适的场地、球、运动轮椅及防护用品;

3)球员间认识和介绍;

4)热身、战术布置;

5)开赛:

发球、接球、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6)比赛结束后放松练习。

(5)活动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或给予帮助。

(6)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7)给予反馈和总结。

5、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防护,需要时戴好护膝、护腕等,坐轮椅者需有固定腰带;不可随身携带多余物品;运动过程中注意监护和保护,以防摔倒、碰伤;运动过程中姿势和方法正确。

(2)治疗场所通风、光线良好,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服务对象出入无障碍。

(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可仅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步骤,尽量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必要时需对活动进行调整。

(六)游戏活动

1、定义通过游戏活动(如棋类游戏、牌类游戏、拼图、迷宫、套圈、电脑游戏以及大型互动游戏等)对服务对象进行训练,以达到改善肢体功能、发展个人兴趣、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增进友谊与交流等目的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存在感觉运动、认知综合及心理社会功能障碍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截肢、手外伤、慢性疼痛、精神疾病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

3、设备与用具棋(象棋、围棋、跳棋、飞行棋等)、扑克牌、麻将、电脑及配套硬件、游戏盘、游戏机、操作手柄、游戏软件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功能评定、需求评定及活动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

(2)准备合适的场地、工具。

(3)说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演示操作方法与步骤。

(4)计划好游戏内容、时间、强度。

(5)进行游戏活动训练,强调服务对象的主动参与。

(6)训练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必要时提供辅助器具或给予帮助。

(7)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8)进行反馈和总结。

5、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防护,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注意时间的控制,避免时间过久影响休息和正常生活习惯或其它治疗项目;注意情绪的控制;轮椅坐位的服务对象注意定时减压。

(2)治疗场所通风、光线良好,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工具符合伤残人士需要,服务对象出入无障碍。

(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尽量以小组游戏方式进行,必要时需对游戏进行调整。

二、手功能

(一)手部肌力训练

1、定义通过功能性活动练习达到提高手的握力及捏力的训练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原因导致的手部肌力下降者,如手外伤、烧伤、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上肢骨折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手部肌腱损伤早期(6周内)、手部不稳定骨折、软组织损伤早期、前臂损伤早期等不适于进行肌力训练者。

3、设备与用具橡皮泥、弹力带、握力计、捏力计、不同阻力夹子、生产性活动工具、娱乐与休闲工具、电脑辅助手功能训练系统、上肢机器人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手功能评定和需求评定结果选择适合的肌力训练项目。

(2)确定活动处方,明确活动内容、运动量、时间、次数等。

(3)准备合适的场地、设备及工具。

(4)说明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演示操作方法。

(5)进行肌力训练。

以应用电脑辅助训练系统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热身,进行轻柔的手部主动活动;

2)利用系统进行手部肌力评定;

3)根据肌力评定结果确定运动处方;。

4)根据患者的兴趣选择游戏;

5)设定肌力、时间、难度、活动方式等参数;

6)应用特制手柄,利用游戏进行训练;

7)训练后放松活动。

(6)训练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

(7)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8)布置自我练习作业及注意事项。

5、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避免代偿;训练前应适当热身,训练后放松,避免肌肉损伤;训练过程中注意呼吸调整,避免屏气,特别是心肺功能不佳者。

(2)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

(3)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手部肌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尽量选择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进行训练。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

1、定义针对腕关节屈伸、尺偏、桡偏、环绕,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屈伸、对掌、对指等活动障碍,以维持和提高关节活动范围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原因导致手部关节活动度受限者,如手外伤、烧伤、臂丛损伤、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手部肌腱损伤早期、骨折早期需制动者,前臂损伤早期需手部制动者。

3、设备与用具橡皮泥、弹力带、手工艺活动工具、游戏工具、电脑辅助手功能训练系统、上肢机器人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手功能评定和需求评定结果选择适合的关节活动训练项目。

(2)确定活动处方,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次数等。

(3)准备合适的场地、设备及工具。

(4)说明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演示操作方法。

(5)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以橡皮泥训练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热身,进行轻柔的抓、压、揉、搓橡皮泥活动;

2)根据活动处方要求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要求特定关节活动至预期范围,活动方法包括按压、揉搓、抓握、捏、收展等;

3)训练后放松活动。

(6)训练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

(7)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8)布置自我练习作业及注意事项。

5、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避免代偿;训练前应适当热身,训练后放松;有疼痛症状者以耐受为限,不可出现过度疼痛。

(2)创造主动训练氛围;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

(3)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手部关节活动度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尽量选择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进行训练。

(三)协调训练

1、定义通过作业活动练习以达到手部正确控制和稳定运动目的的训练方法。

手部协调训练重点是双手协调、手眼协调和手内协调训练。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致手部协调障碍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瘫、老年痴呆、手外伤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疾病或损伤早期需手部制动者。

3、设备与用具手工艺活动工具、游戏工具、艺术治疗工具(如乐器)、日常生活用品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手功能评定和需求评定结果选择适合的协调训练项目。

(2)确定活动处方,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参与关节的活动、活动频率和活动次数等。

(3)准备合适的场地、设备及工具。

(4)说明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演示操作方法。

(5)进行协调性训练。

以双手操作游戏手柄进行电子游戏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准备好游戏机、连接好控制手柄;

2)选定游戏,根据功能情况设定合适的游戏难度;

3)固定肩肘关节(如放于座椅扶手或桌面上);

4)双手操作游戏手柄进行训练,可一手控制方向,另一手进行技术动作(如跳跃、射击等)。

(6)训练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

(7)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8)布置自我练习作业及注意事项。

5、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先从单关节、大范围、快速的活动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到多关节控制、小范围、慢速活动;训练过程中注意近端关节(肩、肘、腕关节等)的固定。

(2)创造轻松活跃的训练氛围;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

(3)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手部协调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尽量选择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进行训练。

(四)灵活性训练

1、定义通过作业活动训练以改善手的灵活性的训练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致手部灵活性下降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瘫、老年痴呆、手外伤、上肢损伤等。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需手部制动者或需要绝对休息者。

3、设备与用具手工艺活动工具、游戏工具、艺术治疗工具(如钢琴、电子琴等)、日常生活用品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手功能评定和需求评定结果选择适合的灵活性训练项目。

(2)确定活动处方,包括活动内容、时间、速度等。

(3)准备合适的场地、设备及工具。

(4)说明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演示操作方法。

(5)进行灵活性训练。

以双手打字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准备好电脑;

2)选择打字软件(具有实施显示速度和准确性的功能);

3)设定目标;

4)双手操作键盘进行打字(特别注意速度和准确性);

5)规定时间内结束打字,查看结果,与训练目标比较分析。

(6)训练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

(7)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8)布置自我练习作业及注意事项。

5、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训练重点为速度和准确性。

(2)创造轻松活跃的训练氛围;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

(3)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手部灵活性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尽量选择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进行训练。

(五)感觉训练

1、定义为改善手部感觉功能所进行的训练方法,包括脱敏训练、感觉再训练和感觉教育等内容。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手外伤、上肢神经损伤、烧伤、脑卒中、脑外伤等存在手部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者。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局部皮肤破损、感染者。

3、设备与用具日常生活小用品、各种米、豆子、布、刷子、游戏用品(如麻将)、手工艺工具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手功能评定和需求评定结果选择适合的感觉训练项目。

(2)确定活动处方,包括活动内容、时间、活动次数等。

(3)准备合适的场地、设备及工具。

(4)说明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演示操作方法。

(5)进行感觉训练。

以小组式手部感觉训练为例,步骤参考如下:

1)制定好小组训练计划,进行人员准备及物品;

2)介绍手部感觉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等;

3)小组成员间熟悉和分享;

4)利用各种豆子、米、果壳、刷子等进行擦刷,或闭眼情况下用手取出并辨认埋藏于豆子中的物品,睁眼确认并反复练习;

5)可将部分豆子放于冰箱中冰冻进行冷疗或将砂子炒热进行热疗等感觉训练;

6)结束活动,总结作业及分享心得。

(6)训练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

(7)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8)布置自我练习作业及注意事项。

5、注意事项

(1)按感觉恢复顺序或感觉过敏情况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感觉减退时先睁眼训练,再闭眼进行训练;注意检查皮肤,避免损伤皮肤。

(2)进行感觉再训练时需要安静的环境以利于患者体会正常的感觉;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

(3)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手部感觉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尽量选择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进行训练;每日多次进行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六)电脑辅助上肢功能训练

1、定义利用各种专门设计的电脑系统或肌电反馈系统进行的手功能训练。

由于趣味性高、能及时给予视听等反馈,治疗效果较好。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手外伤、上肢神经损伤、烧伤、脑卒中、脑外伤等存在手部运动功能障碍者。

(2)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昏迷或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手部需制动和需绝对卧床休息者。

3、设备与用具各种专门设计的手功能评定训练系统、上肢康复机器人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手功能评定和需求评定结果制定训练处方。

(2)准备合适的场地、设备及工具。

(3)说明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演示操作方法。

(4)进行手功能训练,步骤参考如下:

1)准备好电脑、连接好控制手柄;

2)选定训练项目,根据功能情况和训练处方设定训练的时间、难度、关节活动范围、阻力、速度等参数;

3)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选坐位)进行训练。

(5)训练过程中治疗师进行评定、指导和反馈。

(6)结束治疗,整理场地及工具。

(7)布置自我练习作业及注意事项。

5、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姿势和体位应正确;注意时间的控制,避免一次训练时间过久。

(2)工作台及工具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

(3)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手部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训练;训练难度适中,活动易于调节。

(七)强制性使用训练

1、定义强制性使用训练指限制功能相对较好的一侧手及上肢的活动,同时诱导功能相对较弱的手反复进行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功能性活动以促进上肢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患手(或功能相对较差手)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随意运动(腕伸展>100,拇指及至少另外一指伸展>100)的脑卒中、脑外伤、偏瘫型脑瘫患者。

(2)禁忌证:

严重认知障碍、平衡功能不佳、情绪控制不佳等不能保证安全者。

3、设备与用具用于限制活动的手套或夹板,家居日常生活用品。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根据手及上肢功能评定结果制定训练处方。

(2)说明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

(3)使用限制用手套(较大,不分指,不允许手部活动)或夹板限制功能较好手的活动,同时将健侧上肢固定于体侧。

(4)集中、反复、强化训练功能较差侧手功能,要求患者用功能相对较差的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5)指导家属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和监督,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6)保证一天穿戴限制性手套完成日常活动的时间不少于5-6个小时,仅在休息、洗澡、睡觉及影响安全的情况下解除健侧限制。

(7)定期评定和反馈。

5、注意事项

(1)严格选择适应证;必须让患者及家属清楚训练过程并同意才能进行;指导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监督,确保安全。

(2)物品放置合理,通道地面平坦、干燥、无障碍物。

(3)确保患者通过努力可以利用患手完成所选择的作业活动。

三、知觉功能

知觉障碍是指在感觉传导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对感觉刺激的认知和整合障碍。

临床上以各种类型的失用症和失认症常见。

(一)视觉失认

1、定义以促进视觉失认者改善功能,建立代偿,帮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2)禁忌证:

不能配合训练者,如意识障碍、严重失语理解和表达障碍、拒绝训练或无训练动机者;不能耐受训练者,如病情严重、全身状态差等情况;不宜进行训练者,如病情不稳定者。

3、设备与用具照片、颜色图片、日常用品、拼板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了解患者的疾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根据患者功能水平选择训练内容和方法,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让物体失认者进行日常用品的识别训练。

(5)让面容失认者反复识别家人、亲属、名人等照片,可以借助语言提示。

(6)用颜色卡片对颜色失认者进行命名和辨别颜色的练习。

(7)教会患者使用视觉外的正常感觉进行代偿。

(8)调整生活环境。

如在物品上贴标签,或把不能识别的人物名字写在照片上。

5、注意事项进行识别训练时注意感觉的输入方式,以保证训练效果。

(二)触觉失认

1、定义是以改善触觉整合功能,提供代偿方法,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为目的的训练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视觉失认的训练技术。

3、设备与用具各种质地的材料、砂纸、日常用品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史、生活环境及认知情况。

(2)选择安静的房间,备好用具。

(3)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辨识训练,让患者闭目,用手感觉、分辨和识别不同质地的材料,如砂纸。

(5)感觉刺激。

如用粗糙的物品沿患者的手指向指尖移动进行触觉刺激。

(6)利用视觉或健手的感觉帮助患肢进行感知,重视对物体的形状、材料、温度等特质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