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3164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docx

最新最全《公务员培训行政伦理标准题库》

《行政伦理与职业道德》参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00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C)总和。

A.自然精神B.职业精神

C.行为规范D.政治立场

 

1002.贯彻正面引导原则,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就是利用(B)来教育从业人员。

A.启发自觉B.职业道德榜样C.反面教材D.耐心说服疏导

 

1003.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勤政爱民B.奉献社会C.忠于职守D.一心为公

 

1004.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C)。

A.根本基础B.既定方针C.基本任务D.唯一出路

 

1005.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道德观念去做事的行为被称之为(D)。

A.勤奋B.审慎

C.自立D.慎独

 

1006.契约理论认为政府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公务员扮演(C)的角色。

A.经纪人B.组织者C.代理人管理者

 

1007.公务员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C)的问题。

A.怎样勤政爱民B.执政为民C.怎样为人民服务D.保持改革创新思维

 

1008.职业良心反映从业者对他人和社会职业义务关系的意识,公务员的职业良心是(A)。

A.清正廉洁B.救死扶伤C.排忧解难D.执政为民

 

1009.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是(A)。

A.教育从业人员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B.教育从业人员热爱本职工作

C.教育从业人员用恭敬地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D.教育从业人员勤于事业

 

1010.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A)。

A.个人通过劳动进行创造和贡献B.个人确认自我的存在

C.个人对自己本身的肯定D.个人作为社会人而具有的人格尊严

 

1011.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B)的倡导和推动。

A.新闻媒体B.舆论力量C.社会文化氛围D.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1012.(D)是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的统一。

A.职业道德技能B.职业道德义务C.职业道德信念D.职业道德素养

 

1013.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C),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勤政爱民B.奉献社会C.忠于职守D.一心为公

 

1014.(B)是社会主义道德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A.公民道德B.社会道德C.职业道德D.个人道德

 

1015.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D)。

A.国家宏观调控B.社会市场调节C.政府干预D.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016.古人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C)。

A.忠诚B.审慎C.勤勉D.民主

 

1017.职业化是职业人在现代职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要求,其核心是(A)。

A.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才能的重视B.职业化技能的培训

C.职业化行为规范的遵守D.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内化

 

1018.下列选项对“慎独”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君子在个人闲居独处的时候,言行也要谨慎不苟

B.一个人需要在独立工作或独处.无人监督时,仍然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C.“慎独”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在无人监督时,仍能严格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做事

D.“慎独”对一般人而言是为了博得众人的好感或拥护

 

1019.自律的概念最早是由(C)提出的。

A.尼采B.罗素C.康德D.罗尔斯

 

1020.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既是一种职业精神,又是职业活动的灵魂,还是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A)。

A.敬业B.节约C.纪律D.公道

 

1021.“人无信不立”这句话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是指(A)。

A.坚守诚信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B.要求统治者要“仁民爱物”

C.无论为人还是做事都要“执事敬”

D.人无论做什么都要尽最大的努力

 

1022.下列行为中,体现了诚信智慧性特征的是(A)。

A.领导委婉地指出了下属工作中的不足B.为了员工的面子领导没有说话

C.领导当众指责员工D.领导不做说明,直接扣员工的工资

 

1023.关于严守法律法规,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D)。

A.只要品德端正,学不学法无所谓

B.金钱对人的诱惑力要大于法纪对人的约束

C.法律是由人执行的,执行时不能不考虑人情和权力等因素

D.严守法纪与职业道德要求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一致性

 

1024.奉献的本质属性是(B)。

A.非功利性B.可为性C.止损性D.普遍性

 

1025.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C)。

A.管理性质B.政治性质C.公共性质D.社会性质

 

1026.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B)。

A.公忠B.廉政C.诚信D.爱民

 

1027.在行政伦理的观念体系中,最根本的是(D)。

A.个人与社会的关系B.公私利益关系C.法治与德治的关系D.权利义务关系

 

1028.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A)。

A.行政效率观B.行政法治观C.行政伦理观D.行政权力观

 

1029.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C)。

A.重法轻德B.德法并重C.重德轻法D.德法并废

 

1030.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C)。

A.提高行政效率B.健全行政法治C.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D.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1031.把公平当作各种德行的总称的古希腊思想家是(D)。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西塞罗D.亚里士多德

 

1032.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中,民主最为突出的功能体现在(A)。

A.防止行政人员的腐化和惰性化方面B.使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D.加强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

 

1033.对于行政伦理关系来说,首要的原则是(B)。

A.廉政B.民主C.公平D.爱民

 

1034.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A)。

A.正义B.民主C.道德D.公平

 

1035.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D)。

A.主观努力B.客观基础C.内在体现D.外在显现

 

1036.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A)。

A.行政管理实践B.行政能力培养C.知识理论学习D.思想政治教育

 

1037.行政良知的全部内容是(A)。

A.诚信和忠恕B.爱国和爱民C.勤政和廉政D.遵纪和守法

 

1038.行政道德是行政技能的(C)。

A.现实表现B.主观前提C.人格特征D.客观基础

 

1039.行政责任的具体实现主要体现为(A)。

A.道德责任B.法律责任C.外部性责任D.消极责任

 

1040.公务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最基本宗旨是(D)。

A.忠于党B.忠于国家C.为所在组织谋利益D.为人民服务

 

1041.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表述为(C)。

A.廉洁奉公B.遵纪守法C.对行政之公共性的信仰D.勤政为民

 

1042.培养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首要的任务是(A)。

A.促进行政人员公共性信仰的生成B.严格控制其权力的行使

C.树立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D.加大对不负责任行为的惩罚力度

 

1043.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B)。

A.行政人员的独善其身B.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

C.行政组织的教化D.社会创造的外在环境

 

1044.管理行政的人性假设是(A)。

A.人性恶B.人性善C.既非善,也非恶D.既恶又善

 

1045.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C)。

A.经济基础不断发展B.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

C.行政人员自律D.依法行政

 

1046.“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是(A)。

A.“他律”是“自律”的必要条件B.“他律”是“自律”的基本归宿

C.“自律”是“他律”的必经之路D.“自律”是“他律”的前提基础

 

1047.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B),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

A.无限责任制B.有限责任制C.无责任制D.半责任制

 

1048.工具人格体现的社会关系是(B)。

A.人对人之间的人身依赖关系B.人对物的依赖关系

C.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D.以上都不对

 

1049.在服务行政模式中,行政管理活动以哪种治理方式为主(B)。

A.法治B.德治C.权治D.人治

 

1050.公共领域的性质决定了哪种人格模式是现阶段的理想行政人格(D)。

A.依附人格B.行政人格C.社会人格D.独立人格

 

1051.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统摄意义的价值理念是(C)。

A.法治观念B.效率观念C.服务价值D.协调理念

 

1052.公务员独立人格生成的关键因素是(D)。

A.法律制度B.行政组织C.组织环境D.行政人员个体

 

1053.在政府治理模式走向德治的过程中,治理工具主要表现为(B)。

A.法律制度B.伦理规范C.政策法规D.行政法规

 

1054.下面哪一项是行政伦理规范独有的特征(C)。

A.公开性B.概括性C.政治性D.明确性

 

1055.现阶段,我国公务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是:

(B)

A.勤政为民B.廉洁奉公C.求真务实D.实事求是

 

1056.现阶段的行政伦理规范中,(A)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A.求真务实B.廉洁奉公C.勤政为民D.艰苦奋斗

 

1057.利益一致原则是建立和维护政府信任关系的(D)。

A.根源B.本质C.策略D.基础和前提

 

1058.公共政策要体现政府信用,最为根本的是其(D)。

A.实效性B.及时性C.系统性D.科学性和稳定性

 

1059.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的基本特性是(B)。

A.主观灵活性B.客观性C.社会通用性D.强制执行性

 

1060.上下级间以工作报告、工作指导与工作督促方式所进行的监督通常属于(A)。

A.自我监督B.行政监察C.审计监察D.舆论监督

 

1061.分析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B)。

A.行政人员既是“行政人”也是“经济人”

B.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制度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C.公共管理涉及的领域过多,摊子过大

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1062.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表现为(B)。

A.道德标准理论完备,而实际执行不必苛求严格

B.兼顾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

C.标准问题的具体性和灵活性

D.道德标准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1063.行政伦理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C)。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打击违规,预防犯罪

C.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D.监督与惩罚并重

 

1064.行政伦理评价最重要的方式是(C)。

A.行政行为习惯B.行政人员内心信念C.社会舆论D.行政监察

 

1065.认为“理想国”就是“公道或正义之国”的思想家是(B)。

A.希罗多德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

 

1066.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B)。

A.行政权力的他律机制B.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

C.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D.行政权力的制衡机制

 

1067.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表现形式是(A)。

A.政府形象B.公众满意度

C.民意调查结果D.社会舆论

 

1068.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A)。

A.价值导向B.评价标准

C.客观依据D.舆论导向

 

1069.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和根本问题是(C)。

A.如何保持君权永固B.如何实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

C.如何对待“民”的问题D.如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1070.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C)。

A.行政作风B.行政理想

C.行政态度D.行政责任

 

1071.从公务员伦理规范的(A)层次来说,公务员必须遵守有关公务员的各项法律法规。

A.职业层次B.行业层次C.职位层次D.职务层次

 

1072.行政伦理与行政法治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辅相成。

二者都以行政行为中的(C)为调整内容,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共同的基础和目的。

A.合法与否B.道德与否C.权利与义务D.法律与道德

 

1073.在价值层面,法律应服从于(C)评价和伦理价值导向。

A.舆论B.社会普遍价值观C.道德D.意识

 

1074.行政伦理除了包括行政人员的个人道德、行政管理的职业道德、行政机构的组织伦理外还包括(D)。

A.行政过程的政治伦理B.行政过程的法律伦理

C.行政过程的政治过程D.行政过程的伦理规范

 

1075.当今公务员社会公德建设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最大的道德要求上的变化是(B)。

A.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B.从“大公无私”到“先公后私”

C.从学雷锋到学郭明义

D.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到市场经济个人主义道德

 

1076.我国的公务员的社会人形象是在以下背景中形成的(C)。

A.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背景

B.小社会、大政府的社会背景

C.社会由小向大转型、而政府由大向小转型的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

D.政府由小向大转型、而社会由大向小转型的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

 

1077.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D)。

A.政教合一B.法治C.君本民未D.德治

 

1078.“忠君”思想在现时代可以转化为(D)。

A.忠于自己B.忠于家庭C.忠于单位D.忠于国家和人民

 

1079.《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于(B)年出台。

A.1989B.2002C.2008D.2011

 

1080.《公务员法》将公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归结为“德、能、勤、(A)、廉”。

A.绩B.忠C.孝D.才

 

1081.(B)指出,政府官员的作用应该“以才能与品德为依据”。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人权法案D.共产党宣言

 

1082.西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首要要求是(D)。

A.廉政B.勤政C.忠于执政党D.忠于国家,保持政治中立

 

1083.西方各国一般严禁公务活动中收受礼品,非经批准,不得接受(D)。

A.外国政府授予的称号B.颁发的勋章C.赠送的礼品D.以上都选

 

1084.西方国家因负债、破产或无力偿债而被捕或受控告的公务员,会遭遇(B)。

A.停职B.撤职且永不录用C.警告D.记过

 

1085.德国《官员法》规定德国官员以实际行动捍卫联邦基本法所指的(D)基本秩序。

A.自由.和谐B.民主.平等C.法治.自由D.自由.民主

 

1086.公务员依法享有(A)。

A.自由裁量权B.领导权C.行政处罚权D.免于刑罚权

 

1087.中国传统的五伦是指: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D)。

A.母子B.姐妹C.邻里D.朋友

 

1088.“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子思)提出来的。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1089.公共行政是对全社会负责的管理活动,公共行政的绝大部分活动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这体现了公务伦理的(C)

A.政治性B.系统性C.社会性D.服务性

 

1090.为了确保公共权力的(A),要让公共权力在运行中接受职业道德的规范和约束。

A.公共性B.公开性C.公正性D.严肃性

 

1091.行政伦理的个体层次包括(B)、伦理德性条目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

A.道德标准B.核心价值C.人格修养D.文明程度

 

109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定了政府信息(A)的基本准则。

A.“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B.公正、公开、公平

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职权法定、适度公开

 

1093.公共行政责任义务体系包含行政责任义务、法律责任义务和(B)三重内容。

A.权威责任义务B.道德责任义务C.伦理责任义务D.社会责任

 

1094.在根本的意义上,政府诚信关系是与政府的(A)联系在一起的。

A.合法性B.服务本位C.公信力D.强制性

 

1095.从社会治理的实践角度看,(B)是引发政府诚信危机等各种问题的根本性原因。

A.政府缺乏公信力B.社会治理中的道德在不同层面的匮乏

C.服务理念的淡泊D.官本位思想

 

1096.狭义的行政伦理主体是指(A)。

A.政府及其公务员B.四大班子及其公务员C.执政党D.领导干部

 

1097.从道德的立场来看,公务人员的根本目标是(B)。

A.私人利益B.公共利益C.政府部门的利益D.企业的经济利益

 

1098.国家行政人员要遵守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规范,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C)。

A.群众观B.职业观C.政绩观D.考核观

 

1099.下面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职业道德需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职业道德比社会分工产生的时间早

C.职业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惟一手段

D.在法律无法干涉的领域,职业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1100.下面说法中正确揭示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相互关系的是(B)。

A.德主刑辅B.宽猛相济C.宽德严刑D.刑主德辅

 

1101.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教育示范和(C)。

A.理论培训B.经验总结C.典型引导D.内省慎独

 

1102.功利主义认为,在订立“契约”后,公民与政府间形成了平等的(B)。

A.自治关系B.委托关系C.统治关系D.领导关系

 

1103.行政决策民主化包含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是方式的民主化和(B)。

A.过程的民主化B.目标的民主化C.结果的民主化D.方法的民主化

 

1104.公务员对于上级违背公共利益的不良指令,应当采取的态度是(A)。

A.不服从B.不合作C.无条件服从D.越级请示

 

1105.在广大公务员中形成普遍、健全的(B),是我国行政伦理培养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目的。

A.独立人格B.行政人格C.服从人格D.公民人格

 

1106.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最显著的特点是(A)。

A.注重个人的道德创造性B.注重道德的法律化

C.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的监督D.引入独立媒体的监督

 

1107.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流于形式的深层次原因是(B)。

A.缺乏科学的公务员绩效评价制度B.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C.缺乏监督制度D.社会整体道德滑坡

 

1108.2011年8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C),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该文件明确了行政决策、权力运行、行政审批、政府信息、基层政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等公开的内容。

A.《政府信息公开条例》B.《关于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

C.《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D.《行政审批细则》

 

1109.信任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可能直接导向对政府信任的危机。

出现这一状况的基本原因在于(A)。

A.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矛盾的深刻变化B.政府诚信关系问题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D.公务人员素质差异

 

1110.公平公正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公正地选择适用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B.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

C.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确保效率的优先性

D.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

 

1111.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C.良心的内容是客观的D.良心是一种道德范畴

 

1112.首次将伦理学划分为“规范伦理学”与“分析伦理学”的学者是(B)。

A.泰勒B.摩尔C.休谟D.韦伯

 

1157.通过职业道德和伦理标准对行政行为进行的控制称为(C)。

A.群体控制B.组织控制C.内部控制D.外部控制

 

1113.行政责任的核心内容是行政人员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公众的(D)。

A.经济利益B.政治利益

C.多数人利益D.共同利益

 

1114.为行政伦理学的产生提供根本价值来源的是(C)。

A.组织价值B.个体价值C.政体价值D.群体价值

 

1115.罗尔斯“行政哲学基础”的核心价值是(C)。

A.效率价值B.自由价值C.正义价值D.利益价值

 

1116.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事物好坏的最后标准是(D)。

A.公平与正义B.经济与效率

C.效率与效果D.快乐与痛苦

 

1117.功利主义认为,政府行为的伦理底线是(A)。

A.维护公民个人自由与权利B.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C.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D.实现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

 

1118.在伦理培训中,设计规定性、强迫性、惩罚性的培训模式是为了激励人们服从(A)。

A.最低的道德标准B.最高的道德标准

C.中间层次的道德标准D.所有的道德规范

 

1119.在遏制行政腐败行为的过程中,司法监督的有效性往往依赖于(B)。

A.人们对职业操守的认识B.人们对惩罚的恐惧心理

C.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同D.人们对法律的认同态度

 

1120.在现有监督体制中,监督主体在行使监督时,首先要(C)。

A.将自己与监督客体融合B.视自己为监督客体

C.把自己和监督客体分离D.与监督客体搞好关系

 

1121.行政人员披露或检举行政机构内部的腐败现象是极其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必须面对行政组织结构中的(C)。

A.公众舆论牵制B.下级影响

C.上级控制D.亲友制衡

 

1122.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宽的分权结构称为(A)。

A.“扁平型”结构B.“高纵型”结构

C.“官僚型”结构D.“管理型”结构

 

1123.组织系统中有效行使权力的基本保证是(A)。

A.个人服从B.层级设置C.管理幅度D.管理层次

 

1124.现代行政体制要求行政人员需要承担双重使命:

服从权威与(C)。

A.服从领导B.遵从舆论C.自主履行责任D.超越体制

 

1125.在官僚机制十分完善的组织环境中,个人的道德理性能力是(B)。

A.无限的B.极其有限C.有很大空间D.与组织机制无关

 

1126.检举者面临的忠诚冲突直接来自于(A)。

A.组织内部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