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125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docx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在不断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效的生产成本控制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

文章介绍了成本(费用)控制的含义,对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性、原则及质量方面的关系以及对生产成本控制的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控制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

目录

引言3

第一章成本控制的概念4

第二章国内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问题5

2.1国内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总体现状5

2.2国内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6

第三章成本控制实施的前期工作8

3.1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8

3.2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8

3.3加强和完善成本实际发生情况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工作8

3.4组织发动广大职工开展各种降低成本的活动9

第四章产品成本控制的内容10

4.1按成本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10

4.2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四方面10

第五章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12

5.1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12

5.2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12

5.3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13

5.4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14

5.5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14

5.6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15

5.7采取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15

5.8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15

5.9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分工16

5.10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16

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附录20

引言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较弱、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生产效率较低,使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较弱的竞争地位,尤其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大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那么,在外部经济形势相同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如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取得超越其他企业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呢?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创新——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采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是一条重要可行的途径。

本论文主要围绕中小民营型企业的员工流失问题与原因展开详细分析讨论,希望通过对中小民营型企业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有参考价值举措,对于同类企业也能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章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其事先进行规划、预算和制定系数目标;事中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事后进行评价分析,在总结和改进的基础上,修订和建立新成本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简而言之,成本控制是为实现成本管理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6个环节,它的最终目标是力求以较小的耗费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成功的成本控制能够明确物料、人工、水电等各种费用的支出及消耗水平,准确的成本数据为制定价格提供了依据,使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第二章国内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2.1国内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总体现状

1、国内企业成本(费用)控制还在探索和借鉴的进程中,成本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具体来说可细分成:

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较高,而其他行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则较低,商品流通类企业又较服务业、施工业等行业略好些;从整体看,越是大型的企业,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就越高;从产权性质来区分的话,上市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最高,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水平较私营企业水平要略高。

2、企业的产品成本控制大都停留在事后阶段,企业一直把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成本的目光紧紧地盯住在生产制造与检验过程,结果精力花费了不少,成本付出了很多,但却是收效平平。

其原因就是只注重了制造与检验的环节,而忽视了影响质量与成本的其他环节,其中设计开发便是一个重要环节。

现代设计认为,产品质量的优劣首先是设计,其次才是制造和检验,并提出产品质量的“源流控制”理论,即设计阶段是“上游”,制造和检验分别是“中游”和“下游”。

抓好了上游控制,中、下游控制就容易。

3、企业生产成本缺乏市场观念,生产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的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

低成本意味着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成本的构成并核算产品成本,通过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

这样,产量越高,单位成本就越低。

因此,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误认为简单的降低成本就意味着增加效益。

这种失真的信息导致生产成本控制觉察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4、未能及时收集原始成本数据,统计表格也不够合理,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由班组直接将原始数据输入系统,仍然采用填写报表,再由专业人员将报表数据统一汇总或输入微机。

有的操作工和班组长不认真填报工时、材料消耗等表格,造成漏报数据和数据失真;有的未能及时随班填报,而是事后补填,由于时过境迁,单凭记忆凑数,很难保证准确;还有的字迹模糊,致使辨认困难。

企业在印制统一表格时,要么名目繁多,要么容易产生歧义,不能适应企业不同产品的特点,填报费力,汇总困难,严重者能引起生产人员厌烦甚至反感,产生应付心理,自然影响填报质量。

5、产品设计成本意识缺位。

有的企业尽管采取措施强化成本统计,如分车间独立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材料和工时消耗等等,但效果有限,成本依然上升。

其原因在于没有把好产品的设计关,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各零部件成本的估算统计工作,致使产品一投产就出师不利。

6、决策过程成本观念不强。

任何领导层决策的失误,都要由整个企业承担损失。

由于产品开发、市场选择、资金运作不当,或者优柔寡断、议而不决而丧失的发展机会,都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开支,必然拉动产品成本上升。

  中小企业虽然营销渠道较短,但由于促销活动频繁,人员费用过大,单位产品营销费用一般偏高,产品档次不高,容易过时,有时会陷入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降价促销,压缩利润空间,甚至蒙受亏损的两难境地。

另外虽然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仍免不了设置或增添若干职能单位,加之对外应酬面广,行政管理费用难以控制,甚至大幅超支,这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2.2国内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诸多核心问题:

1、成本计算不够全面、细致、科学、准确,而是非常粗略简单马虎,甚至推倒估算;

2、成本计算方法的规划设计不合理;

3、流程不合理,没有首先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流程;

4、在成本计算过程中未自动生成凭证,导致成本与财务不能实现一体化处理!

5、没有建立材料、工时等各种耗费标准,致使消耗失控,成本升高;

6、没有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导致成本降不下来;

7、采购、库存、销售、车间、HR等关联部门不配合或没有效的配合成本,这是根源;

8、没有对整个成本管理进行规划与设计;

9、没有建立成本数据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成本分析;

10、没有将标准成本法、责任成本等现代西方科学的成本方法用上;

11、没有进行有效的全面细致的成本分析(没有核算体系也就谈不上)不知道企业在成本方面好在哪里?

差在哪里?

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多大?

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12、最终导致的总恶果是——成本数据不清晰,无法进行订价竞争、成本控制乏力、消耗过大、成本升高,同时导致物流等关联管理不规范,效益、管理俱失的双重恶果。

致使公司整体竞争能力下降。

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指标,通过分析便能了解一个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通过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和具体成本项目等的分析,便能掌握成本变化的情况,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产品成本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企业绝不能忽视对产品成本的控制。

对产品成本进行良好的控制可以保证产品成本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促进、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同时产品成本降低可以削减售价以扩大销售,经营基础稳固才有力量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创新设计,寻求新的发展。

产品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重要保障。

第三章成本控制实施的前期工作

3.1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

为了调动全体职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企业必须明确各级组织(厂部、车间、班组等)和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如财会、生产、技术、销售、物资、设备等)成本控制方面的权限与责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

因此,企业要将成本计划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车间、班组和各个职能科室,实行分级归口控制。

各个归口职能部门,既要完成其他部门分配下达本部门的各项费用指标,也要负责完成企业下达的归口指标,并进一步把归口管理的指标分解下达到有关执行单位和部门。

从而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交错、人人负责的成本控制体系。

根据权、责、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的同时,必须赋予责任单位和部门以一定的经济权限和利益,使其有搞好本单位责任成本的相对的自主权。

这些自主权一般的有压缩流动资金定额的权限,以减少利息支出;上交多余固定资产的权限,以减少固定资产占用费和折旧费的支出;上交多余劳动力的权限,以减少工资支出;本单位奖金分配的权限,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2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

一切费用预算在开支以前都要经过申请、批准手续后才能支付,即使是原来计划上规定了的,也要经过申请和批准。

这样做,有利于一切费用在将要发生前再进行一次深入的研究,根据新的变化了的情况,再一次确定费用的合理性,以保证一切费用的使用效果。

3.3加强和完善成本实际发生情况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工作

成本控制要把费用和消耗发生的情况与成本控制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这就需要有反映成本发生情况的数据,就要进行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工作。

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必须正常、准确、齐全,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收集方法和记录方式,负荷监督程序的需要;数据的传递要有正确路线,迅速及时;汇总和整理工作要有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定。

以上成本控制数据的收集和汇总整理,通常是通过企业中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议核算来实现的

3.4组织发动广大职工开展各种降低成本的活动

如“小指标竞赛”,降低成本技术攻关活动等。

这是成本控制中带有根本性的基础性工作。

注意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成本控制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成本控制,包括生产过程前的控制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生产过程前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产品的研制和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设计、工艺、工艺装备、材料选用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价值分析,以求用最低的成本使产品达到质量的要求。

生产控制中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产品成本形成的主要阶段。

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于按质量而又低成本地完成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是生产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产品成本控制的内容

4.1按成本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

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1、产品投产前的控制。

这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

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

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

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

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

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

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

投产前控制的种种方案设想、控制措施能否在制造过程中贯彻实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它主要属于始终控制方式。

由于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会给事中控制带来很多困难。

3、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

在目前强调加强企业市场管理职能的时候,很容易不顾成本地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润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4.2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四方面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

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购、库存费用、生产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动可从采购、库存管理和消耗三个环节着手。

2、工资费用控制

   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

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

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关。

3、制造费用控制

   制造费用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虽然它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4、企业管理费控制

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上述这些都是绝对量的控制,即在产量固定的假设条件下使各种成本开支得到控制。

在现实系统中还要达到控制单位成品成本的目标。

第五章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5.1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通过研究每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的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

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

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

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5.2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在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产品的大量生产使需求达到饱和时,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顾客对产品的消费在质量、时间、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如生产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电脑辅助生产等,企业制造环境也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开始重视制定竞争战略,并随时根据顾客需求与竞争者情况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

这样就进入了战略成本管理阶段。

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

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

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

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例如,邯钢的战略成本管理经验。

邯钢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低成本发展战略。

并充分利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整体性等特性进行战略规划,通过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来发现问题,适当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

实施有效的价值链分析法,实行“模拟市场核算”从产品在市场上被承认的价格开始,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剖析使企业成本管理深入到各基本作业层,挖掘各作业层的增值能力,对不必要的和完成质量不佳的作业进行改进或否决。

重视成本动因的控制,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推行“成本否决”突出实效、落实责任。

邯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用战略管理成本的基本思想,制定了正确的竞争战略,获得并保持了竞争优势,创造了我国冶金行业的一流佳绩。

5.3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在现代制造业中,间接费用的比重极大地增加了,间接费用的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彻底发生了改变,许多费用甚至完全发生在制造过程以外,如设计生产程序费用、组织协调生产过程费用、组织订单费用等等。

加之现代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成本极大地减少。

这就直接引发了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计算方法,是适应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顾客化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

它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加符合现实,其结果以更加精确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目的下有不同成本”。

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来更好地对他们的产品、服务进行定价,以便使他们收到的收入与所付出的成本能够配比;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选择产品组合。

5.4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

由于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能过差异分析进行的价值控制方法,也有利用技术革新、组织结构的协作制约功能的非价值控制方法。

根据成本管理战略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没有固定的范式,完全要依据企业的现实基础,考虑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生产方式等而定。

当然,根据成本控制控制方法实施的需要,企业也可以对现实基础进行改革,如转换组织结构,建设新的企业文化等。

同时,还应意识到传统的责任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等成本控制方法与现代的作业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划法等方法并不是必然相互排斥的。

相反,在一定条件下常常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例如,索恩照明公司就将标准成本法与成本企划法很好的结合起来。

索恩公司将成本控制分为对现有产品的成本控制和对新产品的成本控制。

现有产品成本控制的目标是维持现有水平的成本和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而新产品成本控制的目标则是符合市场需要的成本节省。

5.5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由于目前有不少的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将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心中无数。

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

企业应该高度关切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

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

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

按照西方心理学家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

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5.6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

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

LOTUS、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

它们不用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5.7采取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政府部门首先要特别强调把好成本开支范围这个关,实行经济立法,对于不按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

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的,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和屡教不改的,要给予纪律处分或民事责任。

其次要改革财会人员管理体制。

发生编造成本资料的问题,除极少部分是因财会人员不坚持原则外,绝大多数是企业的负责人或管理者指令的,财会人员只能照办。

此类问题不解决。

政府部门再怎么强调,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因此,必须改革财务总监的管理体制,成立会计局 ,财会总监实行双层领导,即,人事调动、任免、调级等由会计局统一管理,其它方面由企业代管。

实质上就是执行会计独立的体制。

再次,加强执法力度。

制度的制订仅为其实施提供了依据,关键在于实施,只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弘扬正气,打击邪气,扭转社会不良风气。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已不是传统的查弊和纠错,其内容涉及到企业治理机构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

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贯穿于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

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作为企业管理者以及为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参与经营决策的会计人员,要在实现愿望的同时尽到自己的责任,一方面是增强法制意识,一方面是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道德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人的道德水准的双重提升。

5.8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顺利实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

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

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而是对处理业务的行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导或约束,其作用是基础性的和防范性的。

另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申,为了及时了解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还应该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及企业自身条件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对可能面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