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1302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docx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

企业培训师考试基础知识自学笔记                                     

第一章:

职业道德基础常识

第一节:

道德和职业道德基础

道德:

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

职业道德:

指从事一定职业饿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特点:

1、 鲜明的职业性和较强的针对性

2、 较大的稳定性和强烈的时代感

3、 使用范围的普遍性和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提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1、 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

2、 调节人际关系

3、 赢得职业声誉

第二节:

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

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如何才能端正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态度:

1、 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意义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 对培训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要明确

职业培训的意义:

答:

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劳动者俱有较高的素质,培训工作的发展可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职业培训工作的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培训工作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社会就业质量,同时,就业需求也是培训工作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就业人员的技能综合素质问题需要改善,培训工作的意义任重道远。

培训师:

指能够结合经济、技术发展和就业要求,研究开发针对新职业的培训项目,以及根据企业要求,运用现代化培训理念和手段,实施培训咨询和教学活动的人员。

培训师的职责范围和基本任务:

1、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设计企业职工培训总体计划。

2、 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培训项目。

3、 依据培训计划,开发培训课程。

4、 根据培训计划和大纲,开发培训教材。

5、 根据企业培训计划,选用教师并平谷培训工作。

6、 根据企业培训计划,开展教学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7、 运用现代化的培训技术与手段,开展培训工作。

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的影响:

1、 端正培训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2、 端正培训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保证

如何形成与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

1、 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境界

2、 加强学习,增强创新能力

3、 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第三节:

职业道德规范

培训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

1、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热爱本职 兢兢业业 勤奋敬业 任劳任怨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 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学习法律知识 增加法律观念 严格要求自己 遵纪守法

3、 勤于钻研,精益求精

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 积极进取

4、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提高认识 勇于创新 积极思考 勇于探索

5、 提高素质,进去发展

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章节习题:

1、什么是职业道德?

它有哪些特点?

答:

职业道德:

指从事一定职业饿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特点:

1、 鲜明的职业性和较强的针对性

2、 较大的稳定性和强烈的时代感

3、 使用范围的普遍性和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2、什么是职业态度?

如何端正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态度?

答:

职业态度:

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如何才能端正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态度:

1、 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意义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 对培训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要明确

3、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答:

培训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

1、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热爱本职 兢兢业业 勤奋敬业 任劳任怨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 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学习法律知识 增加法律观念 严格要求自己 遵纪守法

3、 勤于钻研,精益求精

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 积极进取

4、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提高认识 勇于创新 积极思考 勇于探索

5、 提高素质,进去发展

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章:

政策法规基本常识

第一节:

职业培训法律法规解读

职业培训法律法规有: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宪法相关规定:

国家举办和发展各种学校和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对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等教育。

4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还规定,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对职业培训的意义:

1、 为劳动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原则。

2、 为<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提供了移居

3、 规定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有关职业培训的法律:

《劳动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

有关职业培训的规定:

《就业训练规定》《职业培训实体管理规定》《企业职工培训规定》

《劳动法》有关培训的规定:

答:

责任方面的规定: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 

          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鼓舞和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全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  

          培训。

原则方面的规定: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制度方面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      

        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实施业培训和教育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有:

1、 根据行业、企业和事业组织的自身经济、技术发展及其对人力资源需要,制定和实施职业培训和教育的目标和计划。

2、 根据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情况,有计划实施职业教育

3、 根据规定,企业不仅需要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而且”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第二节:

职业培训基本政策解读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1、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重大

2、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

3、 开展职业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第三节:

三代领导人重要教育思想论述

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论述:

提出“以提高河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的文化教育政策。

毛泽东同志认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的重要思想,深刻体现了科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邓小平关于教育的要求:

1、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2、 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发展的战略:

1、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具有基础的地位

2、 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

3、 注意农民的教育问题

4、 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5、 教育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的思想:

1、 必须把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

4、 政府部门在教育发展中的责任

章节习题:

1、简述《宪法》《教育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关于职业培训的有关规定?

答:

《宪法》相关规定:

国家举办和发展各种学校和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对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等教育。

4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还规定,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有关培训的规定:

内容较多,个人总结

《劳动法》有关培训的规定:

责任方面的规定: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鼓舞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全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原则方面的规定: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制度方面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法》有关培训的规定:

1、根据行业、企业和事业组织自身经济、技术发展及其人力资源需要,制定和实施职业培训和教育的目标和计划。

2、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可以有计划地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3、企业不仅要“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而且“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2、简述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答:

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认定的培训机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对劳动者技能水平进行的客观鉴定。

资格证分为:

初级技师、中级技师、高级技师,以及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种,使劳动者求职等劳动活动的技能述评证明。

1、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2、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工这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

3、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3、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培训立法的意义?

答:

灵活作答,无范例

4、三代领导人重要教育思想论述的指导意义?

答:

三代领导人的重要论述,是建立职业培训体系的重要指导方针,为职业培训功能工作指名了方向。

第三章:

经济学基本常识

第一节:

市场经济概述

市场中商品交换的特点:

1、 有商品的需求方,即买方

2、 有商品的供给方,即卖方

3、 凡在市场中买卖的商品均具有其自身的价格和买卖数量

市场经济:

指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组织方式和经济运行体制

市场经济存在的基本条件:

1、 大大超过劳动者本人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市场经济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基础。

2、 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分工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市场经济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市场经济的基础特征:

1、 产权关系明晰化

2、 生产要素商品化

3、 经济关系市场化

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1、 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

2、 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规律

3、 资源主体的自主性规律

4、 反垄断的自由竞争规律

5、 优胜劣汰规律

需求:

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与能力

决定个人需求的因素:

1、 价格因素

2、 收入因素

3、 相对物品的价格

4、 个人嗜好

5、 消费者的未来预期

供给:

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

市场经济的优点:

1、 突出自由竞争,通过优胜劣汰,使社会经济运行充满活力

2、 能够高效配置资源,较好的解决微观层面的供需变化

3、 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共屁股竞争的指导思想,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1、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出现垄断,抑制市场竞争,降低市场经济的固有活力

2、 造成收入方面的过分悬殊

3、 造成供给比例的失衡,导致经济危机和波动

4、 会生产巨大的外部效应

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

1、 政府在职业培训工作中的职能发生转变

2、 建立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

3、 建立职业培训的市场竞争观点

4、 建立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体系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5、 强化服务,为发展职业技能开发事业创新条件

第二节:

劳动经济概述

劳动经济学:

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和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2、效用最大化

3、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4、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需求:

指人们根据生产的需要,购买劳动力的愿望和能力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产品的价格

技术的进步

外延扩大再生产

其他要素的供给

劳动力供给:

指劳动力提供方提供劳动的愿望或者能力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习惯

可供选择的机会

劳动力流动

人们的收入效应

失业:

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

事业的基本类型:

1、 摩擦性失业

2、 结构性失业

3、 周期性失业

4、 季节性失业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新问题

外部性:

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于旁观者的利益造成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

指在消费和经营之间存在着对商品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对等的现象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消极影响:

1、 价格难以真正发挥商品供求的引导作用

2、 劣质产品将充斥整个市场

3、 对劳动力市场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知识经济:

指区别于以前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形态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1、 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

2、 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3、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章节习题:

第四章: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第一节:

教育培训基本知识

教育:

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本质:

指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基本特点:

1、 永恒性

2、 历史性

3、 相对性

教育的永恒性源于其两项基本的社会功能:

1、 传授生产斗争的知识和经验

2、 传授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准则

现代教育的特征:

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

4、 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5、 教育技术手段日益更新

6、 教育不断变革

7、 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升

8、 教育科学事业不断发展

9、 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

10、 教育终身化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教育的四大特点:

1、 学知

2、 学做

3、 学会共同生活

4、 学会生存

教育的基本规律:

指教育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教育的基本规律:

1、 教育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

2、 教育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

3、 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目的:

指们对教育和受教育者的期望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均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要素: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2、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4、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培训的理论基础:

(培训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职业培训的特点:

1、 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

2、 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性

3、 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

4、 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

5、 侧重职业证书的非学历性

职业培训的实施:

1、 培训需求分析

2、 制定培训计划

3、 培训课程和教学的设计

4、 培训的实施

5、 培训效果的分析

课程包括的要素:

1、 目标

2、 内容

3、 教材

4、 模式

5、 策略

6、 评价

7、 组织

8、 时间

9、 空间

培训实施中需要做的工作:

1、 组织工作

2、 协调工作

3、 指导工作

4、 控制工作

教育与培训的关系:

1、 两者都是一种传授人类生产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目的是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2、 我国的教育和培训都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体现现时代特征

3、 两者都是一种由教育者发起和主导的活动

4、 教育和培训都要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综合素质

第二节:

教育培训统计基础知识

培训师应具备的统计学知识和能力有:

1、 理解教育培训统计的含义,理解其在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意义和使用原则

2、 正确理解人才标准和培训目标

3、 明确各种测量工具的用途和局限

4、 能够运用教育统计的方法和工具,统计、分析、解释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使用科学的科研结论对工作状况,培训效益给予评价

5、 能够运用统计分析的结果,指导改进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培训的科学化

教育培训统计学:

是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经济科学和统计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教育培训统计分类:

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教育培训统计的学习重点:

1、 数据的初步整理

2、 集中量数

3、 相关和直线回归

4、 总平均数的估计

5、 差异假设检验

6、 方差分析

7、 x平方检验

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主要指标:

1、 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

2、 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

3、 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

4、 教育培训经济效益指标

教育培训统计效益指标:

1、 统计设计

2、 统计调查

3、 统计资料整理

4、 统计分析

培训统计的基础工作:

1、 搜索,整理原始记录

2、 建立统计台帐

3、 制作统计报表

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1、 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

2、 运用教育培训统计知识,进行教育培训评价

3、 教育培训他奶国际知识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鉴定,开发和结合素质的测评也是必不可少的

4、 进行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修,需要教育培训统计知识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基本知识

课程设计:

指对拟开设的课程进行设置和编制进程序列以及制定每项课程的具体标准的过程

教学的基本任务:

1、 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

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

3、 培养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赫尔巴制的教学四阶段:

清楚、联想、系统、方法

教学策略:

内容型、方法型、组织形式型、综合型

第四节:

培训经济学基础知识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 教育经济学一般性理论问题

2、 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和成果

3、 教育经济学理论原则

4、 教育与经济

5、 教育成本

6、 教育投资效率

7、 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人力资本包括的内容:

1、 用于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2、 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费用

3、 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

4、 用于国外移民,智力引进,国际人才交流的费用

5、 用于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增强竞争实力的费用

培训:

指根据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按照事业岗位的要求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的专业培养和训练。

章节习题: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常识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基本常识

人力资源:

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

人力资源的特征:

1、活动性  2、可控性   3、时效性   4、能动性   5、变化性 

6、再生性  7、持续性   8、独立性   9、内耗性

人力资源开发:

对于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是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1、 开发职业技能

2、 开发职业品质

3、 发掘员工的潜能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

1、 培训需求分析

2、 制定开发方案

3、 设计培训课和方案

4、 培训过程的组织、监察、监督和指导

5、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

指员工将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的程度

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 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

2、 给投资主体带来更高的收益率

3、 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

4、 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常识

人力资源管理:

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

1、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2、 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3、 进行工作分析与评价

4、 进行员工的招聘和选拔

5、 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

6、 进行薪酬管理进行员工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组织的组建

7、 进行员工的业绩考评

8、 进行劳动保障管理

9、 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1、 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2、 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4、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机制

第六章:

团队建设

第一节:

团队建设概述

团队:

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团队建设:

企业在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训练,总结,提高的活动

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

1、 清晰的团队目标

2、 共同的信念

3、 成员之间的信任

4、 良好的沟通

5、 必要的相关技能

6、 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

7、 良好的团队环境

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意义:

1、 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

2、 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的思考

3、 提高决策速度

4、 增加决策准确性

5、 提高工作效率

团队建设的过程:

1、 开始阶段

2、 困惑阶段

3、 成型阶段

4、 行动阶段

5、 团队阶段

团队建设的条件:

1、 指导原则

2、 明确职责

3、 决策机制

4、 一定的文化氛围

5、 恰当的培训方式

6、 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节: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状态

工作中不正常的人际关系表现:

1、 恐惧心理

(指人遇到危险或生命受到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2、 羞怯心理

(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3、 自卑心理

(指认由于生理、心理和其他方面的某些欠缺而产生的轻视、看不起自己、否定自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4、 嫉妒心理

(是因为他人的某种优势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感)

5、 猜疑心理

(一种暗示心理,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

6、 自私心理

(人类社会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

7、 偏见心理

(是一种常见社会心理现象,直接影响这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影响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因素:

1、 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

2、 相似性因素

3、 需要、性格、气质的互补作用

4、 能力与专长的因素

5、 仪表因素

工作中改善人家关系的基本方法:

1、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明确交往的基点;2、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原理;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4、调试冲突;5、以诚相待,尊重他人)

2、 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