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1215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docx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3月第一次周练试题苏教版

       成绩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10分)

tuì()色纠()纷书jǐ()焚()香晶莹剔()透

新yǐng()负荷()两颊()揩()油地jiào()

二、选择题(共15分)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3分)()

A.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B.李老师手上拿着国标苏教版《语文》(洪宗礼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版)。

C.你看吧:

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

D.我不知道今年江苏省高考状元是哪所学校的毕业生?

但我知道海陵区高考状元是民兴实验中学的毕业生。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B.最近部分企业安全保卫工作出现了纰漏,有关部门及时分析并解决了问题。

C.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D.虽然我进初中快一年了,但小学时代同学们愉快的笑容,至今还在我耳际萦绕。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B.李教授德高望重,道貌岸然,在学术界很受人尊敬。

C.临走,她又送给我一幅名贵的字画和两套高档衣料,真是大方之家。

D.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4.下列句子中加点

的成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在新居,我把你赠送的电子台历摆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B.校园英语节一开幕,课代表华英就忙个不停,连吃饭都顾不上,真是含辛茹苦啊!

C.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一幅幅骇人听闻的照片在网上披露后,大家纷纷对美军的暴行予以谴责。

D.那小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作文是反映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记录心灵轨迹的方式和手段。

B.谁也不能否认成功的背后不是靠辛勤的汗水铸成的。

C.为了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做错题的现象不再发生,王亮在考试中格外仔细慎重。

D.很多中小学生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所以这些“洋快餐”中含有致癌物质,经常吃有害健康。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散文《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C、《赵普》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现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D、《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小学时与蔡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七件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魏巍对恩师的热爱、赞美和怀念之情。

7、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少年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

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的奥妙。

①乐曲中的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

②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

③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

④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三、基础知识及能力运用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

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扬州在宋夹城举行灯会,打扮新的宋夹城,城的通道两侧挂上彩灯xuàn()染灯会气

fēn()和引导游客参观,各城楼上xuán()挂彩旗、灯笼,或设计制作成灯景交

róng()的灯组,到处一派喜庆的景象。

2、默写(20分)

(1)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在这四年里,,,我咬紧了牙,

(3)在前进中,,写下了上面的话。

(4)曲径通幽处,。

(5),但余钟磬音。

(6),乾坤日夜浮。

四、阅读理解

(一)《登岳阳楼》  (唐)杜 甫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赏析颔联。

(4分)

 

(二)阅读古文《赵普》,完成1—5题。

(共18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①普少习吏事()②读之竟日()

③普颜色不变()④他日补缀旧纸()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3分)

A、闭门读书B、半部《论语》治天下C、凿壁借光D、闻鸡起舞

4、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4分)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5、请您谈谈读完这篇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

(三)阅读《桥

》,完成相关练习(共20分)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

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

但是,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

“党员也是人。

有人响应:

“这不是拍电影。

老汉冷冷地: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

“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

你最后一个走!

”老汉凶得像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

“你先走。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谈歌/文)

14.概括文章刻画的故事环境。

(3分)

答:

15.小说最感人的地方是哪处

(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答:

16.小说所塑造的主人公“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汉的任务形象。

(4分)

答:

17.小说以“桥”为题,好在哪里?

请指出两条理

由。

(4分)

答:

18.展开想象,描写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时的心理。

(6分)

50

附加题:

【甲】使至塞上王维【乙】汉江临眺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

甲诗是作者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时所作,乙诗是作者受朝廷重托去黔中、岭南等地选

拔官员,路经汉江时所作)

10.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5分)

 

11.“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主要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乙】诗的颔联所表现的画面。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