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1051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5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 毛概 题库1417.docx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网络教学平台毛概题库1417

试卷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14》

共100题共100分计时60分钟

第一题单选题(共60题,总分60分)

1.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和平共处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答案(4)

2.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在其发展中很好地发挥了“窗口”的作用。

这里的“窗口”指的是

A.技术的窗口

B.管理的窗口

C.知识的窗口

D.对外政策的窗口答案(4)

3.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

A.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B.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C.经济发展目的

D.基本国策答案(4)

4.改革开放是一件开创性的事业,每前进一步,都要

A.搞清姓“资”姓“社”问题

B.搞清姓“公”姓“私”问题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看是否符合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答案(3)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答案(4)

6.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答案

(1)

7.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答案

(2)

8.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技术引进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

(2)

9.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答案

(1)

10.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发展公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答案

(1)

11.随着我国加入WTO,一些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

这些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专利权,控制着80%左右的尖端技术,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

跨国公司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垄断,进一步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

要解决这一矛盾:

()

A.必须降低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B.发展中国家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发达国家必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D.必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答案(4)

12.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基本战略。

这样做的根本道理是:

A.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具有客观必然性

B.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都是相互促进的

C.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D.二战后,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强,生产力由一国社会化走向国际化答案(4)

13.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在改革的过程中是否坚持解放思想

B.经济是否优先发展

C.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有利于”标准答案(4)

14.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答案

(2)

15.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

A.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外部经济条件

B.如何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C.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答案

(1)

16.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又是有重点的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所有制改革

D.分配制度改革答案

(1)

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答案(4)

18.对外开放是对()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答案(4)

1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D.建立经济特区答案

(1)

20.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党的会议上作出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答案(3)

21.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的立足点是

A.改革开放

B.党的领导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社会主义道路答案(3)

22.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答案

(1)

23.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

随着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这三大基地都跃跃欲试,试图以自己的特色、实力统一江湖来承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从经济角度看,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是由于:

()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②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③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④中国有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和潜在的巨大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2)

24.我们要把()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政策的稳定

C.改革的力度

D.对外开放的政策答案

(1)

25.我国国有企业要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此:

①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国家应加大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③要积极开展提高自己的产业发展能力科技、管理的创新能力④要通过改组建立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国际竞争力()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答案

(2)

26.我们党在新时期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是

A.1982年十二大

B.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C.1987年十三大

D.1992年十四大答案

(2)

27.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是()

A.利用外资

B.引进技术

C.开办经济特区

D.发展对外贸易答案(3)

28.“三个有利于”标准回答了()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如何建设党

D.如何建设人民军队答案

(2)

29.依据上题材料,面对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①把引进外资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②通过引进外资加大本国制造业的改造力度③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4)

30.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答案(4)

3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

A.把握机遇,回避挑战

B.面对挑战,我们应视而不见

C.与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寻求发达国家的援助

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答案(4)

32.实行对外开放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C.实现小康社会的政策

D.实行改革的辅助政策答案

(2)

33.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改革开放

B.科学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建设创新型国家答案

(1)

34.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

A.请进来

B.走出去

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答案(3)

35.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

A.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

B.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相结合

C.国内技术和国外技术相结合

D.“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答案(4)

36.从2003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要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来

A.否定改革

B.修正和补充改革

C.终止改革

D.深化和完善改革答案(4)

37.对外开放的开端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设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

D.设立深圳特区答案

(1)

38.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

A.技术安全

B.贸易安全

C.金融安全

D.投资安全答案(3)

3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的标准

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判断经济工作的标准答案(3)

40.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的立足点是

A.改革开放

B.党的领导

C.独立自主,自立更生

D.社会主义道路答案(3)

41.“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决定于

A.社会主义本质

B.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C.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

D.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根本任务答案(3)

42.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

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思想

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

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答案

(1)

43.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答案

(1)

44.实行对外开放是()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答案

(1)

4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答案

(1)

4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答案

(1)

47.下列关于我国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B.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C.是对原有体制某些细节的修复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答案(4)

48.“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A.人民生活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答案(3)

49.我们的对外开放是

A.只对发达国家开放

B.只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C.只对欧美开放

D.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答案(4)

5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坚持和发展了

A.实践标准

B.生产力标准

C.科学发展观

D.真理标准答案(4)

5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

()

A.对外开放的要求

B.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

C.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

D.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答案(4)

52.在对外开放中坚持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依靠外援

C.开放我国市场

D.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答案

(1)

53.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改革开放

D.科技创新答案(3)

54.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答案(4)

55.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概念是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理论务虚会

C.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

D.1982年十二大答案(3)

56.邓小平在()作出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表述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讲话答案(4)

57.“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

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答案

(2)

5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决定于

A.改革的方向

B.改革的原则

C.改革的手段

D.改革的任务答案(4)

59.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A.改革

B.开放

C.现代化

D.改革开放答案(4)

60.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是在

A.1999"年"12"月"

B.0001,一月01,2000

C.2000"年"12"月"

D.2001"年"12"月"答案(4)

第二题多选题(共20题,总分20分)

1.社会主义改革是()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改革现有基本制度存在的弊端

D.改革现有的具体体制存在的弊端答案(1,2,4,)

2.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是中国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

A.与第一次革命不同,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性变革

C.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必然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想观念变革

D.改革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1,2,3,)

3.我国对外开放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技术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E.沿边和沿江地区答案(1,2,3,4,5,)

4.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C.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答案(1,2,3,4,)

5.我国的改革是()

A.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变原有的社会形态答案(1,2,3,)

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多层次

B.宽领域

C.全方位

D.多渠道

E.市场取向答案(1,2,3,)

7.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从和谐社会高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主要指()

A.以改革促进和谐

B.以发展巩固和谐

C.以稳定保障和谐

D.以改革提升和谐答案(1,2,3,)

8.我国当前阶段对外开放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A.出口仍属于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对外依存度较高

B.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较少

C.引进的技术主要是生产线和机器设备等硬技术和成熟技术,核心技术比较少

D.利用外资的产业和区域不尽合理,对外投资比较薄弱答案(1,2,3,4,)

9.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A.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B.把引进先进技术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

C.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相辅相成的

D.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答案(1,2,3,4,)

10.“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B.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1,2,3,4,)

11.中国近现代革命和改革的共同点是()

A.内容和对象相同

B.手段和形式相同

C.根本目的相同

D.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同答案(3,4,)

12.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

B.少环节

C.多层次

D.宽领域

E.快速度答案(1,3,4,)

13.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直接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主要内容有()

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即使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一旦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解放生产力并非只是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相联系,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

C.在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而且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答案(1,2,3,4,)

14.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稳定是目的答案(1,2,3,)

15.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有着明显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

B.两次革命的内容不同

C.两次革命的对象不同

D.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答案(1,2,3,4,)

1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不具有对抗性

B.具有对抗性

C.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D.同旧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答案(1,3,4,)

17.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样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A.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又不能盲目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

B.既抓开放搞活,又抓廉政建设,打击经济犯罪

C.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资金,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警惕与防止和平演变

D.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又要注意肃清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答案(1,2,3,4,)

18.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是()

A.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B.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为国家制定经济战略和方针政策提供了指导原则

D.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为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的不断发展构建了基础答案(1,2,3,4,)

19.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其中()

A.改革是革命

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目的

D.稳定是前提答案(2,3,4,)

20.邓小平关于改革有许多重要的评价,主要有()

A.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

B.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答案(1,2,3,4,)

第三题判断题(共20题,总分20分)

1.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正确错误答案

(1)

2.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

正确错误答案(0)

3.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就没有必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了,因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正确错误答案(0)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与时俱进()

正确错误答案(0)

5.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

正确错误答案(0)

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正确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