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docx
《测量学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学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二、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五、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六、超高计算公式
七、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八、标准差计算公式
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x1:
QD的X坐标
y1:
QD的Y坐标
x2:
ZD的X坐标
y2:
ZD的Y坐标
S:
QD~ZD的距离
α:
QD~ZD的方位角
2.计算公式:
1)当y2-y1>0,x2-x1>0时:
2)当y2-y1<0,x2-x1>0时:
3)当x2-x1<0时:
二、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α1:
QD~JD的方位角
α2:
JD~ZD的方位角
β:
JD处的偏角
2.计算公式:
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U:
JD的X坐标
V:
JD的Y坐标
A:
方位角(ZH~JD)
T:
曲线的切线长,
D:
JD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计算公式:
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
X′=U+Tcos(A+180°)
Y′=V+Tsin(A+180°)
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
X″=U+Tcos(A+D)
Y″=V+Tsin(A+D)
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P:
所求点的桩号
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
C:
JD桩号
D:
JD偏角
L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JD)
U:
JD的X坐标
V:
JD的Y坐标
T:
曲线的切线长,
I=C-T:
直缓桩号
J=I+L:
缓圆桩号
:
圆缓桩号
K=H+L:
缓直桩号
2.计算公式:
1)当P
中桩坐标:
Xm=U+(C-P)cos(A+180°)
Ym=V+(C-P)sin(A+180°)
边桩坐标:
Xb=Xm+Bcos(A+90°)
Yb=Ym+Bsin(A+90°)
2)当I
中桩坐标:
Xm=U+Tcos(A+180°)+GcosO
Ym=V+Tsin(A+180°)+GsinO
边桩坐标:
Xb=Xm+Bcos(A+MW+90°)
Yb=Ym+Bsin(A+MW+90°)
3)当J
中桩坐标:
边桩坐标:
Xb=Xm+Bcos(O+MW+90°)
Yb=Ym+Bsin(O+MW+90°)
4)当H
中桩坐标:
Xm=U+Tcos(A+MD)+GcosO
Ym=V+Tsin(A+MD)+GsinO
边桩坐标:
Xb=Xm+Bcos(A+MD-MW+90°)
Yb=Ym+Bsin(A+MD-MW+90°)
5)当P>K时
中桩坐标:
Xm=U+(T+P-K)cos(A+MD)
Ym=V+(T+P-K)sin(A+MD)
边桩坐标:
Xb=Xm+Bcos(A+MD+90°)
Yb=Ym+Bsin(A+MD+90°)
注:
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
“米”;角度测量单位:
“度”;若要以“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的数字换算为弧度。
五、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R:
曲线半径
i1:
ZY~JD方向的坡度
i2:
JD~YZ方向的坡度
T:
曲线的切线长
E:
外失距
x:
竖曲线上的点到直圆或圆直的距离
y: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修正值
2.计算公式:
六、超高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i0:
路拱坡度
ib:
超高坡度
Ls:
缓和曲线长
b1:
所求点~路中线距离
x0:
从直缓开始,到路左右坡度一致的距离,即图中C---C
x:
所求点~直缓或缓直的距离
hb:
超高值
2.计算公式(公式1):
(绕中线旋转)
1)当x≤x0时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2)当x≥x0时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3.计算公式(公式2):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七、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N:
锤击数
M:
地基承载力
2.计算公式(公式1):
(绕中线旋转)
注:
贯入深度为30cm,单位为MPa
八、标准差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样本平均值
S:
样本标准差
2.计算公式:
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差:
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差:
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采用全站仪测量线路中线,其基本的原理就是:
利用假定坐标系或大地坐标系,测量各交点的坐标,并计算中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利用坐标放样的原理,把各中桩在地面上确定(打桩),以备后续测量。
(一)控制点测设
由于线路通常较长,为确保测量各交点坐标的准确性,通常在线路的全长,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坐标控制点,该控制点的坐标是测量该段线路交点的坐标基准点。
因此,坐标中线测量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图5-1
一、控制点的布设
控制点布置在线路沿线两侧,点位尽量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上,能够看见越长的线路越好。
点位要固定,不能有移动的现象。
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顶上等位置,若在没有建筑物的地区,则应在地上打入大木桩,在桩顶上订小钢钉。
两相邻的控制点能够相互通视,距离在50m
—500m的范围之内。
如图5-1,控制点为D1、D2、D3。
二、控制点坐标测量
控制点坐标测量可以分成两类,其一是有提供大地坐标系的,即提供地上固定的两可通视点及其坐标。
其二是不能提供大地坐标系统的,可以自己假定坐标系统。
(一)无已知的大地坐标,坐标系统是假定的
假定坐标时应注意坐标的起点位置最好数据能大,以免中线测量的时候出现负坐标。
如第一点的坐标假定为(10000,10000)。
(二)有已知的大地坐标,坐标系统是已知的
大地坐标系统是已知的,必须提供已知的两点坐标和实地的点位。
其测量出来的坐标均是大地坐标。
如提供两点点位与坐标,S1、S2。
实训项目:
在实训场地进行三个控制点的测量,假定坐标系统。
实训时间:
2课时。
(二)坐标计算
1、已知某点的坐标,求另一点的坐标
置罗盘仪于D1,后视D2,瞄准JD1,得方位角β0,测JD1—D1的距离L1
得XJD1=XD1+L1cosβ0
YJD1=YD1+L1sinβ0
同理测JD2、JD3……的坐标。
2、已知二点坐标,求方位角与距离。
已知JDA(XA、YA)
JDB(XB、YB)
用LAB=
βAB=arctg
+n*1800
注意:
计算βAB的时候必须是B点坐标减A点坐标。
当△Y、△X>0,n=0
△Y>0、△X<0,n=1
△Y<0、△X<0,n=1
△Y<0、△X>0,n=2
同理得LBC,βBC
аB=βBC-βAB当а>0时为右偏,а<0时为左偏。
3、计算线路中桩坐标
(1)直线段
已知:
方位角аAB,JDA(XA,YA),
直线上P1点到JDA的距离为D
则P1的坐标为:
XP1=XA+D·cosаAB
YP1=YA+D·sinаAB
注意:
距离D=P1的桩号—JDA的YZ桩桩号+JDA的切线长T。
(2)第一缓和曲线P2点坐标计算(ZH-HY段任一点)
ZH(XZH,YZH)用直线段上求坐标法求得。
XP2=XZH+S·cosаZH-P2
YP2=YZH+S·sinаZH-P2
аZH-P2=аAB+△аH
JDB右偏为“+”,左偏为“-”。
先算弦长S:
S2=XH2+YH2XH=L-
YH=
L=P2-ZH(L为P2到ZH点的桩号之差)
△аH=arctg
或△аH=
(3)圆曲线段P3点坐标计算(HY-YH段任一点)
XP3=XHY+S·cosаHY-P3
YP3=YHY+S·sinаHY-P3
S=2R·sinφ
φ=
L=P3-HY
аHY-P3=аAB+β0+φ
=аAB+
+φ
图5-7园曲线段坐标计算
当JDB右偏时用“+”,左偏时用“-”。
L——P3到HY点的桩号之差
S——HY到P3的弦长
φ——L所对应的弦切角
(4)第二缓和曲线P4点的坐标(YH-HZ段任一点)
先求XHZ=XB+T·cosаBC
YHZ=YB+T·sinаBC
XP4=XHZ+S·cosаHZ-P4
=XHZ+S·cos(180+аP4-HZ)
=XHZ-S·cos(аBC+△аH)
YP4=YHZ+S·sinаHZ-P4
=YHZ+S·sin(180+аP4-HZ)
=YHZ-S·sin(аBC+△аH)
图5-7第二缓和曲线段坐标计算
当右偏时用“-”,左偏时用“+”。
S2=XH2+YH2
XH=L-
YH=
△аH=arctg
(三)坐标放样
在内业计算中,计算出所有的中桩坐标后,到现场把各中桩在实地放样出来,是后续的水准抄平的前沿工作。
中桩的放样工作是运用全站仪坐标测设的原理进行的。
1、坐标放样的步骤
(1)设置测站点
1)立仪器于控制点A,对中、整平。
2)进入放样模式。
3)输入测站点A坐标。
(2)设置后视点
1、输入后视点B坐标。
2、瞄准后视B,按“设置”键。
使此时的水平盘的读数为A-B的方位角。
(3)中桩放样
1)进入点放样模式。
2)输入待放样点的坐标。
3)旋转水平盘,使“旋转角”为“0”。
4)指挥棱镜落在中丝上,并按“测量”键。
5)根据显示的距离“+”、“-”号,指挥棱镜延长或缩短棱镜与仪器之间的距离。
直至距离显示为“2mm-3mm”,下令打桩。
6)下一个放样点,重复2—5的工作步骤。
2、注意事项
全站仪放样时应注意每次搬站后应首先进行后视,归坐标系统。
其次,在放样过程中指挥棱镜前进和后退应准确,避免重复工作。
对于棱镜手,在立棱镜时应确保棱镜垂直,在小距离移动时应利用小钢尺量测,确保快速准确测量。
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
全站仪的功能
1、角度测量(angleobservation)
(1)功能:
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
与经纬仪不异,若要测出水平角∠AOB,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A点——置零(0SET)——瞄准B点,记下水平度盘HR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
——可用测回法(methodofobservationset)。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SET)。
2、距离测量(distancemeasurement)
PSM、PPM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的设置。
一般:
PRISM=0(原配棱镜),-30mm(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PPM)(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空气温度(TEMP)、气压(PRESS),或经计算后,输入PPM的值。
(1)功能:
可测量平距HD、高差VD和斜距SD(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
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3、坐标测量(coordinatemeasurement)
(1)功能:
可测量方针点的三维坐标(X,Y,H)。
(2)测量原理
若输入:
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
水平角和平距。
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
测站S高程,测得:
仪器高i,棱镜高v,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S(X,Y,H),仪器高i,棱镜高v——瞄准后视点B,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方针棱镜点T,按“测量”,便可显示点T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
(1)功能:
根据预设的待放样点P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抵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比拟较,得距离差值d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值ΔX和横向差值ΔY。
3)根据显示的dD、dHR或ΔX、ΔY,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5、步伐测量(programs)
(1)数据收罗(datacollecting)
(2)坐标放样(layout)
(3)对边测量(MLM)、悬高测量(REM)、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测量(AREA)、后方交会(RESECTION)等。
(4)数据存储管理。
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文件的操作(改名、删去、查阅)。
§7.2TOPCONGTS-312全站仪施用简介
***仪器面板外不雅和功能申明
面板上按钮功能如下:
——进入坐标测量标准样式键。
◢——进入距离测量标准样式键。
ANG——进入角度测量标准样式键。
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标准样式键。
ESC——用于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退回到上一级菜单。
POWER——电源开关
◢◣——光标左右移动键
▲▼——光标上下移动、翻屏键
F1、F2、F3、F4——软功能键,其功能分别对应显示屏上相应位置显示的命令。
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
V——竖盘读数;HR——水平读盘读数(右向统计);HL——水平读盘读数(左向统计);
HD——水平距离;VD——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差;SD——斜距;*——正在测距;
N——北坐标,x;E——东坐标,y;Z——天顶方向坐标,高程H。
***全站仪几种测量标准样式
1、角度测量标准样式
功能:
按ANG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倾斜改正开关设置。
第1页F1OSET:
设置水平读数为:
0°00ˊ00"。
F2HOLD:
锁定水平读数。
F3HSET:
设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读数。
F4P1↓:
进入第2页。
第2页F1TILT:
设置倾斜改正开关。
F2REP:
复测法。
F3V%:
竖直角用百分号显示。
F4P2↓:
进入第3页。
第3页F1H-BZ:
仪器每一转动水平角90°时,是否要蜂鸣声。
F2R/L:
右向水平读数HR/左向水平读数HL切换,一般用HR。
F3CMPS:
天顶距V/竖直角CMPS的切换,一般取V。
F4P3↓:
进入第1页。
2、距离测量标准样式
功能:
按◢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及PSM、PPM、距离单元等设置。
第1页F1MEAS:
进行测量。
F2MODE:
设置测量标准样式,Fine/coarse/tragcking(精测/粗测/跟踪)。
F3S/A:
设置棱镜常数改正值(PSM)、大气改正值(PPM)。
F4P1↓:
进入第2页。
第2页F1OFSET:
偏心测量方式。
F2SO:
距离放样测量方式。
F3m/f/i:
距离单元米/英尺/英寸的切换。
F4P2↓:
进入第1页。
三、坐标测量标准样式
功能:
按进入,可进行坐标(N,E,H)、水平角、竖直角、斜距测量及PSM、PPM、距离单元等设置。
第1页F1MEAS:
进行测量。
F2MODE:
设置测量标准样式,Fine/Coarse/Tracking。
F3S/A:
设置棱镜改正值(PSM),大气改正值(PPM)常数。
F4P1↓:
进入第2页。
第2页F1R.HT:
输入棱镜高。
F2INS.HT:
输入仪器高。
F3OCC:
输入测站坐标。
F4P2↓:
进入第3页。
第3页F1OFSET:
偏心测量方式。
F2———
F3m/f/i:
距离单元米/英尺/英寸切换。
F4P3↓:
进入第1页。
4、主菜单标准样式
功能:
按MENU进入,可进行数据收罗、坐标放样、步伐执行、内存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
***全站仪功能简介
测量前,要进行如下设置——按◢或,进入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标准样式,再按第1页的S/A(F3)。
1、棱镜常数PRISM的设置——进口棱镜多为0,国产棱镜多为-30mm。
(详细见仿单)
2、大气改正值PPM的设置——按“T-P”,分别在“TEMP.”和“PRES.”栏,输入测量时的空气温度、气压。
(或者按照仿单中的公式计算出PPM值后,按“PPM”直接输入)。
申明:
PRISM、PPM设置后,在没有新设置前,仪器将保存现有设置。
(一)角度测量
按ANG键,进入测角标准样式(开机后默认的标准样式),其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与经纬仪操作方法基本不异。
照准方针后,记载下仪器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HR和竖直度盘读数V。
(二)距离测量
先按◢键,进入测距标准样式,瞄准棱镜后,按F1(MEAS),记载下仪器测站点至棱镜点间的平距HD、镜头与镜头间的斜距SD和镜头与镜头间的高差VD。
(三)坐标测量
1、按ANG键,进入测角标准样式,瞄准后视点A。
2、按HSET,输入测站O至后视点A的坐标方位角。
如:
输入65.4839,即输入了。
3、按键,进入坐标测量标准样式。
按P↓,进入第2页。
4、按OCC,分别在N、E、Z输入测站坐标(X0,Y0,H0)。
5、按P↓,进入第2页,在INS.HT栏,输入仪器高。
6、按P↓,进入第2页,在R.HT栏,输入B点处的棱镜高。
七、瞄准待测量点B,按MEAS,得B点的(XB,YB,HB)。
(四)零散点的坐标放样(不施用文件)
1、按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标准样式。
2、按LAYOUT,进入放样步伐,再按SKP,略过施用文件。
3、按OOC.PT(F1),再按NEZ,输入测站O点的坐标(X0,Y0,H0);并在INS.HT一栏,输入仪器高。
4、按BACKSIGHT(F2),再按NE/AZ,输入后视点A的坐标(xA,yA);若不知A点坐标罢了知坐标方位角,则可再按AZ,在HR项输入的值。
瞄准A点,按YES。
5、按LAYOUT(F3),再按NEZ,输入待放样点B的坐标(xB,yB,HB)及测杆单棱镜的镜高后,按ANGLE(F1)。
施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的dHR=0°00ˊ00",即找到了OB方向,批示持测杆单棱镜者移动位置,使棱镜位于OB方向上。
6、按DIST,进行测量,根据显示的dHD来批示持棱镜者沿OB方向移动,若dHD为正,则向O点方向移动;反之若dHD为负,则向远处移动,直至dHD=0时,立棱镜点即为B点的平面位置。
***其所显示的dZ值即为立棱镜点处的填挖高度,正为挖,负为填。
***按NEXT——重复5、6两步,放样下一个点C。
1.1直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需要放样的P点位于直线上时,有两种情况:
位于YZ(HZ)之间和ZY(ZH)之间,或者位于公路QD和ZH(ZY)之间,其计算方法不异,公式如下:
式中为该段直线的起点(可所以YZ,HZ,或QD)坐标
为要求的P点与该段直线起点的桩号差(距离)
1.2单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当需要放样P点位于单圆曲线上时,其坐标计算如下:
式中为ZY点坐标,R为圆曲线半径
为P点与ZY点的桩号差(弧长)
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
1.3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当P点位于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时,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3.1ZH到HY段
式中
为ZH点坐标
为P点与ZH点桩号差,为缓和曲线长
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
1.3.2HY到YH段
式中为HY点坐标
为P点与ZH点桩号差,为缓和曲线长
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
1.3.3YH到HZ段
式中,
为HZ点坐标,为HZ点与P点的桩号差
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
1.4复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
1.4.1
当复曲线中间不设缓和曲线时,接纳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第一缓和曲线、第一段圆曲线以及第二缓和曲线,分别用公式(3)、公式(4)和公式(5)计算;对于第二段圆曲线,用公式
(2)计算,计算时将公式
(2)中的
换成,分别为第一圆曲线和第一缓和曲线长度,左转取“-”,右转取“+”。
1.4.2当复曲线中间有缓和曲线时,即构成卵型曲线。
如图2,缓和曲线AB的长度为,A、B点的曲率半径分别为和,为缓和曲线上曲率为零的点,AB段内任意点的坐标从
点推算。
对于这种曲线来讲,首要是计算中间缓和曲线上各点的坐标,而双侧的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与前述内部实质意义不异,此处再也不细述。
则,
式中,为第一、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为大圆,小圆半径。
1.4.2.1当时
如图2(a),设A点(YH1)的坐标为(),由公式(4)计算得到,切线方位角用下式计算:
式中,为半径为的圆曲线的曲线长。
点的坐标为:
式中,
的切线方位角
1.4.2.2当时
如图2(b),点的坐标
式中,
的切线方位角
1.4.2.3内任意点坐标
计算出点的坐标及切线方位角后,当时,用公式(3)计算上任意点坐标;当时,用公式(5)计算,式中为中间缓和曲线上计算点至
点的曲线长,相应换成。
2.公路横切面上各点坐标计算
当要放样的点P位于中线以外时,则应位于某中桩的横断方向上,此时P点所对应中桩的坐标可由前述方法计算,此处视为已知,记作
P点到其所对应中装的距离D也应为已知,同时P点位于左幅或是右幅也应已知。
这搭仅列出需放样的点位于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的情况,当需放样点位于复曲线或卵型曲线上时,计算方法与此类似,只是须把相应方位角进行转换,此处再也不详述。
2.1P点对应的中桩位于直线上时:
式中,为P点对应中桩的坐标
P点位于左幅时,取“-”,反之取“+”
本节其余符号与前述不异
2.2P点对应的中桩位于单圆曲线上时
式中,第一个“±”号,路线左转取“-”,右转取“+”
第二个“±”号,P点位于左幅时,取“-”,反之取“+”
2.3P点对应的中桩位于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时,2.4分三种情况:
2.3.1ZH到HY段
式中为ZH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