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0751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docx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

摘要

 

高层梯队理论指出,企业是高层管理者团队特征的反映。

可见,CEO个人特质对于企业的重要影响。

而自恋又是CEO身上常见的特质。

有研究表明,自恋领导中的破坏型领导更容易出现在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国家并导致严重后果,而我国正好属于高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和中等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

所以,自恋领导中的破坏型领导一旦在我国产生,其破坏作用可能更大。

因此,对于CEO自恋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考虑到我国企业存在着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尤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CEO甚至可能成为企业实际控制人。

在这种背景下,CEO自恋将对企业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例,深入剖析CEO自恋如何导致内部人控制,以及其将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何种影响,希望能够为资本市场各类投资者提供些许借鉴和建议。

本文选取格力电器作为研究对象,在衡量其CEO董明珠自恋程度的基础上,总结董明珠自恋的三大表现行为:

1)渴望支配性权力;2)采取冒险决策;3)固执己见。

同时,探究了董明珠自恋人格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包括其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公司治理环境。

在特定的公司治理环境下,CEO自恋更容易发挥其对企业的作用力:

1)国有企业的股权性质;2)股权较为分散;3)存在CEO二元性。

再者,以董明珠渴望支配性权力的动机出发,阐述了自恋CEO与内部人控制之间的联系——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产生内部人控制,主要表现为:

1)董事会权力失衡;2)向关联方输送利益。

最后,本文分析了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对格力电器业绩的影响情况。

董明珠出于对自身成功的追求以及外界的关注,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提升格力电器的每股收益。

同时,本文通过对现有不同板块业务发展情况的分析,认为在格力电器发展的初期,董明珠凭借其过人的销售能力以及大胆创新的决策能力,带领格力电器从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中脱颖而出。

然而,董明珠倾向于采取冒险决策和固执己见的自恋人格表现,导致格力电器多元化失败,使得格力电器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长点。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深入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两点研究结论:

1)自恋CEO为了满足自身对权力的渴望,在攫取权力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导致内部人控制;2)自恋CEO为了显现自己的成就,通常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来提高公司业绩。

并且CEO自恋根

I

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的企业,

CEO自恋可能利大于弊;而对于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企业而言,CEO自恋可能弊大于利。

最后,针对上述CEO自恋对于企业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选拔CEO时考量其人格特征;2)针对企业生命周期选择相应CEO;3)通过激励机制降低CEO自恋的影响。

关键词:

CEO自恋;高管个人特征;内部人控制

Abstract

 

Thehigh-levelechelontheorypointsoutthatenterprisesarethereflect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seniormanagementteam.ItcanbeseenthatthepersonalinfluenceoftheCEO'spersonaltraitsonthecompany.And"narcissism"isacommontraitinCEO.Studieshaveshownthatdestructiveleadersaremorelikelytoappearincountrieswithhighpowerdistance,collectivismanduncertaintyavoidanceandleadtomoreseriousconsequences;However,Chinahappenstobeacountrywithhighpowerdistance,highcollectivismandmoderateuncertainty.Therefore,oncenarcissisticleadersareproducedinChina,theirdestructiveeffectsmaybeevengreater.Therefore,thestudyofCEOnarcissismisverynecessary.The"internalcontrol"situationofChineseenterprisesisparticularlyprevalent,andtheCEOsaremorelikelytobecometheactualcontroller.OneofthecharacteristicsofnarcissisticCEOistoshowstrongdesirefordomination.Therefore,thispaperbelievesthatthereisagreatrelationshipbetweenCEOnarcissismandinternalcontrol.The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willbeofgreatsignificance.

ThispaperselectsDongMingzhuastheresearchobject,andonthebasisofmeasuringthedegreeofnarcissism,summarizesthethreemainbehaviorsofnarcissism:

1)desireofdominatepower;2)riskydecisiontaking;3)stubborntohis/herownopinion.Furthermore,basedonthemotivationofDongMingzhu'sdesiretodominatepower,therelationshipbetweennarcissisticCEOandinsidercontrolwasexpounded.DongMingzhu'snarcissismledtointernalcontrolproblemsinGreeElectricAppliance,mainlyasfollows:

1)Thepoweroftheboardofdirectorsisunbalanced;2)theinterestsaretransferredtorelatedparties.Finally,thispaperanalyzestheinfluenceofDongMingzhu'snarcissismoncorporateperformance,andpointsoutthatGreehasrealearningsmanagementbehaviorandthedevelopmentofdifferentbusinesssegments.

Throughin-depthanalysisoftheabovecases,thepaperdrawsthefollowingtwo

conclusions:

1)ThenarcissisticCEOislikelytoleadtointernalcontrolproblemsintheprocessofdrawingpowerinordertosatisfyhisowndesireforpower;2)narcissisticCEOInordertoshowtheirachievements,therealearningsmanagementmethodisusuallyusedtoimprovethecompany'sperformance.AndtheinfluenceofCEO'snarcissismonthecompanyisdifferentaccordingtothestageofdevelopmentofthecompany.Forcompaniesthatareintheleadtime,narcissisticCEOsmayoutweighthedisadvantages;forcompaniesthatareinmaturityorrecession,narcissisticCEOsmaydomoreharmthangood.

Finally,inviewoftheaboveinfluenceofCEOnarcissismonenterprises,thispaperputsforwardthefollowingthreesuggestions:

1)considerthe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whenselectingCEO;2)choosethecorrespondingCEOfortheenterpriselifecycle;3)reduceCEOnarcissismthroughincentivemechanismImpact.

Keywords:

CEOnarcissism;Executivepersonalcharacteristics;Insidercontrol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纵观经济学的发展史,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近乎完美的理论假设研究情景。

随着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不断的发展,传统理论所倚仗的假设被不断打破,而一些对现实情景更有解释力的理论则不断被建立。

但是,上述理论都是将CEO假设为完全同质化的、理性的“经济人”。

然而由于人在认知、能力、知识等方面的缺陷与不足,CEO在进行企业决策时通常会表现出有限理性的特征。

这也导致了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随着研究的深入,CEO的个人特质开始成为学界研究的对象。

高层梯队理论指出,企业是高层管理者团队特征的反映。

可见,CEO个人特质对于企业的重要影响。

而自恋又是CEO身上常见的特质,因此对于CEO自恋的研究开始逐步受到西方学界的重视。

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不断为我国人民所接受。

其中自恋作为一种基础的人格特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CEO自恋的研究在我国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的研究尚处在初步启动阶段。

但是对于CEO自恋的研究对于我国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证据表明,集体文化下的人会比个体文化下的人更为自恋(Funkunishi,1996)。

甚至,一些自恋型的CEO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

Luthans等(1988)认为自恋领导中破坏型领导更容易出现在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国家并导致更严重后果,而我国正好属于高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和中等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

因此,按照上述理论,自恋领导中破坏型领导一旦在中国产生,其破坏作用可能更大。

但是CEO自恋并不一定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CEO对企业的成长、战略机制的改革、研发支出、投资行为等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CEO自恋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考虑到我国企业存在着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尤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CEO甚至可能成为企业实际控制人。

在这种背景下,CEO自恋将对企业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

因此,

1

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例,深入剖析CEO自恋如何导致内部人控制,以及其将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何种影响,希望能够为资本市场各类投资者提供些许借鉴和建议。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以往的研究都假定CEO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随着“有限理性”假设的出现,学术界开始转向对CEO个人特质对企业投资和治理行为影响的研究。

因此,本文对于

CEO自恋的探讨有利于丰富CEO基于不同心理状态下的情境决策研究,为以高管心理和个人特质为基础的企业治理和财务问题相关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二)实际意义

1、我国企业的内部人控制情况尤为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CEO个人特质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对于CEO自恋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发挥其作用来抑制CEO自恋对企业内部人控制形成的影响。

2、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CEO的聘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提供经验证据,提高公司治理机制与个人特质的契合程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通过CEO的自恋程度对公司治理和财务表现方面进行一定的预测,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第二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第一章,绪论。

该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创新点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

该部分主要回顾了现阶段内部人控制、高管人口特征、以及

CEO自恋对企业战略、投资、绩效等等方面影响。

最后指出,现阶段对于CEO自恋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存着一定的不足。

第三章,理论分析。

该部分主要界定了自恋的概念、确定本文采用的自恋衡量方法、

2

CEO自恋的具体行为表现、CEO自恋与内部人控制以及CEO自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最后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案例介绍。

该部分分别就董明珠个人情况以及格力电器公司做了简要介绍。

第五章,案例分析。

根据第三章的理论分析思路,对董明珠的自恋程度进行衡量,

并对其自恋行为表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再者,分析董明珠个人才能和工作经历、公司治理环境对其自恋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格力电器公司治理环境(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以及CEO二元性)以及其对董明珠自恋的影响;其次,分析董明珠的自恋人格特质导致的格力电器内部人控制,以及内部人控制所带来的后果;最后分析董明珠的自恋人格特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第六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该部分主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3

图1-1本文研究框架图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基于对内部人控制、CEO人口特征以及CEO自恋等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为研究CEO自恋与内部人控制以及其企业业绩影响的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文献研究可以为我们的研究设计以及问题提出和思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文献研究可以成为我们理论分析以及研究工具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2)理论分析法。

理论分析法为我们的案例分析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们案例研究的理论框架。

本文在总结前述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自恋概念进行界定、确

4

定测量自恋的指标、提出自恋CEO的具体表现行为,并探讨CEO自恋与内部人控制之间的联系以及CEO自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3)案例研究法。

运用格力电器作为研究案例,来清晰地展示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的运用过程,并以此来验证上述提出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单案例的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点分析了CEO自恋的表现行为以及其对企业的一系列影响。

 

第三节研究创新

1、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具有一定局限性,“理性人”假设被打破,从而引入“非理性人”假设。

自恋作为CEO身上常见的特质,关于CEO自恋的研究在我国却尚未得到广泛的关注。

目前我国对于CEO自恋的研究尚处在于初期,并对这种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尚未进行充分研究。

本文将传统的公司行为财务学和社会心理学相结合,对CEO自恋与内部人控制以及其对公司业绩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2、本文从CEO个人特质角度出发,深层次地研究了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动机。

CEO自恋程度越高,出于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个人成功的需要,越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

因此,关注和了解CEO个人特质有利于从本质上减少内部人控制。

本文将CEO自恋与内部人控制相结合,深化了对二者现有的研究。

3、本文将CEO自恋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相结合,在分析CEO自恋表现行为时,考虑到CEO所处的公司治理环境——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以及CEO二元性,深化了现有CEO自恋与公司治理两者之间的相关研究。

 

5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内部人控制

Bele和Means(1932)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提出“掌控财富并有着确保生产经营效率和生产利润责任的人,不在是那些拥有公司产权的并获取利润的所有者。

”这种产权结构与古典所有者自己经营有着本质的区别。

由于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从而产生了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

在现代公司中,由于股东数量众多,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股权所有者无法亲自参与管理,从而将管理权转交予职业经理人。

Jensen和Meekling(1976)把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委托人聘用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种盈利活动,并且根据需要授予代理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的契约关系”。

杨晓维(1992)则提出经营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两个概念,他指出股东(董事会)是剩余索取权的合法占有者,其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任何偏离这一目标的行为都应被视为企业行为的扭曲。

而尽管代理人拥有支配企业一切活动的权利,负责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资产的转移和处置,负责监督和奖惩其他职员,但由于他们没有剩余索取权,不直接承担经营后果。

此时,管理层可能存在道德选择风险,利用自身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优势,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做出有害公司利益的决策。

青木彦昌(1994)是最早提出“内部人控制”一词的学者。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内部人控制的产生与公司产权结构有关。

如果公司的股权过于分散,那么中小股东在行使投票权时会存在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和严重的“搭便车”行为,从而使公司的管理层获得公司实际的控制权(罗毅,2006)。

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形下,管理层拥有着比实际更大的权力,他们可能为了自身利益,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有许多学者提出,内部人控制严重的公司,会导致管理层更多的在职消费(张铁铸和沙曼,2014)、过度投资(李云鹤,2014)、投资不足(罗明琦,2014)、帝国建设(Jensen,1988)等等。

王涛和李梅(2005)通过博弈论和实证方法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内部人控制程度呈负相关。

他们提出了股权泛化,认为国有控股企业之所以有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恰恰是因为其没有大股东。

 

6

第二节高管特征对企业的影响

Hambrick和Mason(1984)创新性地提出了高阶理论。

该理论是以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为前提,把高管特征纳入到企业战略和绩效的研究当中去。

该理论认为企业就是高管特征的反映。

CEO的人口特征主要包括:

年龄、任期、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等等。

在国外研究方面,Barker和Mueller(2002)提出CEO的年龄与企业的研发支出相关。

CEO的越年轻,企业的研发支出会更多。

Soojin(2013)认为CEO年龄越大,企业的并购数量会越多。

这主要是CEO年龄越大,它越能对自身的薪酬产生正面影响,而薪酬的增长是CEO进行并购的主要动因。

然而,TengZhang等(2016)认为,英国的年轻CEO更可能做出并购的决策,并且资本支出会更多。

这可能是因为并购活动能给年轻CEO带来更好的声誉。

Irene等(2007)以美国航空业为样本,研究了高管特征、战略和绩效之间联系。

他们发现高管的年龄、任期和教育程度影响着高管对待风险的态度、外部环境的了解程度和信息处理能力。

而这些又间接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绩效决策。

他们发现,高管年龄越小、任期越短、教育程度越高,高管就越有可能采取差异化战略和扩张战略。

在CEO教育背景方面,一旦CEO达到大学学历及以上,那么CEO的学历的多少与企业研发将不会有正向的联系。

YeWang等(2018)发现CEO的受教育地与其收购对象的选择有关。

他们发现CEO倾向于选择总部设在他们取得本科学位或研究生学位的州的企业,并且累计异常公告收益为正。

这主要是因为CEO在这些州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

在我国,陈守明等(2011)以A股2004—2008年披露R&D费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提出CEO任期与企业研发强度呈倒U型。

不同教育层次的CEO,他们的任期与企业研发强度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

学历层次低于本科的CEO,他的任期与研发强度呈倒U型;学历层次高于本科的CEO,他的任期与研发强度呈正向关系。

低学历的CEO往往会出现短视现象,而高学历的CEO则拥有更长远的目标,更坚定的心态。

钟熙等(2018)认为CEO任期较长时,过快国际化扩张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将会加强。

若CEO具有国际业务经验,那么这种负向影响会减弱。

同时,CEO的年龄和教育水平对过快国际化扩张没有明显的作用。

李培功等(2013)发现CEO的任期越长,

7

CEO的投资水平越高。

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与CEO的既有任期无关,而国有企业CEO任期越长,过度投资的行为会更加严重。

李焰等(2011)则提出CEO的性别、学历和教育专业对企业的投资并没有显著影响,而CEO的财经类工作经历能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第三节CEO自恋相关文献

一、自恋人格概念和模型

心理学家Ellis(1989)最先提出自恋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形容反常自爱的一种临床表现。

最初,自恋被视为一种“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1914)在《精神分析论》中将其刻画为一种性的倒错。

女精神分析家霍妮(1939)提出自恋本质上就是自我膨胀,是一种心理膨胀。

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Kohut,1978)。

他认为自恋的性质取决于自恋在心理发展中怎样发挥作用,每个人本质上是自恋的。

自恋是一种借助胜任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

科胡特与传统精神学派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认为自恋是一种健康功能。

克恩伯格

(Kenberg,1967)则认为自恋人格障碍是过度攻击性的产物。

坎贝尔和霍夫曼(Campellandhoffinan,2011)提出自恋的三大内涵:

夸大积极的自我概念、低移情、低亲密度的人际关系、自我调节策略。

当今心理界存在三种较为经典的自恋人格模型,分别为自我调节模型(Morfand

Rhodewalt,2001)、归因模型(Heider,1958)和趋近回避模型(HeineandEmma,2009)。

自我调节模型认为自恋个体天生对自我认知和自尊较高,但同时也比较脆弱,因此

他们必须通过自身的一系列行动来获得外界的嘉奖和肯定,来维持自我,即他们处于与外界积极的调节状态中。

当调节的较为成功时,他们便感到欣喜和自豪,然而一旦失败,他们将变得具有攻击性。

归因模型则主要注重当事人心理活动与外界的联系。

该理论认为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自恋个体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使得他们将事情的成功归因为自身的努力和才能;而当事情失败时,他们则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为他人的错误,同时也免除自身的责任。

8

样一种与外界作用的机制,使得自恋个体会更难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