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0434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docx

数学第九册全册计划

教学班级

5、

(1)班

任课教师

制定时间

2014年8月

(定性定量相结合)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5、1班,有学生40人。

经过四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接受能力较强,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在上期的期末检测中,平均分95.6,优生率92.3%,及格率100%。

但还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够好,在课堂里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里不但上的内容要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懂欣赏、会合作的能力,让学生身在其中,乐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联系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主要内容有: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解决问题。

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第二单元位置。

主要内容有: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和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主要内容有: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它是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除法问题奠定基础。

第四单元可能性。

主要内容有: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和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根据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推测。

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教学,

为今后概率的学习打基础。

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联系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主要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表示数)的基础进行学习的,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作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主要内容:

平形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基础之上学习的,这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主要内容是:

植树问题(已学)、鸡兔同笼、数字编码。

本单元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为以后学习简单代数知识以及数学趣题奠定基础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和图形的运动(已学)。

主要内容:

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组合。

这些知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以后学习空间与几何和位置关系奠定基础。

(按新课标要求制订)

本期学习目标

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整数)表示位置。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能够同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6、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培养生命自觉的人。

8、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会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并应用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提醒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难点:

1、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2、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并会解答方程。

3、正确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能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会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全学期的教学进度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节 数

机动

小数乘法

9

2

位置

2

2

小数除法

11

2

可能性

3

简易方程

18

2

多边形的面积

9

1

数学广角

2

1

观察物体

2

1

总复习

8

5

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小数乘法

授  课

时  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 动

共 计

6节

3节

2节

11节

学 习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初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理解和解释算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教学时先复习整数乘法,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让生在自然生长中将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

2、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让生在自然生长中理解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变化规律。

3、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比如例3、例4教学时先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在体验中生成,探索出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教学求积的近似数时,先让学生回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再让学生求出0.049×45=2.025,问: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让生在探究中生成中总结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 数

机 动

共 计

小数乘整数

2

2

小数乘小数

3

1

4

积的近似数

1

1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

1

解决问题

2

1

3

9

2

11

第 二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位置

授  课

时  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 动

共 计

2节

1节

1节

4节

学 习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能用数对(正整数)表示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让学生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4、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

1、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物体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教学时借助班级学生的座位图、为学生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实例,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摆一摆等操作活动,让生在和谐的氛围里,将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或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幸福感。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 数

机 动

共 计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1

1

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

1

2

2

2

4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小数除法

授  课

时  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 动

共 计

7节

3节

1节

2节

13节

学 习 目 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根据算式特点,合理选择口算、笔算、估算、简算等方法灵活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4、使学生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运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检验的习惯。

6、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形成熟练技能。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教学时,先复习整数除法,如:

224÷4,依据数的意义和组成,让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释竖式计算过程,让生在探究中生成,理解商的小数点为什么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在教学时,通过米、厘米的转换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等旧知,让生在自然生长中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从而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 数

机 动

共 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

1

4

一个数除以小数

3

1

4

商的近似数

1

1

循环小数

1

1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1

解决问题

2

2

11

2

13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可能性

授  课

时  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 动

共 计

2节

1节

1节

4节

学 习 目 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通过实际活动(如摸球),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和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对一些事物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2、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教学时,创设情境,如:

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主动与同伴进行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活动中,在体验中生成,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充分利用主题图,使学生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 数

机 动

共 计

可能性

2

1

3

掷一掷

1

1

3

1

4

第 五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简易方程

授  课

时  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 动

共 计

12节

4节

2节

2节

20节

学 习 目 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

解稍复杂的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教学时,用自制的教具(天平),通过天平演示,让生在和谐的氛围里明白:

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再按教材的演示,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每一步骤的含义,引出等式。

让生初步了解方程的含义。

2、借助天平,进行试验,让生在探究中生成,初步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及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 数

机 动

共 计

用字母表示数

4

1

5

解简易方程

14

1

13

18

2

20

第 六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多边形的面积

授  课

时  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 动

共 计

5节

3节

1节

1节

10节

学 习 目 标

1、让学生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3、让学生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4、让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能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会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方式,让生在和谐的氛围里,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抽象转化为具体,探讨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教学中,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探究中生成,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各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可按提出问题、寻找思路、实验探究的步骤,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形式进行,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 数

机 动

共 计

平形四边形的面积

2

2

三角形的面积

2

2

梯形的面积

2

2

组合图形的面积

1

1

解决问题

2

1

3

9

1

10

第 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数学广角

授  课

时  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 动

共 计

2节

1节

1节

4节

学 习 目 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和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措施与方法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2、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在自然生长中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解决“鸡兔同笼”时,充分利用主题图,逐步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

让生在探究中生成,初步掌握解决“鸡兔同笼”的方法,从而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 数

机 动

共 计

编码

1

1

鸡兔同笼

2

1

3

3

1

4

第 八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观察物体

授  课

时  数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机 动

共 计

1节

1节

1节

3节

学 习 目 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4、通过实物的观察,拼摆使学生对立体徒刑的位置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5、通过想像、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里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搭成的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措施与方法

1、教学时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方法来观察物体,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设计的看一看、比一比、摆一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在自然生长中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节 数

机 动

共 计

观察物体

2

1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