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025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

《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疾病的分类.docx

心理疾病的分类

心理疾病

一、神经症

概述: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有时也叫精神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它的临床特点,主要症状表现是以没有可查明的器质性改变做基础的焦虑,强迫症状,癔证性症状和躯体或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不具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病人对疾病状态存在自知力,人格一般没有损害,病人通常并不会把自己病态的主观体验和想象的东西与外界现实相混淆,行为虽可有改变,但是一般仍然可以保持在社会许可范围之内。

病程一般是比较短的,但少数病例也可能病期廷长或反复。

  在病因学方面,多数学者强调精神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但对精神因素的实质和理论机理历来不同学派作者有不同的理解。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神经症的发生是童年时受到压抑的愿望由于不为自我和现实所允许,而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神经症的表现代表了此种潜意识的精神冲突(情感)。

这派学者比较强调性本能受到压抑的致病作用。

巴甫洛夫学派(行为疗法)基于高级神经活动和实验性神经症研究资料,提出基本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过渡紧张导致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紊乱产生神经症。

 另外,社会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颅脑损伤

     体质虚弱

     情绪不稳定

   性格内向

均易发生神经症。

此类人的特点是:

多愁、善感、焦虑不安、古板、严肃、悲观、保守、孤僻、安静等。

 女性多于男性,青年人居多。

(一)神经症的基本症状

1.头痛

(1)紧张性头痛。

最为多见,此类病人比较敏感,由于精神过于紧张,使病人变得焦虑不安,以致引起头部肌肉收缩,压迫局部末梢神经,出现头痛。

(2)血管性头痛,由于焦虑紧张,使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引起血管性头痛,头部“跳痛”、“炸裂”样痛。

(3)精神性头痛,由于焦虑紧张而怀疑自己有某种病,加之感觉过敏,感觉异常而出现的头痛现象,“头发木”、“头脑不清爽”。

(4)混合性头痛,病人具有以上几种头痛的某些特征。

 2.睡眠障碍

 (1)失眠

 

(2)入睡困难

 (3)睡眠肤浅,易醒

  (4)早醒、午夜2—3点醒后不能再睡

(5)多梦,神经症的人常有恶梦、梦呓或梦行等几种迹象。

  3.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表现为病人对一般人能接受的刺激、反应比较敏感或强烈,并在主观上出现难以忍受的痛苦。

如怕冷、怕热、怕强光、怕噪音或接触皮肤,则难以忍受。

神经衰弱、疑病症等多见。

 (2)感觉迟钝,也叫感觉抑制。

表现对较强刺激,感知轻微或不被感知,多见于抑郁性神经症等。

(3)内感不适,病人诉说体内有异样的不适感,如内脏扭转、气体上冲、肌肉牵拉痛等。

神经衰弱,抑郁症多见。

 4.记忆障碍,表现为记忆减退和遗忘,对一些熟人见面能记得特征,但却忘了姓名,见于神经衰弱。

 5.情绪障碍

(1)情绪不稳病人对一些小事,都表现为激动、悲伤、流泪、哭泣或争吵、发怒、攻击等,而情绪平静后则感到内疚后悔,但此后,遇有此类小事,仍会出现情绪不稳。

   

(2)焦虑

精神方面:

紧张不安,话多,徘徊,搓手顿足,不厌其烦的诉说主观感受,甚至感到大难临头等。

  躯体方面:

主要从植物神经症状为主,心悸、出汗、震颤,四肢怕冷、心动过速、血压上升、呼吸急促、口干、恶心、腹泻等甚至出现心前区疼痛,窒息感等。

 (3)恐怖:

引起恐怖的原因,可分为某种物体、身体和某种环境刺激三大类。

表现为:

恐惧、惊慌、忧虑、厌恶、手足无措、惊叫、兴奋、逃跑。

  (4)抑郁:

表现为心境不佳,对人缺乏应有的热情,对事物缺乏兴趣,不愿与人往来,自卑,悲观失望,由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伴有躯体不适、胃病、头痛、胸痛、睡眠障碍、性机能障碍,病人身体状况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虚弱状态。

 6、疑病和强迫观念

 疑病观念:

出于过份地关注自己身体健康,对身体上出现某种微不足道的疼痛,或某种内感不适,疑为某种危险疾病,如“癌症”、“冠心病”等,并多方求医,证明其真实性。

   强迫观念:

神经症病人的强迫观念其思维方式常充满着矛盾,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反复思考,明知没意思却不由自己。

 

(二)神经症的诊断依据

 1.发病有强烈的精神因素

2.出现有精神、神经或躯体症状,但却无相应的体征。

3.病人对所患疾病保持良好的自知力,求治迫切。

4.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妨碍工作、学习、生活或社交。

 5.病程除癔症或惊恐障碍另有规定外,持续病程至少三个月。

 (三)神经症的治疗

  1.心理治疗神经症的发病和精神因素有关,所以采取心理治疗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种治疗,主要是通过医生对病人的接触检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倾向和病态心理活动的一些表现,然后,根据其个人的不同环境、病因、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启发、解释、安慰、帮助,以便消除病人对疾病产生的痛苦,愉快地重新踏上生活的道路。

 心理治疗包括:

个别心理治疗,暗示治疗以及集体的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病人对药物的心理效用。

如给癔症病人作的暗示治疗,其主要作用就在于病人对药的心理效用。

抗焦虑药物,能消除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是目前治疗神经症的有效良药。

 3.体疗以及工娱疗法,中医疗法等

 总之对神经症的治疗能否提高疗效,主要取决于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医生要对病人热情诚恳,密切配合,要了解病情,掌握精神创伤的性质、内容以及病人的性格特点。

对诊断要慎重,千万不可根据病人的主诉作出诊断。

只有仔细检查,排除躯体疾病时,才可考虑本病的诊断。

在消除致病精神因素时,要作全面分析,除了作好病人的心理解释,也要作好其他有关人员的解释,以期共同关心病人让病人要正确对待。

 (四)神经症病人的家庭生活指导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性格特征、起病原因、病情轻重,缓急程度有的放矢做好病员心理疏导工作。

告诉病人要培养良好的精神卫生习惯,冷静对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挫折和心理冲突,正视现实,不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帮助病人分析,认识总结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和优点,扬长避短,保持精神健康。

劳逸结合、起居正常、生活规律化。

同时,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可调节精神和增强体质。

积极参加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下棋、做健身运动,既可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又可清除烦闷心理,同时也可提高有效的社交能力,告诉病人药物不是万能的,既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药物依赖,产生负面效果。

只有对自己疾病正确认识和良好的精神卫生习惯,才会康复。

 神经症常见的病种类型:

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癔症

  二、恐怖(恐惧)性神经症

是指病人对某个物体或特殊的环境,产生急剧的恐惧,但又明知此种物体或环境对人体无害,而自己又无法加以克制,引起强烈的恐怖反应。

并伴发心悸、出汗、呼吸急促、脉博加快、血压上升、恶心、无力、震颤、眩晕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一般说来,儿童多见夜惊,对动物、黑暗、陌生人等产生不合理恐惧是常见的。

在成人对蛇、疾病、雷电等死亡等产生恐惧也是常见的。

如果这些恐惧的对象、程度及持续时间在常情范围内,则属于正常现象,只有当这种恐惧或回避行为成为苦恼的来源,或者已干扰社交活动和生活适应,就成为恐怖症了。

恐怖症常是女性多于男性。

常见的恐怖症有:

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动物恐怖症、疾病恐怖症等。

 

(一)诊断要素:

 1.发病多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2.症状以恐怖为主,可伴有焦虑反应,恐怖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3.恐怖对象多以单一对象为主,少数病人可出现泛化;

4.有回避行为,知道恐怖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5、有良好的自知力、持续病程至少3个月。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1.性格因素:

内向性格、胆小、怕羞、依赖性大,容易发生焦虑反应。

2.精神因素:

意外事故、家庭解体、天灾、亲人死亡都可以促使本病发病。

(三)临床发现:

  1.聚会恐惧症(广场恐惧症):

是指病人对公共场合出现的恐惧,并伴有焦虑等反应。

病人去公共场所、商店、饭馆、旅社、电影院就会产生恐惧感,以女性多见。

 2.社会恐惧症:

指病人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出现的恐惧现象,或是在人群中出现的一系列恐惧症状。

主要表现为面红耳赤、出汗、心慌、恶心、震颤、呕吐、眩晕等,并出现不能讲话、张口结舌、语无伦次、不能吃东西、不能写字、不能与人交谈,担心众人注意自己。

害怕在社交场合出丑等,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接触,不能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把自己孤立起来。

3.动物恐惧症:

对某一种动物恐惧,如对蛇、狗、猫会有扩大的机会。

成年人的恐惧多数由儿童期动物恐惧延续而来。

女性多于男性。

 4.疾病恐惧症:

指病人对特定的疾病,如麻风病、梅毒,癌症等出现的恐惧。

由于恐惧此种疾病带来的痛苦,以致影响病人的情绪。

病人为进一步证实自己所恐惧的疾病,多方求医,比较顽固。

男女无差异。

 (四)治疗

1.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基础。

鼓励病人面对恐惧对象,建立自信心,从认知和情感上加以调理;

   2.行为治疗:

一种是系统脱敏法

      一种是暴露疗法(满灌疗法)

3.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如安定,佳定等。

 三、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和恐惧一样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

焦虑,是预期即将面临特殊的处境,并不完全是事实。

主要特征是:

在明显的精神因素影响下,病人出现的焦虑、紧张不安、烦躁、易激惹等情绪障碍,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

如心悸、多汗、口干、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出现恐惧和运动性不安(来回踱等)。

  焦虑症有两种主要的临床形式,但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的分界线,互样过渡和重迭的情况并不少见。

一种是广泛性焦虑病,一种是急性焦虑发作,又叫惊恐发作。

  

(一)诊断要素:

 1.发病多以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2.症状以突发性的或广泛性的、慢性的焦虑不安、紧张、担心、烦躁、恐惧为主,焦虑实际上往往是指向未来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而这种紧张焦虑的程序经常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

3.有相应的生理状况反应,患者知道焦虑紧张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

 4.持续病程至少持续三个月以上。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主要由精神因素引起;一部分由于社会因素所致,一部分无明确的因素。

  (三)临床发现

1.急性焦虑症(惊恐障碍)

病人突然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感到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痉或感到身体有一种无法忍受的不适。

  伴随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震颤、多汗等。

反过来又会加重紧张不安,植物神经症状加重,恶性循环。

病人感到难以言状的痛苦,惊叫甚至昏厥。

发作时间短则1——20分钟,长达数小时,卧床不起,于数日后恢复。

一个月内有至少三次惊恐发作,可诊断为惊恐障碍。

 2.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

  (1)心理障碍 客观上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和坏的结局,患者总是担心、不安和害怕,尽管知道是一种主观的顾虑,然常不能控制,颇为苦恼。

  此外,尚有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2)躯体症状:

以植物神经功能亢进为主,如口干、上腹不适、恶心、腹胀、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尿频尿急等。

  (3)运动症状:

与肌肉紧张有关,有紧张性头痛,背部疼痛和肩痛。

有轻微震颤。

易疲乏,睡眠障碍等。

 (四)治疗:

 1.早期心理治疗;

 因为病人焦虑不安、紧张多疑、敏感、没有安全感。

因此,注重语言、态度上的亲切、诚恳、耐心听取他的叙述避免操之过急,取得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