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9997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8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War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名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点:

西欧、东欧、东亚、东南亚、北非、北美、近东、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

时间: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参战方:

同盟国,轴心国及其仆从国

结果:

同盟国获胜

参战方兵力:

17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

伤亡情况:

6100万人以上(同盟国)

1200万人以上(轴心国)

主要指挥官:

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等

出现主要科技:

原子弹

开始标志:

德国闪击波兰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目录

简介

爆发原因

经济危机

法西斯独裁

一战祸因

战争阶段

战争前奏

战争爆发

战争进程

两大阵营

轴心国阵营

同盟国阵营

主要参战国首脑

战争过程

波兰战役

入侵北欧

法国投降

不列颠空战

偷袭珍珠港

中途岛战役

诺曼底登陆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阿拉曼战役

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轴心瓦解

意大利投降

德国投降

日本投降

后果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战后审判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战后影响

建立联合国

民族独立

华约阵营

北约阵营

展开

简介

爆发原因

经济危机

法西斯独裁

一战祸因

战争阶段

战争前奏

战争爆发

战争进程

两大阵营

轴心国阵营

同盟国阵营

主要参战国首脑

战争过程

波兰战役

入侵北欧

法国投降

不列颠空战

偷袭珍珠港

中途岛战役

诺曼底登陆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阿拉曼战役

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轴心瓦解

意大利投降

德国投降

日本投降

后果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战后审判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战后影响

建立联合国

民族独立

华约阵营

北约阵营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1]战争起因:

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一战的结果以及签订的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条约导致了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

在东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

[2]

持续时间: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开始标志:

1939年8月,纳粹德国和苏联秘密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一个星期后,德国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58个师近150万人,2800辆坦克,2000多架飞机,分3路向波兰发起突然袭击。

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结束标志:

1945年5月8日苏联和波兰部队攻克柏林和德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

  波及地区:

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中东、亚洲、地中海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其中主要战场有:

  中国战场: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日,拉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

1945年,中国抗日军民进行全面反攻。

中国战场是亚洲太平洋战场中的主战场,共消灭日军150万,受降128万。

  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大规模进攻。

从1940年4月到次年6月,德出动7个师攻陷丹麦、挪威;调动130个师击溃了西欧国家的147个师,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迫使英法联军40个师33万人从敦刻尔克跨海退守英伦三岛,之后德意南北合击,迫使法国败降。

德还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战役,出动62个师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

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

1944年6月,盟军集结278万人,成功进行了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全部解放被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

德军进攻西欧期间,苏联通过扩大自己的版图,建立起一条“东方防线”。

1941年6月22日,德国投入190个师共550余万人,分3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苏经过列宁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会战等战役,粉碎了德军的闪电进攻。

自1942年7月始,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与德军激战200天,歼敌150万。

1944年,苏又组织了10次战略性战役,把德军赶出苏联。

尔后苏军继续西进,与东欧各国反法西斯武装配合,解放了东欧。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

在此后的半年中,日美在珊瑚岛、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群岛进行激烈的海空战役,日接连失败。

1944年美军转入进攻,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对日占岛屿实施海陆空联合作战,1945年8月又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日在太平洋战场损失125万兵力。

  东南亚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进军东南亚,半年内占领了东南亚广大地区。

1944年,中美英联军在印缅战场上接连打击日军,并在当地抗日武装积极配合下发起缅甸战役,消灭日军7万余人。

  北非战场:

1940年7月,意大利乘英法在西欧失败之机从埃塞俄比亚进犯驻扎在东非的英军。

1941年1月英军收复东非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

同年2月,德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德意重新发动进攻。

1942年,英军经过10月的阿莱曼战役,粉碎了德意的进攻。

11月,盟军10万余人分3路从摩洛哥和阿尔及尔登陆。

1943年4月,盟军又在突尼斯战役中获胜。

5月,北非的25万德意军队投降。

  结果:

同盟国胜利。

美国与苏联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形成“冷战”的局势。

欧洲霸权时代结束,欧洲走向合作。

编辑本段爆发原因

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

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法西斯独裁

  1922年10月,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

德国纳粹党党旗

  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

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

在日本以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

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使军部实力大大加强。

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之后,德国、意大利与日本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

  到1933年11月,法西斯运动遍及23个国家,半年后增至30个国家。

(可参见:

法西斯主义)

一战祸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

二战期间世界形势

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怀有怨恨。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功架政权,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

《凡尔赛和约》就是20年的停战协议。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编辑本段战争阶段

战争前奏

  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组织。

  1921年9月,正式建立法西斯党。

  1922年10月,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

  1932年夏天,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功架政权。

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

  1934年,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1936年,德国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1936年2月26日,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使军部实力大大加强。

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5月,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正式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协定,加强对外侵略战争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

“柏林——罗马轴心”形成不久,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1938年,德国派兵占领了奥地利(参阅:

德奥合并,Anschluss)。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开会,签订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1939年,德国威胁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德苏两国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战争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利用闪电战入侵波兰,两天后,英国与法国对德国宣战。

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开始。

战争进程

  1940年3月,德国与苏联将波兰瓜分,苏联吞并巴尔干国家,此外还进攻芬兰以报苏芬战争之仇,更主要的是建成其东部防线。

同年四月,德国闪击挪威的培尔根和奥斯陆,并且彻底控制丹麦王国。

5月丹麦王国参加了《反共产国际协定》,随即德国闪击尼德兰(参阅:

荷兰)及比利时王国(比利时),德国占领荷兰及比利时后随即立刻闪击法国,6月法国投降,建立维希法国政权。

接着德军大规模毁灭性轰炸不列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但是英国在不列颠战役的胜利毁掉了德军的不灭神话,使得英国暂时安全。

1941年希特勒突然将枪口对准东欧,分别将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拉入轴心国,分别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1941年6月,希特勒与苏联撕下脸皮,撕毁尚未到期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极大规模的进攻,一度打到欧洲东部的莫斯科。

敦刻尔克大撤退

  [4]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的广播演说中表示,苏联的卫国战争,不仅是为了保卫苏联,而且要帮助那些呻吟在德国法西斯主义枷锁下的欧洲各国人民。

这促使英、美政府要对法西斯侵略和战争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1941年8月初,罗斯福、丘吉尔分别率领本国政府的官员乘军舰在纽芬兰的阿金夏港举行会谈,最后于8月13日签署了联合声明,14日正式公布,史称《大西洋宪章》。

声明宣布了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

声明称英、美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

两国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待纳粹暴政被最后毁灭后,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的保证。

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国家,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两国赞助与鼓励其他一切实际可行的措施,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

  《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

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而极力强调把“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则塞进宪章,这反映了美国要争夺英国殖民地的心情。

  然而,总的说来,《大西洋宪章》不仅标志英、美两国在反法西斯基础上的政治联盟,而且也是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1941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讨论《大西洋宪章》的同盟国会议。

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参加了会议。

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为这些国家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苏联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德国法西斯,促进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加强,于9月24日发表声明,赞同宪章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

当前必须集中力量,尽快地解放被希特勒奴役的各国人民,在战后必须消灭法西斯。

  在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日本决定利用欧洲战场的紧张局势夺取欧洲国家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地,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关岛及菲律宾,激怒了美国,美国在3天后与所有轴心国宣战。

日本占领了大部分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和地区,但是在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的失败使得日本在东亚局势很不乐观,美国主导进攻,向日本逼近。

[5]1943年7月10日,二战欧洲战场重大战役西西里岛登陆战开始。

在西西里岛登陆战中,德、意军被歼约16万人,而盟军总计损失2.2万余人。

同时德军攻击斯大林格勒而失败,红军开始反击德国。

[6]1944年6月6日,由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部队组成的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战役到7月24日结束时,盟军共投入288万人,5300多艘战舰和13700多架战机。

德军投入的兵力达51万人。

战役中,盟军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

盟军方面有12.2万名将士献身疆场。

此后,盟军继续向欧洲腹地推进,在3个月的时间里相继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并攻入德国本土。

同时苏联将德国从本土彻底逐出。

1945年德军投降,希特勒自杀。

同时美国在莱特湾战役几乎消灭了日本海军。

1945年8月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及长崎。

9月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结束。

编辑本段两大阵营

轴心国阵营

  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傀儡政府)。

  仆从国及轴心国的盟友:

芬兰、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中国南京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缅甸巴莫政权、菲律宾劳雷尔政权、塞尔维亚救国政府、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同盟国阵营

  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波兰、加拿大、新西兰、英属印度、南非联邦、丹麦、挪威、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希腊、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古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墨西哥、巴西、埃塞俄比亚、伊拉克、玻利维亚、哥伦比亚、伊朗、利比里亚、秘鲁、罗马尼亚、匈牙利、厄瓜多尔、巴拉圭、乌拉圭、委内瑞拉、土耳其、埃及、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智利(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退出轴心国阵营之后也加入了同盟国)。

主要参战国首脑

  轴心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总理

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

意大利

贝尼托·墨索里尼

巴多格里奥(加入同盟国)

意大利王国首相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日本

裕仁

近卫文麿、东条英机

日本天皇

日本首相

大本营·日本皇室

匈牙利

霍尔蒂

匈牙利领导人

不详

保加利亚

鲍里斯三世

保加利亚沙皇

罗马尼亚

米哈伊一世

罗马尼亚国王

 同盟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澳大利亚

孟席斯

柯廷

澳大利亚总理

统一党

工党

波兰

拉茨凯维茨

波兰流亡政府总统

无(任总统时)

荷兰

威廉明娜

荷兰女王

美国

富兰克林·罗斯福

哈里·杜鲁门

美国总统(第三十二任、第三十三任)

民主党

英国

乔治六世

温斯顿·丘吉尔

克莱门特·艾德礼

英国国王

英国首相

英国首相

保守党

工党

中国

蒋介石

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中国国民党

苏联

约瑟夫·斯大林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联共产党

加拿大

麦肯齐·金

加拿大总理

加拿大自由党

自由法国

夏尔·戴高乐

自由法国领袖/法国临时政府总统

无(战时)

主要仆从国与轴心国的合作国

  

国家

人物

职务

政党

自由印度

钱德拉·鲍斯

临时领导人印度国民军最高指挥官

印度国民大会党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埃米尔·哈查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总统

不详

西班牙(中立国)

佛朗哥

西班牙国家元首

西班牙长枪党

维希法国

贝当

维希法国总统

芬兰

赖提

曼纳海姆(加入同盟国)

芬兰总统

民族进步党

伪满洲国

爱新觉罗·溥仪

伪满洲国皇帝

编辑本段战争过程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波兰覆亡,苏联趁火打劫,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

(称“白色闪电”。

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

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

6月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

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

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

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执行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7]1941年9月30日,德国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

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公里至40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

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

[8]

  1942年6月,日本军部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而胜利,从而使太平洋战场的形式发生转折。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式,更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式的转变,成为二战转折点。

  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开罗告急,10月英军在阿拉曼一带发动反攻,德意军队损失惨重,仓皇西逃。

北非战场形势发生转折。

1943年,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

  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

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垮台。

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

  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及其随从人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

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

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代号“霸王战役”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1944年6月6日,280万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8月,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三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等。

  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同时,苏军猛攻柏林。

以损失了40余万人的代价攻克柏林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而逝世。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苏军攻占柏林。

  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换为艾德礼)在德国的波茨坦会晤,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

会议期间,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