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9626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docx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

血液科护理常规试题

一、单选题

1.成人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A.

A.骨髓B.肝C.脾D.淋巴结E.胸腺

2.贫血的定义是指单位容积的外周血液中E.

A.循环血容量低于正常低限B.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E.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3.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E.

 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鼻腔粘膜  C耳轮皮肤及口腔粘膜        

D颈部皮肤及舌面   E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4.各种贫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D.

 A.高热量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补铁   D.休息   E.补叶酸 

5.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A.血小板减少   B.白血病细胞浸润  C.感染   D.免疫下降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 

A.贫血,发热,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 B.贫血,出血,肝、牌和淋巴 结肿大,肾功能衰竭 

C.贫血,发热,肝、脾和淋巴 结肿大,蛋白尿 D.发热,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  

E.贫血,乏力,出血,肾功能衰竭

7.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指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  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故应卧床休息,应使用软床垫;

 B  应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做剧烈运动; 

C  适度活动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血钙在骨骼的沉积,减轻骨骼的脱钙;

 D  注意预防感染,一旦出现发热或活动后出现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

 

8.护理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

D.  

A.化疗药液必须现用现配   B.呕吐后鼓励进食  C.严密观察血象变化 

D.有明显脱发者应暂停化学治疗   E.定期作肝功能检查

9.患者,女性,24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年余。

目前贫血、出血明显加重,脾迅速肿大.护士为其提供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D.

A.适当限制活动B.预防各种创伤C.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D.保持鼻黏膜湿润,清除鼻腔内血痂E.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

10.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区别为:

  B 

 A.全血细胞减少   B.有无肝脾肿大  C.网织红细胞缺乏  

 D.外周血中有无幼稚细胞   E.骨髓象特点

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鞘内注射常用药物是:

 C. 

 A.环磷酰胺   B.柔红霉素   C.甲氨蝶呤   D.长春新碱   E.泼尼松 

12.下列哪种白血病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E.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3.对于急性白血病护理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和观察:

   B.

 A.药物不良反应   B.颅脑出血   C.感染情况   D.贫血情况   E.口腔溃疡

14.白血病病人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是:

 E.

 A.指导病人加强营养  B.向病人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   

C.向病人解释化疗的不良反应 D.指导病人定期复查血象  

 E.若化疗药物漏于皮下应立即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15.某急性白血病病人,经治疗后在缓解期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瞳孔改变。

最可能发生A.

A.颅内出血B.脑血栓形成C.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感染D.脑膜白血病

E.药物不良反应

16.某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出现高热,伴抽搐,应采取降温措施是E.

A.温水擦浴B.酒精擦浴C.冰水灌肠D.口服退热剂

E.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17.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C.

A.成分输血   B.输血   C.雄激素   D.抗生素  E.支持疗法

18.关于注射铁剂的用药护理措施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B. 

A.使用时剂量要准确   B.宜作浅部肌内注射   C.观察有无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D.观察有无面部潮红、头痛. 关节痛等副反应   E.静脉注射时应避免药液外渗

19.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最先提示有效的指标是 E. 

A头痛、头晕等症状  C总铁结合力恢复正常   B血清铁上升             

 D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最增加   E网织红细胞增多

2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 A.

 A.皮肤黏膜   B.消化道   C.泌尿道   D.生殖道   E.颅内

2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因素目前认为大多数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B.     

A脾亢   B自身免疫反应      C化学及物理因素   

D病毒感染      E血小板功能异常

22.环磷酰胺的主要不良反应为:

  B. 

 A.皮肤出血   B.出血性膀胱炎  C.感染   D.周围神经炎   E.心率不齐

23.长春新碱的主要不良反应为:

E.

A.心肌损害   B.肝脏损害C.出血性膀胱炎   D.消化道反应   E.周围神经炎 

24.某白血病病人需要进行化疗,为预防其不良反应,护理措施不妥的是E.

 A.恶心、呕吐可服多潘立酮B.末梢神经炎给维生素BC.尿酸性肾病服碳酸氢钠

D.出血性膀胱炎应补足水分E.鞘内注药后应补足水分

25.白血病化疗期间口服别嘌呤醇的目的是C.

A.抑制尿素的合成B.加强化疗药的疗效C.抑制尿酸的合成 

D.加强尿酸的排泄E.加强尿素的排泄

26.血液病由于粒细胞减少而感染,首要护理诊断  B. 

 A.有窒息的危险   B.有感染的危险   C.呼吸型态改变  

 D.气体交换受阻   E.清理呼吸道无效

27.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A.

 A.溶血反应   B.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循环负荷过重

28.对发热的血液病人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

A.降温措施主要是乙醇擦浴B.体温超过38.5℃应降温C.药物降温

D.每日液体入量在3000ml左右E.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9.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是:

D.

A.高钙血症 B.高粘滞血症 C.高尿酸血症 D.高白蛋白血症E.肾功能衰竭

30.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是:

 A.

A.骨骼疼痛B.病理性骨折C.广泛性出血 D.反复感染E.肝、脾肿大

二、多选题

1.护理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措施,正确的有:

ABC

A.化疗药液必须现用现配B.呕吐后鼓励进食C.严密监测血象变化

D.有明显脱发者应暂停化疗E.患者常有呕吐,故应少饮

2.输血可引起下列哪些反应:

ABCDE

A.发热反应B.溶血反应C.过敏反应 

D.传播爱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E.细菌污染血液引起菌血症

3.出血性疾病病人在急性出血时的护理措施  ACDE

 A.病人常有恐惧和紧张情绪,应予安慰   B.给予哌替啶镇静  C.准备一切抢救用品  

 D.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E.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4.下列关于口腔、牙龈出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ABCE

A.定时用氯己定或苏打水漱口液漱口B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敷于齿龈   

C.牙龈渗血时,可局部涂抹凝血酶粉剂、云南白药等止血 

D.口腔内有陈旧血块时,会引起口臭,影响食欲,应该用牙刷、牙签清理干净   

E.患者进餐前可用1%过氧化液体漱口 

5.血液病患者出现颅内出血,下列哪些护理措施是正确的  ABCE

A.平卧位、高流量吸氧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D.禁用脱水剂   E.头部置冰袋或冰帽

6.护理贫血患者时,有哪些观察要点  ABE 

A.注意贫血进展速度   B.熟悉各组织缺氧症状并采取必要措施   

C.观察低血压倾向   D.观察出血倾向  E.观察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

7.长春新碱的毒性反应有:

BDE

   A.恶心、呕吐  B.腹痛   C.头痛   D.四肢感觉障碍   E.腱反射消失 

8.急性白血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BD 

 A.严重贫血   B.颅内出血  C.酸碱失衡  D.继发感染   E.化疗毒副反应

9.应用注射铁剂治疗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DE 

 A.铁剂要作深部肌内注射B铁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C.严重肝肾疾病时忌用铁剂 

  D.静脉注射铁剂时应避免药液外渗   E.使用时剂是计算要正确 

10.红细胞输注前不应选用何种溶液冲洗管道:

  ACDE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碱性液体   D.葡萄糖生理盐水   E.蒸馏水 

11.关于口服铁剂的护理措施,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BCDE  

A.应在饭后服用   B.禁饮浓茶   C.可与维生素已肉类、氨基酸同服 

 D.避免与咖啡、牛奶、磷酸 盐同服   E.液体铁剂用吸管服用

1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治疗原则有:

 BCE

 A.抗感染   B.糖皮质激素   C.脾切除   D.输白细胞   E.免疫抑制剂 

13.为减轻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其护理措施包括:

ADE 

 A.用药时控制静脉滴速   B.严密观察血象变化   C.鞘内注药后平卧6小时 

 D.遵嘱化疗前,口服或肌注甲氧氯普胺   E.为病人提供清淡、易消化饮食

14.预防血液病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是:

ABDE  

 A.必要时采取保护性隔离  B.护理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C.密切观察药效和反应  D.反复注射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E.用1:

5000PP液坐浴预防肛周感染

15.血液病患者出现下列哪些临床表现,提示患者出现了颅内出血:

 ABCDE

  A.突然剧烈头痛   B.喷射性呕吐   C.视力模糊   D.头晕   E.昏迷 

三、判断题

1.骨髓为人体主要造血器官,故产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

(N) 

2. 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应该绝对卧床休息。

(Y)

3.正常成人每天从食物中大约吸收10mg铁.(N)  

4.重度贫血是Hb小于60g/L (Y) 

5.儿童患缺铁性贫血可以不出现反胃、异食癖、吞咽困难.(Y) 

6.根据贫血护理评估中的健康史和身心状况,即可确诊是否为贫血.(N)  

7.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慢性失血(Y) 

8.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首选骨髓移植.(N)

9.白血病化疗期间应多饮水,并注意酸化尿液。

(N) 

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多有自限性,愈后良好。

(Y) 

11.急性白血病的患者骨髓移植应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慢性白血病亦应在第一次慢性期。

(Y) 

12.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就是治愈。

(N ) 

13.所有损害骨髓的药物均可致再障的发生,且与其剂量和疗程密切相关。

( N)  

14.白血病化疗期间嘱病人用抗细菌和抗真菌漱口液进行漱口。

(Y)

15.输注红细胞时用葡萄糖稀释,并注意开始宜慢.(N)

16.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表现为大细胞或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Y) 

17.出血和感染是血液系统疾病的两大主要死亡原因。

(Y)  

18.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Y) 

19.缺铁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铁的摄入不足。

(N)

20.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降低。

 (N) 

21.慢性粒细胞白血粒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相互转变,尤以急粒转为慢粒的比率为高。

(N) 

22.再生障碍贫血患者禁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

(N) 

23.鞘内注射药物为避免发生头痛,应术后去枕平卧6h。

(Y) 

2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N) 

2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切除缓解率达100%,但非首选措施。

(N)

26.预防高尿酸血症应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500毫升以上。

(Y)

27.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

铁剂治疗。

 (N) 

28.观察铁剂治疗效果的最早化验指标是血红蛋白量升高。

(N)

29.我国最常见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

(Y)

30.造血器官一旦发生病变即可产生血液病。

(N)

四、填空题

1.急性白血病化疗可分为(诱导缓解)、(巩固强化)两个阶段.

2..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防止病因)、(补充铁剂),(病因治疗)是彻底治愈其病的关键.   

3.目前白血病主要采用(联合化疗)、(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而 (骨髓移植)是治愈白血病最有希望的手段. 

4.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白血病白细胞浸润)  

5.缺铁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类亦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6.慢性再障首选治疗为(雄激素) ,需坚持(3~6个)月,才能判断是否有效。

 

7.引起出血性疾病的主要因素除血小板异常外,还有 (血管壁异常)和(凝血机制异常)。

8.引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直接原因是(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9.过敏性紫癜紫癜型主要表现皮肤瘀点、瘀斑,多位于 (下肢和臀部)。

10.注射干扰素后有(类似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恶心、厌食、嗜睡、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遵医嘱用药前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减轻其副作用,症状严重者应停药。

11.贫血最常见的护理诊断是 (活动无耐力)。

12.造血系统包括(血液)、(脾脏)、(骨髓)、(淋巴结)以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和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13.在鼻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中,室内的相对湿度应在(50~60%)。

14.(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法,治疗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约(8—10周)血红蛋白可达正常值,还需(继续3~6个月)的治疗,以补偿体内(储存铁)。

15.贫血的常见原因是(失血)、(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生成减少)。

16.环磷酰胺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出血性膀胱炎),宜指导患者多饮水。

17.多发性骨髓瘤化疗首选(马法兰),其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

18.鞘内注射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避免穿刺后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低压引起的头痛。

19.全反式维甲酸是白血病的诱导分化剂,,最主要的副作用是(维A酸综合征),长春新碱主要副作用(末梢神经炎)。

20.组织病理学上将淋巴瘤分为:

(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21.化疗病人为预防肛周感染常用(1:

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

22.血液是由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和血浆组成,细胞成分主要是: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3.正常成年男性Hb的含量是(120~160g/L );女性的Hb含量是(110~150g/L ) 

24.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

25.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引起。

26.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白血病是(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其临床分期为慢性期、( 加速期)和急变期三期,90%以上的病人血细胞具有Ph染色体。

2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是(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小板数量 )、(控制出血).

28.(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29.贫血病人的护理评估应从(贫血的程度)、(贫血发生的速度)、( 伴随身心状况 )、(实验室检查 )4方面进行。

30.血液病的三大主要症状为(贫血)、(出血)、(感染)。

五、简答题

1、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答:

①立即停止注射,保留注射针头,尽量回抽残留药物

②在原针头注入皮质激素后拔掉针头,或者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③在渗漏部位皮下多点注射止痛药物、相应解毒剂,避免局部按压。

④视外渗药物性质予冷/热敷或者硫酸镁湿敷或者喜辽妥涂抹。

⑤抬高患肢

⑥密切观察,出现溃疡时应考虑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药治疗、功能锻炼等。

2.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皮肤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答:

①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裤轻软,注意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

②沐浴或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洗皮肤,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③高热病人禁用酒精擦浴降温;

④各项操作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注射次数,静脉穿刺时应避免用力拍打及揉擦,扎止血带不宜过紧和时间过长,注射或穿刺部位拔针后需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局部加压包扎;

⑤注射或穿刺部位应交替使用,以防局部血肿形成。

3.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答:

①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映,宜饭后或餐中服用。

②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等同服。

③口服液体铁剂时须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

④服用铁剂大便会变黑,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⑤铁剂治疗后自觉症状可很快减轻,网织红细胞1周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2周左右

开始升高,正常后需继续服用3-6个月。

4.高热病人的护理

答:

①.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体温高于37.5℃时,应每4小

时测量一次,或按病情需要随时监测。

②胸闷气促时给予吸氧。

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注意色、香、味烹调,促进食欲。

鼓励多

饮水,保持尿量>2500ml/天,遵医嘱给予降温、补液,必要时记录出入量,保持体液电解

质平衡。

④.体温高于39℃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等,

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耗氧量。

药物降温30分钟后必须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⑤做好基础护理,避免诱发因素。

要注意高热病人口腔卫生、皮肤卫生,预防褥疮,大量出汗者要及时更换衣物,避直接吹风,避免受凉。

对高热出现谵妄、神智不清者应用床栏,防止坠床发生。

5.预防高尿酸血症的护理

答:

①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片口服或静滴碳酸氢钠

②遵医嘱给予别嘌呤醇治疗,抑制尿酸生成

③鼓励多饮水,保持尿量每天大于2500毫升,正确记录尿量、出入量

④定期检测血尿酸、肾功能

⑤出现肾功能衰竭时,按肾衰处理

⑥饮食指导

六、论述题

病例

(一)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

曾用青霉素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最高达40℃。

查体:

t39℃、p100次/分、r25次/分,精神萎靡,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肝脾均肋下2cm,无压痛,余(-)。

化验:

血wbc110×109/l,hb65g/l,血小板计数70×109/l。

外周血中可见到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为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2.若该病人选用DA化疗方案(即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写出化疗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3.写出该病人的主要护理问题。

答:

1.为进一步确诊,应做骨髓细胞学检查。

2.本病首选化疗方案为DA方案,即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

常见不良反应及措施:

①局部反应(静脉炎),柔红霉素等化疗药多次静脉注射可引起静脉炎,故在静脉注射化疗药后要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以减轻刺激,静脉输注时,轮换使用血管,严防化疗药物外渗。

②骨髓抑制,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均会引起骨髓抑制,化疗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血象、骨髓象,以便观察化疗效果及骨髓受抑制情况。

③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反应,故病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

④柔红霉素有心脏毒性,用药时应注意缓慢静脉注入,必要时做心电图。

3.该病人的主要护理问题:

①体温过高:

与白血病引起机体感染有关。

②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高热有关。

③疼痛:

胸骨下端痛:

与白血病引起的骨膜浸润有关。

④有出血的危险: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病例

(二) 张某 女 46 岁 头晕、乏力 2 月余,近日加重而就诊,病人活动后气促,皮肤黏膜苍白,无发热、出血,既往患子宫肌瘤,月经量过多。

实验室:

血象示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骨髓象示增生性贫血,血清铁蛋白降低。

1.该病的是诊断是什么?

2.该病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3.针对该病人主要有哪些护理措施

答:

1.缺铁性贫血 

2.①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②营养缺乏: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体内铁不足有关

③知识缺乏:

缺乏贫血的相关知识 

3.①饮食护理:

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

②用药护理:

首选口服铁剂,饭后服用,口服效果不佳改用注射铁剂,坚持疗程,补足储存铁。

③ 休息与活动指导:

注意休息,适量活动,必要时卧床休息。

④保健指导:

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偏食,增加富含铁食品。

⑤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经消除病因和积极治疗后对身体无不良影响,安慰病人,消除其精神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