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9545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docx

《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方案.docx

施工方案

 

日照市庙山采石场矿山植被恢复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济南绿岩边坡绿化技术研究中心·济南绿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1.08.06

目录

目录………………………………………………………………………………………………………………………第1页

设计说明………………………………………………………………………………………………………………………第2-4页

混凝土植被+高次团粒技术简介……………………………………………………………………………………………第5页

卫星图…………………………………………………………………………………………………………………………第6页

效果图…………………………………………………………………………………………………………………………第7页

坡面局部削坡示意图…………………………………………………………………………………………………………第8页

边坡喷播绿化剖面图…………………………………………………………………………………………………………第9页

铁丝网安装示意图……………………………………………………………………………………………………………第10页

混凝土植被+高次团粒喷播绿化技术要求…………………………………………………………………………………第11–19页

部分工程业绩…………………………………………………………………………………………………………………第20-23页

 

设计说明

1概述

1.1任务来源

受日照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委托进行“日照市庙山采石场矿山植被恢复绿化工程施工方案”制定。

1.2制定要求

在恢复边坡植被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在坡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景观性绿化,施工时,原坡面带有自然面块石让其自然裸露,因地制宜的营造景观效果。

坡面植被以乔灌植被为主;并要求每年6-10月份,满坡有五颜六色的野花。

2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

日照市庙山采石场矿山植被恢复绿化工程。

2.2边坡现状

因石料开采形成陡岩边坡,坡比1:

0.75,局部达到1:

0.25。

3施工方案制定依据和原则

3.1制定依据

3.1.1日照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的意见。

3.1.2现场勘察资料。

3.2制定原则

3.2.1前期采用植被混凝土高强基质层进行固坡,达到边坡稳定。

后期采用高次团粒技术在坡面构建植被生长的软基盘,苗木通过机喷种子和人工建植的办法进行坡面绿化,边坡生态植被得以恢复。

3.2.2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3.2.3因地制宜原则。

4边坡生态恢复绿化施工方案

边坡生态恢复绿化即坡面植被重建,其目的在于通过绿化和生物防护的手段在坡面上营造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并在其上重建人工植被,使原先裸露的边坡得以绿化,受损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同时借助植被的保护作用防止水土流失,高强基质层的加固促进山体稳定。

随着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和人工的适当辅助,逐渐创造景观化的坡体风貌。

4.1施工工艺及效果分析

由于是陡坡面,而且局部地质坚硬,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所以采用混凝土植被喷播绿化方法较为合适。

由于基质层采用混凝土植被技术,使原坡面及局部松软面得以加固形成一整体结构,从而促使原本松软坡面得以稳定,再通过后期植被根系对原坡面缝隙的灌入、固定,结合混凝土植生层,在坡面形成一个牢固的、长久的生态固定系统。

固坡、绿化两者科学、合理地融合。

这样就确保了坡面的稳定和植被的高覆盖率,从而达到预期的固坡及绿化景观效果。

4.2施工方案

4.2.1局部陡岩人工削坡。

4.2.2铁丝网安装。

4.2.3布网后先喷10厘米植被混凝土植生层,后喷2-3厘米高次团粒种子层,岩石坡面基材总厚度应不小于12厘米。

4.2.4养护。

4.3生态恢复绿化

4.3.1生物防护设计原则。

4.3.1.1稳定边坡原则。

4.3.1.2生态适应原则:

植物的选择根据本地的气象、水文、地质状况和边坡特点,挑选配置适应坡面生存条件的植物种类。

4.3.1.3景观协调原则:

边坡上营造的植物景观要与山上的植物景观相融合。

4.3.1.4快速有效、经济实用原则,45天复绿,180天见成效。

4.3.1.5近期与远期目标协调原则。

利用先锋植物群落快速将边坡复绿,实现近期目标。

后期利用野花和地被植物覆盖;且能自然生长和演替的植物群落,最终实现远期目标。

4.3.2植被建植方法

4.3.2.1喷播,将混有草、花种子的植生基质借助客土喷播机喷射到边坡坡面上。

4.3.2.2人工种植花灌木及景观小灌木。

4.3.3植物的选择。

4.3.3.1适应性强、耐瘠薄土壤、耐旱、耐寒。

4.3.3.2萌孽性强,耐修剪。

4.3.3.3根系发达,扩展性强。

4.3.3.4耐粗放管理。

5工程质量执行标准

5.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按GB50300标准执行。

5.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按GB175-2007标准执行。

5.3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按GB1499标准执行。

5.4镀锌铁丝网按JT/T374-1998《隔离栅技术条件》标准执行。

5.5林木种子质量分级按GB7908标准执行。

5.6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按GB6142标准执行。

5.7绿化养护管理标准按日照市园林局标准执行。

6气候特征

日照市地处温带,属典型的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冷热季和干湿季的区别明显。

年平均气温全市平均12.7℃,东部沿海在13.0℃左右,北部山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在12.1~12.9℃之间。

最热月,沿海地区为8月份,平均气温在25.7℃左右,西北部地区为7月份,平均气温在25.6℃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在40.6~41.4℃之间。

最冷月全市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0.1~-13.8℃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全市平均768.7毫米,以东部沿海地区降水量最多,为784.5毫米,西部地区降水量最少,为754.5毫米。

年日照时数全市平均2432.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年无霜期全市平均203天。

年平均风速全市平均2.9米/秒,以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最大,为3.3米/秒。

夏半年(4—8月)盛行南到东南风,冬半年(9—5月)盛行北到东北风。

7普通客土技术

普通客土技术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在雨季极易发生剥落和滑坡,因此本技术严禁在本工程中使用。

 

混凝土植被+高次团粒技术简介

一、混凝土植被技术简介

混凝土植被喷播绿化技术是将水泥、植壤土、腐殖质、保水剂、粘合剂、长效有机肥、基质调节剂等材料与植被种子均匀混合喷射到岩石坡面上,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生长能力的生态固坡系统。

因加入基质调节剂,植壤土中水泥用量可以大比例放心加入。

植壤土与水泥调配体积比为100:

15,这样基质层强度大大增加,固坡能力也大大加强,完全可以抵抗雨季暴雨对坡面的冲刷,且无水土流失情况发生,从而杜绝边坡因雨季雨水的过分渗透造成的地质性滑坡,这些是客土喷播技术完全达不到的。

本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基质调节剂是用于改善植被混凝土的物理、化学特性,并对基质层中原被破坏的微量元素进行合理补充,使其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植被生长需求。

增加基质层中的水泥用量,增强护坡基质力学强度及抗暴雨冲刷能力,使植被混凝土基质层不产生水土流失、不产生龟裂。

二、高次团粒技术简介

高次团粒植被恢复技术的核心是人工制造出最优良的植物生长培养基,普通植壤土加入含有高次团粒剂的基材经加水搅拌后基材有清水沥出,又称疏水反应。

反应后的基材土壤由大小不同的粒子团粒组成,拥有大小不一的孔隙,团粒内的孔隙具有保水、保肥、排水、透气功能。

基材中优良的团粒结构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它具有抗雨水冲刷功能,受雨水冲刷时,细小粒子不移动、不流失,雨水可不断地透过土壤的孔隙渗透下去,发挥着疏通水路的作用,使基材在雨季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及剥落现象。

当连续晴天时,优良的团粒结构因发热会形成水膜,抑制深层基材水分挥发,有效地控制坡面基材水分蒸腾量,使基材始终处于良好的湿润状态。

三、植被建植方法

1.前期草、灌、花种子可以通过喷射机均匀的喷附到坡面上,其厚度不能小于1-2毫米。

四、边坡恢复应用范围

1.坡度小于1:

0.1的稳定硬质岩石边坡

2.软质混合边坡

3.混凝土面及浆砌片石面边坡

4.开挖形成的土质边坡,包括瘠薄土质,酸性土质等劣质土坡

 

边坡局部削坡示意图

(详见CAD图)

s

 

边坡喷播绿化剖面图

(详见CAD图)

 

铁丝网安装图

(详见CAD图)

 

植生混凝土喷播+高次团粒喷播绿化技术要求

一、材料要求

1.植壤土

1.1植壤土质地要求为沙壤土,含沙量不大于8%。

1.2植壤土粒径要求小于20mm×20mm。

1.3植壤土湿度小于35%。

1.4植壤土要求疏松,通透性强,干容重不得大于1.3g/cm3。

1.5植壤土PH值应为6.5-7.5。

2.水泥

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质量标准按GB175-2007执行。

3.腐殖质

3.1泥炭:

要求纤维长度不小于40mm,不宜过碎,符合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3.2木纤维:

要求同上。

3.3稻壳:

要求干燥新鲜。

4.保水剂、粘合剂、高次团粒剂。

4.1保水剂:

要求为法国产,牌号为Km300。

4.2粘合剂:

要求为法国产,牌号为A30。

4.3高次团粒剂:

要求为日本产。

5.肥料

5.1长效缓释肥:

按GB15063-2001标准执行。

5.2有机肥:

按NY884-2004标准执行。

6.基质添加剂

要求施工基质层各项物理、化学指标达到植物生长所需的各项指标。

7.铁丝网

7.1φ1.8mm,网孔60mm×60mm菱形镀锌网,尺寸2000mm×20000mm,按JT/T374-1998标准执行。

8.锚钉

8.1锚钉规格视坡质情况而定,φ12螺纹钢,长度250mm-350mm,视情选定,按GB1499中的HRB335标准执行。

8.2固网锚钉:

固网头可加工成“U”形和“T”形,以防脱网。

9.苗木建植预留坑预埋管

苗木建植预留坑采用4吋PPR或PVC管,长度150mm—200mm,混凝土坡面预埋管采用2寸PPR或PVC管,符合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10.保墒材料

10.1养护时,保墒材料可选用H=5mm植生毯铺设,符合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10.2草帘:

草帘要求单根排列编织,密度为80-90根/米,缝隙大于3mm,5根丝编织,使用之前须碾压。

11.种子

11.1禾本科植物种子质量应按GB1642标准执行。

11.2木本科植物种子质量应按GB7908标准执行。

11.3所有种子应具备检验合格报告,并做发芽、配比试验。

12.混凝土基质层配方。

12.1植壤土与水泥体积比为100:

15配合。

12.2每立方米基材中,应加入0.3m3泥碳、木纤维及相关腐殖物。

12.3每立方米基材中,基质调节剂用量为150kg-160kg。

12.4每立方米基材中,保水剂用量为140g-160g,粘合剂用量为100g-120g。

12.5每立方米基材中,缓释肥用量为500g,长效有机肥为750g。

13.水施工用水PH=6.5-7.0,水质要求无污染,质量要求达到农业用水标准。

二、主要机械设备要求

1.喷射机

喷射机功率应不小于5.5kw/h,最小输送距离不小于150m,最小颗粒直径不小于15mm,工作效益不小于5.5m3/h,设备安全性能指标须达到国家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2.压缩机

压缩机工作压力应不小于0.7mpa,容积流量不小于10m3/min。

设备安全性能达到国家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3.搅拌机

出料容量大于350L,生产率不小于10m3/h,设备安全性能达到国家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4.大型客土喷播机

型号为HPK100,生产能力为25m3/h,设备安全性能达到国家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5.材料分选机

采用100-70-3型分选机,生产能力为20m3/h,设备安全性能达到国家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6.高山提水机

抽水能力大于18m3/h,扬程大于300米,设备安全性能达到国家相关产品质量要求。

 

施工工序流程图

施工准备

 

腐殖质

 

缓释基肥

 

植壤土

 

粘合剂

 

保水剂

基质调节剂

 

清理坡面

挂铁丝网

锚钉锚固

喷二遍高次团粒层

种子层喷播

高次团粒剂

 

测量放线

排水系统安装

喷一遍植被混凝土层

加水

拌合

种子前期处理

保墒材料铺设

养护

 

 

验收

1.排水系统安装

在坡肩视情加入生态挡水袋,或开挖排水沟将坡顶汇水处水流进行分流,以防汇水直冲坡面。

2.坡面排险、加固

2.1排险:

施工前须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对坡面的浮石及危石进行清理。

杜绝安全隐患。

排险时,所有人员须“一”字排开,严禁交叉作业,以防交叉时落石伤人。

2.2加固:

对于坡面局部松散岩层进行混凝土支护加固,支护标准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3.一遍植被混凝土基材喷射

3.1一遍植被混凝土基材喷射厚度应为设计总厚度的3/5,将网子布在受力状况最佳位置,喷播前先用水冲刷坡面的灰尘,以提高基材与坡面的粘结能力。

3.2喷射时,枪头与坡面要求垂直,距离为600mm—800mm。

严禁侧喷、仰喷,不得虚喷。

3.3一遍基材当天喷射的工程量须浇水养生,时间为48小时。

3.4雨天不宜施工。

3.5气温低于00C时,不宜施工。

4.铁丝网铺设

4.1铺网时,坡顶往里须沿伸1.0m—1.5m,并安装二排加长锚钉锚固。

4.2网子搭头不少于50mm,网头须相互弯勾缝合。

4.3锚钉安装按设计要求排布,锚钉安装与坡面角度控制在450—600之间。

4.4局部软岩处锚钉适当加长,松动区域采用混凝土挖坑浇注工艺对锚钉进行固定。

4.5所有锚钉不得松动。

4.6安装后的网子与坡面间隙应控制在10mm-20mm之间。

5、预留种植穴安装

5.1网子铺设后,按图纸设计要求及密度安装种植穴,所用预留坑种植管管径应略大于铁丝网网孔,以便铁丝网能将种植管夹牢。

5.2种植穴安装后,坡面严禁随意上人走动,以防踩松种植管。

6.二遍高次团粒基材喷射

6.1二遍高次团粒基材厚度为设计总厚度的1/3。

6.2施工方法同上。

7.种子层喷射

7.1种子按设计要求配比,所有种子前期须经消毒、杀菌处理。

7.2种子层喷射厚度为15mm-20mm,操作方法同上。

8.保墒材料铺设

8.1采用生态毯或碾压后的草帘进行养护保墒。

8.2生态毯或草帘接头间隙为5mm-10mm,严禁搭头。

8.3固定钉长度为150mm-200mm,钉头带钩或切沟,将生态毯或草帘串连线缠绕在钩上或沟里,然后将固定钉打入坡面进行固定,固定密度为15-20根/10平方米。

9.种植苗建植

9.1施工前进行苗木装砵定植,营养砵直径与定植预留管内径相符。

9.2营养砵苗建植时,将坡面种植管浇水润湿,以确保拨管时预留穴圆整。

9.3营养砵苗建植前24小时浇水润湿,建植时,将砵体除掉,然后将苗及土球顺势压入种植孔中,压实,种植苗所带土球厚度应小于基材厚度10mm-20mm。

这样,以便后期养护种植穴中存水,提高苗木成活率。

10.养护

施工完之后,须及时养护,保持坡面湿度,并做好养护记录,随时观察,预防坡面病虫害情况。

四、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混凝土植生基质层

1.1力学强度应达到0.3Mpa左右。

1.2外观无龟裂现象。

1.3抗冲刷强度100m/h。

1.4浇水或下雨,坡面应无浑水产生,年流失率低于1

1.5附表

工程竣工验收表

项目

工程质量达标要求

验收方法或措施

基质喷射厚度偏差

±10mm

每1000m2边坡随机抽取10个点测试,取其平均值。

基质流失状况

无蚀沟

年流失率低于1%

基质收缩裂缝

无裂缝

目测及拍摄照片(附尺)

基质剥离状况

无剥离

植物绿化率

90%以上

测量

植物生长情况

良好

目测

注:

凡达到工程质量达标要求为合格。

2.植被

2.1植被覆盖率90%以上。

2.2苗木成活率95%以上。

济南绿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1.08.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