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9482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docx

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

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

发布时间:

2009-2-2313:

19:

53

徐国庆

摘要:

学科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所指,只有准确把握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才可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

任务本位课程试图解构学科课程,然而它自身亦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它对学科课程的解构是不彻底的。

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任务本位课程只关注了课程内容改革,忽视了实施新内容所需要的教学载体设计的重要性。

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使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全新形态的课程模式便是项目课程。

关键词:

课程改革;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项目课程

作者简介:

徐国庆(1971一),男,汉族,江西高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12.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7518(2008)20—0004—012

项目课程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大型改革运动。

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越了我同历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这场改革运动的形成,既存在政府有力推动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内在地源于职业院校一身发展的需要。

职业院校自身强烈的改革意愿深深震撼了课程理论家们。

那么什么是项目课程?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这似乎是一个无需界定的概念。

人们可能会认为,项目课程不就是让个体做一些项目吗?

有必要对之进行复杂的理论研究吗?

实际情况当然并非如此。

一口当人们着手开发项目课程时,立即会遇到大量问题,而其中许多问题的产生就是由于基本理论观点模糊不清所致。

比如,实践中存在不少抵制项目课程的人,抵制力量的形成是由于许多人认为项口课程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强化技能训练,它会把职业教育变为职业培训,因而不能普遍推广;即使接受项目课程的教师也会为许多问题所困惑,如项目课程与能力本位课程有何区别?

项目课程是否适合所有课程?

项目课程是否会影响个体职业能力的迁移?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工作要能科学、规范地进行,首先需要认真回答这些问题。

一、解构学科课程体系

项目课程改革的矛头指向的是学科课程。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科课程几乎成了个“令人生厌”的概念,成了人人可批判的对象。

似乎谁对学科课程批判得“厉害”,谁的思想就最先进;若有人维护学科课程,其学术水平便会遭到多数人的怀疑。

尽管如此,仍然不乏支持学科课程的声音,当然,这种支持也只是强调要肯定学科课程的补充功能。

那么什么是学科课程?

为什么要解构学科课程?

只有回答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才能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

“学科”这个在大学教育中非常神圣的概念,在职业教育中却成了众矢之的。

这个怪异现象所隐含的是人们对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不明确。

当许多人高喊打破学科课程的时候,其实既不明白什么是学科课程,也不明白职业教育课程的实际问题在哪里。

事实上,学科课程的批判者所理解的学科课程,与支持者所理解的学科课程并非同一个概念,而他们所理解的学科课程与真正的学科课程又不是同一个概念。

真正的学科课程是指以经典学科知识为内容的课程,而学科课程的支持者事实上只是强调职业教育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混淆了知识与课程这两个概念。

批评者们所批评的则是职业教育课程所呈现的以下特征:

1.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关联度低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首要特征是许多内容的实用性不高。

药剂生产专业要设置化学基础、医学等课程;会计专业要设置经济学基础等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则要设置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与力学基础等课程。

这些课程即所谓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体系与大学课程很相似,只是简单一些而已。

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基于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理念,认为这些课程虽然并不非常实用,但对于个体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长远意义。

由于这些知识通常都来源于经典的学科知识,因此我们称职业教育课程存在学科特征。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些知识不仅难度大,大大超越了职校生的接受能力,而且对于职业能力的形成并无多大价值。

当然,若就“有用”而言,这些知识不可能毫无实践价值,然而即使更为“偏远”的知识也可能有用。

比如气候学知识对护理专业的个体来说也可能有用,因为许多呼吸道疾病便是气候引起的。

那么护理专业是否要开这门课程呢?

显然荒唐。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根据教育的性质、学习年限、个体的接受能力对课程内容做出取舍,因为课程开发必须基于两个基本前提:

(1)学习时间的有限性;

(2)学习能力的有限性。

“专业基础课”在传统课程体系中核心地位的形成,既有实践的原因,也有理论的原因。

从实践角度看,我国职业教育形态的学校化,很容易导致其课程的学问化。

从理论角度看,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实践能力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践能力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只要掌握好了理论知识,便很容易形成职业能力。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深深打上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这一思想的烙印。

实际情况当然并非如此。

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形成的关系的复杂性远远超越了我们原有的认识。

2.课程内容没有建立与岗位任务的联系

当然,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并非所有内容都缺乏实践价值。

尤其是受德国双元制课程和英美国家能力本位课程的影响,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之后,职业院校普遍意识到了突出个体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增加了大量实用性课程。

比如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PLC技术及其应用等课程,国际商务专业的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函电等课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高层建筑施工等课程,其内容都比较实用。

此外,职业院校普遍还设置了大量专门训练个体职业能力的实践课程,并明确规定了这些课程所要占的学时比例,通常至少不能低于50%。

尽管如此,就职业能力的形成而言,传统课程还存在一个严重不足,即只关注了这些内容本身,而没有在这些内容与岗位任务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

翻开这些课程的教材,其体例几乎千篇一律,第一章总是绪论,每一章的第一节总是概述,每一节的第一点总是概念。

教材以直接叙述知识为主要编写方式,基本没有岗位任务的内容。

即使是一些声称根据实践需要对知识进行了严格筛选,所选内容皆非常实用的课程,也未能超越这一教材编写模式。

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被认为是后续的实践课程的任务。

这样,课程就被人为地分割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了。

由于学科课程的形态便是纯粹描述和解释学科知识,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形态与学科课程的形态比较类似,因此我们也称职业教育课程存在学科特征。

这一问题的形成,和课程开发者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很肤浅相关。

我国教育学中一度没有课程理论,即使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方课程理论开始进入我国,由于时间比较短,大多数教师难以深刻理解课程的实质,往往简单地把课程理解为“内容”,而事实上对课程而言,组织比内容重要得多。

没有围绕着岗位任务组织课程内容,不仅不能使个体认识到个知识点学习的目的,明确知识在工作过程中的应用领域,掌握知识应用的具体路径,更重要的是难以系统地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的相关性。

事实上,许多课程所强调的与工作任务的相关都是一种模糊性相关,最终往往因老师“越讲越多,越讲越深”,陷入课程的偏离效应而同归到学问化轨道。

3.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符号的讲授

职业教育应该有着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教学形态。

职业教育源于古代学徒制,而普通教育自产生以来便采取了学校形式。

学徒制以模仿和实践为主要教学方法,而学校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个体记忆和理解为主要教学方法。

当然讲授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教师直接陈述,教师可以采取“直接陈述”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迂回陈述”的形式,后者就是启发式教学。

但是不论采取什么形式,这种教学办法的主要特征是不会变的;

(1)以语言、文字等符号为媒介;

(2)以记忆和理解为个体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

因此我们往往把普通教育与教室、书本联系起来,而把职业教育与作坊、店铺联系起来。

这两种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作为其课程内容的知识的性质是相适应的。

普通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符号化的记忆和理解是获得这种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做”的方法和做本身,“做”是获得这种知识的主要途径。

然而现代职业教育随着教育形式的学校化,其教学方法也完全偏向了普通教育。

教学楼成了职业院校最为突出的建筑,符号化教材成了职业院校主要的教学载体,绝大多数教学采取的是“粉笔加讲授”的形式。

这就是10多年前已受到强烈批评的在黑板上教个体修机器,在教室里教个体种田的教学状况。

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改变。

这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的第三个表现。

通常把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归结为学校场地、设备的短缺,而事实上这并非最为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经常看到学校教学资料大量闲置的现象。

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比较重要的原因是:

(1)教师对职业实践理解的表面化。

许多教师声称自己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由于他们自己并没有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因而他们对实践的具体细节并不了解,对其重要性也并没有深刻的切身体会;

(2)教学组织难度大。

教师少,个体多,班级规模大是我国职业院校办学的突出特征。

面对众多个体,讲授式的集体教学是比较容易受到选择的一种形式;(3)缺乏设计严密、精细的相关课程体系。

前述两个特征均意味着,职业教育尚没有完全进人围绕“做”来设计课程的境界。

(二)为什么要解构学科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的这种“学科特征”,对职业教育自身产生了严重影响。

首先,影响了社会与个体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认同。

就个体发展而言,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即赋予身份和赋予能力。

在这两个功能中,职业教育要赋予个体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极少数面向特殊行业的职业教育外,如警官类专业,大多数职业教育都被人们视为低层次的教育,是不得已才选择的教育。

人们会大力批评这种观念的不合理,但它是一个事实。

这样,职业教育要能被个体和社会认可与接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赋予个体能力。

若不能获得实用的、对于谋生有价值的能力,职业教育的价值就会受到怀疑。

因此,职业教育中虽然也有养成的因素,如职业陶冶,但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有着强烈就业指向性的教育。

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定义为:

“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①,其理解应当也正在于此。

而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职业教育,无不把这一点作为其根本属性。

普通教育强调在“博”、“雅”中锻炼人的品性,强调发展的内隐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在目标指向明确的内容中训练人的职业能力,强调发展的外显性。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严重影响了个体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而影响了社会与个体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认同。

许多研究者认为,职业教育在提升个体职业能力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有些实证研究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生产率,和普通学校毕业生相比只略高一点,或根本就没有什么优胜之处②。

某职业学校对毕业生受企业欢迎度的调查发现,在被调研的70家单位中有7家单位表示对他们的毕业生非常满意,占10.0%,60家单位表示比较满意,占86.3%,有3家表示不满意,占4.5%③。

其次,未能激发个体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个体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秩序混乱,是职业院校教学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

作者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调查发现,个体对自己学习态度评价不高,只有18.6%的个体认为自己很认真,73.9%的个体认为自己只是有时候认真;且教师对个体学习态度的评价比个体自己还消极,只有20.3%的教师认为“多数很认真”,而73.4%的教师认为“只有少部分个体认真”。

学习兴趣不高,有生源的因素,但也有职业院校自身的因素。

许多进入职业院校的个体对学习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他们希望在这里能学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更加实用的课程。

而现实与他们的期望相差很远,他们发现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普通学校课程其实并无太大区别,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个体的学习兴趣。

一位期末考试交了白卷的个体在卷面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花一个学期去搞基础,还不是浪费时间交白卷?

都不去想想,开一个高等数学,对专业帮助什么都没有,也不去想,我们学什么专业的,个体怨气有多大,课程安排不合理,还精品!

”。

这段话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许多人认为职业院校的个体天生就是“差”的,是没法教好的,然而为什么成人中没有这么多“差”的人。

职业院校教师厌教、个体厌学状况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综合因素所致,课程改革不可能完全解决好这一问题,然而课程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途径。

所谓“基础”,指课程不改革,其它改革的效应将无法发挥;所谓“重要”,指课程改革是克服这一现状的最为有力的手段。

实施过项目课程的教师有个共同体验,即个体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这是许多教师热情地参与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如何以应用的方式给个体实用的知识,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超越任务本位课程

然而,当我们往前回溯,会发现这一改革并非今天才有。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针对职业教育课程的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

其基本价值取向便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推广英美国家的CBE课程模式。

有人因这次课程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完全否认其价值,这一评价并不客观。

如果没有对CBE思想的大量研究与推广,要让教师们如此快地接受、理解项目课程的理念,并全身心地投入课程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CBE课程,还存在许多其它类似的课程模式。

由于这些课程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即:

(1)职业课程应当由主要的使用者(雇主)来决定,而不是由提供者(职业院校)来决定;

(2)职业院校所提供的课程,必须是雇员在丁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服务,因此把它们统称为任务本位课程。

项目课程并非任务本位课程的简单翻版,它是针对CBE所未能解决的一些难题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因此,要深刻理解项目课程的思想,首先需要理解任务本位课程留下了哪些难题。

(一)职业能力如何具体化

要培养个体职业能力,不仅要给予个体框架性、宏观性知识,如岗位的主要任务模块,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要给予个体大量细节知识。

如果把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比喻成一颗树的生长,那么能力的基础相当于树根,理论知识相当于树干,细节知识相当于树叶。

树要能茁壮成长,首先必须有根,有了根才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其次必须有树干,有了树干才能傲然直立。

但此外它还必须有树叶,有了树叶才能与外界发生光合作用,才能枝繁叶茂。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细节知识在职业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这是实践思维明显不同于理论思维之处。

对实践而言,往往是一个很小的细节造成了整个实践活动的失败。

如本文所研究的项目课程的开发,如果开发者未能很好地把握从任务中分解出知识的技术,那么无论他能谈出多少关于项目课程的理论,最终也免不了课程开发的失败。

任务本位课程强调依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它认为明确了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也就明确了它的职业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就可以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

然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依据工作任务所选择的往往只是一些宏观的、原理性的知识,结果往往只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重组了原有的学科知识,职业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个体就业后仍然不能完整地完成一项任务。

何以如此?

我们要注意到任务本位课程的一个细节,即其所理解的工作任务并非真实工作情境中完成的一件件具体任务,而是岗位的任务,它是对这些具体任务进行抽象和概括的结果。

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通过企业专家分析得到的任务领域有产品质量控制、设计、工艺、检验文件的编制,元器件采购、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等,所有这些都并非具体任务,而只是工作过程的“一个方面”。

任务本位课程为什么要对工作任务进行抽象和概括呢?

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具体任务是非常杂乱的,如果不对之进行概括和疏理,既无法穷尽所有具体事情,也无法获得课程体系的结构。

如按这种方式进行课程设计,个体既会因为陷入具体琐事而无法获得工作逻辑,也会因为内容庞杂而降低学习效率。

因此,采取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工作岗位的具体事情进行疏理和概括,获得逻辑清晰的工作任务结构,是任务本位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

可见,以工作任务是动态变化的为理由批评任务本位课程,其实并没有把握任务本位课程的深层含义。

问题是,对工作岗位的具体事情任务进行抽象和概括,在获得工作任务结构的同时,也使这种课程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即所选择的往往是一些概括性知识,因为依据概括的工作任务所能选择出的只能是概括性知识。

如机械加工岗位,经过专家分析后可能获得以下工作任务:

(1)分析零件图纸的结构工艺性;

(2)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和形状;(3)拟定工艺路线;(4)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5)确定加工设备、工装量具、辅助工具;(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7)确定各工序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8)填写工艺文件。

这些其实都是概括的任务,在现实中工人并不是分别从事所列举的这些工作任务,我们能够见到的是他们正在加工一个个具体零件,这些抽象的任务在现实中会具体化,并隐藏在具体零件的加工过程中。

倘若只是依据上述抽象的任务选择知识,那么所能获得的往往只是具有普遍性的关于机械制造的原理知识和工艺知识。

再比如装璜艺术专业的企业形象策划与VI设计这门课程,如果只是围绕市场调查、策划提案、品牌命名、商标注册、基础识别设计、系统手册设计这些抽象的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而不结合生产类企业、流通类企业这些具体对象进一步选择更具针对性的细节知识,那么个体只是获得了一些企业形象策划的方法而已,离为一个具体企业进行形象策划尚有很大差距。

经过抽象的工作任务,除了难以从中分析出细节知识,以至在培养个体真实职业能力方面存在障碍以外,还会带来课程设计的许多问题,如中高职课程的区分。

高职教育课程在内容层次上显然应当高于中职课程,那么在课程设计中如何体现这一要求?

通常的方法是增加理论知识的难度,但它容易被批评为本科课程的压缩。

而当高职教育课程力图避免本科课程压缩的陷阱,增强课程体系的职业性时,又往往容易与中职课程趋同,被批评为职业教育不高。

高职教育课程的高是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解决的,比如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更高的预期岗位,以便在任务的层级上有所区分。

但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仅仅依据抽象的工作任务,是难以进行这一区分的。

如上述所列机械加工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是无论什么级别的工人都要面对的。

要进行这一区分,也必须把任务具体化,比如结合具体加工的零件进行设计,因为尽管任务形式是相同的,如果零件的具体加工难度不同,对工人的职业能力要求将是完全不同的。

可见,以任务为中心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选择出大量具有很高实践价值的细节知识,彻底克服以任务为中心简单重组原有学科知识这一CBE课程的严重弊端,就必须有一个把经过抽象的工作任务进行回归的过程。

实现任务回归的方法就是加入体现任务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项目。

这是为什么要从任务本位课程跨越到项目课程的第一个思考维度。

按照这一理念,在项目课程开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任务的二度确立和知识的二度分解。

(二)如何形成知识的有机组织

任务本位课程强调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但是,以任务为中心选择的知识本身必然缺乏内在逻辑,它们之所以能被放置到一起,是因为共同和某个工作任务相关。

这样,任务本位课程在解决了知识与任务的相关度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在这些知识与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过程。

可以有两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依据知识本身的相关性把知识聚集到一起形成课程。

这是许多课程改革所采取的策略,但这样实质上就回归到了传统的学科课程,至少它没法解决建立知识与任务的联系这个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关键问题。

第二个策略便是以任务为中心组织知识。

这应当是理想的策略,然而这些知识要被凝聚到一起,不仅需要组织的中心.还需要组织的纽带。

当我们希望这种联系不仅要体现在教材中,更要体现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时,纽带的价值就更加重要,因为课程需要给个体提供建立这一联系的心理机制。

如果只是孤立地以任务为中心陈述每个知识,那么出于工作任务完成需要所选出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将因缺乏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而被简单地叠加在一起。

这种课程模式在本质上与现有的学科课程并无实质区别,学习效果却很可能远不如现有学科课程,因为它只是让个体学习了一堆本不相关的零散的知识。

这是任务本位课程曾受到许多学者的反对的重要原因。

因此仅仅围绕工作任务选择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只是完成了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围绕工作任务聚焦知识,使课程内容在与工作任务的动态联系中形成有机整体,最终达到杜威所说的“粘合知识”的目标。

只有实现了这一跨越,职业教育才可能真正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才能够达到有效培养个体职业能力的目的。

显然,任务本位课程并没有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

要实现课程开发的这一突破,也需要在任务本位课程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项目,即必须实现从任务本位课程到项目课程的跨越。

因为只有以项目为载体所进行的活动,才可能提供实现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的有力纽带。

这意味着,我们实现了在“什么条件下”思考知识整合,转向了在“什么场合下”思考知识的整合。

这是思考课程整合的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

前者是从知识功能的角度进行思考,后者是从学习情境的角度进行思考。

过去我们往往认为只要围绕着工作任务给个体描述相关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然而若我们希望把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不仅建立在知识论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学习论基础上时,希望课程能激发个体进行知识整合的学习心理机制时,就会发现仅仅从知识功能的角度进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当个体积极地完成具体任务(即项目),努力地思考其中的实践性问题时,这些知识才可能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与工作任务建立有机联系。

(三)如何让学习者掌握完整工作过程

任务本位课程还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即如何让个体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形成整体的职业能力。

任务本位课程为了明确课程内容,采取了对职业岗位的任务进行逐层分解的技术。

这一技术在增强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的同时,容易导致个体难以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严重阻碍职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它不利于形成个体完整的职业能力。

只会完成一个个割裂的工作任务的人,能够“做事”,却不能“做成事”。

比如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教师是围绕着一个个命令展开教学的,结果个体能完成局部命令的操作,但如果给个体一份手写稿,一台没有开机的电脑,一台打印机,要他拿出符合要求的最终打印稿,却很可能就完不成。

这就是任务割裂的教学很可能导致的问题。

它所培养的这种能力在某些工作情境中有价值,比如对工作过程进行了细致而严格分工的流水线,工人只要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中间任务就行,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把握是管理者的职责。

然而随着企业组织方式的变化,以及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这种生产模式在现代社会已越来越不适应,企业更多地需要的是能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完整的人。

其次,不利于个体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本身是完整的,它构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其目标指向的是企业的最终产品或服务。

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工作都是完整工作过程的一个环节,其意义只有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才能获得理解。

在这个系统中工作的每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整个工作过程,才可能最佳地完成他所承担的任务,也才可能最佳地与别人合作,确保整个体系的最佳运作。

可见掌握完整工作过程,让个体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对于培养适合现代企业组织模式的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任务本位课程只强调了围绕孤立的工作任务进行教学,显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再次,个体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

课程专家通常认为,职校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强,但他们喜欢动手操作;老师们则抱怨情况并非如此,职教生对理论知识学习没兴趣,实践也往往不喜欢,在实训中很多个体不愿意动手。

这并非课程专家在错误地估计了职教生的学习优势,也并非老师在捏造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给个体提供的是什么实践。

如果实践仅仅是缺乏目的的重复性技能训练,那么个体是难以感兴趣的,而这也并非课程专家所理解的实践。

这种技能训练与纯粹学科知识的学习性质是一样的,即个体不能预期到目前的学习与他所向往的目标之间存在的高度相关性。

因此,并非强调动手操作就一定改变了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