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矿采矿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9317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矿采矿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留矿采矿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留矿采矿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留矿采矿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留矿采矿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矿采矿法.docx

《留矿采矿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矿采矿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矿采矿法.docx

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

第四节留矿采矿法

一、使用留矿法德矿山技术进步和主要科研成果

近20年来,由于岩金矿山采矿技术不断进步,留矿采矿法在结构参数、采准布置、回采工艺以及使用范围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不少留矿法德变形方案,大幅度的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

扩大该采矿方法的使用范围。

留矿法的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完善矿房的底部结构,减少卡漏事故,提高出矿效率和降低底柱的矿石损失。

(2)完善矿柱回采方法和无矿柱回采。

矿房和矿柱同步回采,简化了工艺流程,改善了矿柱回采的作用条件,提高了矿柱回采的回采率.

(3)应用控制爆破技术回采矿房。

当矿石顶板不稳固,用上向炮孔落矿后,撬渣量大且不安全,改进用水平炮孔控制爆破或平立交替控制爆破落矿,效果良好,提高了采矿工效,降低了大块产出率,改善了矿房作业条件。

(4)研制适应矿脉形态变化的变形方案。

在矿体倾角局变缓部位布置双层耙道出矿或用水力冲运矿石出矿,以减少矿石在倾角较缓部位的滞留和损失。

对分支复合复杂矿脉或端部三角形矿脉,提出与之相适应的采准布置方式和回采方法或斜电耙道出矿方法。

创造出适应围岩不稳固的留矿法变形方案。

静态留矿法,矿房回采过程的局部放矿不是从采场底部,而是从矿堆表面耙入位于矿房一端的局部放矿溜井中放出,在采场中间设置钢板溜井进行局部放矿,利用存隆矿石或局部废石,支撑围岩防止其脱落的留矿法变形方案。

使留矿法适用于围岩(特别是上盘)不稳固的条件,扩大了留矿法的适用范围。

(6)创造出适用于极薄矿脉的削壁留矿法。

(7)矿石悬顶的处理。

在矿房回采时期,由于某种原因,局部放矿经常出现悬顶现象,使在矿堆表面的作业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提供了实际经验。

二、留矿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矿房回采时期,撬顶、二次破碎,平场量大,劳动强度高,作业安全性差,现阶段几乎不可能实现机械化作业。

(2)回采厚度较大的薄矿脉(2--5m),时,一般必须留矿柱(如构筑人工底柱时需留间柱和顶柱)。

矿房留矿大放矿后,再用大爆破方法回采矿柱,则矿石损失和贫化皆很大。

(3)目前地下岩金矿山用留矿法回采后,在地下残留大量的采空区,一般都未做任何处理,这是极大地安全隐患。

三.进一步完善留矿法的途径

由于我国金矿赋存特征所决定(急倾斜薄矿脉占较大比重),

根据留矿法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

(1)根据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正确的选用留矿法。

矿体倾角大于60°,矿厚0.4--4.0m,矿岩稳固为使用留矿法的最佳条件。

倾角变缓时,由于矿石在下盘滞留放矿困难,应演变为留矿全面法,倾角局部释缓时,采用水力冲矿,双层耙道出矿的变形方案,矿厚低于0.4米时,改用削壁充填法,矿厚大于4。

0米时应采用上向分成充填法;当矿厚0。

4--2。

0米时不留矿柱,2.0—-4.0m矿脉

矿脉走向长度不大,推广矿柱和矿房同步回采的经验,围岩(特别是上盘)不稳固时,矿房回采要用控制爆破落矿和静态留矿变形方案或局部充填留矿法方案;矿石和围岩均不稳固,含金品位较高时,应改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

(2)研究矿柱回采方法。

大爆破回采矿柱,矿石损失和贫化较大,一般说这种方法不适合金矿开采。

开展研究工作,有现实意义。

(3)简化采场结构和回采工艺。

不留和少留矿柱是简化结构的重要方面。

平底电耙道或装岩机出矿是较好结构形式;不留间柱而构筑顺路天井,可以省掉掘进矿房两侧的联络道(掘进这些短巷道劳动强度很大);顶底柱合一的人工矿柱,对金矿开采来说,是重要的实际课题。

平立交替控制爆破落矿方式,可以简化撬顶平场体力繁重的作业的工序,应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推广。

(4)处理采空区。

平度金矿每隔一个阶段构筑一层0。

5-—1。

0m,厚的钢筋混凝土矿柱,用废石或尾矿嗣后充填采空区.从空区向地表开天窗。

留矿采矿法的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

留矿采矿法的特点是:

将阶段分成矿块,矿块再分为矿房和矿柱二次回采。

矿房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每次崩落的矿石放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余的贮存于矿房中作为继续上采的工作台,待矿房采完以后再放出.矿房采完后回采矿柱和处理采空区.

   留矿采矿法主要用来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的矿体。

矿体厚度虽不受限制,但超过5m时,技术经济效果不如深孔和中深孔落矿的阶段矿房法,一般应用较少。

矿体倾角:

在薄矿脉中,一般要求不小于60°,在中厚矿体中,一般要求不小于55°。

倾角越小,放矿越困难,粉矿损失和平场工作量也越大。

由于矿房中贮存有大量矿石,贮存期往往长达1~3年,因此矿石和围岩不能具有自燃性、氧化性和结块性;高硫矿床,矿石有放射性等应慎重采用.

留矿采矿法

  将采下的大部分矿石暂留矿房内,工人站在矿石堆上作业,主要用于开采围岩和矿石都稳固的急倾斜薄及中厚矿体(图3)。

本法结构简单,采准工作量小,易于掌握。

中国广泛用于开采急倾斜薄和极薄金、钨矿床。

将矿块划分矿房和矿柱,在矿柱中掘进天井,从天井下部向上每隔4~5m掘联络道与矿房连通,供通风、行人、运料之用(见天井掘进)。

在矿房下部开掘放矿漏斗.自漏斗水平开始拉底,形成回采工作面。

开采薄矿脉时,常用横撑支柱或框式支架架设天井、平巷及底部放矿结构,不留底柱和间柱。

矿房自下而上用浅眼分层落矿。

每次落矿后通过底部放矿漏斗口放出约1/3的崩落矿量,称部分放矿.其余暂留矿房内,使矿石堆表面与工作面之间保持高2m左右的工作空间。

部分放矿后,平整矿石堆表面,继续落矿,直至矿房回采完毕,然后将暂留矿石全部放出,称最终放矿或大量放矿.在回采矿房过程中,暂留的矿石经常移动,因此对围岩只起部分支撑作用。

围岩容易片落时,将增大矿石贫化.减小矿房尺寸,用锚杆加固顶板或用支架支撑围岩,可减少片落。

 留矿采矿法

    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法占总产量的40%,其中浅孔留矿法占36%,占据各类采矿方法的首位。

   

 一、浅孔留矿法概述

(一)浅孔留矿法特点 

 

(1)它是空场法的一种,具有空场法的共同特点.它也是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采。

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2)这种采矿方法工人可以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工作。

 (3)浅孔留矿法是自下而上分层回采矿房,使用浅孔崩薄矿石。

主要特点:

(4)每次采下的矿石,靠矿石自重从漏斗放出1/3左右,留下2/3矿石作为下次凿岩爆破工作的临时工作台。

当矿房全部采空后,再将留下的2/3的矿石全部放出(这叫大量放矿)。

暂留下的矿石并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

 (5)凿岩工人是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作业的。

(二)浅孔留矿目前使用情况

 

(1)有些书中将留矿法不列为空场采矿法的一种,而是专门列为一类与空场法平行。

又将留矿法分为浅孔留矿法和深孔留矿法二类.实际上,深孔留矿法在矿块结构上,在回采工艺等方面,与阶段矿房法基本相同,回采矿房时,工人并不在采场中作业,对放矿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时留一部分,以调节出矿量,无必要单列一类。

留矿法就应指的是浅孔留矿法,留矿的作用就是起临时工作台作用,并不起支撑围岩的作用.因而留矿法应该属空场法一种。

 

(2)当矿石和围岩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8米的急倾斜矿体,在我国广泛地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二、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一)构成要素

 

(1)阶段高度-—一般为30~60米,以30~50米居多.

影响阶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矿床勘探类型(探采结合)

一般情况下,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坑探网度就越密,抗探阶段的高度越小.为了充分利用坑探巷道作为采矿巷道,原则上应当使采矿阶段与坑探阶段高度一致起来.因此,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阶段高度越小.根据我国的经验,用留矿法开采第四类型的矿床,宜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

②围岩的稳固程度

一般地说,当围岩的稳固性好,可以采用较高的阶段高度;当围岩的稳固性不太稳固时,则应采用较小的阶段高度,这是因为:

矿房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不宜太大,暴露的时间不宜太长,因此应采用较低的阶段高度.

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是由阶段高度和矿房沿走向的长度决定的,因而阶段高度大,一方面矿房量大,另一方面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随着阶段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因此,在围岩不太稳固的条件下,只宜采用30~40米的阶段高度;在围岩很稳固,矿脉比较规整的条件下,可以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基至更大。

③矿体倾角

矿体倾角的大小对放矿影响很大,当阶段高度较大时影响更加明显。

因此,对于倾角不太陡,但还可以用留矿法开采的矿床,适宜采用30~40米的低阶段。

(例如大吉山钨矿,阶段高度50米,开采倾角60°~70°以上的矿体,回采和放矿都很顺利,但开采60°~65°的矿脉,往往矿房上采到30米左右时,放矿就开始发生困难)。

④其他采矿方法对阶段高度的要求

有许多矿床,由于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不一致,往往要采用多种采矿方法。

此时,决定阶段高度时,要照顾到其他采矿方法的需要。

⑤天井掘进条件

用普通法掘进天井时,掘进的困难程度随着天井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一般情况下是当掘进工作面上升到25~30米高时,通风和材料设备的运搬便渐趋困难,掘进效率降低。

对于薄矿脉开采,目前天井掘进,还是用普通掘进去开凿。

(20米左右厚度矿体,也有用普通法开采的,如弓长岭铁矿)。

因为用吊罐法很难跟踪矿脉,不但探矿作用差,而且回采时不好使用。

因此,在开采薄矿脉时,一般不宜采用太多的阶段高度。

总体看,虽然影响阶段高度的因素有多种。

但是,在能够保证安全和顺利回采的条件下,应当采用较大的阶段高度,以增加矿房矿量,从而减少矿石损失。

阶段高度越小,矿柱占矿块的矿量相对越大。

今后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采矿强度加大,阶段高度也在增加。

 

(2)矿块长度——一般不大于40~60米

用留矿法开采薄矿脉和中厚矿体,其矿块长度稍有区别.在我国薄矿肪留矿法的矿块长度仅在25~120米之间,比较常用的是40~60米,中厚矿体矿块长为20~80米。

影响矿块长度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矿石和围岩稳固程度(主要因素)

从我国大多数情况来看,几可以用留矿法开采的矿体,顶板暴露面积一般可达300~400米2,矿石特别稳固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500~600米2,甚至更大一些。

当阶段高度已定的条件下,沿走向布置的矿块,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随矿块长度而变化.从我国大多数留矿法矿山来看,在阶段高度40~50米时,矿块长可用40~120米之多。

围岩稳固性差的中厚以上矿体,一般不应采用留矿法。

围岩稳固性较差的薄矿脉,若用留矿法时,应将矿块长大大地缩小。

②通风防尘条件的限制

当矿块两端各开一个天井时,风流是经平巷由一个天井入风进入工作面,贯穿矿房后,经另一天井上升到回风平巷排出。

这种通风方式的矿块长度宜为40~60米,若过长时,增加了阻力,不利于排尘。

另外还造成多台凿岩机同时工作,不然达不到必要的回采强度,这样必然造成在下风流方向的工人受污风影响。

③受电耙子的有效耙运距离的限制

当采用电耙出矿时,则受到电耙的耙矿距离限制,电耙的有效耙运距离为50米以内。

因此,矿块长度应在此范围内为宜.

 (3)矿柱尺寸

矿柱尺寸到目前为止主要凭经验来确定。

①顶柱厚度——对于薄矿脉,由于矿房的跨度很小,如果留顶柱的,一般只留2~3米已足够。

对于中厚以上的矿体,一般都要留顶柱。

当矿石比较稳固时,且矿房跨度不太大时,一般留3~6米。

如果矿石稳固性差些,或者矿房跨度很大时,应当留5~6米。

②底柱高度—-底柱高度与底部结构的类型、与漏斗间距有关。

因为两个相邻漏斗喇叭口之间的三角矿柱是随漏斗口之间的距离加大而变高的。

底柱与高度还取决于矿体厚度和矿石及围岩的稳固性。

当矿体比较薄时,也可采用人工落底来代替矿石底柱。

一般薄矿体底柱高度可为4~6米,(某些条件下,还可以小一些,为2。

5~3。

5米)中厚以上留8~10米。

③间柱宽度--间柱的宽度取决于矿体厚度,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以及天井的服务期限.也与矿房的跨度有关。

中厚的上矿体,当矿岩很稳固,矿房跨度不太大时,间柱留8米即可。

(8~12米之间)薄矿体留2~6米。

④人行联络道间距——一般为5米左右

⑤漏斗间距——一般为5~7米,断面为1。

8×1。

5米2,及1。

8×1。

0米2,(当条件很好时,间距可以小一些,3~5米).

漏斗布置的原则:

①为了减少平场工作量,漏斗尽量开掘在靠近矿体下盘处;

②当矿房宽度小于7米时,可以布置一排漏斗,当矿房宽度大于7米时,可以布置2排或多排漏斗。

但要求每个漏斗所担负的面积不超过50米2;

③当矿体倾角小时,漏斗应尽量靠下盘布置;

④当矿体倾角<60°时,靠一盘处可以不设置漏斗,仅开下盘漏斗,而留下的三角矿柱,等以后与其他矿柱一起进行回采。

(因为实际上此时大部分矿石都从下盘漏斗放出,上盘漏斗放出的矿石很少,为减少采准工作量,故可以不开)。

(二)采准工作

浅孔留矿法的采准工作主要包括:

阶段运输平巷,通风人行天井,联络道等。

  

(1)阶段运输平巷

【注意】有些运输巷道属于开拓,有些属于采准时利用,探采结合。

作业典型方案,不能确定它是开拓时开掘的还是采准时开掘的。

完整的矿块不能缺少阶段运输巷道,故采准巷道中列入阶段可运输平巷。

影响阶段运输平巷位置的因素主要是:

①矿脉和两盘岩石的性质;

②矿脉的厚度及矿石的工业价值;

③围岩的矿化情况;

④平巷的支护方法;使用期限以及平巷运输矿量的大小。

当开采薄矿脉时,矿脉一般位于巷道的中央。

这样有利于探矿,不易丢失矿脉,因而在生产中应用比较多.

平巷偏于矿脉的下盘时,对于开拓天井和布置放矿漏斗都比较方便。

如果上、下盘岩石的盘有矿化现象时,平巷应尽量偏于有矿化的一侧,以便可顺便回收部分金属矿。

采用脉外布置时,平巷应尽量能布置在矿脉的下盘侧,这样有利于放出采场内的矿石和减少下盘部位的平场工作量。

总之,当矿体比较深时,阶段运输平巷一般布置在矿体中并靠下盘接触线处;当开采中厚以上矿体时,运输平巷可以掘进在下盘岩石中。

采用脉外采准时,使运输巷道比较平值,有利于运输工作。

尤其当运输繁忙时,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等。

  

(2)通风人行天井

1)天井的位置——天井多布置在间柱中,其目的是为将来回采间柱创造条件,也有的根据具体情况,将天井布置在岩石中,或一个在矿房中央,另一个布置在矿房一侧的围岩中。

天井可布置在脉内中间,也可布置在靠下盘侧(脉内)这主要看矿脉的宽度及整个矿块内各巷道的布置情况.如弓长岭铁矿留矿法的天井是布置在间柱中内的矿脉中间,即:

如图所示:

2)对于厚度较小的矿体,天井可分为先进天井和顺天井.

①先进天井-—指在矿块回采之前,在矿岩中掘进的天井;

②顺路天井——指随着回采在采场内用横撑支柱所架设的天井;

先进天井通常有两种布置形式,一种是中央先进天井,另一种是侧边先进天井。

开掘中央先进天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①开凿中央先进天井可以改善通风条件;

②可以利用中央先进天井作自由面,向两侧掘进形成阶段工作面比较方便,不必再进行专门的掏槽。

③有利于运送材料和设备,也是增加了一个安全出口。

【缺点】中央先进天井口处顶板管理比较困难

【适用条件】当矿房长度比较大,超过50米以上,为了改善采场通风条件和保证安全作业条件,往往在矿房中央开凿天井.

架设顺路天井的优点适用条件:

【优点】①增加了安全出口;

       ②改善了工作面通风条件;

       ③缩短了准备和结束工作时间;

【适用条件】当开采薄矿脉时,往架设顺路天井.

 在矿块一侧掘进天井,另一侧设顺路天井的浅孔留矿法.不留间柱,只留顶底柱。

在矿房

中央掘进天井,两侧设顺路天井 的浅孔留矿法。

不留间柱,只留顶底柱。

 (3)人行通风联络道

在垂直方向上,在人行天井两侧,每隔4—5米左右开一条联络道,使天井与矿房贯通。

联络道断面可为1。

8×1。

5米,或1.8×1.8米。

【注意】矿房两侧的人行通风联络道是否要错开的问题:

关键问题不是错开或不错开的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矿房内有两个安全出口的问题,只要始终保持有两个安全出口,不错开也可以。

弓长岭铁矿浅孔留矿法有的采场联络道是错开的,有的未错开。

(三)切割工作

  

(1)切割工作的目的——它是为正式回采工作创造自由面的。

 

(2)切割工作包括的内容-—包括有:

①开掘拉底巷道,形成拉底空间,

②开掘漏斗颈,在开好斗径的基础上,把漏斗劈开,形成喇叭状,以利出矿.

③一般沿走向每隔5—7米开凿一个,为了减少平场工作量,漏斗应当尽量开在靠矿体下盘侧,以利于减少平场工作量.漏斗颈高度一般为1.0-2.0米,边坡角应在45°以上. 

④拉底高度一般为2—2.5米,拉底的宽度一般应等于矿体厚度。

对于薄和极薄矿脉,为保证放矿顺利,宽度不应小于1。

2米。

⑤拉底和劈漏工作往往是联系起来进行施工的.

(有的矿山如弓长岭铁矿是,先把底拉开,然后再劈漏,是自斗颈向上打眼劈漏的施工方法)。

  (3)切割的方法

1)薄矿脉拉底劈漏的方法。

(即人工何底的底部结构)

对于薄矿脉,矿山广泛使用人工假底的底部结构形式。

此时,切割工作比较简单,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在阶段运输平巷中打上向垂直炮孔

孔深1.8—2.2米,所有的炮孔一次爆破。

②爆破第一次炮孔之后,站在矿石堆上,打好第二次炮眼,孔深1。

5—1.6米左右,然后运走第一次崩下的矿石,同时架设好人工假巷和装好木质漏斗。

在假巷上铺一层木板,草垫子之类的带弹性的东西。

 ③爆破第二次打好的炮孔,崩下的矿石从漏斗中放出一部分留下一部分矿石,然后,平整好工作面,拉底工作结束。

2)不打拉底平巷的劈漏拉底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体厚度大于2。

5—3。

0米的条件下。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在运输平巷的一侧,以40°-45°的倾角,打上向第一次炮孔,其下部炮孔的高度,由运输设备高度决定(矿车、机车).

上部炮孔,在运输平巷的顶角线上与漏斗侧的钢轨在同一垂直面上.

 ②炮孔爆破之后,站在矿堆上一侧以70°倾角打上向第二次炮孔,将第二次打的炮孔爆破后,把矿石运走,然后架设好工作台,再打上向第三次炮孔,并装好放矿漏斗,最后再进行爆破,崩下第三次炮孔,矿石从漏斗中放出运走。

然后继续打第四次炮孔.爆破以后的漏斗颈高为4。

0—4.5米.

(此时达到了拉底水平顶板的高度)

 漏半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口。

③在漏斗颈上部以45°倾角向四周打炮孔,扩大斗颈,最终使相邻的斗颈连通,同时完成拉底和劈漏的工作.

3)打拉底平巷的拉底劈漏方法

这种方法运用于厚度较大的矿体。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从运输平巷的一侧向上掘进漏斗颈,从斗颈上部向两侧掘进高2米左右,宽1.2—2.0米的拉底平巷,然后将其开帮主矿体边界,同时从拉底水平向下或从斗颈中向上打倾斜炮孔,将上部平颈扩大或喇叭状的放矿漏斗。

  按这种方法在施工上有些矿山嫌不方便,就采用下面的方法开掘。

它是由运输平巷直接向里进两炮(2米多),然后垂直向上掘进3-4炮,把斗颈开好,装好漏斗闸门,并将喇叭口劈开。

劈漏时,多数是由下向上打炮眼。

(拉底巷道应先掘进好)

 拉底也可以采用深孔拉底,这种方法效率高。

但是,总不容易形成比较规整的面。

而浅孔拉底的优点正是在于能够保证规格。

但浅孔拉底的劳动效率比较低,拉底速度慢.目前许多矿工,拉底劈漏还是多数采用浅孔方法来开掘.

  (四)回采工作

浅孔留矿法的回采工作包括有:

凿岩、装药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毛、平场和大量放矿等.

矿房回采是自下而上分层进行的,每一分层的高度一般为2—3米左右。

采用浅孔崩矿。

  

(1)凿岩

1)凿岩方式-—浅孔留矿法的凿岩方式有2种,即上向孔和水平孔。

①上向孔:

当矿石比较稳固时可采用.

【优点】凿岩效率高,工人操纵容易。

【缺点】工人直接在受振动的矿体下工作,安全性差,劳动条件差(凿岩时水往下流).同时凿岩时换钎杆次数多,影响凿岩效率.

打上向孔一般使用01—45型凿岩机,打前倾75°—85°的炮眼崩矿。

②水平孔:

当矿石稳固性差些时尽量用水平孔.

【优点】凿岩爆破后形成的工作面比较平整,光滑,工作时安全性比较好。

【缺点】凿岩效率比上向孔低;崩薄矿石大块比上向孔多.

目前在薄和极薄矿脉中用留矿法开采的采场中。

多数采用上向炮眼。

近年来有些矿山在赋存条件比较稳定的矿脉中推广使用水平眼。

(如弓长岭铁矿采用打水平眼,用7655型凿岩机)。

2)工作面布置形式

浅孔留矿法的工作面形式有两种.直线式和梯段式。

梯段的长度根据打水平炮孔和上向孔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打上向孔时:

梯段长,一般为10—15米,梯段高为1.2—1.5米,上向孔的深度约为1。

3—1.8米左右。

上向孔一般前倾75°—85°(打眼方便)。

当矿石的爆破性差时,炮眼可超深0。

05m—0.1m。

                                            

 ②打水平炮眼:

梯段长一般为2—4米(2位于孔深长)。

梯段高为1。

5-2.0米。

  水平孔的深度为2—3。

5米,水平孔一般上倾5°—8°(便于排出岩粉)                                           

                                               

【参考薄矿参数:

炮眼直径——目前多采用32—36mm

炮眼直径排距—-1。

0-1.2米;炮眼间距   ——0。

8—1.0米;最小抵抗线:

W=0。

6—1.6米】

3)炮孔排列形式

①“一”字形排列—-适用于矿石破碎性较好,矿岩量分离的条件下

 矿厚<1.0米

 ②“之”字形排列—-适用于矿石的爆破性较好的条件,且用于矿脉厚0。

7—1。

2米左右的条件,这种形式能够比较好的控制采幅宽度。

 ③平行排列形式——适用于矿石坚硬,矿体与围岩接触界线不明显或难于分离的厚度较大的矿脉.

④交错布置形式-—(即梅花形布置)

适用于矿石坚硬,厚度大的矿体,用于这种形式崩下来的矿石块度比较均匀。

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这种形式.

 

(2)装药爆破工作

   1)浅孔的单位炸药消耗量如下表:

普氏系数f值

2~4

6~8

10~14

>14~16

δ1

0。

15~0.20

0。

20~0.3

0。

3~0。

4

0.4~0。

6

δ2

0。

15~0.20

0.2~0.25

0。

25~0。

3

0.35~0.4

2)浅孔装药系数:

实际经验证明,炮眼中的装药系数不宜太小,最好能达到60-70%。

如果装药系数太小,则炸药在矿石中分布不均匀,崩下的矿石大块比较多。

3)起爆方法

主要采用导火线点燃火雷管一次点火顺序起爆的起爆方法。

使用电雷管起爆的较少。

现在许多矿山都使用薄铁皮做成三通管联接的办法。

在每根导火线的外端附近横切一个三角形槽,使药芯露出后,沿三通的1—2孔穿入三通,使药芯露出部位正对三通管的孔了。

 4)炸药:

多用铵油炸药或硝铵炸药。

5)起爆药包:

置于孔底起第二个药包处,人工装药.

(3)通风工作

爆破以后要加强通风,使炮烟和粉尘能迅速排出工作面。

工作面的风量应当保证满足排尘,排烟的需要。

为此,要求采掘工作的风速不应低于0.15米/秒,空气的含氧量不得少于20%。

矿房的通风系统。

一般是从上风流方向的天井进入新鲜风流,通过矿房工作面以后,经天井排到上部回风平巷.

电耙道的通风应形成独立的系统,防止污风串入矿房中。

(4)局部放矿工作

矿石崩落以后,由于矿石碎胀,为了保证有一定的工作空间,必须放出部分矿石。

按规定应放出崩薄矿石的1/3,凿下2/3作为继续工作的临时工作台,(一般坚硬矿石的碎胀系数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