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978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docx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

当代世界史重大/疑难问题及其解决要点

 

1、期考题型分A、B卷

填空、单选、多选、简答(主观题,主要考查记忆、理解、简单分析能力。

答清要点,稍有解释,不必展开)、论述(主观题,主要考查记忆、理解、分析、应用等综合能力。

要点突出,论述详尽,语通意达)

2、当代世界史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前:

(1)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战后,4对基本矛盾转化为5对矛盾:

(1)从阶级属性方面来说,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3)从对外政策方面来说,是和平共处与霸权主义的矛盾

(4)霸权主义者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90年代以后变化:

(1)西西矛盾,即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

(2)南北矛盾,即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第三世界)的矛盾;

(3)两制矛盾,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4)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

3、雅尔塔体系崩溃的原因

(1)美苏双方为寻求各自利益,进行直接军事对抗,其结果造成美、苏很大的经济包袱,损害了双方的利益,促成了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两个阵营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与苏联、东欧经济日益衰落形成反差,其结果导致苏联战略收缩,放弃东欧。

(3)苏联对东欧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

(4)斯大林模式已不适应战后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潮流。

体系的崩溃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非制度)

(5)西方长期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结果。

  总之,雅尔塔体系的瓦解,有来自外部的冲击波,也有来自内部力量对比的变化。

冷战所造成的内部矛盾和摩擦是冲击体系的主要因素。

4、论述战后西德经济奇迹的表现和原因。

1952年,联邦德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均已超过战前水平,顺利实现了经济复兴计划,开始进入经济高度增长时期。

在1952—1965年的13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8%左右,增长速度一直居西方国家前列。

到60年代初,这两项指标的绝对数额均已超过英国和法国。

至1970年,经济实力居西方国家第二位。

这13年中,联邦德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平均高达7.9%,均高于美、英、法三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超过美、英、法三国,仅低于日本。

高速发展的工业,促进外贸连年顺差,极大地改善了国际收支地位,黄金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使联邦德国的绝对国力空前增强。

促成联邦德国出现经济“奇迹”的因素较为复杂,但一些基本因素是很明显的。

从政治角度看,基督教民主联盟长期执政,形成了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政治气候,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纵观战后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这个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经济政策角度分析,一是德国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好,虽然固定资产遭到战争破坏,但企业布局、人员素质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劳动力素质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是马歇尔计划援德资金的合理使用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促使联邦德国能尽快完成经济模式转轨,对经济发展起了稳定和促进作用。

三是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投资,1950年至1965年的16年间,投资总额达9332亿马克,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四是对外贸易稳定、持续增长,促进了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五是非军事化立国的战后政策,使联邦德国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从事经济建设,不必为战后东西方对抗局势背上沉重的军备竞赛的包袱。

5、简述两极格局的特点。

(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6、简评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在执政的10年间对苏联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各个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充分表现出他本人不可遏止的活力与巨大的改革热情。

其执政时间,苏联民心顺畅、社会进步、国际环境相对和平。

但改革绝非他个人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苏联高度集权体制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

受时代和个人因素的制约,赫鲁晓夫改革最终没有成功,并留下一大堆难题。

但赫鲁晓夫时代是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时代,给苏联历史打下了新的时代烙印。

7、简评朝鲜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它最终以朝中军队和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

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朝中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部分对帝国主义原存恐惧和幻想的人们也由此深受教育而觉悟起来。

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8、论述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的特征。

(1)发生的特征。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

它的兴起是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危机同时发生的。

它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建立。

这一历史潮流虽然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到二战后才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

(2)过程的特征。

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美。

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中期,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

(3)地位和作用的特征。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体系这两类新兴的国家体系,成为世界整体政治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9、简述战后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生产力的变革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第三次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

在当代,科技进步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1分)

(2)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次技术革命使整个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即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和联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表现为:

产业结构的非物质化趋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科技革命带来了各国经济布局的变化;科技革命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3分)

(3)管理的现代化。

由于系统科学引起了管理思想的变化,以及计算机的应用导致管理手段的更新。

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1分)

10、简述战后韩国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变化

(1)1963年朴正熙任总统,加强政府对经济建设的干预,建立“由政府指导的资本主义体制”。

(1分)

(2)1961年8月颁布了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62—1966),目标是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以奠定“经济自主”的基础。

从此开始了韩国的经济起飞时期。

(1分)

(3)1964年,当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转变为“出口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

(1分)

(4)80年代,韩国进入经济政策调整和结构转型的阶段,主要针对经济起飞阶段出现的弊端进行调整。

过去,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这时则积极推进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大量引进技术,实行“引进技术自由化”政策,放宽限制,简化审批手续,整个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时期转入中速增长时期。

(1分)

(5)90年代的韩国经济一方面朝着发达国家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衰退。

在1992年世界银行的年报中将其从“亚洲四小龙”的名单中剔除,因为它的年均国民收入不足另外“三小”的1/2。

是年12月,民主派人士金泳三当选总统,不得不进行新的改革。

(1分)

11、简述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发展的五次战略变化。

(1)1965年,新加坡独立,人民行动党执政,李光耀蝉联总理。

(1分)

(2)1959—1967年底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

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和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进口替代”工业。

(1分)

(3)1968—1979年为第二发展阶段,实行由进口替代转向适应外部需求为主的“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1分)

(4)1979年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

新政府为适应世界高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适时地提出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增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1分)

(5)1985年8月,政府又提出实施“第三次经济发展战略转变”,逐渐将重点转向优先发展国际通讯、金融和咨询等服务业。

(1分)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区域集团化有何特点?

(l)欧洲共同体正谋求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化组织。

(1分)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或答《马约》),建立“欧洲联盟”。

或者答1993年《马约》生效,欧洲联盟宣告诞生。

(0.5分)

(2)美国也着手建立区域集团化组织。

(1分)美、加、墨三国政府首脑于1992年12月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0.5分)

(3)亚太地区集团化动向更加活跃。

(1分)日本正以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编织无形的“东亚经济圈”。

(0.5分)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会并加入了这个组织。

13、论述世界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中国外部形势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两极格局瓦解,美俄缓和,中国与美、俄、日关系正常化,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苏联解体,相当程度上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对中国的威胁。

(1分)

(2)两极格局瓦解,世界走向多极化,美苏两霸,一个已经解体,一个相对衰落,而其他力量中心的力量却在上升。

(1分)

挑战:

(1)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对外经济关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1分)

(2)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有不利的制约。

(1分)(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正在抬头。

14、论述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历史的、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社会的种种背景条件,也有日本民族意识、政府独具一格的宏观政策调节等内在因素发挥的作用。

(2.5分)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

第一,战争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战后的民主改革既改革了社会经济结构,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1分)战前,日本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严重扭曲,国民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的束缚和压制。

长期的对外侵略战争和悲惨的战败困境,加速了日本社会矛盾的演变,使之在外力作用下被迫进行大规模调整,如五大改革、解散财阀、农地改革等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推动日本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革,也局部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1.5分)

第二,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由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摆脱经济困境、迅速恢复经济并实现高速增长的起步提供了关键的推动力。

(1分)1947年以后,美国考虑到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对日政策逐渐转变,以至发展成加强日本经济,扶植日本垄断资本的新策略。

朝鲜战争中,日本得到直接或间接的特需订货,使日本经济迅速摆脱困境并空前活跃起来。

美国将战后没收的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不断向日本提供贷款和“援助”。

此外,美国私人资本大规模涌入日本。

通过引进资本,日本也大量吸收了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日本能用廉价的新技术迅速更新设备、革新工艺、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不断高速增长。

(1.5分)

第三,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这是日本战后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措施。

(1分)战后日本政府和垄断资本家利用战败的特殊环境,竭尽全力积累和扩大资本,并有效用之于更新设备、利用新技术和扩大再生产方面。

日本的巨额投资一部分来自外援和商业利润,另一部分主要来自内部强化资本积累。

这一点是通过包括长期维持低工资水平在内的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效益来实现的。

日本同西方国家相比,虽然已是经济大国,但工人工资是最低的,整个国家的国民消费水平与国家经济实力相比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的。

(1.5分)

第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改造,重视和推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步进行,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可靠技术保障。

(1分)50年代中后期,日本政府规定产业部门实行特别折旧,促使设备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进而带动了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不断发展。

既保证学校教育正常开展,又大规模发展职工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对在职职工进行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再教育,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新过时的知识。

这方面,日本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是公认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5分)

第五,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1分)日本工业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国民消费水平,只有不断扩大出口贸易,才能确保工业生产长期增长。

因此,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日本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发展。

巨额出口贸易和资本输出的利润,一部分被投入生产领域,刺激了经济发展,另一部分作为外汇储备积存起来,使日本的国际支付能力不断加深,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使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道路更宽阔,无疑促进了国内生产的不断增长。

(1.5分)

15、比较战后盟国对德、日法西斯处理的异同点及其不同的后果。

相同点

对德、日都进行了军事占领(2分)

对战犯进行审判,使战犯受到惩罚(2分)

不同点

占领方式

对德:

分区占领---矛盾---德国分裂(2分)

对日:

美国单独占领---利益---全面扶植(2分)

处理程度

对德:

四国较好合作,惩处彻底全面(2分)

对日:

美国主导,处理不够彻底全面(2分)

影响

德国的民主化进程比较彻底,战后德国政府和人民对历史的反思也比较深刻和彻底,今天德国虽然也有个别极右势力组织为法西斯翻案,但德国政府和大多数人民始终明确反对法西斯。

(3分)

日本的右翼势力不断美华侵略,为当年军国主义招魂。

近年来反复出现的“教科书事件”、“参拜靖神社”事件等,充分表明,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其中对战后日本法西斯的处理的不彻底是重要的历史原因。

(3分)

20、论述西欧独立自主倾向加强的表现。

(1)依赖与竞争并存的对美关系。

在维护美欧联盟的前提下,增强西欧的独立自主,是西欧对美国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有别于美国的对苏东政策。

共同体在处理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上有别于美国。

西欧坚持认为,同苏联相处,不能长期依靠军事力量进行对抗,而要发挥西欧技术资金的优势,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维持和平局面,减少战争危险。

此外,西欧企图通过与苏联关系的改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3)发展同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关系。

早在60年代,共同体就利用非洲国家的经济脆弱地位,先后同22个黑非洲国家签订了《雅温得协定》和《阿鲁沙协定》,建立了联系国制度。

期满后,欧洲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

这是西欧推行“对话与合作”政策的一个“典型”。

《洛美协定》是世界上范围最广泛的多边经济的贸易协定。

21、简述战后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表现。

首先,在构成日本对外政策基轴的日美关系中,日本要求增强自主性,谋求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其次,在国家安全保障方面,日本为承担更多的防卫责任,逐步有限度的加强防卫力量,并试图突破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军费预算限制。

再次,日本不放过任何机会,企图向海外派遣自卫队。

最后,日本一直不懈努力,谋求扩大在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

22、论述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历史的、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社会的种种背景条件,也有日本民族意识、政府独具一格的宏观政策调节等内在因素发挥的作用。

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奥秘。

第一,战争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战后的民主改革既改革了社会经济结构,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二,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由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摆脱经济困境、迅速恢复经济并实现高速增长的起步提供了关键的推动力

第三,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这是日本战后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措施。

第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改造,重视和推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步进行,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可靠技术保障。

第五,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23、简述两伊战争的由来。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早就存在边界争端、民族纠纷和教派矛盾。

两国共同边界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

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

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

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着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

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

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和两国政局的变化,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终于导致了一场持续8年之久的边界战争。

1980年9月战争爆发,伊拉克突然袭击伊朗。

24、论述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起因。

技术革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关于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的社会性根本性的变革。

它的发生有社会的因素,也有科技自身的内在动因。

(1)科学理论的准备。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论准备应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在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方面改变了牛顿力学体系,从而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世界引向微观世界。

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迅速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使人工利用原子能成为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索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内部结构,即构成原子核的众多基本粒子的结构及其转化规律,从而建立了高能物理学。

形成于战后初期的“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也是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

“三论”各有独立性,又有内在联系。

(2)技术与物质前提。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与第二次技术革命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分不开的。

第二次技术革命中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得以诞生的直接前提。

战后初期,属于第二次技术革命领域的一些尖端技术开始从军用转为民用,进一步扩大了新兴产业,推动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

(3)社会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

二战爆发,科学家相信战争的需要能创造出以往不能创造的条件。

1941年12月美国政府作出制造原子弹的决定,试制成功。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也是由于战争的需要。

空间技术的每一步发展也都是美苏军备竞赛的结果。

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有很大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要求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

25、简述战后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生产力的变革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第三次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

在当代,科技进步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1分)

(2)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次技术革命使整个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即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和联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表现为:

产业结构的非物质化趋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科技革命带来了各国经济布局的变化;科技革命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3分)

(3)管理的现代化。

由于系统科学引起了管理思想的变化,以及计算机的应用导致管理手段的更新。

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1分)

26、苏联解体的影响

两极结构的崩溃

民族分离主义膨胀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受挫折

推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27、简述尼克松主义的原因、内容、表现和影响。

原因:

战略上先欧后亚,军事事实上先亚后欧

内容:

关岛主义:

从亚洲撤退。

尼克松主义=新和平战略:

“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

后两点针对共产党国家

表现:

现实威慑战略。

越南,中国,苏联,欧日。

影响:

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标志着从杜鲁门主义开始的冷战、遏制政策的结束,成为以后几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