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977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docx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兽医药理学

第十二章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药物。

药物、宿主和病原微生物三者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常用术语:

化疗指数、抗菌谱、抗菌活性、抗菌后效应、耐药性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一节抗生素

学习要点

抗生素的效价通常以重量或国际单位(IU)来表示。

抗生素的种类繁多,常用于兽医临床的有几十种。

为便于研究和应用,一般按其化学结构进行分类。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前者有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等;后者有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噻呋等。

近年来发展了非典型β-内酰胺类,如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和舒巴坦)及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等。

2.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潮霉素、越霉素A等。

3.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和米诺环素等。

4.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5.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螺旋霉素、竹桃霉素等。

6.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多肽类杆菌肽、多黏菌素B、黏菌素、维吉尼霉素、硫肽菌素等。

8.多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9.含磷多糖类黄霉素、大碳霉素、喹北霉素等,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

此外,还有大环内酯类的阿维菌素类抗生素和聚醚类(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如莫能菌素等,均属抗寄生虫药。

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

2.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等。

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链霉素等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四环素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氯霉素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最终导致细菌蛋白合成受阻。

4.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①影响叶酸代谢,导致核酸合成受阻,如磺胺类、甲氧苄啶;②抑制核酸合成,如喹诺酮类。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具有一个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

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抗生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新开发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霉素、硫霉素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

[作用机制]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并可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的作用而杀灭细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1.青霉素类

包括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

天然青霉素包括青霉素G和长效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包括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等。

2.头孢菌素类

又名先锋霉素类,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毒性小、过敏反应较少,对酸和β-内酰胺酶比青霉素类稳定等优点。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主要有克拉维酸、舒巴坦。

[临床应用]

①青霉素主要用做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球菌,螺旋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如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肺炎球菌所致的大叶性肺炎,中耳炎等;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还可作为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及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首选药。

②耐酶青霉素类本类常用的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与氟氯西林等异噁唑青霉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球菌感染的治疗。

双氯西林作用最强,其次为氟氯西林、氯唑西林和苯唑西林。

因它们耐酸、耐酶,可口服,胃肠道吸收较好。

③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的治疗,也可用于尿路和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阿莫西林的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的相似,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氨苄西林。

④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适用于烧伤病人绿脓杆菌感染的治疗,另外亦可用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磺苄西林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替卡西林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阿洛西林主要用于治疗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感染;美洛西林治疗绿脓杆菌、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嗜血杆菌、奈瑟氏菌、厌氧杆菌和球菌感染。

⑤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青霉素类美西林用于尿路感染,对大肠杆菌的感染疗效甚佳,对肺炎杆菌、肠杆菌所致的感染也有一定的效果;替莫西林主要用于敏感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尿路和软组织感染。

⑥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金葡菌感染,但非首选,常用头孢噻吩及头孢唑啉;用于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头孢唑啉是第一代中最为广用的品种;

⑦第二代头孢菌素用以治疗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

应用较多的是头孢呋辛及头孢孟多等。

⑧第三代头孢菌素用于多种革兰氏阳、阴性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及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和肺炎等,均可获满意疗效;头孢他啶是目前临床用于抗绿脓杆菌最强的抗生素,头孢哌酮也可选用。

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相仿,头孢哌酮稍差。

新生儿脑膜炎和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成人脑膜炎须选用此代头孢菌素。

⑨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通常与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合用以克服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机制]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的机制有:

1产生水解酶使药物失活;

2胞壁与外膜通透性改变,孔道蛋白缺陷,药物进入受阻而难达到作用部位;

3作用靶位结构的改变,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构的改变而产生内源性耐药;

4酶与药物结合牢固;缺少自溶酶等。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肝肾功能损害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附:

人医上有的将青霉素类药物分为以下六类:

I类:

青霉素G及口服青霉素V,容易透过革兰氏阳性菌粘肽层,属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的窄谱抗生素。

Ⅱ类:

氨苄西林、羧苄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亚胺培南及若干头孢菌素,能适度透过革兰氏阳性菌粘肽层,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脂蛋白外膜穿透性则很好,属广谱抗生素。

Ⅲ类:

如青霉素类抗生素,易被革兰阳性菌胞外的β-内酰胺酶灭活,而出现对产酶菌明显不敏感的耐药性。

Ⅳ类:

异嗯唑青霉素类抗生素、一代与二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等,对青霉素酶稳定,故对革兰氏阳性产酶菌敏感。

V类:

酰脲类青霉素(阿洛西林、美洛西林等)、羧苄西林及一代与二代头孢菌素,当革兰氏阴性菌膜外间隙的β-内酰胺酶少量存在时具有抗菌作用。

Ⅵ类:

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亚胺培南等,对β-内酰胺酶十分稳定。

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细菌中,对青霉素G易产生耐药菌株的是()

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球菌C.金葡菌D.白喉杆菌E.脑膜炎球菌

2.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是()

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阿莫西林D.羧苄西林E.哌拉西林

3.下述氨苄西林的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

A.耐酸,口服可吸收B.与青霉素G有交叉过敏反应

C.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D.对耐药金葡菌有效E.对伤寒杆菌有效

4.具有一定肾毒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耐酶青霉素类C.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

D.第一代头孢菌素类E.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5.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部位是()

A.二氢叶酸合成酶B.移位酶C.核蛋白50s亚基

D.二氢叶酸还原酶E.细菌细胞壁

6.头孢菌素类中有肾毒性的药物是()

A.头孢噻吩B.头孢呋辛C.头孢曲松D.头孢噻肟E.以上都不是

7.青霉素最常见和最应警惕的不良反应是()

A.过敏反应B.腹泻,恶心,呕吐C.听力减退

D.二重感染E.肝、肾损害

8.对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选用()

A.肾上腺素B.糖皮质激素C.青霉素酶D.苯海拉明E.苯巴比妥

9.青霉素最适于治疗下列哪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杆菌C.绿脓杆菌D.变形杆菌E.以上都不是

10.下列何药主要自肾小管分泌()

A.青霉素B.四环素C.利福平D.异烟肼E.链霉素

11.青霉素类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耐酸,口服有效B.耐β-内酰胺酶C.抗菌谱广

D.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E.过敏反应及交叉过敏反应

12.抗绿脓杆菌最强的头孢菌素是()

A.头孢哌酮B.头孢他定C.头孢孟多D.头孢噻吩E.头孢氨苄

13.下列对头孢唑啉的评价中,哪点是不正确的()

A.对耐药金葡菌敏感B.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最强C.肌注血浓度最高

D.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E.为第一代中应用最多者

14.青霉素治疗哪种疾病可引起赫氏反应()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C.大叶性肺炎

D.气性坏疽E.梅毒

15.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的青霉素类药物是()

A.氨苄西林B.双氯西林C.羧苄西林D.苄星青霉素E.青霉素G

16.人工合成的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是()

A.哌拉西林B.亚胺培南C.头孢氨苄D.氨曲南E.舒巴哌酮

17.耐药性是指()

A.因连续用药,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B.因连续用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C.病人对药物产生了精神依赖性

D.病人(畜)对药物产生了躯体依赖性

E.以上均不是

18.主要由于克拉维酸具有下列哪种特点使之与阿莫西林等配伍应用?

()

A.抗菌谱广B.是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可与阿莫西林竞争肾小管分泌D.可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

E.可使阿莫西林用量减少,毒性降低

19.头孢菌素类中肾毒性最大者是()

A.先锋霉素IB.先锋霉素ⅡC.先锋霉素Ⅳ

D.先锋霉素VE.以上都不是

20.普鲁卡因青霉素G作用维持时间长是因为()

A.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B.排泄减少C.吸收减慢

D.破坏减少E.增加肝肠循环

21.头孢菌素中可供口服的是()

A.先锋霉素IB.先锋霉素ⅡC.先锋霉素Ⅳ

D.头孢唑啉E.以上都不是

22.常用头孢菌素类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A.先锋霉素IB.先锋霉素ⅡC.先锋霉素Ⅳ

D.先锋霉素VE.以上都不是

B型题

23.抗菌谱是指(A)

24.抗菌活性是指(B)

A.药物的抗菌范围B.药物的抑菌或杀菌能力

C.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值D.抗菌范围广泛的药物E.以上都不是

25.作用于胞浆膜上的PBPS,阻碍粘肽合成而杀菌的是(A)

26.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是(C)

A.青霉素类B.两性霉素C.红霉素D.喹诺酮类E.甲氧苄啶

27.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的是(D)

28.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移位酶的是(A)

29.抑制粘肽合成的胞浆膜阶段,使细胞壁缺损的是(B)

30.抑制粘肽合成的胞浆膜外阶段的交叉联结,使细胞壁缺损的是(A)

A.红霉素B.万古霉素C.林可霉素D.头孢唑啉E.庆大霉素

31.头孢噻啶(D)

32.阿莫西林(A)

33.头孢曲松(C)

34.羧苄西林(B)

A.适用于肺炎双球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B.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C.用于新生儿脑膜炎D.有潜在肾毒性E.用于全身感染

35.氨苄西林(B)

36.哌拉西林(D)

37.青霉素G(A)

A.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螺旋体等有抗菌作用

B.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特别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

C.对绿脓杆菌特别敏感

D.抗菌作用强,对厌氧菌敏感

E.耐酸、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敏感

38.基本结构为6-APA,侧链位障而耐青霉素酶的药物是(D)

39.基本结构为7-ACA的药物是(B)

40.与青霉素无交叉过敏反应的药物是(E)

A.普鲁卡因青霉素B.头孢菌素C.哌拉西林D.苯唑西林E.氨曲南

41.头孢噻啶(D)

42.阿莫西林(A)

43.头孢曲松(C)

44.羧苄西林(B)

A.口服吸收好,适用于肺炎球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

B.与庆大霉素合用于绿脓杆菌感染时不能混合静脉滴注

C.脑脊液中浓度较高,酶稳定性高,适用于严重脑膜感染

D.肾毒性较大

E.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用于全身感染

C型题

45.氯霉素(B)

46.氨基苷类(A)

47.氨苄西林(D)

A.肾功能不良者应避免或慎用B.肝功能障碍者应避免或慎用

C.是A是BD.非A非B

48.氨苄西林(A)

49.头孢唑啉(B)

50.青霉素G(D)

A.可透过糖蛋白磷脂外膜,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

B.对青霉素酶稳定C.是A是BD.非A非B

51.羧苄西林()

52.头孢噻吩()

53.美西林()

A.与PBPl和(或PBP3)结合,使细菌溶解死亡B.与PBP2选择性结合,使细菌成圆形

C.是A是BD.非A非B

54.头孢氨苄(B)

55.头孢曲松(A)

56.头孢孟多(D)

A,对肠科杆菌细菌所致脑膜炎可选用B.口服吸收好,大剂量时可出现肾毒性

C.是A是BD.非A非B

X型题

57.下列有关化疗指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

A.表示化疗药物的安全性B.是LD50与ED50之比C.是LD5与ED95之比

D.化疗指数愈大,毒性愈低E.化疗指数高者用药绝对安全

58.β-内酰胺类包括(ABCD)

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头霉素类D.氨曲南E.多粘菌素类

59.头孢哌酮的特点是(ACDE)

A.口服吸收良好B.胆汁中浓度最高C.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

D.可透过血脑屏障E.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

60.青霉素G的药动学特征包括(ABD)

A.不耐酸、口服吸收差B.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C.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D.90%经肾小管分泌排出E.肌注吸收缓慢

61.防治青霉素G过敏反应的措施有(ABCDE)

A.注意询问过敏史B.做皮肤过敏试验C.询问家属过敏史

D.做好抢救准备E.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肾上腺素

62.氨苄西林(ABCE)

A.口服有效B.可用于伤寒、副伤寒C.可用于脑膜炎

D.可用于绿脓杆菌感染E.可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败血症

63.哌拉西林的抗菌作用特点为()

A.抗菌作用强B.不良反应少C.对绿脓杆菌敏感

D.对各种厌氧菌均敏感E.与氨基苷类合用有协同作用

64.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BCDE)

A.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强B.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强C.对β-内酰胺酶稳定

D.可渗入脑脊液中E.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65.抗绿脓杆菌的药物有(ABCDE)

A.磺苄西林B.替卡西林C.羧苄西林D.阿洛西林E.头孢哌酮

66.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所致尿路感染的药物是(BCDE)

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头孢唑啉D.头孢盂多E.头孢曲松

二、填空题

67.影响胞浆膜通透性的抗菌药物均能使()增加,导致菌体内()、()、()、()外漏而杀菌。

68.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化学结构中均具有(),是与()综合而产生杀菌作用的靶位,也是()灭活抗生素的靶位。

69.青霉素G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无效,是由于不易透过(),故青霉素G的抗菌谱是()。

70.头孢菌素类的优点是具有抗菌谱(),抗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与青霉素仅有()过敏反应。

71.广谱青霉素中(阿莫西林)和第一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氨苄)口服吸收良好。

72.青霉素必须临用前配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和()。

73.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和(),它们与青霉素组成复方,其应用目的是()。

74.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

三、问答题

75.耐药菌株产生的灭活酶有哪几种?

76.抗菌药物选择性地作用于病原体,不或较小影响机体,为什么?

77.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利弊?

78.青霉素G有哪些主要的优点和缺点?

79.对青霉素类过敏或耐药者是否可用头孢菌素类,为什么?

80.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机制。

81.依据β-内酰胺类药物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的作用选择性,可将药物分为哪些类型?

82.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83.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的异同点。

84.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的致敏源是什么?

防治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85.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和头孢他啶各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D4.D5.E6.A7.A8.A9.A10.A

11.E12.B13.D14.E15.A16.D17.A18.B19.B20.C21.C22.D23.A24.B25.A26.C27.C28.A29.B30.D31.D32.A33.C34.B35.B36.D37.A38.D39.B40.E

41.D42.A43.C44.B45.B46.A47.D48.A49.B50.D51.A52.A53.B54.B55.A56.D

57.ABCD58.ABCD59.BCDE60.ABD61.ABCDE62.ABCE63.ABCDE

64.BCDE65.ABCDE66.BCDE

二、填空题

67.胞浆膜的通透性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磷脂

68.β-内酰胺环青霉素结合蛋白β-内酰胺酶

69.磷脂外膜窄谱

70.广强稳定部分交叉

71.阿莫西林头孢氨苄

72.效价降低诱发过敏

73.克拉维酸舒巴坦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74.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三、问答题

75.一是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等;二是钝化酶,如乙酰基转移酶、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可灭活氯霉素和氨基苷类等。

76.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的生化过程,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这个方面有很大差异。

①细菌有细胞壁,机体细胞无细胞壁,故化疗指数高;②细菌核蛋白体为70s,包括30s和50s亚基;机体为80s核蛋白体,包括40s和60a亚基,故影响较小或无明显影响;③其他方面,如某些细菌与机体叶酸代谢途径不同,对酶的敏感性不同,胞浆膜组成成分不同等。

77.合理地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可提高疗效,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扩大抗菌谱,有利于治疗混合感染,降低单药剂量,减低毒性等。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也可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如二重感染,使细菌对更多药物产生耐药性,甚至造成拮抗作用,不必要的联合应用还造成药物浪费等。

78.优点:

对G+菌作用强,低毒,价廉。

缺点:

抗菌谱窄,不耐酸、不耐酶,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较高。

79.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应用头孢菌素类,但仍须注意,因有5%~10%的交叉过敏反应,其本身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感染,换用头孢菌素类应有效,因后者对青霉素酶稳定。

80.①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粘肽合成分三阶段,β-内酰胺类作用于胞浆膜外阶段,药物与胞浆膜上的靶位结合,主要是PBP1和PBP3,表现为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而阻碍交叉联结,导致细胞壁缺损,水分渗入,细菌膨胀裂解。

②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以促进膨胀细菌破裂溶解而杀菌。

81.共分六类。

I类:

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G。

Ⅱ类:

能透过革兰氏阳性菌的胞壁粘膜层,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透过性也良好,如氨苄西林等。

Ⅲ类:

易被革兰氏阳性菌胞外的β-内酰胺酶灭活,如青霉素类。

Ⅳ类:

对青霉素酶稳定,如异噁唑类青霉素。

V类:

对胞浆膜外间隙中有少量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如酰脲类青霉素。

Ⅵ类:

对β-内酰胺酶十分稳定,对胞浆膜外间隙有大量β-内酰胺酶的细菌有抗菌作用,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等。

82.产生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灭活;“牵制机制”:

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地与抗生素结合;染色体突变致使PBPS对抗生素的亲和力降低;细菌的胞壁或外膜的通透性改变;细菌缺少自溶酶。

83.药动学方面,青霉素在脑膜炎时的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与丙磺舒合用可延长半衰期。

半合成青霉素部分耐酸,口服吸收良好。

抗菌作用,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效,半合成的异噁唑类青霉素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有效,氨苄西林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羧苄西林等对绿脓杆菌有效。

毒性低,均可产生过敏反应,且有完全交叉过敏反应。

84.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的致敏源有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等降解产物和青霉素或6-APA高分子聚合物。

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应注意:

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中不稳定,易降解,应用时应新鲜配制以减少抗原性;应详细询问病史,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及其他抢救措施。

85.头孢唑啉为第一代头孢菌素,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耐青霉素酶。

头孢盂多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及酶稳定性均较第一代强,可用于对头孢唑啉耐药的不易控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严重感染。

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的酶稳定性,对革兰氏阴性茵的抗菌作用强,特别是抗绿脓杆菌最强,对厌氧菌有效,用于对第一、二代耐药的严重感染。

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谱相同,抗菌作用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别,主要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其中链霉素对分枝杆菌敏感,而对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较同类其他药物差。

对上述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为临床所广泛应用。

阿米替星和奈替米星正逐步在临床推广,与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本类药物的主要共同特征:

①均为有机碱,能与酸形成盐。

常用制剂为硫酸盐,易溶于水,性质稳定。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②内服吸收很少,几乎完全从粪便排出,可作为肠道感染用药。

注射给药后吸收迅速,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出,适用于泌尿道感染。

③抗菌谱较广,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强,对厌氧菌无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较弱,但对金葡菌包括耐药菌株较敏感。

④不良反应主要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