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890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docx

单井施工技术措施概要

------井施工技术措施

一、基本数据(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

1、井的地理位置:

2、构造带:

3、设计井深:

4、设计井身结构:

5、井型:

6、井别:

7、油层井段、设计泥浆比重、地层压力系数:

8、地质分层及故障提示大表:

二、本井施工难点及重点(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

填写内容:

1、控制易漏、易跨塌、防卡、防喷井段。

2、复杂层位泥浆性能维护方面

3、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方面

4、大位移井、水平井润滑、携砂方面

三、施工技术措施(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下列为参考内容

(一)表层井段

1、钻具组合:

2、钻井参数:

3、开钻前,配制密度1.03-1.05g/cm3、粘度45-50S的膨润土钻井液。

4、钻进过程中,按钻井参数要求均匀送钻,每接一根钻铤或三根钻杆在指重表上校准一次钻具的原悬重,以确保钻进时钻头得到要求的钻压。

5、每钻进150-200m测一次单点,一旦发现井斜超过1º,应及时采取轻压(钻压不超过50KN)吊打的措施来降斜。

6、钻完表层井深后,用55-60L/S的排量循环两周,然后起钻下表套。

如果表层井深超过400m时,起钻前要搞短起下钻,然后用高粘切的钻井液封闭裸眼,确保表层套管顺利下入。

7、下表套时,要涂好套管丝扣油,并按标准扭矩上紧套管的扣,禁止套管错扣、点焊入井。

8、套管下完后,要先用单凡尔顶通,正常后再用30-32L/S的排量循环1-2周。

9、固表层前,要计算好替钻井液的量。

固井时,卡准替钻井液的替量,防止套管内的水泥浆替空。

10、如果表层固井水泥浆未返出地面,则在井口打水泥帽。

(二)二开井段(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下列为参考内容

1、钻具组合:

2、钻井参数:

3、二开前封井器必须按标准安装并试压,试压合格后方可开钻。

4、井控设备安装好后,要加强日常维护保养,确保井控设备灵活好用。

5、二开先采用小钻压将钻铤全部吊出表层后再加大钻压钻进,钻进过程中每接一根钻铤、三个钻杆单根校正一次指重表,以保证钻压准确。

6、钻进过程中要根据井下情况及时搞好短起下工作,保证井眼畅通。

7、二开前处理好泥浆,钻进过程中要及时补充处理剂,处理剂要以胶液的形式补充到泥浆中,维护好泥浆性能。

8、起下钻时要控制好速度,避免产生过高的抽吸压力和激动压力而造成井塌或井漏。

(三)三开井段(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下列为参考内容

1、钻具组合:

2、钻井参数:

3、按设计要求安装好井控装置,并按设计要求做好防喷器、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的试压工作,试压不合格不开钻。

4、钻完水泥塞,进入套管鞋第一个砂层3-5m,根据设计要求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为求取关井允许最大套压提供依据。

5、按规定的钻压均匀送钻,每接3-5根钻杆在指重表上校准一次钻具的原悬重,以确保钻进时钻头得到要求的钻压。

6、遇蹩跳钻时,应及时减钻压钻进,防止钻具共振引发的断钻具事故。

7、快速钻进过程中,每打完一个单根循环上提下划一次。

接单根前后做到晚停泵、早开泵。

8、观察井口返砂情况,发现返砂与进尺不成比例时,应进行中途循环除砂。

发现返出的岩屑有掉块时,则说明井内钻井液的密度不能平衡地层,需要提高钻井液密度(每循环周提高0.02g/cm3),将钻井液密度值提至原钻井液密度+环空循环压耗折算的当量钻井液密度。

同时,在钻井液中加入防塌剂、提粘剂和降失水剂,以提高钻井液的粘度、降低失水。

9、每钻进200m左右搞一次短起下钻,以及时清除井壁上的岩屑床。

10、每钻进150-200m测一次单点,发现井斜超出设计要求时,应及时进行吊打或应用动力钻具纠正井斜。

11、钻进过程中发现泵压下降1Mpa,在排除地面设备无故障、井下无漏失情况后,应立即起钻检查钻具(包括钻杆、钻铤、接头)和钻头。

12、钻进过程中,因设备故障钻具不能提升时,应将钻具悬重的三分之二压在井底,在设备故障解除后,逐步上提钻具。

13、钻进中出现转盘负荷增加、进尺慢、停转盘有倒转、震动不均匀现象时,应及时循环起钻检查。

(四)、完井阶段(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下列为参考内容

1、钻完设计井深后,应充分循环钻井液1-2周,搞短起下钻15-20柱,并记录好钻具上提下放的阻力,在确认井下正常后,起钻电测。

当电测超过24小时或井下有卡电缆迹象时,应及时进行通井(采用完钻时的钻具结构,钻头不装或放大喷嘴)。

2、电测期间,要有专人坐岗负责观察井口和灌钻井液。

同时,现场要及时收集所测出的井斜与井径数据,为下套管前通井时需要采取的措施和计算固井相关数据提供依据。

3、组织召开好下套管前和固井前的技术措施交底会。

4、下套管前,要认真检查到井的套管,对套管进行通径、丝扣检查清洗、本体检查、有效长度丈量、编号,并将好坏套管分开排放。

5、下套管前要检查地面设备,特别是动力系统、刹车系统、提升系统、传动系统、循环系统、死活绳头的固定、气路、自动与电动压风机等关键部位,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6、下套管前要认真通井,对起下钻遇阻卡的井段,采取技术划眼或倒划眼措施消除或减少阻力,并充分循环、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井下的复杂情况,如井漏、溢流等,必须在通井过程中解决好。

7、固井队准备好固井水,提前做好水泥浆化验,优选好水泥浆配方,确保水泥浆稠化时间等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固井要求,准备好下套管与固井的工具及附件。

8、根据实测井径数据,准备好固井用的水泥。

9、下套管时,要按编号顺序入井,上扣前涂好符合设计要求的丝扣油,并按标准扭矩上紧套管扣,不得将套管错扣、焊接下井。

10、下套管时,按规定安装好套管扶正器,每下10-15根油层套管灌满一次钻井液。

下套管中途遇阻时,以小排量开泵顶通、适当排量循环下放为主,严禁硬压和硬砸。

11、套管下完后,应先向套管内灌满钻井液,将管内的气体排除,然后接固井循环接头,用单凡尔顶通,正常后再用符合固井要求的排量循环。

12、按固井施工设计进行固井施工作业。

(五)井控要求(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下列为参考内容

1、钻开油气层前,应储备好加重剂和40m3密度高于设计最高密度0.25g/cm3左右的压井液.

2、钻开油气层前,钻井队要进行自查自改,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钻开油气层。

3、加强井控坐岗,认真观察各循环罐液面变化情况,填写好坐岗记录,发现溢流应立即报警。

4、坚持24小时干部跟班制度。

井队干部必须坚持24小时在井场轮流值班,认真负责,监督检查井控工作的落实,保证各项井控管理措施的实施。

5、若钻进中出现钻速突然加快、放空现象,应立即停钻循环观察。

如果循环观察时无溢流,但停泵观察有溢流,则要循环提高钻井液密度(至少提高环空循环压耗折合的密度值)。

如果循环观察有溢流,则应按“四.七”动作相应的程序关井求取立压值,计算好压井液的密度,用配制好的压井液按司钻法或工程师法节流循环压井。

6、进入油气层前,在钻井液中加入屏蔽式暂堵剂。

钻开油气层1-2m应停钻循环观察,在确认井下情况正常后,方可实施下部钻进作业。

7、钻开油气层后,每次起钻前,要进行短起下钻,测算油气上窜速度,以确定合适的钻井液密度,为安全起下钻提供依据。

8、下钻到底循环时,副司钻守候在控制箱处,一旦发现有液气从井口涌或喷出,应立即关防喷器,小排量(10-20L/S)节流循环,直到将气体全部排出井眼。

测单点前要充分循环钻井液,待井下正常后再测单点,测单点时仪器照完相后要勤活动钻具。

9、完钻后,进行短起下作业,测算油气上窜速度,确定合适的钻井液密度,为完井作业提供时间依据。

10、电测时,电测仪器每起出一趟必须往井内灌满一次钻井液。

同时,测井工作期间必须有专人负责井控坐岗。

11、二开至完井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溢流或井涌,应立即发出警报,并按“四.七”动作迅速正确关井,关井后读取关井立压和关井套压。

按实测的立压值计算压井液密度值,并用配制好的压井液按司钻法或工程师法节流循环压井。

同时,立即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溢流或井涌等情况,并按上级制定的方案措施组织实施。

(六)防卡措施(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下列为参考内容

1、加强净化设备的使用,严格控制泥浆含砂量和固相含量。

2、钻进时及时维护和处理好泥浆性能,适时加入润滑剂,降低泥浆磨阻控制在0.08之内。

3、全井加强短起下钻作业,根据井下情况适时搞好短起下工作,附加拉力大时要随时搞好短起下作业。

4、下钻要特别注意,遇阻不能强压,防止发生蹩卡事故。

5、每次下钻到底必须充分循环,待井底冲洗干净后再加压钻进。

钻井液要有良好的性能,除满足润滑条件外,要具有良好的携砂和悬浮能力。

6、泥浆在循环加重时,要大幅度活动钻具,特别注意附加拉力变化,防止发生粘卡。

7、测单点前要充分循环泥浆,待井下正常后再测单点,测单点时要注意勤活动钻具。

(七)其它措施(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

1、二开后要用dc指数法进行地层孔隙压力监测,各种参数要记录准确。

2、加强钻具管理,切实把握好钻具入井前的三道关。

起钻时做到错扣起钻,井深后要搞好钻具倒换工作。

3、各种配合接头、井口工具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防止钻具事故发生。

4、中完、完井时组织好电测、固井协作会,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力争电测一次成功,保证固井质量合格。

5、各次下套管前,要对地面设备、工具等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工作充分。

到井套管要认真地进行丈量、通径、清洗丝扣,计算数据做到工程、地质两对口。

6、三开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层漏失实验。

(八)钻头顺序排列(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

序号

钻头类型

井段

钻井水力参数

钻压KN

转速r/min

排量l/s

泵压MPa

0

1

2

3

4

5

6

7

8

(九)生产运行计划(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

工序

工作内容

井段

计划工期

目标工期

实际工期

(十)临井情况(四号宋体字填写下部内容)

井号

施工日期

定向井数据

事故复杂情况

完井时最高比重

目前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