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858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题精选

学校姓名

1.与朱元思书

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

(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

(2分)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3分)

二.比较阅读

(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

(2分)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

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

①罗纨(wán):

丝织品。

②午未申:

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

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

④山岚设色之妙设: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

(2)()(3)()(3分)

(1)A、期在必醉B、君问归期未有期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B、怅恨久之C、楚人怜之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B、其两膝相比者C、以彰其咎D、其真无马邪

2、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4、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

《》;作者:

人物形象:

(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每有会意

(2)性嗜酒(3)期在必醉(4)既醉而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3分)

A.亦不详其姓字B.其如土石何C.亲旧知其如此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句子(3分)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4分)

(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

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或:

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

就D.曾不吝情去留曾:

曾经

2.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分)

3.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分)

3.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一)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执策而临之 

    2翻译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分)

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二)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2)才美不外见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5)执策而临之执: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录毕,走送之()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媵人持汤沃灌()

左佩刀,右备容臭()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2分)

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

3、翻译下面句子。

(2分)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3分)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题精选答案

1.与朱元思书一、答案:

1.B2.写山的“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5.第一问: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

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一)1.B  2.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4.答案要点:

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

(二)20、①奔:

飞奔的马。

②作:

发出。

③勒:

约束,阻止。

④设:

着,涂。

21、C

22、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2.五柳先生传答案:

(一)1、

(1)A

(2)B(3)D。

2、

(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

4、略

(二)1.(4分)

(1)体会、领会

(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2.B

4.略5.(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三)1.C2.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3.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3.马说一、答案1、

(1)顿

(2)通“饲”,喂(3)用鞭子打 (4)面对

2略3、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4、主观条件:

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

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二.答案1.

(1)或:

有时

(2)见:

显现(3)等:

等同(4)安:

怎么,怎能(5)执:

拿着,举着2.(4分)

(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

(2)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分)4.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4.《送东阳马生序》答案:

22、

跑(赶快)

等待

浸泡

气味香气(2分)

23、A(2分)

24、

(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分,每题1分。

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

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

25、

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

虚心求教(3分)

26、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

第5单元·能力测试

一、默写

1.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

牧《赤壁》)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风烟俱净,__________。

从流飘荡,__________。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5.__________,援疑质理,__________;或遇其叱咄,___________,礼愈至,__________;俟其欣悦,__________。

故余虽愚,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5题。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

坐中客,翠羽帔①,紫绮裘。

素娥②无赖③,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注释】①帔:

即披肩。

②素娥:

月亮。

③无赖:

犹无奈,无可奈何。

1.这首词的作者是苏辙。

其中“水调歌头”是__________,“徐州中秋”是__________,词的格律要求非常严格。

2.为文中加粗字注音。

泛:

__________。

汀:

__________。

绮:

___________。

驿:

__________。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1)离别一何久()

(2)去年东武今夕()

(3)明月不胜愁()(4)但恐同王粲()

4.翻译词句。

(1)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译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译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隐居集》)

1.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义。

(1)俱:

__________。

(2)沈:

__________。

(3)竞:

__________。

(4)复:

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纳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

不畜猫,又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徒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

“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

”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奥数月乃已。

(选自《柳河东集·三戒》)

1.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义。

(1)甚:

__________。

(2)悉:

__________。

(3)故:

__________。

(4)购:

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上的句子。

(1)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选自《黄生借书说》)

1.结合原文,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强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然”的意思,请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

(2)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

3.解释短语。

(1)七略四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汗牛塞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1)书非借不能读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本语段的判断句、设问句、反问句,各举一例。

(1)判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写出“祖父”“子孙”的古今义。

7.概括本语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

8.本语段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写出读书人的两种态度,表明作者“____________”的观点。

三、写作

题目中秋月圆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少于500字。

3.可以自由想像、大胆创作。

【例文】

中秋月圆

广东考生

记得还是上幼儿园时,外公常常跟我讲起小姨的故事。

四十年前的一个中秋夜,外公的一个远房亲戚从香港来做客,谈及他年过半百,膝下无儿,想让我外公把小姨送给他做女儿。

当时的小姨虽然已经6岁了,但仍像个绿豆芽似的,一副病殃殃的样子,外公心疼地说:

“跟着我也是受苦,不如跟阿叔到香港去吧。

”临别的时候,小姨拖着外公的腿,哭着不肯离开,可怜地说:

“阿爸,我不走,不去香港,我不离开你……”外公咬咬牙,把她推开,狠狠地转过头,跑回了家。

比喻形象贴切,富有特点。

生生离别,撕心裂肺;情难自控,惟有躲避。

此后,每到中秋节,外公总忘不了小姨,吃饭的时候总要摆上她的碗筷,嘴里喃喃地说:

“阿娟,吃饭了。

”然后便是满眼泪水。

文字平实,却让人黯然神伤,潸然落泪。

我上小学那年的中秋节,外公对着圆月流泪叹道:

“月儿不圆啊!

”我不明白地问:

“好圆好圆的月亮,为什么说不圆呢?

”妈妈深情地说:

“外公心上的月,缺少你小姨的那一瓣。

月圆人不圆,佳节倍思亲。

我小学毕业那年的中秋节,小姨从香港寄了盒月饼回来,外公抱着月饼盒老泪纵横,不时地拭着眼泪,还喊着小姨的名字:

“娟呀,你快回到爸身边吧,娟儿呀……”这一整天,外公电视也不看,书报也不读了,只管坐在电话机旁。

我奇怪地问:

“外公,小姨并没有说要来电话呀?

”外公不理我,自言自语地说:

“一定会打电话来的,一定!

”晚上,小姨真的打长途电话过来了。

外公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

“喂,娟儿吗?

”对方沉默了,许久,喊了一声:

“爸爸!

”外公百感交集,连电话都拿不稳了,一个劲地说:

“娟儿,娟呀,是你呀,真的是你呀,爸对不起你呀……”妈妈抢过电话:

“小娟吗?

等明年香港回归,你一定要回家呀!

”“一定,我一定回——家。

语气坚定,情真意切。

多年思念,梦圆中秋。

去年的中秋节,我家可热闹啦,真是四喜临门——一喜我家又一栋六层楼房落成;二喜小姨和我家乡的公司联手开拓美国市场成功,年产值超五千万;三喜提前为外公做加大寿(本地风俗);四喜我在全省初中生计算机比赛中获得银奖。

月上柳梢头时,爸、妈、小姨、姨丈都喜笑颜开地抢着要用“奔驰”载外公去村办的四星级酒店庆贺。

这时,外公却突然脸一沉,呜呜地哭起来。

我们都呆了,莫名其妙,七嘴八舌地劝了半天,外公也止不住老泪。

倒是妈妈的一句话吹开了外公的一脸乌云:

“爸,你的心思我知道,你烦我们天天吃在酒店。

今天,我们不去酒店,就在家里吃团圆饭!

外公这才转怒为喜,笑道:

“今天是个好日子,全家人哪儿也不准去,就在家里团团圆圆!

你们要嫌做饭麻烦,我下厨!

欣喜之情,兴奋之态,跃然纸上。

谁敢让“老太爷”伺候呀?

这不,外公话刚说完,大家就忙活开了。

哎呀,那个忙呀,那个乱呀,那个热闹呀,甭提了,只有外公乐得合不拢嘴,一个颈地念叨:

“中秋月圆,中秋月圆!

联系上文,形成鲜明对比:

今非昔比,人情两异,再次点题,水到渠成。

(有改动)

【简评】优点之一:

构思巧妙。

文章以“中秋节”为线索,写四十年前、上小学、小学毕业和去年的中秋节。

优点之二:

刻画人物形象生动。

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历尽沧桑的外公的神态和心理。

优点之三:

篇末点题。

结尾处“中秋月圆”,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整齐,叙述抒情浑然一体。

参考答案

一、1.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2.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3.渭城朝雨浥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4.天山共色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5.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不敢出一言以复则又请焉卒获有所闻

(一)1.词牌名题目2.Fàntīngqǐyì3.

(1)多么

(2)夜晚(3)承受(4)只4.

(1)在去年东武的今天晚上,月亮承担不了忧愁。

(2)只恐怕同王粲一样,面对着不得志而登楼怀忧。

5.表达了苏辙、苏轼兄弟不愿分别的依依难舍之情,同时劝说苏轼早日退隐,实践相约“早退”的约定。

(二)1.

(1)都

(2)同“沉”(3)竞相(4)再2.

(1)山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经常谈论

(2)晓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猴和百鸟的啼叫声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