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779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8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docx

《曹刿论战》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参考

《曹刿论战》十年中考试题汇编

2019年

(2019·佳木斯市)(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

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

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

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

其人曰:

“儿何不捕之?

”儿言雉方雏,不得捕。

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

“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

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

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

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

②德化:

用道德来教化。

③袁安:

河南那太守,是鲁恭的上司。

④阴:

暗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又何间焉  ②阡陌  

(2)翻译下列语句。

①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

(3)甲乙两文各有一句话体现了执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

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案:

(1)①参与②田间小路。

(2)①(这)是尽了职分之类的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②袁安听说以后,怀疑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观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

(2019·北部湾区)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①,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偏”。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

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

B(A中“伐”前者为“攻打”,后者为“砍伐”;B中“属”,二者均为“类”之意;C中“师”,前者为“军队”,后者为“老师”;D中“故”,前者为“原因”,后者为“旧的”。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以塞忠谏之路也

B.战则请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公与之乘何陋之有

D.吾视其辙乱其真不知马也

B(A中“C”前者为“凭”,后者为“以致”;B中“则”,二者均为“就”之意;C中“之”,前者为代词,指“曹刿”,后者为句式倒装的标志;D中“其”,前者为“他们的”,后者为表强调的语气词。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D(不是一概不提,而是略写)

16.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

(2019·衡阳市)古文阅读(1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①又何间焉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①忠之属也②属引凄异

C.①战则请从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①故逐之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A.参与/夹;B.这一类/连接;C.请/请教;D.所以。

故选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①肉食者谋之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①可以一成②以君之力

C.①战于长勺②所患有甚于死者

D.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解析】A.代词/无意;B.凭借;C.在/比;D.承接/却,转折。

故选B。

13.用现代双悟写出下面甸子的意思。

(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不同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判。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

【解析】考查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翻译,且是课本原句,几无技术含量,只要听老师话认真训练了,都轻而易举。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解析】B.课文长勺一战,只是显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他知道国君可以一战的根本是“取信于民”,并不体现他的远大抱负。

不是一回事。

1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

(2分)

鲁国取胜的原因有:

①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③有曹刿战场审时度势的正确指挥。

【解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由文章内容结合当时背景来看:

鲁国能以弱胜强,重要原因就是①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③有曹刿战场审时度势的正确指挥。

(2019·吉林省)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

(10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1分)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焉/间不容发B.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C.公将鼓之/锣鼓喧天D.小信未孚/信手拈来

11.对“齐师伐我”一事,曹与“乡人”的态度有何不同?

(2分)

12.阅读第二段,从曹刿简短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当时怎样的战斗形势?

(2分)

13.本文借曹刿之口,揭示了战争中的哪些制胜之道?

(3分)

答案:

一鼓作气

B

11.“乡人”漠不关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曹刿则是主动参与,关心国事。

12.两军对垒,紧张的战斗形势。

13.①“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②善于抓住战机;③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

2018年

(2018·安徽省)【三】(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

“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公曰:

“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对曰:

“是则可矣。

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

内心为百姓考虑。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⑴又何间焉间:

⑵小惠未徧徧:

⑶必以信信:

⑷必以情断之之:

⑸智虽弗及及: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是则可矣。

17.【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2分)

18.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4分)

【答案】[三](15分)

15.(5分)⑴参与⑵通“遍”,遍及,普遍⑶实情⑷代指案件、案情⑸够,达到(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6.(4分)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⑵这就能(开)战了。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对话(语言);对比(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①鲁庄公任人唯贤②曹刿的远见卓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长勺之战,曹刿向鲁庄公问(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庄公说:

“我处理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一定凭实情裁决。

“曹刿回答说:

”这就能战了,如能衷心地为人民利益考虑,智能即使有不够的地方,也必定将达到目的。

(2018·梧州市)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神弗福也福:

福气

  B.小信未孚孚:

为人所信服

  C.虽不能察察:

明察

  D.夫大国,难测也测:

揣测,估计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以伤先帝之明

  B.再而衰,三而竭广起,夺而杀尉

  C.公将鼓之陈胜佐之

  D.公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

  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

  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

第Ⅱ卷(92分)

  15.把上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案】12.A【解析】福,(名词)形容词做动词“保佑”。

  13.B【解析】两个而,都表承接关系。

  14.D【解析】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分析不正确。

  15.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⑵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2018·绥化市)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选段,回答11-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会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

  ⑴肉食者鄙()⑵神弗福也()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

(2分)

  【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选段,回答11-14题。

(8分)

  11.⑴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⑵赐福,保佑。

  评分说明:

(2分)每小题各1分。

  12.(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评分说明:

(2分)译句语言完整流畅即可。

  13.D(狱,案件/监狱;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评分说明:

(2分)“反”的古今义相同。

  14.示例:

我赞赏刿的做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政参战,最后协助庄公战胜强敌。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参政议政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评分说明:

(2分)围绕“爱国”或“责任感”(1分),语意连贯(1分)。

(2018·怀化市)文言文阅读(17分)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

司马④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

“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⑪,不鼓不成列。

【注释】①宋公:

宋襄公。

泓:

泓水,河流。

②既:

尽,全部。

③济:

这里指渡过泓水。

④司马:

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⑤陈:

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⑥门官:

国军的卫士。

⑦重(chóng)伤:

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

⑧禽:

同“擒”⑨二毛:

头发花白的人。

⑩阻隘:

这里指险要的地势。

⑪亡国之余:

亡国者的后代。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⑴牺牲玉帛⑵肉食者鄙

⑶门官歼焉⑷公伤股

13.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指标一处)。

(2分)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⑵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5.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3分)

⑴【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⑵【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16.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

【答案】12.答案: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鄙: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歼:

被杀死;股:

大腿。

13.答案: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4.答案:

⑴打仗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

⑵对方人多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15.答案: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及其未既济或既济而未成列

16.答案:

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2分)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以“君子道德”之义作战,妇人之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2分)

【参考译文】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

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

“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宋襄公说:

“不行。

”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

宋襄公还是回答说:

“不行。

”等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采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

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宋襄公说:

“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死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

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

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2017年

(2017·重庆A卷)

【重庆市A卷】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1]曹刿请见。

其乡

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2]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1][2]鄂版教材为句号。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⑴又何间焉()⑵小惠未徧()

⑶小大之狱()⑷故克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居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土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12.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4分)

【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

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答案】9.(4分)⑴参与⑵通“遍”,遍及⑶案件⑷战胜

10.(4分)①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②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每一句扣1分,扣完为止)

11.(3分)D

12.(4分)要求:

说出在两个文本中的依据(2分)。

结论合理:

如善于听取意见,善于用人,遇事谨慎冷静等(2分)。

示例:

庄公善于听取意见,取得了胜利。

赵王不听劝告导致作战失败,因此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2017·白银市)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7-20题。

(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补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庄公亦列阵相持。

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

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

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

曹刿止之日:

“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

”传令军中:

“有敢喧哗者斩。

”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

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

鲍叔牙曰:

“鲁怯战耳。

再鼓之,必走。

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日:

“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

”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

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

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

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日:

“未可也,臣当察之。

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日:

“可追矣。

”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注释】①乾时:

春秋时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