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docx
《考研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
2000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科)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16分)
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
意识的能动性。
题干中引用的是列宁的一句话。
它的意思是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在实践中正确地把握住客观对象,形成思想、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据此分析,选项C正确。
选项A属于唯心主义观点;B项是由意识反映的主客体关系内容而形成的功能之一;D项则是人对物质世界把握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均不符合题意。
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心主义在意识能动性上的错误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体移动是一种机械运动,物质结构变化是一种物理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离开物质去看待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把运动都看成是精神的运动。
所谓人的主观意识、意念可以“移物”、“直接改变物质结构”,从认识根源上来说,都是主张精神决定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
因此选项A正确。
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论,因此C、D两项错误;同时“意念”属于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是主观的东西,因而B项也是错误的。
3.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发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
可见选项D正确。
选项A、B项都是否认人类社会有其固有的客观必然性,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观点。
C项认为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作为商品,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B、C只是就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而非商品使用价值的地位、作用而言的。
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
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生产成本)发挥作用,而且预付资本中没有被消耗的不变资本也参加到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来。
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
据此分析,选项C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B、C只是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7.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直罗镇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立。
1935年12月的中共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及会后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方针;B项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C项作出了攻势防御的战略方针。
8.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阶段的中心任务是
A.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力量
B.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C.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
D.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心任务。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阶段中心任务是争取三年内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为此,需要三个条件:
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因此选项B正确。
其他三项均不对。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计划与市场想结合的调节机制
C.坚持思想基本原则
D.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市场经济中活动的主体有企业、个人和政府,其中,企业是市场活动的微观主体。
只有界定了企业的活动规则,市场经济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选项A正确。
选项B、C、D虽然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但都不属于其基础,不符合题意。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历史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
因此,我们说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B正确。
选项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项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D项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
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目的。
依法治国方略的制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的本质,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已经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实行依法治国,有效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途径和保障问题。
据此分析,选项A正确。
B、C、D三项均是依法治国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与题意不符。
1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B、D虽然都是多党合作制的内容,但都不是其政治基础。
选项A是以宪法为根本原则,B项是其合作的基本方针。
13.1989年美国布什政府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其核心内容是
A.放弃对苏联的军事遏制,停止核军备竞赛
B.扩大自由国家大家庭,把苏联势力推回本土
C.以实力为后盾,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
D.把苏联和东欧国家纳入西方社会体系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
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
超越遏制战略是美国布什政府针对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而提出的新的全球战略。
1989年5月12日,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题为《苏联的变化》的演讲,第一次阐述了这一战略,即:
在不放弃遏制苏联的同时,抓住苏联、东欧改革时机,采取多种手段,尤其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促使这些国家演变,并进一步融人西方政治、经济体系。
据此分析,选项D正确。
选项A是对“超越”一词的错误理解,B、C两项也均不是超越遏制战略的内容。
14.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
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
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加强国际干预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
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
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B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途径,但都不全面;D项本身的表述有错。
15.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提出的“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A.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
B.加强同日本的经济合作关系
C.调整同中东国家的关系
D.发展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
西欧的外交政策。
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提出“与西方合作,与东方和解”的方针,先后同苏联、波兰签订条约,承认彼此边境现状,从而改善了与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
1972年两个德国签订了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彼此承认是主权国家,并分别加入了联合国。
“新东方政策”的“东方”是指苏联、东欧国家,其主要内容是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
因此选项A正确。
“新东方政策”的“东方”是指苏联和东欧国家,选项B、C、D均与这一内容不符。
16.1999年10月,国家立法机构拒绝批准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有核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俄罗斯
D.法国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
1999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1999年10月,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美国一方面高喊禁止核试验,一方面又拒绝批准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充分暴露了美国维护其霸主地位的图谋。
因此选项B正确。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34分)
17.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
“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
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答案】BCDE
【分析】本题考点: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方以智是我国明清之交的一位自然科学家、朴素唯物主义者。
题干中的观点认为“形”、“光”、“声”等多样性的物质形态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气”是根本,属于一元论思想,因而选项A是错误的。
他认为“气”能“凝”、“发”、“激”,表明了物质性的气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运动的形式有凝、发、激等多种形式,这属于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据此分析,选项B、C、D、E正确。
18.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E.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答案】CD
【分析】本题考点:
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凡是能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便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
在阶级社会,先进阶级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先进生产力的倡导者和创造者,因此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
可见选项C、D正确。
A项既没有表明“多数人”的素质,也没有表明它所选择的是什么“道路”。
腐朽反动的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势力是强大的,它们选择的道路却是反历史潮流的。
B项也不对。
E项撇开生产力的发展谈历史进步,是抽象的、不科学的。
19.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C.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E.交付车库租金200元
【答案】BCE
【分析】本题考点:
货币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指在延期支付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
因此选项B、C、E正确。
选项A、D属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与题意不符。
20.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相比,其特点是
A.一种资本商品
B.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C.一种独立形式的资本
D.采取G-G’的运动形式
E.能够获得平均利润
【答案】ABD
【分析】本题考点:
借贷资本的特点。
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借贷资本是作为一种商品的资本;第二,借贷资本是和职能资本相对立的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第三,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G—G',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货币。
因此选项A、B、D正确。
C项的表述不准确,E项是职能资本的特征,均不符合题意。
2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答案】DE
【分析】本题考点:
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论述。
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的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其中包括一个根本原因,两个客观原因和两个主观原因。
选项DE正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
选项A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选项B、C是其客观原因,均不符合题意。
22.实现共同富裕的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E.社会主义本质内容
【答案】ABDE
【分析】本题考点:
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还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他又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因此选项A、B、D、E正确。
市场机制的作用,会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
市场经济自我发展,会形成人们贫富两极分化。
可见C项错误。
23.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
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E.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答案】ABCD
【分析】本题考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建国5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个好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度。
实践表明实行这项制度,获得了积极的效果。
因此选项A、B、C、D正确。
因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以承认民族差别为前提的,可见E项错误。
2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
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B.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C.国家结构的特点
D.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
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答案】ABE
【分析】本题考点:
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
政治协商,就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代表人土,就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重大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充分讨论,集中各方面的正确意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
它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因此选项A、B、E正确。
25.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A.体现了少数大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宰
B.打破了世界殖民主义旧体系
C.标志着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开始
D.奠定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
E.改变了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
【答案】ADE
【分析】本题考点: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战后两极格局基本上是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
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据此分析,选项A、D、E正确。
选项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结果,并不是雅尔塔体制引起的。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雅尔塔体制到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C项也不正确。
26.冷战后,北约加紧东扩,不断接纳新成员国。
1999年接纳的正式成员国有
A.波兰
B.保加利亚
C.捷克
D.爱沙尼亚
E.匈牙利
【答案】ACE
【分析】本题考点:
1999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1997年7月,北约召开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
1999年3月,这三个国家正式成为北约新成员。
至此,北约成员国已发展到19个。
因此选项A、C、E正确。
27.1999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欢迎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工作人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中国人民要
A.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B.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D.坚定不移地保持社会稳定
E.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ABCDE
【分析】本题考点:
1999年度国内重大时事。
1999年5月8日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以数枚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5月13日,江泽民在欢迎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工作人员大会上发表讲话,此讲话表明我国人民在美国霸权主义者的严重挑衅面前,我自岿然不动,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各项国内外的基本路线与政策。
选项A、B、C、D、E均出自讲话内容。
28.1999年7月20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在今后六年内轮流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是
A.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
B.德国前总理科尔
C.新西兰前总理普罗迪
D.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
E.泰国副总理素帕猜
【答案】CE
【分析】本题考点:
1999年度国际重大时事。
WTO理事长之争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的斗争和妥协,其结果是新西兰前总理穆尔和泰国副总理素帕猜轮流任总干事,各三年。
选项C、E正确。
三、。
简答题(共1题,5分)
29.简述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答案】
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2分)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1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2分)
【分析】本题考点:
1999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国企改革的问题,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到201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标,指出当前国企改革的主要要点:
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能力,使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四、辨析题。
(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30.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答案】
(1)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3分)
(2)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2分)
【分析】本题考点: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社会历史进程是客观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过程。
题干中的“谋事在人”承认人在历史活动中的能动性,是对的:
“成事在天”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是错误的。
回答时分三个层次:
首先指出题干中的观点合理的地方及其错误的一面;其次说明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最后指出人们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社会历史规律,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31.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答案】
(1)股票是投资者投入股份公司的实际资本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
(2分)
(2)但由于股票能获得股息收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才有一定的价格。
从理论上说,股票的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额,也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3分)
【分析】本题考点:
股票和股票价格的实质。
股票价格不是股票的票面额,也不是它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题干中的说法混淆了股票价格的实质,是不正确的。
回答时分两个层次:
首先指出股票和股票价格的实质,其次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当股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流通时,就有了一定的价格。
32.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答案】
(1)如果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来说,它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1分)
(2)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2分)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
(2分)
【分析】本题考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在当时是有积极作用的。
而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
回答时分两个层次:
首先指出题干中说法正确的一面;然后结合辛亥革命的作用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指出其错误的一面。
五、论述题。
(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