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426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docx

填充墙砌体施工方案

5.6砌体工程

5.6.1作业条件

(1)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主体混凝土结构验收合格或主体混凝土结构分批验收合格后进行。

(2)施工前应按照图纸,砌体特点,块型尺寸,楼层标高,连系梁,构造柱和芯柱数量,梁、柱及门、窗位置等绘制砌块排列图。

弹出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必须经过复核,办理完验线、预检手续。

(3)施工前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4)砌筑墙体前应对楼层面用水准仪进行找平,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用细石砼找平,不得用砂浆找平。

(5)立皮数杆,皮数杆上注明门窗洞口、木砖、拉接筋、圈梁、过梁的尺寸标高。

皮数杆间距15~20m,距墙皮或墙角50mm为宜。

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

(6)砂浆的配合比经试验确定,砌块经见证取样复试合格。

5.6.2原材料

(1)水泥: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采购。

设计无要求时,Ma7.5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Ms10.0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均应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用,并分规格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复试结果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范要求,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间,应进行复查试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砂:

砌筑砂浆用砂应采用中砂,不得含有害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3%,粒径不得大于2.5mm,使用前用3mm孔径的筛子过筛。

河砂进场后按照现行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其检测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砂浆拌合水:

采用生活用水或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1)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中所规定的等级合格品的产品,龄期不小于28d,容重、含水率、导热系数、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技术指标均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要坚持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和倾倒。

砌块应保证较好的外形尺寸,对严重缺棱掉角(大于70mm)的砌块,拒收、退回。

砌块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码整齐,堆置场地应坚实、平坦、干燥,力求靠近砌筑现场,堆置高度不大于2m,并应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淋。

(5)钢筋及混凝土

1)钢筋: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购,进场见证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不得使用。

2)混凝土:

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的商品混凝土。

(6)石灰膏:

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一定要达到要求,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应采取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的措施,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7)砌筑砂浆

1)砌筑砂浆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和易性,砂浆稠度应控制在70~90mm,分层度不应大于20mm。

2)砂浆配合比应由试验室根据进场材料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要求,进行试配确定砂浆配合比。

现场搅拌砂浆,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砂浆组成材料水泥计量偏差应控制±2%以内,砂计量偏差应控制在±5%以内,并在搅拌机旁挂牌注明配合比及每盘的原材料的用量。

3)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采用搅拌机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

4)砌筑混合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混合砂浆应在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拌成后2~3h使用完毕。

5.6.3构造柱、水平系梁的设置

(1)构造柱

1)内外墙交接处及外墙转角处,间距不大于2倍层高。

2)墙长或相邻横墙之间的间距大于2倍层高时,墙段内增设构造柱,间距应小于2倍层高;墙长大于墙高且端部处及外墙长度大于1000且端部无柱(墙)处。

3)宽度>2100的洞口两侧;电梯井筒四角。

4)窗洞≥3000的窗下墙中部及窗洞口两侧,间距≤2000。

构造柱截面尺寸为墙厚×200mm,其配筋为主筋4φ12,箍筋φ6@250/100,加密区为楼面及顶棚上下500mm,详构造柱断面图。

纵向钢筋采用植筋,植筋孔深入结构混凝土≥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砌体在构造柱部位应留成马牙槎,上下皮错开马牙槎宽度为≥100mm,从根部按先退后进的原则留置,间隔一皮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高度错槎。

填充墙与构造柱拉筋设置如下图:

(2)水平系梁设置:

填充墙高超过4m时,在半层高或门洞上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混凝土水平系梁,做法严格按照国标图集《12SG614-1》相关要求组织施工。

(3)拉结筋:

与填充墙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框柱,应沿墙高设拉筋,拉筋沿墙全长设置2Φ6.5,做法按照国标图集《12SG614-1》相关要求。

(4)门窗抱框:

当门窗洞宽:

1500<b<2100时,洞口边设置通顶抱框,做法按照图集《12SG614-1》相关要求。

(5)门窗过梁:

墙体上门窗洞口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图5.6-1构造柱、拉结筋构造示意图

5.6.4砌筑施工方法

5.6.4.1工艺流程

图5.6-2砌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5.6.4.2砌筑前准备

(1)基层处理:

将要砌墙处楼地面上的泥土、混凝土浮浆、碎渣用铁锹、凿子铲除,并用水冲洗干净,除去浮尘。

(2)放线定位:

在结构混凝土柱上弹好1.0m(统一)标高线,依据设计图纸,在楼地面上弹好墙身、门窗洞口、构造柱、水平系梁、填充墙立边线或控制线。

对外墙窗洞,应从楼顶向下吊线,同层窗拉水平通线,并将洞口边线标志在梁柱上,以保证窗的外边线横平竖直;办理主体结构砌墙前分层交接检查验收手续。

(3)编绘砌块平面立面排块图,排块时应根据砌块的规格、灰缝厚度和宽度,门窗洞口尺寸、水平系梁或过梁的高度、构造柱的位置、预留洞口的大小、管线、开关、插座敷设的部位等进行对孔、错缝搭接排列,以砌块主规格为主,辅以与主规格砌块配套的辅助砌块。

采购各规格、型号砌块时,应以排列图进行计算,并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期、分批进入现场。

进入现场的砌块不得有竖向裂缝、断裂、受潮、龄期不足或不符合现行规范规定允许偏差的砌块。

(4)用30×40刨光平直的木枋制作皮数杆,皮数杆上(若砌体为轴间墙在框柱上)标明砌块皮数、灰缝、水平系梁、门窗过梁、预制构件等位置或标高。

(5)砌筑墙底实心砌体或浇筑混凝土坎台。

本工程有防水要求墙底部采用C20混凝土浇筑200mm高与墙体等厚度的混凝土坎台,无防水要求墙底采用普通蒸压灰砂砖砌筑180mm高与墙体等厚度的墙底实心砖墙(±0.00以下砌筑蒸压灰砂砖);其墙底混凝土坎台应在砌体砌筑前7~14d浇筑完毕,墙底实心墙应在砌体施工前1~2d提前砌筑。

(6)填充墙与柱、梁连接钢筋的连接采用化学植筋:

墙体拉结钢筋采用冲击钻钻眼成孔,植筋≥φ12钢筋采用水钻成孔,孔径比被植钢筋直径大4mm,孔深≮10d(d为钢筋直径,植筋孔深按照植筋胶黏剂说明书要求),去除孔内碎屑,用吹风机将孔内灰尘吹干净,将孔内水冲洗干净,等待24小时干燥以后,再将钢筋上蘸胶后,慢慢塞进孔内,静置24小时后,经拉拔试验合格才能开始砌筑或进行构造柱钢筋绑扎。

(7)构造柱钢筋绑扎,构造柱主筋可采用与结构同步预埋插筋或化学植筋的施工方法。

采用与主体结构同步预埋主筋,构造柱钢筋绑扎应在砌体定位放线验线后及时穿插施工,若采用化学植筋时,植筋应在砌体定位放线验收后及时穿插施工,经拉拔试验合格后进行构造柱钢筋绑扎。

构造柱钢筋连接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42d(d钢筋直径),构造柱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宜不小于20mm;箍筋¢6.5间距@250,构造柱顶端与梁底连接钢筋采用化学植筋。

(8)砂浆拌制(现场预拌砂浆):

在搅拌机旁挂设砂浆配合比标志牌,搅拌材料应过磅称量,并应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搅拌时间、砂浆稠度、分层度各项技术指标,对砂浆出现过稠、过稀或泌水现象等,应倒入搅拌机重新拌制。

(9)材料准备及搬运:

砌块、砂浆采用斗车通过施工人货梯或塔吊运输至施工楼层,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将不同规格的砌块沿墙两边堆码整齐,与墙边线应留余一定的操作距离;堆码高度不应大于三块砌块的高度,砌体材料的堆放不宜过于集中。

砂浆放在钢板加工的灰槽内,且砂浆应随拌随用。

(10)现场在施工人货梯旁搭设混凝土、砂浆搅拌棚,安装砂浆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各一台,砌筑砂浆或零星混凝土搅拌好后装入斗车运至施工楼层,砂浆应随拌随用。

砂浆倒在楼面上使用时,底部应采用旧模板预制的盒子装起,严禁直接倾倒在楼面上。

5.6.4.3砌筑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设置匹数杆→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块就位→校正→竖缝灌砂浆→勾缝。

(2)墙体放线:

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在结构混凝土柱上弹好1.0m的标高线,依据设计图纸,在楼地面上弹好墙身、门窗洞口、构造柱、水平系梁、填充墙立边线或标高控制线。

(3)植筋、粘贴模塑聚苯板待砌体放线验收后施工,植筋后3~4天进行见证随即取样做拉拔试验,拉拔试验合格后,及时穿插构造柱钢筋绑扎施工。

粘贴模塑聚苯板待植筋试验合格后进行,粘贴前按照砌体厚度将模塑聚苯板用壁纸刀裁割成与墙体厚度相同的板块,按照拉筋的标高打孔备用,粘贴模塑聚苯板时,用扫把将柱面清扫干净,由下至上涂刷与模塑聚苯板配套粘结剂后粘贴聚苯板。

(4)墙底混凝土坎台浇筑:

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在墙底素浇筑混凝土坎台,素混凝土坎台的高度为200mm;厚度与墙体厚度一致,混凝土等级采用C20;混凝土坎台在墙体放线验收合格后施工。

坎台在模板安装前,应将原楼地面混凝土板凿毛、清理干净后再安装模板,坎台梁固定与混凝土楼面板接触处采用水泥钉钉压脚板的方法,上口采用“步步紧”卡子加固固定。

浇筑素混凝土坎台时,提前洒水充分湿润模板楼地面混凝土后在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坎台应振捣密实,表面找平拉毛。

(5)墙底蒸压灰砂砖砌筑,无防水要求墙底砌筑180mm高与墙体厚度相同蒸压灰砂砖,灰砂砖强度等级MU20。

砌筑时,应进行排砖撂底,其水平灰缝、垂直灰缝应控制在8~12mm,但不能大于12mm。

若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大于12mm,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后再砌筑;平整度误差小于12mm采用1:

2.5水泥砂浆找平后再砌筑。

砌筑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适度湿润,湿润程度相对含水率应控制在60%~70%;严禁采用干砖或处于吸水饱和状态的砖砌筑。

砌筑采用铺浆法砌体时,铺浆长度不应大于750mm,当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应大于500mm。

墙体砌筑时,要求双面挂线,砌体灰缝应饱满密实,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应大于90%,竖向灰缝灰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和假缝;组砌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

(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排列:

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轴间)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示意图)和要求如下:

1)砌块砌体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2)砌块排列应从楼面排列,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

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的1/2,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但最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0mm。

3)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并应按设计要求沿墙高(一般墙底180mm高实心砌体或200mm高混凝土坎台以上)每间隔400mm设2Φ6.5沿墙全长水平拉结钢筋(砌体拉结筋采用化学植筋,砌至拉结筋高度时,采用电弧焊双面焊拉结筋,其焊缝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砌体垂直缝与门窗洞口边线应避开同缝,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砌体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15mm内,垂直灰缝宽度控制在20mm。

若因模数原因,排砖时出现大于30mm的垂直灰缝,应设在砌体和混凝土柱的交接部位或设在构造柱部位。

砌筑时随砌随用C20混凝土将大于30mm的垂直缝振捣密实。

4)平面排块设计应尽量符合建筑模数(开间、进深及门窗平面尺寸)的要求。

当砌块墙体与结构构件位置(如门窗过梁、预留洞口等)有矛盾时,应先满足构件布置。

5)固定门窗锚固构件可直接固定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上,其部位应采用600mm标准长度的砌块,不应设在非整块的砌块砖上。

(7)设置皮数杆:

砌筑前按照绘制砌块排列图在墙体转角或丁字或框架柱处设置皮数杆,若墙体砌筑在二框柱之间,充分利用框柱做皮数杆,皮数杆上或在框柱上标明砌块皮数、灰缝、水平系梁、门窗过梁、预制构件等位置或标高,且皮数杆间距不大于8m,施工时应随时检查其准确性。

砌筑时,在相对砌块上边线间拉准线(双线),依准线砌筑。

(8)制配砂浆:

按设计要求的砂浆品种、强度制配砂浆,配合比应按进入现场材料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确定。

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以投完料算起,不得少于2min,当掺有外加剂时,不得少于3min;当掺有机塑化剂时,应为3min~5min。

伴制的砂浆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其保水率不得小于88%。

砌筑加气块砂浆稠度控制在70mm~90mm,砌筑蒸压灰砂砖砂浆稠度控制在50mm~70mm;砂浆分层度不大于20mm。

砂浆应随拌随用,并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

砂浆出现泌水现象时,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9)砌筑时先试摆,砌块排列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1/3,但最小长度不得小于150mm;即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

水平灰缝厚度应控制在12mm~15mm内(排砖时按15mm试摆后再均分,最大不得超过15mm),竖向灰缝厚度应控制在15mm~20mm内(排砖时按20mm试摆后再均分,最大不得超过20mm)。

1)立面排块:

根据墙体净高度、砖的高度及灰缝厚度计算皮数,选择合适的组合排砖方法,确定砖块的皮数。

立面排块应注意考虑门窗洞口、过梁、水平系梁高度和位置及顶部斜砌预留高度。

2)平面排块:

砌筑前在平面位置处应先排一皮砌块,将混凝土砌块沿轴线方向,在柱与墙或柱与柱之间,干摆砌块,调整好垂直灰缝(注意门洞口及构造柱处的处理),排到墙的两端或框柱侧面时,排不了整块时,将混凝土砌块进行割锯,但长度不能少于整块长度的1/3。

(10)铺砂浆:

将搅拌好的砂浆,通过吊斗、灰车运至砌筑地点或采用塔吊吊运至卸料平台处再转运至砌筑地点,并放置灰桶或灰槽内,禁止直接倒在楼面上。

在砌块就位前,用大铲、灰勺进行分块铺灰,一般应铺一块砌一块。

砌筑上一皮砌体时,满铺在下皮砌体上的砂浆应用砖刀划出两条槽,以便两皮砖之间的砂浆有地方流动,保证砌体砌筑的外形平整。

砌筑时,若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再次拌合均匀后,方可使用。

(11)砌筑: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砌块含水率宜<15%,如砌块干燥,应在砌筑前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宜用小勺浇水,浇水量控制方法:

砌块渗水深度小于8mm;手摸有润泽感。

淋水方法:

加气混凝土砌块装入手推车后,应用水管进行淋水,待砌块的周边均潮湿后,通过施工电梯或塔吊,运到楼层的砌筑部位,并堆放整齐,禁止直接将砌块从手推车中往楼面倾倒。

在砌筑之前,班组长、施工员或质检员应对已运到楼层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干湿情况检查。

检查的方法是用手摸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如没有潮湿感,应通知砌筑人员先对干燥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用水管或水桶进行淋水后再砌筑,禁止干砖上墙,禁止采用将水管放在砖堆上泡水的淋水方法。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马牙槎应先退后进,留槎尺寸长100mm,高200mm;上下垂直,并按设计要求加设拉结钢筋,预留的拉结钢筋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12)砌块就位与校正:

砌块砌筑前一天应进行浇水湿润,冲去浮尘,清除砌块表面的杂物后方可运到砌筑部位。

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构造柱处或钢筋混凝土柱处开始顺序砌筑推进;内外墙应同时砌筑,纵横墙应交叉搭砌,砌筑时应上下错缝,填充墙不得通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应不小于150mm。

砌筑时,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砌块应避免偏心,使砌块底面能水平下落;就位时对准位置,缓慢地下落,经小手锤轻轻敲打后,用托线板挂直、校正为止。

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采用铺浆法,竖缝采用灌浆法(即墙两侧用内外夹板灌缝)。

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里外拉双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

砌体临时间断时,应留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不得留“马牙槎”。

(13)竖缝灌砂浆与砌体勾缝:

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用砂浆灌垂直缝检查合格后,在砂浆终凝前后的时间,将灰缝用PVC管或圆钢勾缝、刮平,采用“原浆随砌随收缝法”,先勾水平缝,后勾竖向缝,勾缝(双面勾缝)深度一般为3mm~5mm。

(14)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8m,墙体顶端与梁和板交接之间的空隙应在砌体砌筑7d后用斜砌块补砌挤紧或按照5.3-1图要求设连接紧固件。

顶砌砖的斜向角度以60º~70º为宜,高度小于240mm,顶砖的规格为200mm×墙宽×100mm。

砌筑时应仔细操作,确保砂浆饱满,反手墙面在砌完后应立即进行填缝、勾缝处理。

(15)门窗均为后塞口,按洞口高度2.1m以内每侧砌置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1m时砌置4块,该部位浇筑C20素混凝土或安装预制素混凝土块。

(16)加气混凝土砌块切锯、钻孔、开槽、设置预埋件等均采用专用工具,不得用斧头、瓦刀任意剔凿。

(17)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中出现电线管时,必须用开槽机切割线槽,然后用小铁锤钻子把芯内多余部分剔除掉,清理干净,管子安装位置要求离开墙面15mm,钉钢丝网固定,便于粉刷后不出现裂缝。

(18)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上不得留脚手眼。

砌体砌筑构造柱时,应留置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马牙槎应先退后进,留槎尺寸长100mm,高200mm;上下垂直,并按设计要求加设拉结钢筋。

(19)构造柱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砌体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将模板内的落地灰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砼相同的水泥砂浆,振捣时应避免触碰墙体,严禁通过墙体传震。

(20)门窗过梁,按照设计国标图集现场提前预制,待门窗过梁安装时,其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的龄期不少于28d。

(21)水平系梁按照国标图集要求进行设置与砌体同步穿插施工,原则是砌体砌至水平系梁标高时,间隔1d~2d穿插施工水平系梁。

5.6.5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

(1)墙体拉结筋、水平系梁、构造柱钢筋植筋后,待植筋粘结剂完全固化后,一般需要3~4d,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构造柱钢筋绑扎与砌体施工。

砌体拉筋待砌筑至拉结筋标高时,及时绑扎连接验收合格后在继续砌筑。

(2)构造柱、水平系梁钢筋采用搭接,搭接长度≥42d(d为钢筋直径),主筋(纵向)的保护层均为20mm。

墙体拉结筋采用单双面焊或绑扎连接,采用单面焊连接10d、双面焊连接5d、绑扎连接35d(d为钢筋直径)。

(3)砌体结构构造柱、水平系梁模板设计

1)水平系梁、过梁、构造柱模板面板,采用15mm后镜面胶合板。

2)模板的背枋,采用50×100mm木枋,木枋间距@100,面板与背枋连接采用铁钉固定@500。

3)构造柱模板加固:

构造柱模板用φ12全丝加强螺杆加固,全丝螺杆间距@500mm,现浇门窗过梁、水平系梁等水平构件模板用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间距@800mm,并在模板内下侧与墙体接触部位贴密封胶条。

构造柱模板支设如下图所示。

①不管构件是两面或三面外露,都应该先立模板并进行拼接,对不合适的地方用手工锯或电锯进行修正,直到接缝严密为止。

对由于砖墙的误差引起的缝隙采用双面胶带粘贴使之不漏浆。

对构件的阳角模板采用双面胶带粘接,防止漏浆和拆除模板时造成棱角脱落。

图5.6-4T型墙构造柱模板加固图

②当模板立好后将穿墙螺杆从相应砖缝穿过,然后将横撑(柱箍)固定,横撑采用钢管,横撑应从下而上支设,不得从上而下或先从中间开始支设,横撑的间距@500mm。

③横撑(柱箍)与模板之间应挤牢即横撑与背在模板后的木方应牢牢挤死,对三面外露的构造柱还必须使用钢管斜撑顶在横撑上,此钢管斜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0且三面的上中下均有斜撑。

构造柱混凝土可以采用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0m,如若墙体有拉梁或水平系梁,则第一次浇灌至拉梁或水平系梁标高位置。

模板支设应待墙体砌筑至分段高度或将梁底顶紧斜砖砌筑完毕2d后,穿插施工。

梁构造柱采用预制定型木模板,φ12全丝加强螺杆@500mm加固,模板与砌体之间采用双面胶封闭,防止漏浆。

图5.6-5直墙构造柱模板加固图

④构造柱顶部与框架梁或板交接处施工时设置牛腿(溜槽),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将多余混凝土剔除。

⑤对两面外露的构造柱不需要精确校正,只需将模板紧紧的靠在砖墙上。

穿墙螺杆的扣件必须

将横撑扣死,不得有松动或滑移的现象。

对三面或四面外露的构造柱则每面均必须使用线坠吊线校正,对三面外露的构造柱依墙而设的两侧边模板,必须检查轴线的位移情况并同时进行校正。

总之,对模板进行校正时必须检查其垂直度和轴线位移,不得出现超差。

⑥模板使用线坠吊线校正时必须量测其上中下三点或更多点的模板与线坠的间距,不得只量测两点。

校正时对有偏差处需修正的地方应反复量测,直至合格。

图5.6-6墙体拐角处构造柱模板加固图

⑦当模板校正完成后进行模板的加固,对未进行

校正的模板不得加固,以免造成返工。

模板加固后还应量测模板的偏差项目,对有轴线位移的地方必须修正直至合格。

模板加固检查时应主要检查其横撑的间距、斜撑的角度和扣件的紧固程度。

混凝土浇筑前还应再次检查一次扣件的紧固程度,防止发生漏检。

柱模底部预留100×200mm的清扫口,待浇筑混凝土前清理浇水湿润浇筑混凝土时,及时封堵。

图5.6-7墙体自由端构造柱模板加固图

(4)构造柱封模之前应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它杂物清除干净;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砌体和模板浇水润湿。

先注入与混凝土成分相同不含骨料的水泥砂浆50mm~80mm厚,再分层浇灌;其分层厚度宜不大于400mm,振捣混凝土,直至完成。

振捣时,应避免触碰墙体,严禁通过墙体传振;凹形槎口的腋部应认真仔细振捣。

(5)混凝土浇筑要震捣密实。

构造柱支模至梁底300mm高处时,用模板支设45°角的混凝土浇筑进料口。

在浇筑完混凝土并达到初凝后,将此三角形部分混凝土凿掉。

(6)浇筑过梁、水平系梁混凝土时,混凝土梁面应找平拉毛。

(7)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钢筋和砌体的成品保护。

严禁随地倾到和遍地洒落混凝土。

混凝土流浆要及时清理干净。

构造柱、系梁、过梁模板组拼安装要求。

5.6.6植筋工艺要求

5.6.6.1施工准备

(1)材料

1)钢筋

①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规定,并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按现行规范见证取样送检进行物理性能试验。

②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

2)植筋胶

①植筋胶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和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

当植筋用的钢筋直径大于20mm时,应采用A级胶,其余直径钢筋采用的植筋胶级别按设计要求选用,其性能必须符合表4.7-1的规定。

②植筋胶必须通过毒性检验,对完全固化的植筋胶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无毒卫生等级要求,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③植筋胶应具有耐冻融性能试验合格证书,冻融环境温度为-25~35C°,循环次数不应少于50次,每一次循环时间为8h,试验结束后,试件在常温条件下测得的强度降低百分率A级不应大于10%,B级不应大于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