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414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

《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病虫害防治.docx

植物病虫害防治

植物病虫害防治

1.碧桃

  蚜虫以卵在碧桃的枝条芽腋间、裂缝处越冬,翌年早春开花时开始孵化,群集在嫩芽上,吸食汁液,蚜虫的繁殖速度很快,5月下旬为害最为严重,被害叶向背面反卷、皱缩畸形,影响抽条生长,群集的蚜虫排泄大量蜜露,污染枝梢、叶面,降低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少施氮肥,确保植株健壮生长。

注意保护天敌瓢虫、花蝽、草蛉等。

严重时可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吡虫啉、敌敌畏、灭蚜菌、抗蚜威等。

尽量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低毒杀虫剂。

  小绿叶蝉主要以成、若虫吸食叶片汁液危害,被害叶开始出现黄白色斑点,点渐扩成片,叶片失绿。

叶蝉7月至9月危害最重。

  防治方法秋冬季清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

若虫孵化盛期及时喷洒20%叶蝉散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均能收到较好效果。

大量发生时喷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

  红蜘蛛主要危害碧桃的叶、茎、花等,刺吸植物的汁液,危害初期叶子正面有大量针尖大小失绿的黄褐色小点,后期叶片大量失绿发黄卷缩并脱落,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

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红蜘蛛繁殖迅速,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合理修剪,增加通风透光性,干旱时及时浇水。

树芽萌动时,喷洒波美0.5度至1度石硫合剂防治初孵幼。

大发生时,可喷三氯杀满醇1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10天一次,效果较好。

  梨小食心虫该虫钻蛀不深,一般钻蛀到距梢头2厘米至4厘米处,梢头被幼虫钻蛀后,常常流胶并萎蔫下垂。

  防治方法清除碧桃植株周围杂草,刮除树干上的翘皮,消灭越冬幼虫。

五六月间发现嫩梢萎缩,及时剪除烧毁。

药剂防治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至4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喷施枝梢两三次,以杀死幼虫。

  桃红颈天牛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枝干内越冬,河北地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虫羽化,在枝干上皮缝隙中产卵,孵化后的幼虫蛀食韧皮部,越冬后蛀蚀到木质部。

蛀道一般由上到下,扁宽且不规则。

  防治方法桃红颈天牛羽化盛期,可人工捕捉成虫集中杀死。

木质部幼虫期使用50%辛硫磷乳油50倍至100倍液进行虫孔注药或使用5%吡虫啉乳油进行树干打孔注药,然后用泥封严孔洞。

  桃球坚介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枝条或叶片上吸食汁液,造成树势生长衰弱或枝叶枯死。

此虫一旦发生,即迅速蔓延,密生在枝条和树干上。

防治方法春季人工刷除虫体,剪除有虫枝梢。

5月上旬,用介死净800倍液进行喷施,杀死雌成虫。

6月中旬,若虫孵化期用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喷施,效果显着。

2.樱花

一、主要病害:

1、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5℃至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

(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

2、叶枯病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方法:

(1)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波尔多液。

(2)5至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即可。

 

3、根癌病

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肿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感病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苗木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浸5至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

(2)发现病株可用刀锯彻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围组织。

(3)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

同时注意进行土壤改良。

二、主要虫害

1、介壳虫 

为害樱花的介壳虫种类颇多,主要有水木坚介、糠片盾介、长白介壳虫、日本龟蜡介等,成虫、若虫刺吸枝叶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同时有些种类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影响其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

(1)防治介壳虫的最有利时期,是若虫孵化盛期,喷施25%亚胺硫磷600至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

(2)在冬春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至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

效果较好。

2、梨网蝽

主要为害樱花的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处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色,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色呈苍白色,提早落叶。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杂草,枯枝败叶,集中销毁。

(2)当叶片上若虫群中发现刚刚羽化的个别白色成虫时,表明第一代若虫已基本孵化出,应及时喷药防治。

这是防治的有利时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3、小透翅蛾

幼虫蛀食樱花的干皮内侧,成虫身体呈蓝黑色,每年发生一次,幼虫在皮下过冬,故自早春就可危害,至8、9月时羽化,卵产于树皮间隙或干皮的伤口处。

防治方法:

(1)在樱花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剂以防产卵。

(2)在春季见干枝上有孔向外流胶或有虫粪时,可用榔头敲打以压死内部的幼虫或用小刀削开干皮捕杀幼虫。

再涂上杀菌剂。

(3)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涂抹蛀入处或对枝干全部喷布以杀死低龄幼虫。

4、红蜘蛛

红蜘蛛在6至7月高温干旱时,繁殖迅速,数量猛增,此时严重,它主要刺吸樱花叶片汁液,使受害叶片失绿呈灰黄色斑点,造成枯焦及提早落叶,被害嫩芽发黄枯焦,不能展叶,影响正常生长与观赏,且能导致其他病虫侵害。

防治方法:

(1)发现个别樱花有红蜘蛛时,应及时摘除。

(2)在早春樱花发芽前,用晶体石硫合剂300至500倍液喷树干,以消灭越冬雌成虫及卵。

(3)为害期喷施50%溴螨酯乳剂2500倍液或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药剂。

(4)因螨类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要注意杀螨剂的交替使用。

5、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樱花芽、新叶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体内的汁液,被害的植株部分生长缓慢,叶片皱缩卷曲,严重者脱落,花蕾被害则不能正常发育,导致脱落。

该虫还能分泌大量蜜露,诱发严重的煤污病,大大降低被害樱花的观赏性。

防治方法:

(1)虫量不多时,可喷清水冲洗或结合修剪,剪掉虫枝处理。

(2)于4月中下旬在樱树周围须根最多处埋施15%涕灭威颗粒剂,每棵树用药1至2克埋入土深为2厘米,效果良好。

(3)可喷1000至1500倍的50%灭蚜松乳油或4000至5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杀乳油。

3.樱桃

一)主要害虫及防治

1.红颈天牛

(1)危害状幼虫蛀食枝干,先在皮层下纵横串食,然后蛀入木质部,深入树干中心,蛀孔外堆积木屑状虫粪,引起流胶,严重时造成大枝以至整株死亡。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8~37毫米,黑色有光泽,前胸背部棕红色。

触角鞭状,共11节。

卵长椭圆形,长3~4毫米,老熟幼虫体长50毫米,黄白色,头小,腹部大,足退化。

蛹体长36毫米,荧白色为裸蛹。

(3)生活习性2~3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树干隧道内越冬。

春季树液流动后越冬幼虫开始危害。

4~6月老熟幼虫在木质部以分泌物粘结粪便和木屑做茧化蛹。

6~7月化为成虫,钻出交尾,产卵在树干和粗枝皮缝中,产卵后10天卵孵化为幼虫,蛀入皮层内。

一直在枝干内危害。

(4)防治方法成虫发生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中午多静伏在树干上,可进行人工捕杀。

在6月上中旬成虫孵化前,在枝上喷抹涂白剂(硫磺1份+生石灰10份+水40份)以防成虫产卵。

在幼虫危害期,当发现有鲜粪排出蛀孔时,用小棉球浸泡在80%敌敌畏乳剂2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倍液中,而后用尖头摄子夹出堵塞在蛀孔中,再用调好的黄泥封口。

由于药剂有熏蒸作用,可以把孔内的幼虫杀死。

2.金缘吉丁虫

(1)危害状幼虫蛀入树干皮层内纵横串食,故又叫串皮虫。

幼树受虫害部位树皮凹陷变黑,大树虫道外症状不明显。

由于树体输导组织被破坏引起树势衰弱,枝条枯死。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0毫米,全体绿色有金属光泽,边缘为金红色故称金缘吉丁虫。

卵乳白色椭圆形。

幼虫乳白色,扁平无足,体节明显。

(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大龄幼虫在皮层越冬。

翌年早春越冬幼虫继续在皮层内串食危害。

5~6月陆续化蛹,6~8月上旬羽化成虫。

成虫有喜光性和假死性,产卵于树干或大枝粗皮裂缝中,以阳面居多。

卵期10~15天。

孵化的幼虫即蛀入树皮为害。

长大后深入木质部与树皮之间串蛀。

虫粪粒粗,塞满蛀道。

(4)防治方法加强管理,避免产生伤口,树体健壮可减轻受害。

成虫羽化期喷布80%的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200倍液,刮除老树皮,消灭卵和幼虫。

发现枝干表面坏死或流胶时,查出虫口,用8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向虫道注射,杀死幼虫。

也可以利用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苹果透翅蛾

(1)危害状以幼虫在枝干皮层蛀食,故又名潜皮虫、粗皮虫。

蛀道内充满赤褐色液体,蛀孔处堆积赤褐色细小粪便,引起树体流胶,树势衰弱。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3毫米,全体蓝色,有光泽,翅透明,静止时很像胡蜂。

幼虫体长22~25毫米,头部乳白色,常沾有红褐色的汁液。

(3)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皮层内越冬,翌年春天继续蛀害皮层。

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先在被害处咬一圆形羽化孔,然后用木屑、粪便等粘成茧,在茧内化蛹,6~7月羽化成虫,白天活动,交尾,成虫多在粗皮裂缝、伤口处产卵,孵化后的幼虫蛀入皮层危害。

(4)防治方法在主干见到有虫粪排出和赤褐色汁液外流时,人工挖除幼虫,或者在发芽前用50%敌敌畏乳剂油10倍液涂虫疤,可杀死当年蛀入的皮下幼虫。

在成虫羽化期喷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喷2次,间隔15天,可消灭成虫和初孵化出的幼虫。

4.金龟子类

金龟子种类很多,主要有苹毛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

(1)危害状主要啃食嫩枝、芽、幼叶和花等器官。

(2)形态特征苹毛金电子体形较小,翅鞘为淡茶褐色,半透明。

铜绿金龟子体形较大背部深绿色有光泽。

黑绒金龟子体形最小,全身被黑色密绒毛。

(3)生活习性3种金龟子都是1年发生1代,幼虫在土中活动,成虫出土危害时间不同:

苹毛金龟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土危害,成虫有假死性。

铜绿金龟子在6月中出土危害,杂食性,成虫有假死性,对黑光灯等光源有强烈的趋光性。

黑绒金龟子4月上旬开始出土,4月中旬为出土高峰,有假死性和趋光性。

(4)防治方法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早晨振动树梢,用振落法捕杀成虫。

在发生危害期,用50%锌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或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另外傍晚用黑光灯诱杀。

5.桑白介壳虫

(1)危害状主要危害樱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成虫若虫在枝干上吸食汁液,枝条枯萎,甚至全树死亡。

(2)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近圆形,直径约2毫米,略隆起,有轮纹,灰白色,壳点黄褐色。

雄虫介壳鸭嘴状,长1.3毫米,灰白色,壳点黄褐色位于首端。

(3)生活习性1年发生2~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

第2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产卵于介壳中,雌虫产卵后即干缩死亡,卵经7~15天孵化,从壳中爬出若虫,分散到枝条上危害,经过8~10天后虫体上覆盖白色蜡粉,逐渐形成介壳。

雄虫在6月成虫羽化,与雌虫交尾后很快死去,雌虫即产卵再产生若虫。

在山东1~3代若虫分别出现在5月,7~8月和9月,最后一代雌成虫交尾受精后越冬。

(4)防治方法在冬季抹、刷、刮除树皮上越冬的虫体,并用粘土、柴油乳剂涂抹树干(柴油1份+细粘土1份+水2份,混合而成),可粘杀虫体。

在发芽前喷波美5°石硫合剂。

在各代初孵化若虫尚未形成介壳以前(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中旬),喷波美0.3°石硫合剂,或喷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灭扫利2000倍液。

6.舟形毛虫

(1)危害状幼虫有群集性,先食先端叶片的背面,将叶肉吃光,而后群体分散,将叶片吃光仅剩主脉和叶柄,是杂食性昆虫。

(2)形态特征成虫体系25毫米,黄白色。

卵球形,几十粒或几百粒排列成块产于叶背面。

老熟幼虫体长45~55毫米,头黑色,背面紫褐色,腹面紫红色,各体节有黄白色的长毛丛,幼龄幼虫静止时,头尾两端翘起,外观如舟,故称舟形毛虫。

(3)生活习性每年发生1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7~8月羽化出成虫,7月中旬羽化盛期。

成虫趋光性强,交尾后产卵,多产在叶背面,雌蛾产卵1~3块,约500粒,卵期7~8天,3龄前幼虫群集在叶背危害,若遇振动,则成群吐丝下垂。

3龄以后逐渐分散,食量大增。

9月老熟幼虫沿树干爬下,入土化蛹越冬。

(4)防治方法结合秋翻,春刨树盘,让越冬蛹暴露地面,经风吹日晒失水而死,或为鸟类所食。

利用3龄前群集并振动吐丝下垂的习性,进行人工摘除群集的枝叶。

幼虫危害期可喷50%敌敌畏乳剂或50%杀螟松乳油或辛硫磷乳油均为1000倍液,也可喷20%速灭杀丁2000倍液。

幼虫危害期也可喷赤虫菌或杀螟杆菌(每克含孢子100亿个)800~1000倍液,进行生物防治。

7.大青叶蝉

(1)危害状幼虫叮吸枝叶的汁液,引起叶色变黄,提早落叶削弱树势,成虫产卵在枝条树皮内,造成枝干损伤,水分蒸发量增加,影响安全越冬,引起抽条或冻害。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10毫米,体背青绿色略带粉白,后翅膜质灰黑色。

若虫由灰白色变为黄绿色。

(3)生活习性每年发生3代,以卵块在枝干春皮下越冬。

第二年早春孵化,第一二代危害杂草或其他农作物,第三代在9~10月危害樱桃,产卵时,产卵器划破树皮,造成月牙形伤口,产卵7~8粒,排列整齐,形成枝条伤痕累累。

成虫趋光性极强。

(4)防治方法消灭果园和苗圃内以及四周杂草。

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1500~2000倍液,杀死若虫和成虫。

利用成虫趋光性,设置星光灯诱杀成虫。

(二)主要病害及防治

1.樱桃褐斑穿孔病

(1)症状及发病情况叶片初发病时,有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并相互联合成为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5毫米,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粒,最后病斑干缩,脱落后形成穿孔。

一般5~6月发病,8~9月为发病高峰,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来年产量。

(2)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消除病枝,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

在发芽前喷波美4°~5°石硫合剂。

6~8月,每月喷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1∶200)。

发病严重的果园要以防为主,可在展叶后喷1~2次70%代森锰锌600倍或70%百菌清500~800倍液。

2.根癌病

(1)症状及发病情况根癌病又叫根头癌肿病,主要发生在根颈处和大根上,有时也发生在侧根上。

主要症状是在根上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肿瘤,开始是白色,表面光滑,进一步变成深褐色,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

樱桃感染此病后,轻者生长缓慢,树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重者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建园时应选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避免种在重茬的老果园中,特别是在樱桃园及桃园上不要再种樱桃。

育苗也要选用种大田作物的地。

引种和从外地调入苗木时,选择根部无瘤的树苗,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对可能有根癌病的树苗,在栽前用根癌灵(K84)30倍液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研制的抗根癌菌剂2~4倍液蘸根。

对已发病的植株,在春季扒开根颈部位晾晒,并用上述菌剂灌根,或切除根癌后,将杀菌剂涂浇患病处杀菌。

3.流胶病

(1)危害状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表皮组织处分泌出树胶。

一般春季发生,流胶处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2)发病原因一是由枝干病害(腐烂病、干腐病、穿孔病等)、虫害(天牛、吉丁虫等)和机械损伤,修剪过度造成伤口引起流胶;二是由于冻害或日灼使部分树皮死亡引起流胶;三是由于土壤粘重,水分过多排水不良或施肥不当等诱发流胶病。

(3)防治方法针对以上发病原因加以防治。

例如避免在粘性土壤建园;注意排涝,大雨后及灌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尽量减少伤口,修剪时不能大锯大砍,避免拉枝形成裂口,不能脚蹬树枝等;搞好病虫害防治,减少虫伤;冬春季向枝干涂涂白剂,以防止冻害和日灼。

对于已经流胶的树不能用刀子刮,以防造成更多的伤口,使流胶更加严重。

4.枝干干腐病

(1)症状多发生在主干及主枝上。

发病初期,病斑暗褐色,不规则形,病皮坚硬,常渗出茶褐色粘液。

以后病部干缩凹陷,周缘开裂,表面密生小黑点。

(2)防治方法加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加强树体保护,减少和避免机械伤口、冻伤和虫伤。

发现病斑及时刮除,而后涂腐必清、托福油膏或843康复剂等。

春季芽萌发前喷5°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100倍液。

生长期喷各种防病药时注意树干上多喷洒,减少和防止病菌侵染。

5.病毒病

(1)种类及病症由病毒引起的一类病害称病毒病,是影响樱桃产量、品质和寿命的一类重要病害。

欧美各国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到1996年已有记载的甜樱桃病毒病多达40种。

例如樱桃衰退病、樱桃黑色溃疡病、樱桃粗皮病、樱桃小果病、樱桃卷叶病、樱桃斑叶病、樱桃锉叶病、樱桃坏死环斑病、樱桃花叶病、樱桃白花病等。

(2)防治途径果树一旦感染病毒则不能治愈,因此只能用防病的方法。

首先先隔离病源和中间寄主。

发现病株要铲除,以免染传。

对于野生寄主(如国外报导的苦樱桃树)也要一并铲除。

观赏的樱花是小果病毒的中间寄主,在甜樱桃栽培区也不要种植。

第二要防治和控制传毒媒介:

一是要避免用带病毒的砧木和接穗来嫁接繁殖苗木,防止嫁接传毒。

二是不要用染毒树上的花粉来进行授粉。

三是不要用种来培育实生砧,因为种子也可能带毒。

四是要防治传毒的昆虫、线虫等,如苹果粉蚧、某些叶螨、各类线虫等。

第三要栽植无病毒苗木,通过组织培养,利用茎尖繁殖,微体嫁接可以得到脱毒苗,要建立隔离区发展无病毒苗木,建成原原种、原种和良种圃繁殖体系,发展优质的无病毒苗木。

4.矮樱

紫叶矮樱在栽培过程中,会受到刺蛾、蚜虫、红蜘蛛、叶跳蝉、蚧壳虫的危害。

每年冬季涂白时尽量将主干和大枝都进行涂白,还应将虫卵、虫茧刮干净,早春应及时喷百菌清、多菌灵等广谱杀菌剂。

病害如有发生要及时治理,刺蛾、蚜虫、叶跳蝉、蚧壳虫可用溴氰菊酯等喷杀,红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进行防治。

5.紫叶李

1.虫害紫叶李的主要虫害有:

红蜘蛛、刺蛾、布袋蛾、叶跳蝉、蚜虫、介壳虫等。

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杀红蜘蛛,BT乳剂1000倍液喷杀刺蛾、布袋蛾,用10%哔虫啉1500倍液喷杀介壳虫、叶跳蝉,用铲蚜500倍液喷杀蚜虫。

  2.病害紫叶李抗病性较强,常见的病害是细菌性穿孔病。

这种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发病后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重者还会导致病株死亡。

  

(1)症状:

初发病时,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小褐点,然后逐步扩展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紫褐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周边有浅黄色晕圈,最后病斑逐渐干枯并脱落成孔状。

  

(2)发生规律:

该病由野油菜黄单孢杆菌桃李穿孔病变种侵染所致。

病菌在枝梢病斑和病芽内越冬。

第二年春季病组织溢出病原细菌,借雨水、气流和昆虫传播侵染。

病菌发育温度为5℃至35℃,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连续阴雨天或遇蚜虫等昆虫严重危害时,易造成大面积流行。

华北地区一般在5月发病,夏季高温、高湿期为发病高峰期。

  (3)防治方法:

①合理修剪,利于植株通风透光;②注重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③加强水肥治理,种植穴内切忌积水,施肥要注重营养平衡,非凡注重磷钾肥的施用;④春季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

1:

100等量式波尔多液,消灭菌源;⑤发病初期喷施95%细菌灵或15%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连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紫叶李属蔷薇科植物,以观叶为主。

有孔洞的叶不可能复原,可摘叶后令其萌发新叶。

孔洞的出现也可能是金龟子为害所致,可在紫叶李附近安装黑光灯诱杀。

蚜虫的防治应在春季展叶、温度在20度以上时就可用吡虫啉防治;食叶性害虫可用氯氰菊酯1:

1000~1500倍液或BT1:

200倍液防治;天牛可在发现受害后对注孔注入敌敌畏、果树宝防治。

6.玉兰

1.蚜虫(腻虫):

木槿、碧桃、扶桑、月季、金银花等都容易受蚜虫的危害。

防治方法:

1.40%的氧化乐果或50%的亚胺硫磷兑水1200—1500倍后喷洒。

2.少量盆花还可喷70—100倍的中性洗衣粉液。

2.红蜘蛛:

茉莉、扶桑、文竹、月季、大丽花等从4月上旬开始出来为害。

防治方法:

少量盆花经常用自来水冲洗叶正、背面,或者喷、蘸经煮沸并冷却的100—150倍的面糊水,过一两天再用清水冲一次,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3.介壳虫(花虱子):

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上的介壳虫大都在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

防治方法:

1.在其孵化前人工轻轻把虫体刷掉。

2.勤检查,在幼虫孵化期喷布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

  立枯病:

当气温达到20℃时,新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在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

1.播种前每亩用70%的五氯硝基苯1.5—4公斤均匀拌在土壤里。

2.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

3.初发现病苗时,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400倍50%的代森铵液,每平方米浇灌2—4公斤药水。

  锈病:

海棠锈病于四五月雨后易大量侵害花木,玫瑰锈病于玫瑰花含苞待放时侵害。

防治方法:

1.在玫瑰发芽时应及时将先萌发的黄色病芽摘掉烧毁,消灭传染病源。

2.在初侵害期喷布15%的粉锈宁700—1000倍液。

4.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凤仙花和黄栌白粉病大多发生在五六月,夏季易造成黄叶、枯叶、嫩梢弯曲等症状。

防治方法:

1.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

2.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

初染期喷1次15%的粉锈宁700—1000倍液即可。

7.云杉

猝倒病(立枯病):

应在秋季落叶后及时清除并处理落叶,然后向地面喷3~5Be石硫合剂。

水杉赤枯病:

梅雨季节结束后立即对树冠喷1%的波尔多液4-5次,每隔10-15天一次,可控制病害发生。

色卷蛾:

以幼虫出蛰危害初期(四月上、中旬)为最佳防治时期,可用50%杀螟松、40%乐果,80%敌敌畏以及菊酯类药剂;在干旱季节(七、八月)大发生时,可人工摘除幼虫(连袋),集而烧毁,或用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幼虫。

黑翅大白蚁:

防治白蚁最有效的方法,在五至六月喷洒灭蚁灵诱蚁,还可采用3%呋喃丹(美国),每株施药l0~l5g,在施药时防止雨水冲刷及太阳爆晒,以保持长时间药效。

8.白皮松

红脂大小蠹红脂大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大小蠹属。

寄主以油松、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等为主。

主要危害胸径在10厘米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的伐桩、伐倒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以成虫或幼虫取食韧皮部、形成层。

成虫危害时先向上蛀食一段短坑道后,即转为向下蛀食,直达主根和主侧根。

  在该虫蛀食的坑道内充满红褐色粒状虫粪和木屑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随松脂从侵入孔溢出,形成中心有孔的红褐色漏斗状或不规则凝脂块。

凝脂块大小不等,颜色随着时间推移由深变浅,直至变为灰白色。

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

  防治攻略:

移植白皮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