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270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

《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笔记.docx

教育学复习笔记

教育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

就是学校教育,教育培养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A生物起源说:

19世纪法国教育家利托尔诺在《个人种的教育起源》中讲到,“就像老鼠教小鼠觅食,大教小鸭凫水一样,人的教育在动物那里就已经存在le了”这就是著名的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混淆了人的社会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的区别”

B模仿起源说:

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孟祿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下意识的模仿,此说将人的学习的初级形式夸大为教育的起源,是错误的。

C劳动起源说:

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米丁斯基根据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的著名论断提出了教育产生于劳动的观点。

D交往起源说: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华东师大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们的交往。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

自此以后,教育有了两种形态:

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下变化:

1、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2、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

3、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  4、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在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幼小衔接

2、强化义务教育

3、强调普职渗透

4、高教多样化

5、加强国际交流

四、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教育

中国: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的形成。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礼、乐、射、书、御、数)私学的代表则是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汉武帝以后,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的等级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年),科举考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印度:

古代印度的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僧侣祭祀,刹帝利,(这两种是统治者),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

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希腊、罗马:

希腊——1、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2、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罗马——宗教教育和骑士教育。

古代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刻板性。

(二)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育的世俗化。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三)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有: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五、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中国古代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言简意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3、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成为沙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的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随物质,却能够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她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节省,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主义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政治学》

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

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卢梭的《爱弥儿》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康德(德国)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儿童的内心是一张白板,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4、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实用主义教育家,儿童中心,反对赫尔巴特。

教育学的分化与多学科的出现

从教育学中第一个分化出来的是教学领域,包括课程理论,学科教学论,及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第二个领域是教育管理,第三个领域是教育研究,包括研究方法的一般系统化研究和分别研究,如调查、实验、统计等。

农村教育实验的代表人物有:

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

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有黄炎培;幼儿教育研究的代表有陈鹤琴。

如何评价凯洛夫的《教育学》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的当时被认为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概述系统的总结了苏联的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分为总论,教育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4个部分。

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遍知识。

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

强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教学中心。

但它也有不足:

凯洛夫教育学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在学校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他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如果要联系实际,可以这么说,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及各方面语文素养的培养。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

2、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3、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

1、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3、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

1、科学技术一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2、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3、科学技术一方法、手段的形式进入教育,引起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

4、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的承传、改造和创新

教育与文化的价值取向。

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

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学生观的影响。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带动因:

内发论(孟子、格塞尔)外铄论(洛克的白板说)

在个体活动众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个体身心发展食品疏导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是前提,成熟是条件,环境起影响,个体是关键。

4、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给予、条件、和对象。

  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驾驭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能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来说梦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已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再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能力的起始阶段。

7、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条件。

为此,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这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的任务。

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像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的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你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青少年也存在两种极端的表现,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两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

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要是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报负的现实道路。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国家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要求。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的要求(全国的教育目的只有一个:

即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

一个国家适龄人口15%以内接受高等教育,被称作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适龄人口15%-5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适龄人口的50%以上接受高等教育被称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中国是27%,江浙一带超过30%)

2、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日本强调培养军人或武士,教育体系遂有军国主义的倾向;中国强调培养公民,教育体系虽有强调基础教育和注重培养民族情感的倾向;德国强调培养英才,教育体系虽有强调高质量和鼓励竞争的倾向;美国强调个性自由发展,教育体系虽有灵活多样和自由活泼的倾向。

教育目的确定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也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需要相关。

  3、制定教育目的根据:

社会本位论(中国);个人本位论(美国);知识(文化)本位论(德国)

  4、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重建,盖世界观其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的教育目的;1924年,孙中山规定“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的方针。

1929年,国民党政府将教育目的给魏“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5、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

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加其意志力的教育。

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的特点:

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2、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要具备的一些特殊能力:

1、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富有个性。

2、具备高潮的电脑操作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

3、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

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性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在这一段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猫,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

4、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的权利问题。

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主体地位的。

(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1、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5、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看,教师之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即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1、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2、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改革:

改革的背景:

一是改变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给地方和学校开发和管理课程的权利,二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设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三是改变只有必修课没有选修课的局面,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吸取不同学生的需要。

改革的内容: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二、设置综合课程

三、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四、为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空间。

3、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

4、课程标准的结构:

5、教科书:

*6、教科书的作用:

一、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教科书根据学科

1、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教科书编写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内容之间的关系和统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使得教学内容的编排在保证系统新和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内容之间的整合,保证学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6、  新三艺:

数学、英语、艺术。

7、  世界教学改革的三大派:

布鲁纳(美)的“学科结构论”、和以“新三艺”为中心的课程改革,赞可夫(前苏联)的“教学和发展”、根舍因(德)“范例教学”

8、  前苏联赞可夫的三原则:

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包括后进生在内的一般发展性教学(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个性品德,人格因素等的进步)

9、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信息素养的养成。

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价值

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10、  课程设计的特点:

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强调治理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重视个别差异。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

11、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

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改善课程的品级阿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

第七章、教学理论

1、近代教学论发展史上关于什么是教学的三次争论: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学派的争论;“主知主义”学派和“行动主义”学派的争论、“科学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论争。

2、我国关于什么是教学教学的本质的不同观点: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

3、教学室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得统一活动。

学生在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4、教学的特点“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

教学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5、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解决个性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6、教学的一般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社会能够的治理、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社会主义[你的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社会能够科学世界观基础。

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7、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8、教学过程的特点: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9、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学科性质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和  的年龄阶段不同,教学进程的展开,行进和发展的程序是不完全一样的。

教学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城市,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

10、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接受式学习是借助语言获得知识的方式。

它的特点是:

1、已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2、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与可控性;4、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

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直到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

11、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2、教学模式的研究:

目前我国形成的几种基本教学模式类型:

1、教师教授模式,2、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3、自学辅导模式,4、结构化材料模式,5、潜移默化模式,6、示范学习模式

1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从古代孔子启发式原则,近代夸美纽斯基于自然适应理论所构建的教学原则体系,到现代布鲁纳、赞可夫所提出的发展性教学原则,为我们展示了教学原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随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

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14、教学策略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摸底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

在现代教育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指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景,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15、现代教学策略的构建,追求的内容是:

改革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问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构建教学策略应遵循的理论思路: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

16、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施,强调现代学习观的确立,因此,科学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体现出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关注:

选择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

第八章        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

1、教学方法(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2、常用的教学方法:

a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发、读书指导法    b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C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近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后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最后,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位代表,提出了客的内心和结构的理论,是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贝尔——兰喀斯特制

又称为“导生制”。

具体做法是:

教师移交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者学习差的学生。

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