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x
《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辨易错——学前启动]
回顾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
[简述理由]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简述理由]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简述理由]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回顾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4.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简述理由]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改革。
[简述理由] 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教育制度改革等则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6.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简述理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7.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简述理由]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看,只有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看,变革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回顾点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8.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简述理由]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因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9.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简述理由]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0.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简述理由] 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听名师——细解考点]
1.准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性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过程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时间
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性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示
2.正确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基本矛盾
辩证关系
基本规律(任何社会都起作用)
是什么
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为什么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总趋势
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动力
一般意义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阶级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原因:
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②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方法技巧] 图示法贯通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研高考——寻根觅源]
1.(2017·江苏高考)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
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材料表明( )
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解析:
选D “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表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项符合题意。
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着不同的内涵,不能概括为被反映与反映的关系,B项说法错误。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的考查。
2.(2017·全国卷Ⅲ)“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
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①错误,④正确;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②正确,③错误。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的考查。
3.(2016·全国卷Ⅰ)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C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它制约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④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①说法错误;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劳动关系矛盾只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③说法错误。
故选C项。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考查。
4.(2015·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②④B.①③
C.①②D.③④
解析:
选C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必然要求,①符合题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促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选②;我们不能说“过去的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以后就一定能够适应经济基础”,排除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但并不能说过去的认识是自发的,排除③。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的考查。
5.(2017·海南高考)201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意见》指出,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从唯物史观看,这一改革( )
①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 ②是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的重大变革 ③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关系整体上不适合生产力状况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B 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①正确;这一改革符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③正确;三权分置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整体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④错误;故选B项。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考查。
对社会发展的规律,近几年高考常以各种文化现象及其变化、各类具体的改革等为背景,通过多种形式 加以考查。
设问指向以体现类、分析说明类居多,难度中等。
复习时要准确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全面理解社会基本的矛盾运动。
[试模拟——考点通关]
1.(2018·大庆模拟)2017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将诉讼时效从2年延长至3年,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十周岁”降到“八周岁”等方面的调整,这些规则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这直接表明( )
①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促进社会进步 ②民法总则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具有随意变化性 ③只有不断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