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144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docx

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考试必考重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学记:

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

古罗马帝国,大教学论:

1632,捷克,夸美纽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班级授课制爱弥儿:

1762,法国,卢梭,自然主义学说,自然教育,第一个发现儿童的人,首创“发现法”普通教育学:

德国,赫尔巴特,真正存在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教育论:

1861,英国,斯宾塞,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实验教育学:

1901,德国,梅伊曼提出,1908,德国,拉伊出版民主主义教育:

19末20初,美国,杜威,儿童中心论,现代教育学创始人,实用主义教学创始人,学科中心创始人教育学:

1939,俄国,凯洛夫,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新教育大纲:

1930,杨贤江,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1956,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

认知目标,情感,动作技能教学与发展:

1975苏联,赞科夫,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涵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1)人口因素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人口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学校教育发展的速度人口的密度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规模人口出生的高峰与低谷影响到学校不同时期的学额与班级的调整人口的迁移影响到学校的拆、迁、建、并。

教育对人口因素的三大反作用:

A、教育控制着人口数量B、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C、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2)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制约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教育对生产力的三大反作用:

A、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B、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生产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重要途径C、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产率的重要因素(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制约受教育权制约教育内容、结构和管理体制教育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四大反作用:

A、通过传播一定社会历史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B、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与完善C、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D、形成正确社会舆论与良好道德风尚,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4)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水平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改革教育对精神文化的三大反作用:

A、教育通过选择、传递和交流精神文化,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B、教育的社会变迁能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C、教育还具有创造、提升和更新文化的功能4、自作用中的性的主要因素_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1)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一是生理发展,二是心理发展,三是社会发展

(2)人的发展特点:

未完成性、能动性(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顺序性要求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抓住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性要求教育具有针对性;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整体性要求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互补性要求教育长善救失(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5)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6)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7)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5、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年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6、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总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目标7、怎样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普通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观来说,德智体美劳这五个组成部分,既各有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缺一不可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实践中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有时需要针对某种倾向,着重强调或抓好某一方面的教育,并同时不可以忽视和放松其他方面的教育二、中学课程1、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受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三大因素的制约。

即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课程的制约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制约(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对课程的制约(表现为课程内容要适合年龄特征、学生发展身心的规律)(4)课程理论的制约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学科,活动;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选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呈现方式显性,隐形。

3、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指导思想: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适应21世纪人类新的生存背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基本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转变课程功能)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优化课程结构)(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新课程内容)(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革考试评价)(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革)4、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的实施状况

(1)小学教育,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教育,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普通高中教育,由必修与选修两部分构成,具体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4)小三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中学教学1、理解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它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是认识上的捷径;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一种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学生的学习越主动、积极,就越具有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学习效果也越好,但是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应注意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贯彻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时应注意防止脱离传授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强调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这两种倾向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1)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

必须做到: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2)上课:

上课是真个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教学原则。

必须做到:

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3)课后的指导工作(4)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4、掌握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研究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5、当今我国教学改革的五大主要趋势(五个关注)

(1)关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关注教学的组织、学科的统整与衔接(3)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4)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向教学的渗透(5)关注教师的发展6、教学过程的性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处在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四、中学生学习心理1、感觉的类型“三性”

(1)是受绝对感觉阈限影响的绝对感受性

(2)由差别感觉预先引起的差别感受性(3)适应性2、理解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3、掌握主义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可被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品质(特征):

稳定性(时间上);广度(范围);分配;转移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包括对象的新颖性、强度、运动变化等

(2)个体因素,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人格特征等(3)目的越明确,注意活动对目的的意义越大4、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因素的制约

(2)材料的重要性(3)材料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5)材料的系列位置5、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遗忘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记忆痕迹的消退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与记忆中的其他信息发生干扰而产生了抑制遗忘是有规律的,即以往的进程先快后慢。

假如我有幸成为中学老师登上讲台,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5)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6、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不同:

形象记忆、逻辑、情绪、运动;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

瞬时(图像信息储存0.251秒,声像信息储存24秒)、短时(保持时间一分钟,信息容量7加减2个组块)、长时7、思维的种类根据解决的问题的内容:

动作思维、形象、逻辑;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聚合、发散(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根据思维的独创性:

常规、创造;根据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

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8、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它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应用新的方案和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它是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种思维的综合,有如下四个特点:

(1)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

(2)多有直觉思维出现(3)创造想象参与(4)多有灵感出现9、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他认为,思维或智慧的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核心,其发展阶段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图式或认知结构是一个连续性建构的过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儿童是否具有守衡概念是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标志(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又称命题运算,思维更具有灵活性、系统性、抽象性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能否对问题进行适宜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四大因素:

迁移作用;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情绪与动机10、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动机理论:

(1)强化动机理论

(2)成就动机理论(3)期望理论激发力量效价*去期望概率(4)归因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设置合理目标

(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4)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5)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6)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7)增强自我效能感(8)进行归因训练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内部动机:

(1)利用新颖的课程导入方式

(2)列举与学生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的例子(3)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4)运用变化的、有趣的呈现方式(5)使用模拟和游戏韦纳的归因论:

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并把人们活动失败的原因归为六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归因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11、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提高的结果

(2)共同要素说:

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3)概括说:

学习者对原理掌握得越好,越有可能在新情境中产生迁移(4)关系说:

迁移的发生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种学习情境中的要素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目的手段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5)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新知识发生的影响,这就是迁移,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12、掌握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1)改善心智功能

(2)传授基本知识(3)有效的指导(4)提高迁移地意识性(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6)设计情境性教学13、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种典型的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

是内部组织化的技能,其功能是调节和控制概念与规则的应用

(2)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在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3)资源管理策略:

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常用的有,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和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14、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之一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却与惩罚有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时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的反应习惯。

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制约着自身的内部心理机制的差异(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人本主义者热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因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4)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这种思想被认为是当代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础五、中学生发展心理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理论: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形式运算阶段有以下特征:

(1)假设演绎推理

(2)命题推理(3)组合推理

(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突出强调了语言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他认为语言具有调节思维与行动的功能,尤其是自我中心语言,自我中心语言是幼儿在思考时的一种缺陷。

维果斯基比较强调自我中心的积极作用,认为它能帮助儿童解决问题,认为自我中心语言具有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功能,同时,他认为高级心理功能只有经过适当的教育才能获得维果斯基把儿童独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经他人指导帮助后所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特点:

(1)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知觉目的地准确性、概括性不断提高,尤其是选择性,感觉性,理想性,恒常性的提高

(2)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直观形象材料记忆优于抽象材料;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手段(3)思维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并日渐成熟;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到高中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4)语言发展。

对字词概括的理解能把握本质;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语言表达力迅速提高(5)注意发展2、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1)詹姆斯兰格理论:

生理反应

(2)巴甫洛夫的理论:

动力定型理论(3)坎农巴德的理论:

丘脑情绪理论(4)沙赫特的理论:

激活归因情绪理论(5)阿诺德拉扎鲁斯的理论:

认知评价情绪理论黄希庭教授从情绪的时间序列或刺激物属性的角度将情绪分为五类:

情调、激情、心境(持久的情绪)、应激、情操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中学生处于由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时期,这种状态决定了他们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双重性。

(1)情绪、情感更加强烈,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

(2)情绪、情感不够稳定,具有两极性(3)情绪理解力增强,学会运用情绪表达规则(4)能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4、掌握中学生良好的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调结情绪的方法:

(1)转换认知角度

(2)自我暗示(3)调结期望值(4)适当宣泄(5)转移注意力(6)升华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情绪:

(1)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2)培养中学生的情绪自知力和挫折承受力(3)帮助中学生掌握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4)不断充实中学生的精神生活5、良好情绪的必要条件

(1)正确的人生追求

(2)宽广的胸襟(3)理性地适应生活(4)寻找身边的快乐6、理解人格的特征在心理学中,人格也被称为个性,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人格标志着一个人的独特性。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主要以下:

(1)独特性

(2)稳定性(3)整体性(4)功能性:

任个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及身心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7、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才是个性

(2)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

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3)艾森克的人格特质论:

艾森克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即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大三”人格模型(4)“大五”结构与五因素模型:

结构:

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文化或智慧性五因素模型:

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8、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你;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蛇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2)环境因素:

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六、中学生心理辅导1、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抑郁症:

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

(2)恐惧症:

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3)焦虑症:

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4)强迫症(5)网络成瘾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次发生

(2)系统脱敏法:

指当某些人对某些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是对本来可以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3)认知疗法:

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4)来访者中心疗法:

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5)理性情绪疗法七、中学德育1、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

(2)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3)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5)伦理道德具有自律性(6)品德的发展是由初中阶段具有动荡性向高中阶段的成熟性过渡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以其发生认识论为基础,通过儿童在玩弹子游戏中对规则的遵守,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其智慧的发展具有相互平行的现象。

经历四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05岁)、他律道德阶段(58岁)、自律道德阶段(812岁)、公正阶段(12岁以后)。

柯尔伯格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长达20念得实验研究,他发现儿童的到的普遍经历了三水平、六阶段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好”为的标准前习俗水平阶段1: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避免惩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阶段2:

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满足自己需要,有时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习俗水平阶段3:

以“好孩子”为定向能够得到别人赞许的行为阶段4:

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后习俗水平阶段5:

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既尊重法律,也认为法律是可以改变的阶段6:

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作出的行为科尔伯格指出儿童的柯尔伯格指出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有以下特点:

(1)发展的阶段是有一定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不变的

(2)道德的发展源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3)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4)逻辑思维的阶段和道德推理的阶段是平行的(5)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个体的道德发展速度有所不同3、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道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动力)

(2)个体的实践活动以及与同伴的交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主要环境)(3)品德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变动性的矛盾运动(这是外因)4、理解德育的原则

(1)德育原则:

A、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B、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2)疏导原则:

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长善救失原则:

A、“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C、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A、尊重和信赖学生B、严格要求学生(5)因材施教原则: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B、根据学生个人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